Upgrade to Pro — share decks privately, control downloads, hide ads and more …

課程領導人工作坊研習手冊

Archen
November 04, 2021
190

 課程領導人工作坊研習手冊

110學年度桃園市課程領導人工作坊

Archen

November 04, 2021
Tweet

Transcript

  1. 桃園市 110 學年度精進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與課程品質整體推動計畫 國小課程領導人教學評量與課程評鑑工作坊實施計畫(項次 1-1-2) 一、 依據 (一) 教育部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精進國民中學及國民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與課程品 質作業要點。

    (二) 桃園市 110 學年度精進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與課程品質整體推動計畫。 二、 目的 (一) 依據課綱之基本理念與課程目標,建構教師以素養為核心,發展自發、互動與 共好為目標之課程教學與評量專業能力。 (二) 協助學校課程領導人規劃校訂課程、實踐教學與落實課程評鑑。 (三) 強化學校課程領導人之課程評鑑與學習評量的發展與實踐的專業知能。 (四) 協助學校了解課程評鑑及學習評量之內容及指標的建立。 三、 辦理單位 (一) 指導單位: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二) 主辦單位:桃園市政府教育局 (三) 承辦單位:桃園市桃園區青溪國民小學 (四) 協辦單位:桃園市國教輔導團、桃園市楊梅區富岡國民小學 四、 參與對象: 各校課程領導人﹙校長、教務主任、教學組長或領域召集人﹚;校長均應參與實作 工作坊。工作坊分四個群組,共計辦理 4 場次,每人依群組參加 1 場次,每場次約 100 人次。 (一) 第一群組:桃園區(23)、蘆竹區(14)、龜山區(19)。 (二) 第二群組:平鎮區(14)、中壢區(24)、八德區(9)。 (三) 第三群組:楊梅區(16)、大溪區(14)、龍潭區(11)、復興區(11)。 (四) 第四群組:大園區(12)、新屋區(11)、觀音區(10)。 五、 協辦學校與辦理時程規劃 場次 主題 講師 辦理時間 承辦學校 及地點 第 1 群組 教學評量與課程評鑑 —彈性學習課程的回 觀與再行動 新竹市關埔國小陳思玎校長 (主講)、國教院退休研究員 范信賢教授及清大附設實驗 國小黃珮貞主任 (助理講師) 110.11.16 (二) 9:00-16:00 青溪國小 活動中心 第 2 群組 教學評量與課程評鑑 —彈性學習課程的回 觀與再行動 國教院退休研究員范信賢教 授(主講)、基隆市仁愛國小 彭麗琦校長及清大附設實驗 國小黃珮貞主任 (助理講師) 110.11.30 (二) 9:00-16:00 1
  2. 場次 主題 講師 辦理時間 承辦學校 及地點 第 3 群組 教學評量與課程評鑑

    —彈性學習課程的回 觀與再行動 國教院退休研究員范信賢教 授(主講)、基隆市仁愛國小 彭麗琦校長及清大附設實驗 國小黃珮貞主任 (助理講師) 110.11.15 (一) 9:00-16:00 富岡國小 活動中心 第 4 群組 教學評量與課程評鑑 —彈性學習課程的回 觀與再行動 新竹市關埔國小陳思玎校長 (主講) 、國教院退休研究員 范信賢教授及清大附設實驗 國小黃珮貞主任 (助理講師) 110.11.19 (五) 9:00-16:00 六、 課程規劃﹙如附件一﹚: (一) 帶領各校課程領導人認識課綱課程評鑑的價值、意義、內涵與做法;理解校訂彈 性課程的評鑑重點。 (二) 透過同儕學習與實作,具備擬定符應新課綱之課程評鑑指標的能力。 (三) 依據課程評鑑的指標,檢視各校的彈性課程,提出精進校訂彈性課程評鑑之行 動策略。 七、 差勤及假別: 參與本活動之人員核予公(差)假登記及課務排代,所遺課務得依規定聘請代課教師 並得支領代課鐘點,由本局地方教育發展基金 110 年度學校預算〜用人費用〜聘僱 及兼職人員薪資〜兼職人員酬金項下支應,倘有不足再行由本局一併辦理補助作 業。 八、 經費: 由「教育部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精進國民中學及國民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與課程品 質作業要點」補助及「桃園市政府教育局地方教育發展基金」相關預算補助支應; 概算表如附件二。 九、 預期效益 (一) 落實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之核心素養與課程目標,並能透過 團隊實作工作坊了解課程評鑑之重要。 (二) 經由研習與實作了解素養導向課程設計、教學與評量之重要。 (三) 透過學校課程領導人的共學、共作提升對新課綱的理解與實踐。 (四) 啟動課程評鑑機制,落實課程滾動式修正的省思回饋策略。 十、 獎勵 依據「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長成績考核辦法」、「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 成績考核辦法」及「桃園市市立各級學校及幼兒園教職員獎懲要點」規定辦理。 十一、 本計畫陳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與市府教育局核准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2
  3. 附件一 桃園市 110 學年度精進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與課程品質整體推動計畫 國小課程領導人教學評量與課程評鑑工作坊計畫 課程表 時間 活 動 內

