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grade to Pro — share decks privately, control downloads, hide ads and more …

tea.pdf

chiaasky
October 25, 2011
240

 tea.pdf

chiaasky

October 25, 2011
Tweet

Transcript

  1. 1 茶常识、茶文化 茶的概述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树的原产地在中国西南部的云、 贵、川一带,唐代的陆川在《茶经》中称:“茶者,南方之 嘉木也。”世界各国最初饮用的茶叶及饮用方法,种植的茶 籽和栽培,加工技术,甚至‘茶’字的发音,都是直接或间 接从中国传去的。 在唐代以前,茶叶的利用,饮用,开始是以生煮羹饮或晒干 收藏,而以后多以捣叶做饼或蒸叶捣碎制成团茶,因此,在

    唐代以前已出现晒干散茶和团茶。唐代蒸清团茶,已成为主 要茶类,也有晒干的茶叶(类似现代的白茶)。唐陆羽《茶 经》称:"饮者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宋代开始, 除保留传统的蒸青团茶以外,已有相当数量的蒸青散茶。唐 代时贡茶多是蒸青团饼茶,宋代饼茶表面的龙凤放饰更加考 究。元代,团饼茶逐渐被淘汰,散茶得到较快发展,当时制 造的散茶,因茶鲜艳老嫩程度不同有芽茶和叶茶之分。到了 明代,除蒸青散茶以外,出现了炒青绿茶以及红茶、黄茶、 黑茶,直接晒干的白茶也同时存在。到了清代,又出现了乌 龙茶。至此绿茶、黄茶、黑茶、红茶、白茶、乌龙茶等六大 茶类已齐全。 一般习惯上,我们将绿茶、黄茶、黑茶、红茶、白茶、青茶
  2. 2 (乌龙茶)称六大基本茶类。用这些基本茶类的茶叶进行再 加工,便被称为再加工茶类,如窨花后形成花茶,蒸压后形 成紧压茶,浸提萃取后制成速溶茶,加入果汁形成果味茶, 加入草药制成保健茶,把茶叶加入饮料中制成谷茶饮料。因 此,再加工茶类也有六类:即龙井茶、紧压茶、萃取茶、果 味茶、药用保健茶和谷查饮料。 茶叶的命名 有的根据茶叶形状的不同而命名,如六安瓜片、雀 舌、珠茶、眉茶、紫笋、银针、松针、蟠毫、龙虾茶、剑毫、

    竹叶青、翠兰、绿牡丹、墨菊等;有的结合产地的命名,如 西湖龙井、普陀佛茶、黄山毛峰、茅山青峰、神农奇峰、庐 山云雾、井冈翠绿、苍山雪绿;有的根据传说和历史故事而 命名,如天平猴魁、仙人掌茶、瑞草魁、周打铁茶、文君绿 茶、大红袍、铁观音、不只青、文公银毫、二颊银毫、金奖 惠明等。 茶叶的功效 少睡、安神、明目、醒脑、止渴、清热、消暑、解 毒、消食、醒酒、减肥、消胀、利尿、通便、止痢、趋痰、 解表、坚齿、治心痛、治疮、疗肌、益气、延年等——据古 籍的记载分类。
  3. 3 中国茶的种类 绿茶: 绿茶是一种不经发酵制成的茶。 因其叶片及汤呈绿色, 故名。 中国绿茶十大名茶是西湖龙井、太湖碧螺春、黄山毛峰、六 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太平猴魁、庐山云雾、四川 蒙顶、顾渚紫笋茶。 红茶:

    红茶是一种经过发酵制成的茶。 因其叶片及汤呈红色, 故名。 中国著名的红茶有安微祁红、云南镇红、湖北宣红、四川川 红。 花茶: 花茶是成品绿茶之一。将香花放在茶胚中窨制而成。常用的 香花有茉莉、珠兰、玳玳、玫瑰、柚花等。以福建、江苏、 浙江、安徽、四川为主要产地。苏州茉莉花茶,是花茶中的 名品;福建茉莉花茶,属浓香型茶,茶汤醇厚,香味浓烈, 汤黄绿,鲜味持久。 乌龙茶: 乌龙茶是一种半发酵茶,特征是叶片中心为绿色,边缘为红 色,俗称绿叶红镶边。主要产于福建、广东、台湾等地。一 般以产地的茶树命名,如铁观音、大红袍、乌龙、水仙、单
  4. 4 枞等。它有红茶的醇厚,而又比一般红茶涩味浓烈;有绿茶 的清爽,而无一般绿茶的涩味,其香气浓烈持久,饮后留香, 并具提神、消食、止痢、解暑、醒酒等功效。清初就远销欧 美及南洋诸国。目下最受日本游客的欢迎。 白茶: 白茶是一种不经发酵,亦不经揉捻的茶。具有天然香味,茶 分大白、水仙白、山白等类,故名白茶。其中以银针白毫, 最为名贵,特点是遍披白色茸毛,并带银色花泽,汤色略黄 而滋味甜醇。主要产地在福建福鼎县和政和县。

    砖茶: 砖茶属紧压茶。用绿茶、花茶、老青茶等原料茶经蒸制后放 入砖形模具压制而成。主要产于云南、四川、湖南、湖北等 地。砖茶又称边销茶,主要销售边疆、牧区等地。 各种茶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周朝:茶鲜叶晒 干或阴干收藏,与现在白茶制法相同;东汉:茶鲜叶捣碎制 成饼茶;唐朝:茶鲜叶先蒸后捣碎,制成团块茶,因技术掌 握不同,出现了黄茶、绿茶和黑茶;北宋:发明蒸青散茶; 南宋:发明炒青散茶;明朝;发明红茶制法;清朝:发明青 茶制法。至此分为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 茶、黑茶六大类。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名优茶多达千种,其中获得省级以上名 茶称号的有四百多种。名优绿茶品种最多(产量占名优茶总
  5. 5 产量的 80%以上,其次是青茶和白茶,在再次为黄茶,黑茶 最少。 名茶主要形状有扁形、针形、片形、卷曲形、牙形、尖形、 圆形、兰花形、条形等九大类);共同特点是:茶树品种优 良,原料细嫩,采摘精细,加工精湛,形质优异,风格独特。 ◆绿 茶 安化松针

    宝洪茶 洞庭碧螺 都匀毛尖 峨眉竹叶青 恩施玉露 高桥银峰 顾渚紫笋 桂平西山茶 黄山毛峰 惠明茶 碣滩茶 径山茶 敬亭绿雪 老竹大方 六安瓜片 庐山云雾茶 眉茶 蒙顶茶 南安石亭绿 南京雨花茶 平水珠茶 秦巴雾毫 泉岗煇白 日铸雪芽 太平猴魁 天山绿芽 天尊贡芽 无锡毫茶 午子仙毫 婺源茗眉 婺州举岩 西湖龙井 峡州碧峰 仙人掌茶 信阳毛尖 休宁松萝 涌溪火青 云峰与蟠毫 紫阳毛尖 ◆红 茶 川红工夫 滇红工夫 红碎茶 湖红工夫 闽红工夫 宁红工夫 祁门工夫 小种红茶 宜红工夫 越红工夫 ◆乌龙茶
  6. 6 安溪色种 八角亭龙须茶 闽北水仙 白毛猴 凤凰水仙 黄金桂 武夷肉桂 台湾乌龙 台湾乌种

    铁观音 永春佛手 武夷岩茶 武夷四大名枞 ◆白 茶 白牡丹 贡眉(寿眉) 新工艺白茶 银针白毫 ◆黄 茶 北港毛尖 广东大叶青 海马宫茶 霍山雪芽 君山银针 鹿苑毛尖 蒙顶黄芽 皖西黄大茶 沩山白毛尖 温州黄汤 ◆黑 茶 湖南黑茶 老青茶 六堡散茶 普洱茶 ◆紧压茶 饼茶 方包茶 茯砖茶 固形茶 黑砖茶 花砖茶 紧茶 康砖和金尖 米砖茶 普沱方茶 青砖茶 沱茶 湘尖茶 圆茶 竹筒香茶 ◆花 茶 白兰花茶 玳玳花茶 桂花茶 金银花茶 玫瑰花茶 茉莉花茶 珠兰花茶
  7. 7 发酵的茶与不发酵的茶的区别 发酵在一般茶上(除后发酵茶)是单纯的一种氧化作 用,只要将茶青放在空气中即可。就茶青的每个细胞而言, 要先萎凋才能引起发酵,但就整片叶子而言,是随萎凋而逐 步进行的,只是在萎凋的后段,加强搅拌与堆厚后才快速地 进行。发酵对茶青造成下列的影响: 颜色的改变: 未经发酵的茶叶是绿色的,发酵后就会往红色变,发酵 愈多颜色变得愈红。叶子本身与泡出的茶汤颜色都是一样。

    所以我们只要看泡出茶汤的颜色是偏绿还是偏红,就可以知 道该茶发酵的程度。 香气的改变: 未经发酵的茶,是属菜香型,让其轻轻发酵,如 20%左 右,就会变成花香型,让其再重一点的发酵,如 30%左右, 就会变成坚果香型,让其再重一点的发酵,如 60%左右,会 变成成熟果香型,若其全部发酵,则变成糖香型。 滋味的改变: 发酵愈少的茶愈接近自然植物的风味,发酵愈多,虽自 然植物的风味,发酵愈多,离自然植物的风味愈远。 发酵对茶青造成的影响如上,剩下来的就要看制造者的 意图了,若想制成最接近自然植物的风味,那就不要让茶青 发酵,结果制造出来的茶就是绿色的茶,蔬菜香的茶,也就
  8. 8 是市面上所称呼的「绿茶」。如果不喜欢它那么绿,而希望 起一点变化,那就让它轻轻地发酵,如 20%,结果就会制造 出绿中带黄的茶汤、花香型的茶,还蛮接近自然植物风味的 茶,这就是市面上所说的「包种茶」、「冻顶茶」之类。如 果发酵再重一点呢?如 30%左右,那就会变成蜜黄色的茶 汤、坚果香的茶、离植物原始风味稍远的茶,就是市面所说 的「铁观音」、「水仙」、「佛手」之类,如果让它重重地