    容 負責單位/主持人 08:30〜08:50 報 到 青溪國小/富岡國小 08:50〜09:10 始業式 教育局林明裕局長 蔡聖賢專門委員 小教科沈可點科長 09:10〜10:20 經驗拓展與意義掌握 新竹市關埔國小陳思玎校長 國教院退休研究員范信賢教授 (主講) 基隆市仁愛國小彭麗琦校長 清大附設實驗國小黃珮貞主任 (助理講師) 10:20〜10:30 茶敘 休息 青溪國小/富岡國小 10:30〜12:00 內涵理解與行動規劃 新竹市關埔國小陳思玎校長 國教院退休研究員范信賢教授 (主講) 基隆市仁愛國小彭麗琦校長 清大附設實驗國小黃珮貞主任 (助理講師) 12:00〜13:00 午餐休息 青溪國小/富岡國小 13:00〜14:20 彈性課程評鑑計畫之實作 新竹市關埔國小陳思玎校長 國教院退休研究員范信賢教授 (主講) 基隆市仁愛國小彭麗琦校長 清大附設實驗國小黃珮貞主任 (助理講師) 14:20〜14:30 茶敘 休息 青溪國小/富岡國小 14:40〜15:50 彈性課程反思與再行動 新竹市關埔國小陳思玎校長 國教院退休研究員范信賢教授 (主講) 基隆市仁愛國小彭麗琦校長 清大附設實驗國小黃珮貞主任 (助理講師) 15:50〜16:10 綜合回顧與展望 教育局林明裕局長 中教科蔡聖賢科長 小教科沈可點科長 3
  4. 1 國民中小學課程評鑑--總綱說明及參考原則 彙整者:意義驅動與展化的課程評鑑團隊 2020.06.19 【總綱課程評鑑說明】 一、各該主管機關應建立並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評鑑機制,以評估課 程實施與相關推動措施成效,運用所屬學校及各該主管機關課程評鑑過 程與成果資訊,回饋課程綱要之研修,並且作為課程改進之參考;中央主 管機關可建置學生學習成就資料庫,評鑑部定課程實施成效。 二、各該主管機關應整合課程相關評鑑與訪視,並協助落實教學正常化;課程

    評鑑結果不作評比、不公布排名,而是做為課程政策規劃與整體教學環境 改善之重要依據。 三、學校課程評鑑以協助教師教學與改善學生學習為目標,可結合校外專業資 源,鼓勵教師個人反思與社群專業對話,以引導學校課程與教學的變革與 創新。學校課程評鑑之實施期程、內容與方式,由各該主管機關訂定之。 【國民中小學課程評鑑參考原則】 一、學校實施課程評鑑之目的如下: (一)確保及持續改進學校課程發展、教學創新及學生學習之成效。 (二)回饋課程綱要之研修、課程政策規劃及整體教學環境之改善。 (三)協助評估課程實施及相關推動措施之成效。 二、學校課程評鑑,以學校課程總體架構、領域學習課程及彈性學習課程為 對象。前項各課程對象之評鑑,應包括課程之設計、實施及效果等層 面;其評鑑內容如下: (一) 課程設計:課程計畫與教材及學習資源。 (二) 課程實施:實施準備措施及實施情形。 (三) 課程效果:學生多元學習成效。 學生多元學習成效,應運用 多元方法進行評量,並得結合學校平時及定期學生學習評量結果資 料為之。 三、學校實施課程評鑑,宜分工合作,就選定之評鑑課程對象,結合其課程 發展及實施之進程適時為之;並得結合既有課程及教師專業發展組織運 作適時進行,例如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領域教學研究會、科目教學研 究會、年級或年段會議、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共同備課、觀課、議課活 動,或教學檔案評估等。 4 11 12
  5. 2 四、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規劃及實施課程評鑑,得結合下列專業人力辦理: (一) 校內各(跨)領域/科目教學研究會教師、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教師及 專長教師。 (二) 邀請或委由其他具教育或課程評鑑專業之學校、專業機構、法人、 團體或人員規劃及協助實施。 五、學校實施課程評鑑,應就受評課程於設計、實施與效果之過程及成果性 質,採用相應合適之多元方法,蒐集可信資料,以充分了解課程品質,並