    发酵,如 60%左右,那就会是橘红色的茶汤、熟果香、离植 物原始风味颇远的茶,就是市面上所说「白毫乌龙」。如果 让它全部发酵, 那就是红色茶汤糖香最人工化风味的 「红茶」 了。 那到了我们所需要的发酵程度后怎么办呢?杀青,让发 酵固定在那个程度。 除了上述的那种纯氧化作用的发酵外,还有一类茶是不 氧化,待杀青后、揉捻,然后堆放(即所谓的渥堆),这时 由于茶青还是湿的,就会发热,且引起微生物的生长,为茶 青造成另外一种形式的发酵。汤色变得深红,滋味变得厚重 醇和,干燥后就是市面上所通称的「普洱茶」。为有别于上 述那种杀青前的发酵,这种杀青后的发酵就被称为「后发 酵」。 英国人的饮茶风俗
  9. 9 自从 200 多年前茶叶从中国(后又从印度)传入英国之 后,饮茶一直被英国人看作是一种悠闲和舒达的享受。最早 运送茶叶到英国的那种快速高桅帆船便叫作 “茶叶飞剪” 号。 在英国的家庭中,“我把茶壶坐上了!”是一句对忙碌 一天,疲倦归家的主人极好的关切话语。英国家庭最习惯的

    欢迎客人的话也是: “我把茶壶坐上吧,你一定得喝一杯茶” 。 茶叶刚传到英国的时候,价格很昂贵,只有富人才喝得起。 后来随着包装和运输的改善,到本世纪初,饮茶已成为人们 的日常习惯。 英国人沏茶有许多规矩,由于英国一年中大半时间是寒 冷季节, 所以习惯在置茶前烫壶, 而且沏茶的水一定要煮沸, 并马上冲进壶中,否则就认为泡出的茶不香。英国家庭中常 用的一种小匙,就称为“茶匙”。放茶叶的数量通常是每位 饮者一匙茶叶,另再加一匙作为“壶底消耗”。冲泡出的茶 水也有许多名称,其中有些是地方俗语如:茶汁、茶汤、茶 液、茶浆等。 英国人饮茶浓淡各有所好,但一般爱在茶汤 中加牛奶。而在欧洲大陆国家,习惯饮用清茶,茶具也多使 用玻璃杯而不是瓷杯,有时还要放上一片柠檬,这在英国是 较少见的。只有在某些特色餐馆里才喝得到柠檬茶。 瓷器工业的发展,带来了茶具的多次演变。18 世纪,妇 女们用碟子吃茶,后来改用杯子,茶杯由原先无柄的变成有
  10. 10 柄的那种,有时杯口还带有一条窄的瓷楫,以避免那些时髦 绅士的胡须泡进茶杯里去,这种杯子在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 初是极为流行的。现在,在英国也可见到供非正式场合用的 大茶杯,但都不带杯盖,带盖子的大茶杯只有在英国少数大 城市的中国商店里才能见到。这种带把手的大瓷杯,正逐渐

    代替酒吧里的大啤酒杯而兴起。与此同时,体现都市快节奏 生活的饮茶方式一一袋泡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茶壶 被闲置在一边,只有少数墨守成规的保守派,仍喜欢那种用 壶泡饮的方式。 过去那种在正规社交中常见的“下午茶”习惯,现在已 不多见。但在家庭、办公室、学校以及建筑工地等场所.每 天下午三点半左右都还少不了要喝一次茶。而英国人所说的 “tea time”,是指那种比较正规的茶点小吃,多半是在下 午主妇们有空闲时,邀几位朋友一起度过一个轻松愉快的下 午。一般都是客人们坐在舒适的椅子上围成一圈,手捧茶碟 和茶杯,饮着佳茗,佐以精致的点,心,这也许就是英国人 翻版的日本茶道吧。这种休闲的饮茶方式在英国比较富裕的 南方很是普遍,而在英格兰北部以及苏格兰和大部分威尔士 这些传统的重工业、矿山、船厂以及农庄地区,就不那么流 行了。在北方,喝茶往往同吃饭一起进行。下午六点钟左右, 在外干了一天活的人们回到家,全家就以一壶热茶加一道热 菜、面包、糕饼、或者水果点心来充饥。这种“茶餐”,常
  11. 11 常叫作“台茶(high tea)”。这和普通的饮茶小吃是不同的。 二次大战(1939~1945 年)以后,英国人的生活习惯有了 许多改变,饮茶习俗也不例外。年青人带入了欧洲大陆和美 国的习惯,喝咖啡渐渐流行起来。饮料商们也开发出了各种 品牌的速溶咖啡,在商店、超市的货架上以及电视广告中随 处可见,影响了大批英国人的生活习惯。过去的“休息喝茶” (tea

    break)也渐渐被“休息喝咖啡”(coffee break)所代 替。70 年代以来,在伦敦已很少有可以坐下来喝杯茶、吃些 小点心的场所了。不过这几年这种习气渐渐有了改变,而且 喜欢喝茶的也大有人在。 在英国有一个传统的老习惯,就是在清早给客人送上一 杯早茶,在家中这是唤醒客人的最好方法,顺便还可询问客 人的就寝情况,以表关心。在不少英国家庭中,特别是对于 家庭中的成年人,这种早茶习惯被视为是一种享受,但多用 在非工作日或周末的早晨,尤其是有些丈夫常用它来讨好太 太。为了方便喝早茶,英国的“高步林”公司,创制了一种 灵巧的产品一一“茶婆子”(Teasmade)。它由一个小钟、一 个小台灯和一把煮开水的小壶组成。只要头天晚上预先在茶 壶中注入水,并把茶叶放在茶杯中,到预定时间,壶中的水 就会自动煮开,随着小壶便自动倾倒开水至杯中。茶冲泡好 以后,闹钟便响了,台灯也自动打开,就等主人喝早茶了。 由于茶婆子实用、灵巧,现在不少家庭还珍藏着呢!在
  12. 12 战争年代,由于运输不便,英国茶叶很是缺乏,而现在,各种 高级的特色茶随处可见。餐馆中有各色茶叶供选择,如大吉 岭、阿萨姆以及“格雷伯爵”茶等。不少餐馆也供应茉莉花 茶,许多顾客都很喜欢。但至于真正的龙井茶或云南红茶, 人们仍很生疏,能真正懂得欣赏和品饮的人则更少了。 茶之趣 倪 铎 中国的茶文化为雅俗所共赏,今天,端起茶

    杯的人,不论是细啜名种,还是牛饮茶汤,都能够自得其乐, 这就是茶的真趣。但是要说能找到多少乐趣,那就要看个人 的修为了。 茶之趣,在色香味,欲得茶之趣,须循精燥 洁,故请为君说明茶事之要隘。先说水。陆子曾有“山水上, 江水中,井水下”之说, 此为至言,为历代瀹茗者所重。 在工业化社会,用的都是自来水,几无选择的余地,龙泓、 惠山之泉可望而不可即但在南方,以江水为自来水源的城 市,贮自来水于陶瓷之器,内铺白石子,静置一天,则差强 人意。 次说器。自明以降,瀹茗之法由烹煮法改为 冲泡法, 茶器就由烹泉之器和泡饮之器组成。 前者无非瓦釜, 铁罐或铜铫,铜腥铁锈及泥土之气所在多有,实为憾事。唯
  13. 13 近卅年来,赖技术之进步,不锈钢电热釜诞世,终于一扫陈 陋,成为烹泉之极器。泡饮之器自古以来,既有金银铜铁之 器,又有玉、瓷之器,但茶本南方之嘉木,仿佛五庄观镇元 大仙之人参果一般,与五金之器相迕,仅与玉、瓷之器相宜, 而玉、瓷之器岂百姓之家所能拥有?明正德年间,金沙僧首 创紫砂壶。紫砂者阳羡石之精也。山茶者,草木之菁也。茶 之极品,必生于烂石之间。紫砂壶泡新茶,恰似稻草捆秧, 父抱幼子,又如竹篮提笋,母怀婴孩。紫砂壶配白瓷瓯,将 茶之色香味发挥到极致,五百年来再无可替之物!

    再次言泡茶之法。茶之瀹泡,首重涤器,虽 然茶如明月,无贫无富家家皆有 但茶贵洁,无论是油腻荤 腥,还是奇嗅怪味,皆伤茶香。所以,陆子曰“膻鼎腥瓯非 器也”。其次选壶,以冲泡法泡茶,最重壶堪称中枢而系成 败于一身。一人独啜,壶不宜大,以 200 毫升左右为宜。泡 绿茶,壶宜扁,瓯不宜深,亦不宜广, 盖碗最相称。白盖 碗,深浅适宜,最显茶色。旋冲旋啜,则茶之芬芳,不绝如 缕。 最后说喝茶。如今,人们整天在红尘浪里翻 滚、腾挪,凡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与人们浮躁的心情相 契合,一切追求快速、夸张、震撼的效果,更把强烈的感官 刺激混同于愉悦的美感。口之于味,触之以嗅,皆求浓香。 然何者为“香”? 肥浓甘脆之佳肴,其嗅腴香;花生、果
  14. 14 仁炒炸之后,其嗅燥香;各种瓜果,其嗅甘香,诸般佳酿, 其嗅醇香。唯茶者,采天地之灵气,夺日月之光华,乃草木 之菁,其嗅芬芳。常见有“嗜茶”者,唯恐茶香不浓,其发 不速,持繁雕华饰之紫砂柱杯,投以半握之佳茗,沸水猛砸。 其乖如斯可惜了好茶!其实,茶之芬芳,氤氲而出如孟春之 初,草色遥看近却无,又若潺潺春水,汩汩清溪,可令其速 乎? 论及茶趣,众皆称道二泡之茶香,予亦重初 泡之茶,其芬芳若有若无,诚为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 欲识茶趣之“新”,此其时也。 三泡之后, 人皆以茶味枯淡而轻之, 予以为, 一人独啜,至此时心如止水,茶汤澄澈,似有暗香浮动其茶 宛如新叶,毫末毕现,令人顿生风尘外物之感。 中国的十大名茶 1.西湖龙井 是我国的第一名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的狮峰、龙井、 五云山、虎跑一带,历史上曾分为“狮、龙、云、虎”四个 品类,其中多认为以产于狮峰的品质为最佳。龙井素有“色 绿、香郁、味醇 、形美”四绝著称于世。形光扁平直,色
  15. 15 翠略黄似糙米色,滋味甘鲜醇和,香气幽雅清高,汤色碧绿 黄莹;叶底细嫩成朵。 2.洞庭碧螺春 产于江苏吴县太湖之滨的洞庭山。碧螺春茶叶用春季从 茶树采摘下的细嫩芽头炒制而成;高级的碧螺春,每公斤干 茶需要茶芽 13.6~15 万个。外开形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 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故名“碧螺春”。汤色清澈

    明亮,浓郁甘醇,鲜爽生津,回味绵长;叶底嫩绿显翠。 3.白毫银针 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称,是一种白茶,产 于福建东部的福鼎和北部的政和等地。 白毫银针满坡白毫 色白如银,细长如针,因而得名。冲泡时,“满盏浮茶乳”, 银针挺立,上下交错,非常美观;汤色黄亮清澈,滋味清香 甜爽。白茶味温性凉,为健胃提神,祛湿退热,常作为药用。 4.君山银针 产于岳阳洞庭湖的青螺岛,有“洞庭帝子春长恨,二千 年来草更长”的描写。其冲泡后,三起三落,雀舌含珠,刀 丛林立。很高的欣赏价值。 5. 黄山毛峰 产于安徽黄山,主要分布在桃花峰的云谷寺、松谷庵、 吊桥阉、慈光阁及半寺周围。这里山高林密,日照短,云雾 多,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茶树得云雾之滋润,无寒暑之侵袭,
  16. 16 蕴成良好的品质。黄山毛峰采制十分精细。制成的毛峰茶外 形细扁微曲,状如雀舌,香如白兰,味醇回甘。 6. 武夷岩茶 产于福建武夷山。武夷岩茶属半发酵茶,制作方法介于 绿茶与红茶之间。其主要品种有“大红袍”、“白鸡冠”、 “水仙”、“乌龙”、“肉桂”等。武夷岩茶品质独特,它 未经窨花,茶汤却有浓郁的鲜花香,饮时甘馨可口,回味无 穷。18

    世纪传入欧洲后,倍受当地群从的喜爱,曾有“百病 之药”美誉。 7. 安溪铁观音 产于福建安溪,铁观音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制成的茶 叶条索紧结,色泽乌润砂绿。好的铁观音,在制作过程中因 咖啡碱随水分蒸发还会凝成一层白霜;冲泡后,有天然的兰 花香,滋味纯浓。用小巧的工夫茶具品饮,先闻香,后尝味, 顿觉满口生香,回味无穷。近年来,发现乌龙茶有健身美容 的功效后,铁观音更风靡日本和东南亚。 8.信阳毛尖 产于河南信阳车云山、集云山、天云山、云雾山、震雷山、 黑龙潭和白龙潭等群山峰顶上,以车云山天雾塔峰为最。人 云:“师河中心水,车云顶上茶。”成品条索细圆紧直,色 泽翠绿,白毫显露;汤色清绿明亮,香气鲜高,滋味鲜醇; 叶底芽壮、嫩绿匀整。
  17. 17 9. 庐山云雾 产于江西庐山。号称“匡庐秀甲天下”的庐山,北临长 江,南傍鄱阳湖,气候温和,山水秀美十分适宜茶树生长。 庐山云雾芽肥毫显,条索秀丽,香浓味甘,汤色清澈,是绿 茶中的精品。 10.六安瓜片 产于皖西大别山茶区,其中以六安、金寨、霍山三县所 产品最佳。六安瓜片每年春季采摘,成茶呈瓜子形,因而得

    名,色翠绿,香清高,味甘鲜,耐冲泡。此茶不仅可消暑解 渴生津,而且还有极强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明代闻龙 在《茶笺》中称,六安茶入药最有功效,因而被视为珍品。 在其它的“中国十大名茶”说法中,一般常见到产于安 徽祁门县的“祁红”、产于云南的“滇红” 湖北产“恩施 玉露”产于云南西双版纳“普洱茶” 等。 中国名茶鉴赏方法 浙江杭州--西湖龙井 龙井茶外形扁平挺秀,色泽绿翠,素以"色翠、香郁、 味甘、形美"四绝著称,驰名中外。冲泡龙井茶时取一玻璃 杯,用 80 度左右的开水冲进杯中,只见朵朵茶芽袅袅浮起, 旗枪交相辉映,好比出水芙蓉,俏嫩可人。茶汤碧绿,香气 清高,滋味甘醇,实乃茶之神品。
  18. 18 江苏苏州--碧螺春 碧螺春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 披毫、银白隐翠、清香淡雅、鲜醇甘厚、回味绵长,其汤色 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 味)之称。当地茶农对碧螺春描述为:"铜丝条,螺旋形, 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 品赏碧螺春是一件颇有情趣的事。品饮时,先取茶叶放 入透明玻璃杯中,以少许开水浸润茶叶,待茶叶舒展开后, 再将杯斟满。一时间杯中犹如雪片纷飞,只见"白云翻滚,

    雪花飞舞",观之赏心悦目,闻之清香袭人,端在手中,顿 感其贵如珍,宛如高级工艺品,令人爱不释手。 江西婺源--婺源茗眉绿茶 婺源茗眉绿茶,素以"珍眉"著称。成茶翠绿紧结, 纤纤如仕女秀眉,叶底芽壮肥厚,香气馥郁浓冽,滋味鲜爽 醇厚。冲泡茗眉,清汤碧液,滋味醇和,饮者曾有"一见顿 觉清爽,再饮精神更旺"的赞语。 江西上饶县--上饶白眉 上饶白眉根据采摘技术和鲜叶幼嫩程度不同,分为 三个等级:银毫、毛尖、翠峰,总称白眉。上饶白眉成品外
  19. 19 形肥壮,条索匀直,白毫特多,色泽绿润;冲泡后香气清高, 滋味鲜浓。尤其是银毫,外形雪白,沏泡后芽叶在杯中雀跃, 品味无穷。 江西井冈山--井冈翠绿 井冈翠绿,以其条索紧细微曲,色泽翠绿多毫,汤 色清澈明亮,滋味鲜醇甘美,叶底鲜嫩完整而著称。饮口井 冈茶,顿觉神清气爽,满口清香。这主要是井冈山高山云雾 缭绕,溪水环山而流,雨量充沛,光照适度,土壤疏松肥沃, 优越的自然条件蕴育出茶叶的优秀品质。另外,井冈翠绿在

    管理、采摘、制作上也均有独道之处。茶园每年都要进行" 一耕四锄四施";采摘要求清明至谷雨进行;制作从茶叶分 拣到制成,十多道工序,道道标准严格。所以,茶叶冲泡后, 似群兰吐艳,翠绿清香。 安徽黄山--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分特级和一、二、三级,特级黄山毛峰在 清明前后采制,采摘 1 芽 1 叶初展,其他级别采 1 芽 1、2 叶或 1 芽 2、3 叶芽叶。选用芽头壮实茸毛多的制高档茶。 经过轻度摊放后进行高温杀青、理条炒制、烘焙而制成。特 级黄山毛峰形似雀舌,白毫显露,色似象牙,鱼叶金黄。冲 泡后,汤色清澈,滋味鲜浓、醇厚、甘甜,叶底嫩黄,肥壮
  20. 20 成朵。其中"鱼叶金黄"和"色似象牙"是特级黄山毛峰外形与 其他毛峰不同的两大明显特征。 品饮黄山毛峰时,以 80℃左右水冲泡为宜,玻璃杯或白 瓷茶杯均可,一般可续水冲泡 2-3 次。如用黄山泉水冲泡黄 山茶,茶汤经过一夜,第二天茶碗也不会留下茶痕 安徽太平湖--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的色、香、味、形独具一格,有"刀枪云集, 龙飞凤舞"的特色。每朵茶都是两叶抱一芽,平扁挺直,不 散,不翘,不曲,俗称"两刀一枪",素有"猴魁两头尖,不 散不翘不卷边"之称。叶色苍绿匀润,叶脉绿中隐红,俗称" 红丝线"。全身披白毫,含而不露,入杯冲泡,芽叶成朵,或悬 或沉,在明澈嫩绿的茶汁之中, 似乎有好些小猴子在对你搔 首弄姿呢。品其味,则幽香扑鼻,醇厚爽口,回味无穷,可 体会出"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的意境, 有独特的"猴韵"。 太平猴魁的鲜叶采摘特别讲究,谷雨前后,当 20%芽梢 长到一芽三叶初展时,即可开园。其后 3~4 天采一批,采到 立夏停采。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叶初展,采回的鲜叶要进行" 拣尖",即折下一芽带二叶的"尖头",作为制猴魁的原料。" 尖头"要求芽叶肥壮,匀齐整枝,老嫩适度,叶缘背卷,且 芽尖和叶尖长度相齐,以保证成茶能形成"二叶抱一芽"的外
  21. 21 形。采摘要在晴天进行,雨天一般不采。一般上午采、中午 拣,当天制完。制造分杀青、毛烘、足烘、复焙四道工序。 该茶制法不经揉捻,茶汁未出,故极耐冲泡。 安徽祁门县--祁门红茶 祁红采制工艺精细,采摘一芽二、三叶的芽叶作原料, 经过萎凋、揉捻、发酵,使芽叶由绿色变成紫铜红色,香气 透发,然后进行文火烘焙至干。红毛茶制成后,还须进行精 制,精制工序复杂花工夫,经毛筛、抖筛、分筛、紧门、撩 筛、切断、风选、拣剔、补火、清风、拼和、装箱而制成。