    進行客觀價值判斷 。 前項課程評鑑之多元方法 , 包括文件分析 、 內容分析 、 訪談、調查、觀察、會議對話與討論及多元化學習成就評量等。 六、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應參考本原則及所屬地方教育行政主管機關之規定, 訂定學校課程評鑑計畫。 前項評鑑計畫,應包括評鑑目的、各課程評鑑對 象之評鑑重點、評鑑人員與其分工、評鑑之資料蒐集方法與工作時程及評 鑑結果發現之運用等項目。 七、學校應及時善用課程評鑑過程、結果之發現,辦理下列事項: (一)修正學校課程計畫。 (二)檢討學校課程實施條件及設施,並加以改善。 (三)增進教師及家長對課程品質之理解及重視。 (四)回饋於教師教學調整及專業成長規劃。 (五)安排補救教學或學習輔導。 (六)激勵教師進行課程及教學創新。 (七)對課程綱要、課程政策及配套措施提供建議。 八、學校應定期就實施課程評鑑之效用性、可行性、妥適性及正確性等,進行 檢討,並即時改進。 5 12
  6. 3 參考原則附件總共分為「課程總體架構」 、 「領域/科目課程」 、 「彈性學習課程」 (一) 課程總體架構 對象 層面

    重點 課程發展品質原則 課程總 體架構 課程 設計 教育 效益  學校課程願景,能掌握課綱之基本理念、目標及 學校之教育理想。  各領域/科目及彈性學習課程之學習節數規劃, 能適合學生學習需要,獲致高學習效益。 內容 結構  內含課綱及主管機關規定之必備項目,如背景分 析、課程願景、各年級各領域/科目及彈性學習節 數課程分配表、法律規定教育議題實施規劃、學 生畢業考或會考後至畢業前課程規劃、課程實施 與評鑑說明以及各種必要附件。  各年級各領域/科目(部定課程)及彈性學習課程 (校訂課程)教學節數及總節數規劃符合課綱規 定。  適切規劃法律規定教育議題之實施方式。 邏輯 關連  學校課程願景、發展特色及各類彈性學習課程主 軸,能與學校發展及所在社區文化等內外相關重 要因素相連結。 發展 過程  學校背景因素之分析,立基於課程發展所需之重 要證據性資料。  規劃過程具專業參與性並經學校課程發展委員 會審議通過。 課程 實施 準備 師資 專業  校內師資人力及專長足以有效實施各領域/科目 及彈性學習節數課程,尤其新設領域/科目,如科 技、新住民語文之師資已妥適安排。  校內行政主管和教師已參加主管機關及學校辦 理之新課程專業研習或成長活動,對課程綱要內 容有充分理解。  教師積極參與各領域/科目教學研究會、年級會 議及專業學習社群之專業研討、共同備課、觀課 及議課活動,熟知任教課程之課綱、課程計畫及 教材內容。 家長 溝通  學校課程計畫能獲主管機關備查,並運用書面或 網路等多元管道向學生與家長說明。 教材 資源  各領域/科目及彈性學習課程所需審定本教材, 已依規定程序選用,自編教材及相關教學資源能 6 12
  7. 5 (二) 彈性學習課程 對象 層面 重點 課程發展品質原則 彈性學 習課程 課程

    設計 學習 效益  各彈性學習課程之單元或主題內容,符合學生之 學習需要及身心發展層次,對其持續學習與發展 具重要性。  各彈性學習課程之教材、內容與活動,重視提供學 生練習、體驗、思考、探究、發表及整合之充分機 會,學習經驗之安排具情境脈絡化、意義化及適性 化特徵,確能達成課程目標。 內容 結構  各年級各彈性學習課程計畫之內含項目,符合主 管機關規定,如年級課程目標、教學單元/主題名 稱、單元/主題內容摘要、教學進度、擬融入議題 內容摘要、自編或選用之教材或學習資源和評量 方式。  各年級規劃之彈性學習課程內容,符合課綱規定 之四大類別課程 (統整性主題/專題/議題探究、社 團活動與技藝課程、特殊需求領域課程、其他類課 程)及學習節數規範。  各彈性學習課程之組成單元或主題,彼此間符合 課程組織的順序性、繼續性及統整性原則。 邏輯 關連  各年級各彈性學習課程之規劃主題,能呼應學校 課程願景及發展特色。  各彈性學習課程之教學單元或主題內容、課程目 標、教學時間與進度及評量方式等,彼此間具相互 呼應之邏輯合理性。 發展 過程  規劃與設計過程中,所蒐集且參考及評估各彈性 課程規劃所需之重要資料,如相關主題的政策文 件與研究文獻、學校課程願景、可能之教材與教學 資源、學生先備經驗或成就與發展狀態、課程與教 學設計參考文獻等。  規劃與設計過程具專業參與性,經由彈性學習課 程規劃小組、年級會議或相關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之共同討論,並經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審議通過。 特殊需求類課程,並經特殊教育相關法定程序通 過。 課程 實施 教學 實施  教師依課程計畫之規劃進行教學,教學策略及活 動安排能促成本教育階段領域/科目核心素養、精 8 123
  8. 6 熟學習重點及達成彈性學習課程目標。  教師能視課程內容、學習重點、學生特質及資源條 件,採用相應合適之多元教學策略,並重視教學過 程之適性化。 評量 回饋  教師於教學過程之評量或定期學習成就評量之內

    容及方法,能掌握課綱及課程計畫規劃之核心素 養、學習內容與學習表現,並根據評量結果進行學 習輔導或教學調整。  各領域/科目教學研究會、年級會議及各教師專業 學習社群,能就各課程之教學實施情形進行對話、 討論,適時改進課程與教學計畫及其實施。 課程 效果 目標 達成  學生於各彈性學習課程之學習結果表現,能符合 課程設計之預期課程目標。  學生在各彈性學習課程之非意圖性學習結果,具 教育之積極正向價值。 持續 進展  學生於各類彈性學習課程之學習成就表現,具持 續進展之現象。 9 123
  9. 7 (三) 領域/科目課程 對象 層面 重點 課程發展品質原則 領域/科 目課程 課程

    設計 素養 導向  教學單元/主題及教學重點之規劃,能完整納入課 綱列示之本教育階段學習重點,兼具學習內容及 學習表現兩軸度之學習,以有效促進核心素養之 達成。  領域/科目內各單元/主題之教學設計,適合學生 之能力、興趣及動機,提供學生練習、體驗、思考、 探究及整合之充分機會,學習經驗之安排具情境 脈絡化、意義化及適性化特徵。 內容 結構  內含課綱及所屬地方教育行政主管機關規定課程 計畫中應包含之項目,如各年級課程目標或本教 育階段領域/科目核心素養、教學單元/主題名稱、 各單元/主題教學重點、教學進度、評量方式及配 合教學單元/主題內容擬融入之相應合適之議題 內容摘要。  同一學習階段內各教學單元/主題彼此間符合順 序性、繼續性及統整性之課程組織原則。 邏輯 關連  核心素養、教學單元/主題、教學重點、教學時間 與進度以及評量方式等項目內容,彼此具相呼應 之邏輯關連。  領域/科目課程若規劃跨領域/科目統整課程單元 /主題,應確實具主題內容彼此密切關連之統整精 神;採協同教學之單元,其參與授課之教師及擬採 計教學節數應列明。 發展 過程  規劃與設計過程蒐集、參考及評估本領域/科目課 程設計所需之重要資料,如領域/科目課綱、學校 課程願景、可能之教材與教學資源、學生先備經驗 或成就與發展狀態、課程與教學設計參考文獻等。  規劃與設計過程具專業參與性,經由領域/科目教 學研究會、年級會議或相關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 共同討論,並經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審議通過。 課程 實施 教學 實施  教師依課程計畫之規劃進行教學,教學策略及活 動安排能促成本教育階段領域/科目核心素養、精 熟學習重點及達成彈性學習課程目標。  教師能視課程內容、學習重點、學生特質及資源條 件,採用相應合適之多元教學策略,並重視教學過 10 123
  10. 8 程之適性化。 評量 回饋  教師於教學過程之評量或定期學習成就評量之內 容及方法,能掌握課綱及課程計畫規劃之核心素 養、學習內容與學習表現,並根據評量結果進行學 習輔導或教學調整。 