    祁红的主要特点是:茶叶外形条索紧细,苗秀显毫,色 泽乌润;茶叶香气清香持久,似果香又似兰花香,国际茶市 上把这种香气专门叫做"祁门香";汤色红艳透明,叶底鲜红 明亮。滋味醇厚,回味隽永。 祁红因其主产祁门县,且在茶叶初制时经过了一道特 殊的发酵工序致使成品茶叶泡出的茶汤和茶叶的叶底均呈 红色而得名。祁红既可单独泡饮,加入牛奶、糖调饮也非常 可口,芳香不减。英国人最喜爱祁红,在英国伦敦市场上, 祁红被列为茶中"英豪", 每当祁红新茶上市, 人们争相竞购, 他们认为"在中国的茶香里,发现了春天的芬芳"。甚至英国 的皇家贵族都以拥有祁红为自豪,并用此茶向皇后祝寿,以 致祁红一度获得"群芳醉"之美誉。
  22. 22 安徽屯溪--屯绿 屯溪绿茶是中国传统名茶类名,简称"屯绿",有"绿 色黄金"之誉,是皖南地区数县采制绿茶的统称。因黄山市 辖诸县和相邻县的绿茶旧日均在屯溪茶市总经销转口,故称 之为"屯溪绿茶"。屯绿以大类区分有炒青、烘青两种,其珍 品有:特珍、珍眉、贡熙、秀眉、针眉等。这些茶叶虽然外 形不一,汤色名异,但一经品茗,都是香气馥郁,滋味醇厚, 饮后令人神驰心怡。 特点:屯绿以"叶绿、汤清、香醇、味厚"四绝闻名。特

    级屯绿,条索纤细匀整,色泽绿润起霜,芽峰显露,稍弯如 眉,香气清高馥郁,滋味鲜浓爽口,一杯在手,香飘满座。 安徽六安--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的品质特点是,外形似瓜子形的单片,不 带芽梗,自然平展,叶缘微翘,色泽宝绿,富有白霜,清香 高爽,滋味鲜醇回甘,汤色清澈透亮,叶底绿嫩明亮。六安 瓜片分名片和瓜片 1~4 级,以名片为最优。六安瓜片茶不仅 可消暑解渴,而且还有极强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明代 闻龙在《茶笺》中称,六安茶入药最有功效,因而被视为珍 品。 六安瓜片的采制方法十分独特:一是鲜叶必须长到"开
  23. 23 面"才采摘;二是鲜叶要经过"扳片",除去芽头和茶梗,掰 开嫩片、老片;三是嫩片、老片分别杀青;四是烘焙分三次 进行,火温先低后高,特别是最后拉老火,炉火猛烈,火苗 盈尺,抬篮走烘,一招一步节奏紧扣,实为茶叶烘焙技术中 别具一格的"火功"。 湖北恩施--恩施玉露 恩施玉露茶是我国罕有的传统蒸青绿茶。该茶选用 叶色浓绿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鲜叶经蒸汽杀青制作而成。 其品质特点为:条索紧细、圆直,外形白毫显露,色泽苍翠

    润绿,形如松针,汤色清澈明亮,香气清鲜,滋味醇爽,叶 底嫩绿匀整。 湖南洞庭湖--君山银针 君山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就已生产、出名,因茶叶 满披茸毛,底色金黄,冲泡后如黄色羽毛一样根根竖立而一 度被称为"黄翎毛"。相传文成公主出嫁西藏时就曾选带了君 山茶。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品尝到君山银针,十分赞许,将其 列为贡茶。 君山银针属黄茶类,以色、香、味、形俱佳而著称。银 针茶在茶树刚冒出一个芽头时采摘,经十几道工序制成。其 成品茶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内呈橙黄色,外裹一层白
  24. 24 毫,故得雅号"金镶玉" ,又因茶芽外形很像一根根银针, 故名君山银针。冲泡后,开始茶叶全部冲向上面,继而徐徐 下沉,三起三落,浑然一体,确为茶中奇观,入口则清香沁 人,齿颊留芳。 福建安溪--铁观音 鉴别铁观音是一项高深的学问,安溪著名茶师和老茶 农观形闻香即可鉴别茶叶优劣,道行高者甚至能品断此茶产 何地何村、几年生茶树,特点突出者还能品味出自何名茶师

    之手。外行人品饮铁观音可从"观形、听声、察色、闻香、 品韵"入手来辨别茶叶优劣。观形:优质铁观音茶条卷曲、 肥壮圆结、沉重匀整;听声:精品茶叶较一般茶叶紧结,叶 身沉重,取少量茶叶放入茶壶,可闻"当当"之声,其声清脆 为上,声哑者为次;察色:成品茶色泽鲜润,带砂绿色,红 点鲜艳,叶表带白霜。冲泡后汤色金黄,浓艳清澈,茶叶展 开后叶底肥厚明亮(铁观音茶叶特征之一叶背外曲),具绸 面光泽,此为上,汤色暗红者次之;闻香:精品铁观音茶汤 香气浓馥,其独特香气芬芳扑鼻,且馥郁持久,令人心醉神 怡。品韵:古人有"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之妙说。细啜 一口,舌根轻转,可感茶汤醇厚甘鲜;缓慢下咽,韵味无穷。 以上种种,正是安溪铁观音之魅力所在。 另外铁观音的茶艺别具一格,自成一家。首先,必须严
  25. 25 把用水,茶具,冲泡三道关。"水以石泉为佳,炉以炭火为 妙,茶具以小为上"。 茶艺按其程序可分为八道: 白鹤沐浴(洗杯):用开水洗净茶具; 观音入宫(落茶):把铁观音茶放入茶具,放茶量约占 茶具容量的五分; 悬壶高冲(冲茶):把滚开的水提高冲入茶壶或盖瓯, 使茶叶转动; 春风拂面(刮泡沫):用壶盖或瓯盖轻轻刮去漂浮的白

    泡沫,使其清新洁净; 关公巡城(倒茶):把泡一、二分钟后的茶水依次巡回 注入并列的茶杯里; 韩信点兵(点茶):茶水倒到少许时要一点一点均匀地 滴到各茶杯里; 鉴赏汤色(看茶):观赏杯中茶水的颜色; 品啜甘霖(喝茶):乘热细啜,先嗅其香,后尝其味, 边啜边嗅,浅斟细饮。饮量虽不多,但能齿颊留香,喉底回 甘,心旷神怡,别有情趣。 河南信阳—信阳毛尖 唐代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把信阳列为全国八 大产茶区之一;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尝遍名茶而挥毫赞道:"
  26. 26 淮南茶,信阳第一";1915 年,信阳毛尖漂洋过海,参加巴 拿马万国博览会,一举夺得金奖;1959 年,信阳毛尖被评为 中国十大名茶之一;1990 年,龙潭牌特级信阳毛尖在全国名 茶评比中以"形美、色翠、香高、味浓"夺得总分第一名,荣 获国家金奖。 信阳毛尖不仅走俏国内,

    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 远销日本、美国、德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等 10 多 个国家和地区。 信阳毛尖品质高上,外形细秀匀直,显峰苗,色泽翠绿, 白毫遍布。内质汤色嫩绿、鲜亮,香气鲜嫩高爽,叶底嫩绿 明亮、细嫩、匀齐。特级品展开呈一芽一叶初展。 一、干看评外形。首先,用双手捧起一把茶叶,放于鼻 端,用力深深吸一下茶叶的香气。一是看是否具有熟板栗的 香气;二是辨别香气的高低;三是嗅闻香气的纯正程度,凡 香气高、气味正的必然是优质茶。其次,抓一把茶叶平摊于 白纸上,看一下干茶的色泽、嫩度、条索、粗细。凡色泽匀 整、嫩度高,条索紧实,粗细一致,碎末茶少的是上乘茶叶。 二、湿看识内质。湿看,就是开汤审评。开汤俗称泡茶 或沏茶。一般先取茶叶3-5克,放入白色瓷杯中,然后冲 上滚沸适度的开水200毫升左右。开汤后,应先嗅香气, 接着看汤色,先尝滋味,后评叶底。(1)嗅香气。茶叶经 杯中冲泡后,立即倾出茶汤,将茶杯连叶底一起,送入鼻端 进行嗅香,凡闻之茶香清高纯正,使人有心旷神怡之感者,
  27. 27 就可算得上好茶。(2)看汤色。看汤色应及时进行。一般 在茶叶冲泡3-5分钟后,倾出杯中茶汤于另一碗内,在嗅 香气前后立即进行。凡属上乘的茶叶,汤色以浅绿或黄绿为 宜,并要求清而不浊,明亮澄澈。(3)尝滋味。滋味是靠 人的味觉器官来区别的。一般认为,绿茶茶汤浓醇爽口,属 上等绿茶;如果平淡涩口,多为粗老绿茶。(4)评叶底。 评判茶叶经冲泡去汤后留下的叶底,看老嫩、整碎、色泽、 匀杂、软硬等情况以确定质量的优次,同时还应注意有无其 他掺杂。

    四川雅安蒙山— 蒙顶甘露 蒙顶名茶种类繁多,有甘露、黄芽、石花、玉叶长 春、万春银针等。其中"甘露"在蒙顶茶中品质最佳。其品质 特征是:外形美观,叶整芽全,紧卷多毫,嫩绿色润,内质 香高而爽,味醇而甘,汤色黄中透绿,透明清亮,叶底匀整, 嫩绿鲜亮。 贵州遵义--遵义毛峰 遵义毛峰茶的主要特点是:茶片紧细圆直,白毫显露, 色泽翠绿油润,内质嫩香持久,汤色碧绿明净,滋味清醇爽 口。遵义毛峰不仅品质优秀,还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条索 圆直,锋苗显露,象征着中国工农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
  28. 28 概;满披白毫,银光闪闪,象征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香 高持久,象征红军烈士革命情操世代流芳。 云南西双版纳--普洱茶 滇红 普洱茶属黑茶类。主要产品有普洱散茶、普洱沱茶、 圆茶(七子饼茶)、紧茶(长方砖形)、饼茶等。普洱茶以 其优异的品质,数次获省优产品称号。 其品质特点是:芽壮叶厚,叶色黄绿间有红斑红茎叶, 条形粗壮结实,白毫密布。香气高锐持久,带有云南大叶茶

    种特有的独特香型,滋味浓强富于刺激性;耐泡,经五六次 冲泡仍有香味,汤色红浓,具独特陈香,滋味纯和回甘。 尤为称道的是, 普洱茶为茶中之茶, 不仅具有香气滋润、 滋味醇厚等饮用价值,而且具有醒酒、清热、消食化痰、清 胃生津、抑菌降脂、减肥降压等药理作用,能暖胃、解脂、 养气、美容减肥、益寿延年,的确是有益健康的首选饮料。 在国外,云南普洱茶被誉为"减肥茶"、"窈窕茶"、"美 容茶"、"益寿茶"等等,成为人们普遍喜爱的保健饮料。云 南普洱茶蜚声中外,古往今来,均为人们所赞赏。在清代, 普洱茶是云南地方向皇帝进贡的珍品。 曹雪芹所著 《红楼梦》 中贾府也饮用普洱茶。在六十三回写宝玉生日之夜,荣府女 管家林之孝家的几个管事的女人来怡红院查夜,吩咐袭人等 焖些普洱茶喝。可见几百年以前,普洱茶已是官府饮用之珍
  29. 29 品,说明普洱茶的名贵和高雅。 普洱茶中的七子饼茶很有特点。七子为多子多孙多富贵 之意。有的少数民族地区,儿女亲事,非送七子饼茶不可, 相传至今,在旅居东南亚一带的侨胞中,现在也很盛行这种 风俗,所以,七子饼茶又名侨销圆茶、侨销七子饼茶。七子 饼茶每块净重 357 克,每七个为一筒,每筒重 2500

    克,主 要由勐海茶厂生产。 滇红 滇红问世后,因产品"形美、色艳、香高、味浓"而 博得市场赞赏。滇红工夫茶采摘 1 芽 2、3 叶的芽叶作为原 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而制成;滇红碎茶是经萎凋、 揉切、发酵、干燥而制成。工夫茶是条形茶,红碎茶是颗粒 型碎茶。前者滋味醇和,后者滋味强烈富有刺激性。 滇红工夫茶和滇红碎茶外销俄罗斯、波兰等东欧各国和 西欧、北美等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内销全国各大城市。滇 红的品饮多以加糖加奶调和饮用为主,加奶后香气依然浓 烈。冲泡后的滇红茶汤红艳明亮,高档滇红,茶汤与茶杯接 触处常显金圈,冷却后立即出现乳凝状的冷后浑现象,冷后 浑早出现者是质优的表现。滇红工夫茶中,品质最优的是" 滇红特级礼茶",以 1 芽 1 叶为主制造而成,成品茶芽叶肥 壮,苗锋秀丽完整,金毫显露,色泽乌黑油润,汤色红浓透 明,滋味浓厚鲜爽,香气高醇持久,叶底红匀明亮。优质红
  30. 30 碎茶外形颗粒重实、匀齐、纯净,色泽油润,内质香气甜醇, 汤色红艳,滋味鲜爽浓强,叶底红匀明亮。 云南大理--云南沱茶 沱茶从面上看似圆面包,从底下看似厚壁碗,中间 下凹,颇具特色。沱茶的种类,依原料不同有绿茶沱茶和黑 茶沱茶之分。绿茶沱茶是以较细嫩的晒青绿毛茶为原料,经 蒸压而制成;黑茶沱茶是以普洱茶为原料,经蒸压而制成。 用晒青绿茶压制而成的称云南沱茶;用普洱散茶压制而成的 称云南普洱沱茶。

    云南沱茶主产于下关茶场,以高档大叶种青毛茶为原料 加工而成。经若干工序蒸压成碗形,外径 8 厘米,高 4.5 厘 米,品质最好的"特级沱茶",外形紧结端正,色泽乌润,外 披白毫,香气馥郁,滋味醇厚,汤色橙黄明亮。有提神醒脑、 明目清心、解渴利尿之功能,还有止腹胀、止头痛等药物疗 效。 广东潮州--凤凰茶 凤凰茶品质极佳,素有"形美、色翠、香郁、味甘"四 绝之特点。依品质档次分为单丛--浪菜--水仙三档,凤凰单 丛茶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挺直肥硕,色泽黄褐,有天然花香, 滋味浓郁、甘醇、爽口,汤色清澈,叶底青绿镶红,耐冲泡。
  31. 31 凤凰单丛多次被评为全国名茶。 独特的潮州"工夫茶",是"潮人习尚风雅,举措高超 "的象征,形成很有特色的潮州茶文化。潮州堪称为中国最 讲究茶道的地方,这与当地的凤凰山盛产名茶有很大关系。 潮州人饮茶在茶具、茶叶、用水和冲泡方法上都很讲究。在 潮州,不论嘉会盛宴,或是闲处逸居,乃到豆棚瓜下、担侧 摊前,人们随处都可以看到一幅幅提壶擎杯长斟短酌、充满 安逸情趣的风俗图画。潮州工夫茶讲究茶具器皿配备之精良 和烹制之功夫。茶壶、茶杯、茶盘、茶垫、水瓶、泥炉、砂

    铫、榄核碳等是必备的茶具。而严格的烹制又需按泡器、纳 茶、侯汤、冲点、刮沫、淋罐、洒茶等程序进行,方能得到 工夫茶之"三味"。正是这些特别的器皿和烹法,使工夫茶独 具韵味,扬名天下。真可谓一茶入口,甘芳润喉,通神彻窍, 其乐无穷。 台湾--冻顶乌龙 冻顶乌龙属于轻度半发酵茶。冻顶为山名,乌龙为 品种名。冻顶茶品质优异,在台湾茶市场上居于领先地位。 其上品外观紧结弯曲,呈条索状,色泽墨绿鲜艳,并带有青 蛙皮般的灰白点,干茶具有强烈的芳香;冲泡后,汤色略呈 橙黄色,有明显清香,近似桂花香,茶汤入口生津富活性, 落喉甘润,韵味强。叶底边缘有红边,叶中部呈淡绿色。
  32. 32 冻顶乌龙茶采制工艺十分讲究,鲜叶为青心乌龙等良种 芽叶,经晒青、凉青、摇青、炒青、揉捻、初烘、多次反复 团揉(包揉)、复烘、焙火而制成。有人形容说,喝冻顶茶 的感觉很妙,愈品愈有味。 广东九大名茶 香飘四海的英德红茶 英德红茶,产于广东省英德县。茶区峰峦起伏,江水萦 绕,喀斯特地形地貌,构成了洞邃水丰的自然环境。大小茶 场即建于地势开阔的丘陵缓坡上。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

    均气温 20.7℃;年均降水量 1883.9 毫米,年相对湿度 79%; 无霜期长,霜日不足十天;土层深厚肥沃,土壤酸度适宜, PH 值 4.5~5 之间。所栽培的茶树以云南大叶与凤凰水仙两 优良群体为基础,选取其一芽二、三叶为原料。经适宜萎凋、 揉切、发酵、烘干、复制、精选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 英红的花色与品质:产品分为叶、碎、片、末 4 个花色, 各花色中文包含了不同等级的多个茶号。成品外形紧结重 实,乌润细嫩,金毫显露,香气浓郁,滋味鲜爽浓强,汤色 红艳明亮,叶底嫩匀红亮。其茶多酚含量超过 35%,较一般 品种多 10%,对人体有良好的药效作用,如有收敛、杀菌、 消炎、抗癌等功效。此外,咖啡碱、蛋白质、氨基酸,以及 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等含量丰富。该茶可凉热净饮,单独泡
  33. 33 饮或加糖、奶调饮。 英红从 1958 年问世以来,经国际和国内茶叶专家评定, 认为已达到国际红茶高级水平。 1980 年在全国红碎茶二套样 评比中,名列前茅;1984 年获商业部红碎茶评比之冠;1985