    各領域/科目教學研究會、年級會議及各教師專業 學習社群,能就各課程之教學實施情形進行對話、 討論,適時改進課程與教學計畫及其實施。 課程 效果 素養 達成  各學習階段/年級學生於各領域/科目之學習結果 表現,能達成各該領域/科目課綱訂定之本教育階 段核心素養,並精熟各學習重點。  各領域/科目課綱核心素養及學習重點以外之其 他非意圖性學習結果,具教育之積極正向價值。 持續 進展  學生在各領域/科目之學習結果表現,於各年級及 學習階段具持續進展之現象。 11 12
  11. 校訂課程發展與設計--三則概念,讓工作坊的課程更聚焦 范信賢、陳思玎(2021)。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綱 「重回地方/引路同行」 精進培力工作手冊。國教署。(出版中) 一、校訂課程 ▪ 十二年國教總綱將課程類型區分為「部定課程」與「校訂課程」二大 類,其中的「校訂課程」在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階段為「彈性學習課 程」。 ▪

    「彈性學習課程」包含跨領域統整性主題/專題/議題探究課程,社團活 動與技藝課程,特殊需求領域課程,以及其他類課程(本土語文/新住 民語文、服務學習、戶外教育、班際或校際交流、自治活動、班級輔 導、學生自主學習、領域補救教學等)。 ▪ 「校訂課程」,主要由學校安排,以形塑學校教育願景及強化學生適 性發展。亦即需要因地、因校、因師、因生制宜的進行整全系統性的 課程發展,以有助彰顯學校特色及學生學習主體,並與世界真實的相 遇。 二、統整性主題/專題/議題探究課程 ▪ 「統整性主題/專題/議題探究課程」是校訂課程中的重要類型,著重 「統整性探究」 ,且其為「主題/專題/議題」的課程性質, 應以跨領域/ 科目並適切結合各項議題,引導學生進行知能整合與生活運用;但不 得僅為部定課程單一領域或科目的重複學習。 ▪ 該課程的精神與內涵是藉由不同於部定課程的形式,引領孩子在情境 脈絡中,透過體驗、探索、實作與表現等學習歷程,進而認識、理解 與關注自身所處的世界。如同黃武雄《學校在窗外》書中,提及的 「打開經驗世界、發展抽象能力」的歷程,以與世界真實的互動連 結。也如同杜威「經驗教育」強調的「做中學、習中悟」的學習,乃 從經驗中淬取抽象概念、認識世界的方法和途徑。 ▪ 該課程中列有「主題/專題/議題」等取向,我們可以把它理解或視為不 同「性質」與「焦點」的課程操作形式,雖然彼此形式稍有不同,但 彼此互有相關、都關注跨域、統整性探究及素養導向。 (總綱裡用”/” 表達彼此間的關係,它們是 or/and 的意思,彼此互有關連,而非截然 區分)· ▪ 「主題」可以是針對一個現象、物件、事件或狀態,在教師引導下進 行多視角的探索,豐富孩子的經驗世界。 「專題」可以是「主題」進 12
  12. 一步延伸,並開始釋放更多學習自主權給孩子,或導向更深入、抽象 概念的探究或實作。若在主題/專題的學習中,更深入其多元觀點與價 值立場的分析、判斷與選擇,即成為「議題」的方式加以探討。所 以, 「議題」是某種難有固定答案的問題,必須檢視不同文化的價值 觀、意識形態、立場等,而藉由多元探究的歷程,提出合宜的詮釋與 評析,但同時也反思自己的解釋也只是一種觀點,並非絕對或唯一; 並藉著與他人不同的觀點詮釋,進行分享、對話,而重新建構多元的 詮釋及共好的選擇。 三、素養導向

    ▪ 十二年國教課綱以核心素養做為課程發展的主軸。依總綱所述:「核 心素養」是指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 識、能力與態度,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關注學 習與生活的結合,透過實踐力行而彰顯學習者的全人發展。 ▪ 總綱的「核心素養」是育人目的,「素養導向」則是實踐途徑。為培 養核心素養,參照總綱的核心素養相關敘述,可綜整素養導向課程及 教學設計為以下四項原則:1.注重知識、技能與態度的整合;2.導入情 境脈絡化的學習;3.關注學習策略及方法;4.強調活用實踐的表現。 ▪ 就此而言,素養導向教學著重在情境脈絡化中,整合性的學習相關知 識、技能和態度,同時學會學習方法與策略,進而在實際生活或新情 境中加以整合活用,而有助彰顯學習主體性並更能迎向未來。 13
  13. 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教育階段之彈性學習課程補充說明 2021.06.15 項次 內容 說明及備註 1.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之「校訂課程」在 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階段為「彈性學習課程」 ,其規 劃及實施除遵循總綱之規範外,應參酌以下說明以落