    年中国工业食品协会在江西南昌举办全国优质食品评选,英 德华侨农场所产金帆牌 1 号红碎茶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 该茶已销往德国、英国、美国、波兰、苏丹、澳大利亚等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 蜜韵深远的岭头单丛茶 岭头单丛茶,又称白叶单丛茶。该茶树品种原由饶平县 坪溪镇岭头村茶农从凤凰水仙群体品种中选育而成。 2002 年 4 月第三届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国家级茶树良 种。岭头单丛茶树属小乔木,中叶型,早芽种,分枝角度中 等,叶长椭圆形,叶色黄绿,叶质柔软,生长快,产量高, 品质优,适应性广,是当今广东省乌龙茶的当家品种,遍及 全省各地,目前已扩展到福建、广西、湖南、海南等省。 岭头单丛茶素以香、醇、韵、甘、耐泡、耐藏六大特色 而负盛名,具条索紧结,重实匀净,色泽黄褐光艳;内质香 气甘芳四溢,蜜韵深远,附杯性强,汤色蜜黄,清新明亮, 滋味醇厚,润滑舒畅,回甘力强而快,饮后有甘美怡神,清
  34. 34 心爽口之感。 岭头单丛是国家级优良乌龙茶品种,其成品茶具有一种 特殊的花蜜香韵。据笔者对其干茶分析测定,茶多酚 30.1%, 水浸出物 40.2%,氨基酸 1.8%,咖啡碱 2.3%,儿茶素总量 124.3mg/g,醚浸出物

    9.5%,香气成分 70 多种,此外尚含一 些有价值和开发前景的成分。岭头单丛茶是广东省名牌产 品,1986 年和 1990 年两次被商业部评为“中国名茶”。1991 年在杭州首届国际茶文化节名茶评比中,被评为中国“文化 名茶”。1992 年获中国国际名优新产品博览会金奖。1995 年获全国第二届农博会金奖。 2001 年荣获第三次国际名茶金 奖。同年又获广州首届国际茶文化节“单丛茶王”奖。2003 年获第五届“中茶杯”名茶评比特等奖。多次荣获广东省名 优茶评比金奖。 岭头单丛茶树品种,各地引种后,均冠以地方名称,例 如兴宁白叶单丛茶、大埔白叶单丛茶等。因产地生态环境条 件不同, 各地采制技术掌握有别, 其成茶品质风格各具特色。 如潮安县凤凰产区生产的凤凰白叶单丛茶,香气清高幽雅, 含自然甜花香,滋味甘醇顺喉,鲜爽生津;铁埔镇产区研制 的铁埔白叶单丛茶,具有清新持久,微带花蜜香,茶味醇厚 甘永,舌有余香之特色;梅县雁洋镇产的阴那山单丛茶特点 是:蜜香持久,杯底香好,滋味醇厚,口感甘香;而梅县雁 南飞茶田有限公司产的雁南飞单丛茶,香高持久,滋味醇厚
  35. 35 鲜爽,喉韵回甘口留香;兴宁市名茶示范场研制的“三峰” 白叶单丛茶,蜜香隽永,滋味浓醇,爽口宜人;丰顺县八乡 山茶场产的八乡山白叶单丛茶,蜜香浓烈,味浓耐泡,口感 甘滑;蕉岭县蕉岭华侨茶场制造的“蕉华”白叶单丛茶,香 气浓郁持久,其味甘醇爽口,品饮数次,茶韵犹存;罗定市 连州茶场产的“香型”白叶单丛茶,蜜香高强,味浓适口, 耐冲泡,耐储藏;鹤山县合成华侨农场产的白叶单丛茶,香 郁味醇,甘爽可口,有齿颊留香之感。 喉韵含香的凤凰单丛茶

    凤凰单丛茶产于潮州市潮安县的名茶之乡凤凰镇凤凰 山区,山内峰峦连绵,云雾弥漫,空气湿润。夏无炎热,冬 无严寒,无处不宜茶,无处不产茶。凤凰单丛是从国家级良 种凤凰水仙群体品种中选育出的优异单株,其成品茶品质优 异 ,花香果味,沁人心脾,具独特的山韵。凤凰单丛茶有 几十个品系与类型。据潮州凤凰茶树资源志介绍,凤凰茶具 有自然花香型的 79 种、天然果味香型 12 种、其他清香型 16 种。用这些优异单株鲜叶制成的茶,如黄枝香茶、芝兰香茶、 桂花香等乌龙茶,既是茶树品种名称,又是成品茶的茶名。 凤凰单丛是我省极其宝贵的品种资源,这些名丛茶是勤劳聪 慧的凤凰人民经过几百年的精心培植挑选出来的优良单株,
  36. 36 分株采制而成的茶。 凤凰单丛茶内含物丰富,尤以芳香物质含量高。九五期 间,笔者曾对凤凰单丛茶的内质主要化学成分、香气成分及 品质特点等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是:水浸出物 39.07%,醚浸 出物 11.01%,茶多酚 29.03%,儿茶素 125.01mg/g,氨基酸

    2.08%, 咖啡碱 2.01%; 香气成分, 共鉴定出 104 种化学成分, 这 104 种成分中,其中醛类有 4 种、醇类有 22 种、碳氢化 合物 29 种、酮类 11 种、酯类 20 种、酸类 4 种、含氮化合 物 5 种、酚类 3 种、其它 6 种。这些物质其分子量多数属于 高分子量化合物,其香气特征大多数属自然花香及果香型, 而在沸点上, 以高沸点的居多, 低沸点的芳香物质相对少些。 因此,感官审评上认为广东单丛茶香气馥郁清长,具独特的 山谷香韵,耐冲泡。正由于此,冲泡单丛茶也就特别讲究冲 泡方法,通常第一、二气泡香味清纯,三、四泡香馥味浓醇, 五泡、六泡茶韵甘美,再泡幽香茶味犹存。此外,潮州单丛 茶中尚含具有开发前景的有用物质。 凤凰单丛茶以香馥高爽,味美甘醇,韵至清远,爽口宜 人,多次品饮,茶韵犹存之特色,闻名海内外,港、澳及东 南亚的侨胞更是酷爱嗜饮, 被视为乌龙茶中珍品, 久盛不衰。 凤凰单丛茶多次参加国内和国际名优茶评比,在各种评比和 博览会上屡获特等奖、金奖。82 年、86 年和 90 年三次被中 国商业部评为 “中国名茶” 。 89 年被农业部评为 “全国名茶” 。
  37. 37 91 年在杭州首届国际茶文化节名茶评比, 凤凰单丛被评为中 国“文化名茶”。当年五月又获农业部首颁“绿色食品”称 号。1997 年至 2003 年获第二届至第五届“中茶杯”全国名 茶评比特等奖。2001

    年至 2003 年荣获第二届至第四届国际 名茶评比“国际名茶”金奖。数次荣获广东省名优茶评比金 奖。 香秀味醇的石古坪乌龙茶 石古坪乌龙茶,产于潮州市潮安县凤凰镇的大质山山腰 石古坪畲族村。种植约 100 多年的历史。石古坪乌龙茶植株 属灌木型,枝势披展,分枝密,叶椭圆和卵圆形,锯齿细锐 利,叶色深绿,叶薄质硬脆,芽头有茸毛,叶片有大叶、小 叶之别,小叶制成的茶叶品质风味稍优于大叶。 石古坪乌龙茶既是茶树品种名,也是商品茶名称。石古 坪乌龙茶采制工艺要求严格、精细,制茶原料要求做到三不 采(即不采雨水叶、不采露水叶、不采太阳下山叶),鲜叶 采摘标准以驻芽梢 2、3 叶(即中开面)为适。制作过程分 为鲜叶、晒青、做青、杀青、揉捻、干燥、贮藏七道。 石古坪乌龙茶品质具有“三耐”特点。一耐即耐冲泡, 冲泡十多次芬芳犹存;二耐即耐烘焙,采用文火慢焙,次数 多,时间长;三耐即耐贮藏,成品茶一般贮藏 1-2 年,色、
  38. 38 香、味依然正常。 小叶石古坪乌龙茶,外形美观细结,匀净,色泽乌绿鲜 润;内质香气芬芳馥郁,含自然花香,汤色清澈亮丽,滋味 醇厚鲜爽,饮后甘芳长留,山韵明显,叶底匀齐鲜亮,叶缘 具一线红。 [茶叶样品由兰学民提供] 大叶石古坪乌龙茶,外形粗实,完整,色泽尚匀润;内 质香气清高尚郁,滋味甘醇,叶底明亮,耐泡性好。石古坪 乌龙茶,以其优异的品质,在历届全国名优茶评比中,多次

    获得优质产品奖。 2002 年又荣获广东省第五届名优茶质量评 比金奖。 花香悦鼻的西岩乌龙茶 西岩乌龙茶,创制于 70 年代,产于大埔县西岩山一带, 这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山高多云雾,林木茂密,群山环抱, 直射光少,多漫射光,相对湿度大,土质肥沃,适宜茶树平 衡生长,芽叶肥壮,叶质柔嫩,叶色鲜绿,含有丰富的氨基 酸及芳香物质等,因鲜叶内含物质丰富,为制好名优茶奠定 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西岩乌龙茶的茶树品种原为小叶种,抗性强,芽叶多紫 色,成茶香气高长。20 世纪 60 年代先后从饶平县、福建省 引进岭头单丛、 梅占、 大叶奇兰和凤凰水仙等优良茶树品种,
  39. 39 为适应国内外茶叶市场趋向高香型、中高档茶的需求,茶叶 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制茶技术不断的改进和提高,现大埔白 叶单丛己占全县茶园面积六成以上,逐步取代了原来的小叶 茶树品种。 西岩乌龙茶,加工工艺分为,鲜叶、晒青、做青、杀青、 揉捻、干燥[分初烘、团袋、复烘]六道工序。高级西岩乌龙 茶品质以香、甘、清、滑、醇五大特点,蜚声于世。西岩乌 龙茶外形紧结稍卷曲,色泽乌绿匀润;内质香气馥郁持久, 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滑,茶汤橙黄明亮,叶底绿腹红镶边,

    耐冲泡。1994 年获广东省名茶评比金奖,1995 年获中国第 二届农业博览会金奖,2003 年获第五届“中茶杯”全国名优 茶评比金奖。 南华大叶奇兰茶 南华大叶奇兰茶, 属乌龙茶类, 产于广东兴宁市茶林场。 选用灌木型,中叶类,迟芽种奇兰茶树品种的一梢 2、3 叶 为原料,采制要求严格。制作过程分晒青、做青、杀青、揉 捻、初烘、复烘,历时约 13—14 小时左右。 南华大叶奇兰茶一向以外观紧结匀整,色泽青褐光润; 内质香气花香悦鼻,汤色橙黄明亮,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 叶底软亮等特点而受到省内外广大消费者的好评。1988 年、
  40. 40 1989 年分别荣获广东省、农叶部优质产品奖称号,1991 年 获全国首颁“绿色食品”称号,2002 年又获广东省第五届名 优茶评比银奖。 三峰黄金桂茶 三峰黄金桂茶,属半发酵乌龙茶类,产于广东省兴宁 市名茶示范场。用早芽种八仙[又名大叶黄旦]茶树品种鲜叶

    为原料制作而成。因其成茶花香显现,味浓耐泡,上市早, 满足了消费者“尝新”的心理需求,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及社会效益,故誉之为“黄金贵(桂)茶”。 三峰黄金桂茶,内含物丰富,据分析水浸出物 40.58%, 茶多酚 31.58%,氨基酸 2782.91mg/100g,醚浸出物 2.09%, 儿茶素总量 129.31mg/g。制作工艺分鲜叶、晒青、凉青、做 青、杀青、机揉、机烘、手工足干。成茶品质外形紧结匀净, 色泽青褐光润,香气幽雅,花香显现,汤色金黄亮丽,滋味 浓醇尚爽口,叶底黄绿明亮,红边显。 鸿雁金萱乌龙茶 鸿雁金萱乌龙茶,是省级名茶,产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茶叶研究所。选用台湾省茶叶改良场选育的优良新品种金萱
  41. 41 (原名台茶 12 号)茶树鲜叶为原料,由科研人员精心研制 而成。品质特点:外形紧结圆浑,似“绿色珍珠”,完整匀 净,色泽绿润,香气具清柔的花香,微带奶香,汤色清澈亮 丽,滋味鲜醇甘美,饮之幽香泌齿,清快爽适,叶底柔软, 略显红边。该茶因其形美、质优、风味特殊受到广大消费者 的喜爱,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2 年广东省

    第五届名优茶评比荣获金奖。 龙星水仙香茶 龙星水仙香茶,产于广东省丰顺县谭山乡海拔 1400 多 米高的鸡冠山区。水仙香茶,选用谭山水仙茶树品种一梢 2、 3 叶为制茶原料,经过晒青、做青、杀青、揉捻、初烘、足 干、拣剔、包装等工序精制而成。 茶叶外形紧结沉重,完整匀净,色泽青润,香气清高, 花香细锐,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醇爽,口感甘鲜,叶底柔软 匀亮,经多次泡饮,香味犹存。99 年广东省名优茶评比获名 优产品奖称号。 2001 年被指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运动 会专用产品。2002 年广东省名优茶评比又获得银奖。
  42. 42 陆羽的《茶经》与中国茶文化 陆羽,字鸿渐,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复州竟陵郡 (今湖北天门)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 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茶经》共 3 卷 10 节。上卷

    3 节,主要论述了茶的 起源、名称、品质,茶树的形态特征、栽培方法,茶叶品质 与土壤的关系, 饮茶对人体的生理保健功能, 采茶叶的用具、 要求,同时提出了适时采茶的理论,另外还介绍了制作饼茶 所需的 19 种工具的名称、规格和使用方法。中卷 1 节,介 绍了 24 种煮茶、饮茶用具的名称、形状、用材、规格、制 作方法、用途,器具对茶汤品质的影响,以及各地茶具的好 坏及使用方法。下卷 6 节,主要介绍了煮茶的方法和各地水 质的优劣,饼茶、茶汤的调制,泡茶用水和煮茶火候,煮沸 程度和方法对茶汤色香味的影响, 各地饮茶风俗的起源、 传播,古今有关茶的诗文、故事,并品评了各地所产茶之优 劣,将当时全国茶叶生产区域划分成八大茶区等。 《茶经》是对唐代及其以前茶文化的一个归纳和总 结,对茶叶生产、饮茶习惯的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 用,并且对整个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也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意
  43. 43 义。在很早之前,《茶经》就流传到日本等上产生了重要影 响。 中国茶与茶文化的发展 时代的进步,人们也更追求生活的质量,享受、品 味生活在当代也是一种时髦。在世界范围更是风靡。中国人 喝早茶,欧美喝下午茶,这都成为一种习惯。茶是世界三大 无酒精饮料之一,桌面上各种饮料琳琅满目,数不胜数,它 将成为 21

    世纪的饮料大王。全世界已有 50 余个国家种茶, 寻根溯源,世界各国最初所饮的茶叶,引种的茶种,以及饮 茶方法、栽培技术、加工工艺,茶事礼俗等,都是直接或间 接地由中国传播去的。中国是茶的发祥地,被誉为“茶的祖 国”。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然而,虽然我们每天都在接 触茶,茶文化的知识却渐渐被遗忘,甚至有些人提起茶,首 先会想到日本茶道,这实在是一种可悲,为了不忘却茶文化 也是中国文化精髓之一,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茶文化吧。 一、茶的发展 中国饮茶历史是最早,陆羽《茶经》说:“茶之为 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春秋以前,最初茶叶作为 药用而受到关注。古代人类直接含嚼茶树鲜叶汲取茶汁而感 到芬芳,清口并富有收敛性快感,久而久之,茶的含嚼成为 人们的一种嗜好,可说是饮茶的前奏。
  44. 44 随着人类生活的进化,生嚼茶叶的习惯转变为煎服。 即鲜叶洗净后,置陶罐中加水煮熟,连汤带叶服用,。煎煮 的茶虽苦涩但滋味浓郁,风味与功效均胜几筹,日久,煮茶 品饮成为一种习惯,茶开始作为饮料。 然而,茶从药用发展成为日常饮料,有食用阶段作为中间过 度,即以茶当菜,煮作羹饮,茶叶煮熟后,与饭菜调和一起 食用。这时,用茶的目的,一是增加黄营养,一是用为食用 解毒。由此,茶叶利用方法前进了一步,运用了当时的烹煮 技术,并已注意到茶汤的调味。

    随后,茶逐渐被加工,饮用时,人们加调味品烹煮 汤饮,随着茶事业的兴旺,人们对茶的研究更加深入,茶道 应运而生。 二、中国茶道 中国是茶道的发源地,中国茶道对所用之茶、水、 器 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同时配以整洁,幽静的环境。 茶道的过程由“献茗,受茗,闻香,观色,尝味,反在盏” 等顺序组成。茶煎好后,主人要持紫砂壶肃行至主客前,各 注茶半杯, 并宾主名一鞠躬,这就是献茗志受茗;客人双 手捧杯至鼻前嗅之良久,再徐徐放下,为闻香,再凝视杯中 一刻,是为观色,再双手捧杯,微饮半口,细辨其味,尔后 关咽,是为尝味,饮毕,宾客将空杯覆盖于茶盘中,并向主 人致谢,是为反盏。
  45. 45 中国茶道追求“真”,这“真”字有三重含义: 1、追求道之真,即通过茶事活动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 达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的目的。 2、追求情之真, 即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闻”的真情得以 发展,达到茶人之间互见真心的境界。 3、追求性之真,即在品茗过程中,真正放松自己,在无我 的境界中去放飞的心灵,释放自己的天性在,达到“全性葆 真”。

    爱护生命,珍惜声明,让自己的身心都是健康,更 畅适,记自己的一生过得更塌实,做到“日日是好日”,这 是中国茶道的追求的最高层次。 千百年来,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们有意识地把品茶作 为一种能显示高雅涵养,寄托情感,表现自我的艺术活到来 刻意追求、创造和欣赏,是集儒、佛、道与民风民俗于一炉 的中华文化。 三、茶种类、饮茶类型与茶的功效 中国地大物博,一方水土一方人。所以各地选用不 同的茶类,主要出现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 青茶、红茶。例如两广喜好好茶,福建多饮乌龙,江浙则好 绿茶,北方人喜好花茶或绿茶,边疆少数民族多用黑茶、茶 砖,而当今饮茶类型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讲究清雅怡的 饮茶习俗:茶叶冲以煮沸的水(或沸水稍凉后),顺乎自然,
  46. 46 清饮雅尝,寻求茶之有原味,重在意境,与我国道家的“洁 净”传统思想相吻。二是讲术兼有佐料风味的饮茶习俗:其 特点是烹茶时添加各种佐料。如边陲的酥油茶、盐巴茶,奶 茶以及侗族的打油茶、 土家族的擂茶, 又如欧美的牛乳红茶, 柠檬红茶,多味茶,香料茶等等,兼有佐料的特殊风味。三 是讲求多种享受的饮茶风俗,如北京的“老舍茶馆”,其外, 应生活节奏的加快,出现了茶的现代变体:速溶茶、冰茶、