    實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精神及校訂課程之目標。 本補充說明的對象及效力。 2. 學校及教師在規劃與發展彈性學習課程時,應考量學 生特性及需求、在地資源與學校願景進行系統性設 計,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強化其適性發展,不應 為部定課程單一領域或科目的重複學習。 彈性學習課程之理念與內 涵。 3. 彈性學習課程每週節數的安排由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 規劃及審議,地方政府應支持學校依其需求開設課 程。 地方政府應於行政上支持學 校依其需求開設彈性學習課 程。 4. 「統整性主題/專題/議題探究課程」包含以主題、議 題為中心,或專題探究的跨領域/科目課程類型,著 重學習內容的統整性與探究性。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 知能整合與生活實踐,並適切結合各項議題。倘以單 一領域/科目課程設計結合議題時,應規劃於領域學 習課程實施。 統整性主題/專題/議題探究課 程之設計,建議以跨領域/科 目方式規劃及發展,不宜以 單一領域/科目結合議題開 設,俾強化知能整合與生活 運用能力。 5. 「社團活動與技藝課程」須由個別學生依興趣及能力 進行公開、公平之自由選擇為原則,不得以學業成績 或其他生活學習表現限縮學生選修之優先序位。 社團活動與技藝課程應以自 由選修為原則。 6. 彈性學習課程當中之「技藝課程」並非《國民中學技 藝教育實施辦法》所稱之三年級學生技藝教育課程。 國民中學辦理三年級學生技藝教育時,應另循相關法 規為之。 澄清「技藝課程」不是《國 民教育法》第 7-1 條、 《國民 中學技藝教育實施辦法》所 稱之「三年級學生技藝教育 課程」 。 14
  14. 7. 「其他類課程」包括本土語文/臺灣手語/新住民語 文、服務學習、戶外教育、班際或校際交流、自治活 動、班級輔導、學生自主學習、領域補救教學等八項 課程;國民中學並得包括英語文以外之第二外國語文 課程。 規範其他類課程可包含之課 程型式。 8. 「領域補救教學課程」係屬彈性學習課程其他類課程

    之一,得搭配自主學習等課程開設,內容請依據學生 補救教學之需求及學習特性分析加以規劃;其評量內 涵與呈現方式應依《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 量準則》之相關規定辦理,不得納入單一領域之成績 及學習節數。 避免領域補救教學課程成為 單一領域或科目的擴張延 伸。 9. 其他關於彈性學習課程規劃及發展之疑問請參考《十 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國民中小學階段 種子講師培訓研習計畫 : 總綱種子講師實地宣講問 題解析 Q&A》 。相關課程計畫示例請參考「國民中 小學課程與教學資源整合平臺」(CIRN)。二者網址請 參見:https://cirn.moe.edu.tw。 相關資源及 Q&A 引導。 15
  15. 65 彈性學習課程計畫備查項目及建議用語示例 依據教育部「國民中學及國民小學課程計畫備查參考原則」,各縣市政府應就擔任課程 計畫備查人員所應具備之專業知能,辦理相關研習或訓練。以備查工作實務而言,擔任課程 計畫備查人員若有一致的檢核「工具」,據以提供學校具體建議,課程計畫備查作業能更具 信度、效度,相對有助於各校課程計畫撰寫。 源於上述,為使彈性學習課程計畫備查工作順利,臺北市政府教育局邀集學者、專家教 師研擬「十二年國教課綱彈性學習課程計畫備查項目及建議用語示例」如下。課程計畫備查 人員依此表件,審閱各校課程計畫,一方面提供學校「應修正」意見,協助各校不違反課程 綱要或相關法令規定;一方面也提供「參考調整」建議,協助各校提升課程計畫品質。

    十二年國教課綱彈性學習課程計畫備查作業 臺北市備查項目及建議用語示例(若引用請註明出處) 主要設計者:范信賢、李鳳華、羅嘉文、張幸愉、吳明真 109.05.01 修正定稿 主要修訂者:范信賢、李鳳華、羅嘉文、吳明真、詹馨怡、鄧景文 110.08.30 第二稿 一、應修正(違反課程綱要或相關法令規定) 項目 建議用語示例(可選擇) 1-1 形式:節數與項目 1-1-a 彈性學習課程總節數 符合課綱規定。 1-1-b 課程計畫包含核心素 養及學習重點、課程 目標、學習進度/節 數、單元子題、學習 活動及評量方式等項 目。 1-1-c 課程名稱標題及節數 須與學校課程總體架 構一致。 1-1-a ◻ 彈性學習課程總節數需符合課綱規定。(總節數 3-6 節) 1-1-b ◻ 課程計畫應包含 ▪ 核心素養及學習重點、 ▪ 課程目標、 ▪ 學習進度/節數、 ▪ 單元子題、學習活動 ▪ 評量方式。 1-1-c ◻ 課程名稱標題須與學校課程總體架構中所列一致。 ◻ 單門課程節數須與學校課程總體架構中所列一致。 1-2.內涵:課程綱要總綱 之四大類規範 1-2-a 統整性主題/專題/議 題探究課程:須跨領 域,以主題/專題/議 題的類型,進行統整 性探究;且不得僅為 部定課程單一領域或 1-2-a ◻ 須為跨領域課程,重視「統整性探究」,且為「主題/專題 /議題」的性質,不得僅為部定課程單一領域或同一領域下 科目之間的重複學習。 ◻ 若英語文與其他領域的跨領域課程中,英語文僅作為媒介語 言(意即單元內容與學習活動中沒有與英語文相關的活動設 計--如同使用國語文教授社會領域內容,不能視為跨領域), 16 12
  16. 66 同一領域下科目之間 的重複學習。 1-2-b 社團活動與技藝課 程:讓學生依興趣、 性向及能力分組自由 選修。 1-2-c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

    專指依照特殊教育及 特殊類型班級學生的 學習需求所安排之課 程。 1-2-d 其他類課程。 則本課程視為單一領域課程,不符合跨領域原則。 ◻ 若非跨領域統整性主題/專題/議題探究課程、只以跨班選修 方式開課者,應屬於社團活動與技藝課程,須符合社團活動 與技藝課程相關規範。 1-2-b ◻ 須由個別學生依興趣及能力進行公開、公平之自由選擇,不 得由原班學生逕行成立單一社團,亦不得以學業成績或其他 生活學習表現限縮學生排定之優先序位。 ◻ 須著重課程多元性以利學生適性發展,不得僅有學術性社團 課程。 ◻ 技藝課程以促進手眼身心等感官統合、習得生活所需實用技 能、培養勞動神聖精神、探索人與科技及工作世界的關係之 課程為主,得併同社團活動,由學生依興趣及性向自由選 修。 ◻ 國民中學辦理技藝教育時,另循相關法規為之。 1-2-c ◻ 本類所稱之特殊需求領域課程,非指特殊教育學生及特殊類 型班級學生所學習之整體課程,僅係其所修習之特殊需求課 程及專長領域課程。 ◻ 不論就特殊教育或特殊類型班級學生而言,此類課程皆須經 由專業評估或依學生專長發展所需據以安排,並經課程發展 委員會審議,其課程規劃除應符合總綱之規範外,亦應同時 符應其所屬類型之課程綱要或實施規範。 ◻ 特殊教育學生(含資優班、特教班、資源班、接受巡迴輔導 服務等)、特殊類型班級學生(藝才班、體育班、科學班 等)之所屬學校應依照學生學習需求安排課程。特殊教育學 生、特殊類型班級學生之部定及校訂課程均得彈性調整(包 含學習節數/學分數配置比例與學習內容),並得於校訂課 程開設特殊需求領域課程,惟不應減少學習總節數。 1-2-d ◻ 「其他類課程」包括本土語文/臺灣手語/新住民語文、服務 學習、戶外教育、班際或校際交流、自治活動、班級輔導、 學生自主學習等各式課程,以及領域補救教學課程;國民中 學並得包括英語文以外之第二外國語文課程。請在此八大類 內規劃。 ◻ 彈性學習課程開設自主學習的課程,其目的在於增進學生自 發性的學習,「學習如何學習」,避免全學期皆由老師直接 授課。 ◻ 補救教學(學習扶助)應依相關規定,不得納為單一領域之 17 12
  17. 67 學習節數,亦不得進行原班級學生之統一教學,並應針對不 需要學習扶助教學之學生進行課程安排。 1-3.程序:課發會通過 1-3-a 特殊需求領域課程規 畫,經學校特殊教育 推行委員會、學校課 程發展委員會審議通 過。

    1-3-b 課程計畫經學校課程 發 展 委 員 會 審 議 通 過。 1-3-a(略) 1-3-b ◻ 學校課程計劃通過之課發會會議記錄須包含: ◻ 會議時間 ◻ 委員名單(含領域代表、特教代表、家長代表)與簽到 ◻ 課程計劃審查提案及決議。 二、參考調整(課程計畫品質提升) 項目 建議用語示例(可選擇) 2-1 設計理念 各年級各類彈性學習課程 規劃內容,呼應學校各重 要背景因素、課程願景及 特色發展,且能提升學生 學 習 興 趣 並 鼓 勵 適 性 發 展,落實學校本位及特色 課程。 ◻ 宜呼應學校重要背景因素、課程願景及發展特色。 ◻ 宜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並鼓勵適性發展。 2-2 核心素養 ◻ 核心素養請直接參用總綱核心素養、或引用兩本領綱以上、 或引用貴校校本素養指標條目。 ◻ 核心素養引用條目應聚焦主學習且搭配課程節數,不宜過多 或九項皆羅列。請重新檢視並篩選本課程所聚焦發展之核心 素養為何,且所列核心素養即為評量重點。 2-3 學習表現 ◻ 學習表現、學習內容須能與核心素養相呼應。 ◻ 所納入的領綱學習重點,應在「課程目標、單元內容、表現 任務與檢核點」中皆有相對應的學習設計。 ◻ 目前課程計畫所列之學習表現皆為單一領綱,請朝向跨領域 的統整性探究課程設計,領域學習表現至少涵蓋兩本領綱, 或參考貴校校本素養指標轉化自行敘寫。 ◻ 學習表現請重新敘寫:學習表現為學生認知歷程、技能與態 度之學習展現,主要以動詞形式呈現,例如:「能運用一手 資料,進行歷史推論」。 18 12
  18. 68 2-4 學習內容 ◻ 目前課程計畫所列之學習內容皆為單一領綱,請朝向跨領域 的統整性探究課程設計,領域學習內容至少涵蓋兩本領綱, 或參考貴校校本素養指標轉化自行敘寫。 ◻ 課程所納入之(領綱)學習重點,應在「課程目標、單元內 容、表現任務與檢核點」中皆有相對應的學習設計。

    ◻ 依據學習主題,敘寫課程學習中之重要事實、概念、原理原 則、 技能、態度與後設認知等「知識」,主要以名詞形式呈 現,不含動詞,例如:「臺灣環境問題與對策」(名詞)。 2-5 課程目標 ◻ 請連結核心素養與學習重點,為對學生在整門課之學習歷程 及成效之整體性描述(可整段話敘寫或重點分列)。 ◻ 課程目標基本形式是動詞(宜為探究與表現的類型)+名詞(整 體主要內容)。 2-6 學習評量 總結性評量—表現任務 ◻ 總結性評量—表現任務應為整門課程(上學期、下學期、或 上學期加下學期)的「總結性」實作評量(作品、展演、行 動等),宜扣緊「主題/專題/議題」性質,並有任務說明, 以引導學生整合活用所學來展現學習成果,並非其中一個單 元的成果或各單元作業的集結。 ◻ 總結性評量—表現任務所評量之能力,須能與核心素養、學 習重點、單元內容與學習活動相互對應。 ◻ 形成性評量請敘寫於各單元/子題的學習評量(檢核點)中。 ◻ 若班週會教學活動為學生聽演講與寫學習單,總結性評量— 表現任務可以是請學生建立學習檔案(收集整理自己的學習 單,並於期末撰寫個人省思回饋)、或是每個班級從事一項 班級服務活動,然後讓學生寫服務心得等。 ◻ 總結性評量—表現任務設計應強化知能整合與生活運用,可 以現象為本,結合問題解決、專題探究或製作之歷程或成果 報告等,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及表現,促進學習遷移及整合活 用。 2-7 學習進度(節數配 置)與單元/子題 ◻ 課程分量與進度規劃請再調整,建議校內各彈性課程的授課 節數要一致。 ◻ 週次範圍過大,須更詳實之規畫撰寫,以利課程的實施及教 學進度的掌握。 ◻ 各子題或單元前後宜注意彼此之間的相互連貫,並以「主題 /專題/議題」類型發展課程。 ◻ 社團活動與技藝課程: ▪ 學習進度安排,請敘明學期社團課選課、成果發表等期 程。 19 12
  19. 69 ▪ 請檢附社團選課辦法、社團類型總表等資料。 2-8 單元內容與學習活動 ◻ 單元活動須能與核心素養、學習重點、表現任務相對應。 ◻ 應呈現學生主要/簡要學習活動及流程。 ◻

    為避免學生僅有記憶知識,且能確實讓學生有統整性探究及 整合活用的表現,單元內容不宜過多,以保留學生課堂上探 究表現的學習時間。 2-9 學習評量 形成性評量、期末總結性 ◻ 形成性評量(檢核點)宜描述學生運用何種形式及工具,以及 展現何種學習成果。 20 12
  20. 23

  21. 24

  22. 25

  23. 26

  24. 27

  25. 28

  26. 29

  27. 30

  28. 31

  29. 32

  30. 33

  31. 34

  32. 35

  33. 36

  34.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