    液体茶以及各类袋泡茶,充分体现了现代文化务实的精髓, 这是茶的发展趋势。茶的功效有以下几点:一、提神益思, 提高工效 二、止渴生津,消食除腻 三、杀菌消炎,利尿解 毒 四、补充营养,增强体质 五、减肥健美,强心防病。 四、茶的文化的概述 茶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独具特色,久经历史 变迁而始终兴盛不衰。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而产生的物质, 精神、心理,风俗和休闲的现象,茶文化体系主要包括:茶 文化史学,茶文化社会学,茶文化交流学,茶文化功能学。 茶文化具有五个特性,具体表现在: 1、历史性: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历史非常悠久,是伴随商 品经济的出现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诞生。历史上的茶文 化注重意识形态,以雅为主,着重于表现诗词书画,品茗歌 舞,茶文化融入了儒家、道家和释家的哲学色泽,并演变为 各民族的礼俗,成为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模式。
  47. 47 2、时代性:在新时期,茶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不断扩大, 延伸、和发展,交往日益频繁,茶文化传播方式,呈大型化, 现代化,社会化和国际化。 3、民族性:以民族茶饮方式为基础形成的民族茶艺,富有 生活性和文化性,表现出饮茶的多样性,丰富多彩的生活情 趣,以及茶俗与喜庆婚礼,充分展示茶文化的民族性。 4、区域性:名山,名水,名人,名茶和名胜古迹,孕育出 各具特色的地区茶文化。 5、国际性:中华茶文化传出国外,国际国文化相融合,演

    变成日本茶道、韩国茶礼、英国茶文化、俄罗斯茶文化和麾 洛哥茶文化。 茶文化是高雅文化,也是大众文化,它覆盖全民, 影响全社会。茶文化以德为中心,重视人的群体价值,倡导 无私奉献,反对见利忘义的惟利是图;它有利于社区文明建 设,茶文化的传授表明具有改变社会不正当消费活动,创建 精神文明喝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它丰富了我们文化休闲生 活; 它是应对人生挑战的益友, 它促进茶叶经济贸易的发展; 它推进了国际文化交流。 认识茶文化,弘扬茶文化,是我们应该一代一代传 承下去的传统,我们不应该让中国茶文化被当今的潮流袭 卷,应该注以中国茶文化新的活力,在二十一世纪,让中国 茶文化规模更大,涉及领域更广,功能更显著,让传统与现
  48. 48 代更为紧密融合,让中国茶文化走出亚洲,走向全球,成为 世界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茶文化之茶钱 从字面上看,似乎茶钱就是因为消费茶叶 或茶水而付的费用,这固然是其本意,不过,现实社会中, 说到茶钱时却多半并非指的这层意思。在新闻中,茶钱总是 与变相受贿与勒索联系在一起,就像京剧里面所说的“一茶 之敬”。 本来用茶当公关礼品已经是常规做法,而有人以茶的名

    义送礼却不用实物,改为貌似专款专用的“货币化”形式, 当然是为了方便。不过,既然名曰茶钱,其数额也就有了限 制,一般说来,也就只是戋戋小数,够不上真正的行贿分量, 其性质大致接近给当官的年节或红白喜事上贡,在一定程度 上甚至不怕摆到桌面上来,所以黑白两道都用“茶钱”这个 词来说事儿,这绝对不是偶然巧合,世风人情,于语言中见 得最真切。 在浙江的一些地方,茶钱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婚礼 上婆家人给倒茶的新娘子以贺礼现金。中国是礼义之邦,自 古对礼仪有着相当完备、 科学的规矩制度, 以婚丧随礼而论, 过去都是由专人登记造册,主家日后会在同样的机会相应地 给予同等回赠。依我拙见,这是一种很有人情味的民间金融
  49. 49 互助行为,因为婚丧对任何家庭来说都是大事,组建一个新 家庭固然需要开支,而重视孝道、慎终厚葬的民风使丧事的 代价更高,即使是在强制火葬的今天,一个人的辞世也意味 着家庭在经济收入上的损失,所以,亲戚朋友的帮助援助是 很有必要的,可惜金融史专家似乎未认识到这个课题。 到了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文革”后,各种传统的礼仪与 规矩被当成“四旧”破得一塌糊涂,只遗存下来皮毛与片段, 割裂了因果关系。红白喜事随礼还是照旧,可是“不白受人 好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古训却被抛到了一边,于

    是,大办红白喜事几乎成为无偿集资的借口,尤其是拥有权 势者大受其益,主事者只知笑纳份子钱,至于登记造册以备 回礼,几乎无人考虑。这种有去无回的风气,很长时间被漫 画杂文所讽刺批评,成为国人极为头疼的陋俗——其实俗何 尝陋!如果每个人都恪守礼尚往来、投桃报李的原则,随礼 也就不再是什么负担,而只是原始萌芽状态的互助保险而 已。 茶钱还有一层意思,与京戏密切相关。据京剧学泰斗、 梅兰芳恩师、吾乡齐如山先生的回忆录所说,民国前几百年 间,北京没一处叫戏园的,皆名茶园,盖因当初只是饮茶聚 人,随带着听听唱,因此客人花的是茶资而不是买戏票。换 句话说,唱戏的是以提供娱乐消遣以与茶园分账。因此,到 他离开北京逃往台湾时戏班子也仍然说是茶钱, 没有 “戏价”
  50. 50 这个词。“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发展到后来,在剧 院里,茶又成为听戏时的配套服务,完全倒过来了地位。在 护国寺的梅兰芳纪念馆,陈列的有民国三四十年代上海的戏 单,每张上除了名角与剧目以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手巾与 茶资, 头等票的价码一般三元, 而香茗每壶大致二三角不等, 显然,此时茶与戏已经开始分开计费。 京剧是艺术,却长期作为饮茶的衍生服务而存在,如此

    说来,若写京剧史则不可不言及茶文化,否则难得会通。进 一步讲,中国的诗文书画的研究与创作,离开了茶文化的背 景,又何尝能通呢?难怪赵州和尚对前来求教的人都一律开 示以“吃茶去”了。 茶文化及喝茶礼仪大全 茶的本性是恬淡平和的,因此,品茗礼仪 要求着装整洁大方,女性切忌浓妆艳抹,大胆暴露;男性也 应避免乖张怪诞,如留长发、穿乞丐装等。除了仪表整洁外, 还要求举止庄重得体,落落大方。 (一)站姿:双脚并拢身体挺直,头上顶,下颌微收, 双眼平视,双肩放松。女性右手在上,双手虎口交握,置于
  51. 51 胸前;男性双脚微呈八字分开,左手在上,双手虎口交握置 于小腹部。 (二)走姿:以站姿为基础,切忌上身扭动摇摆,行 走应尽量成一条直线,到达来宾面前若为侧身状态,需转成 正向面对;离开客人时应先退后两步再侧身转弯,切忌当着 对方掉头就走,这样显得非常不礼貌。女性可以双手同"站 姿"交握胸前,男性双臂下垂于身体两侧,随走动步伐自然 摆动。 (三)坐姿:端坐椅子中央,双腿并拢,上身挺直,

    双肩放松,头正,下颌微敛,舌头抵上颚,眼乎视或略垂视, 面部表情自然。女性右手在上,双手虎口交握,置放胸前或 面前桌沿;男性双手分开如肩宽,半握拳轻搭于前方桌沿。 全身放松,调匀呼吸、集中思想。如果作为来宾被让于沙发 就座,则女性可正坐,或双腿并拢偏向一侧斜坐,双脚可以 交叉,双手如前交握轻搭腿根;男性可双手搭于扶手上,两 腿可架成二郎腿,但双脚必须下垂且不可抖动。 (四)跪姿:日本、韩国的茶人习惯跪坐,故国际间 茶文化交流或席地而坐举行的茶会多用到这一姿势。跪姿分 为跪坐、盘腿坐、单腿跪蹲。跪坐即日本的"正坐",两腿并 拢双膝跪在坐垫上,双足背相搭着地,臀部坐在双足上,挺 腰放松双肩,头正下颌略敛,舌尖抵上颚,双手交叉搭放于 大腿上(女性右手在上, 男性左手在上)。 盘腿坐只限于男性,
  52. 52 双腿向内屈伸相盘,双手分搭于两膝,其他姿势同跪坐。单 腿跪蹲常用于奉茶,左膝与着地的左脚呈直角相屈,右膝与 右足尖同时点地;也可左脚前跨膝微屈,右膝顶在左腿小腿 肚处。其他姿势同跪坐。 茶文化及喝茶礼仪大全 ◎品茗中的礼仪 (一)鞠躬礼:分为站式、坐式和跪式三种。根据行 礼的对象分成"真礼"(用于主客之间)、"行礼"(用于客人之 间)与"草礼'(用于说话前后)。站立式鞠躬与坐式鞠躬比较

    常用,其动作要领是:两手平贴大腿徐徐下滑,上半身平直 弯腰,弯腰时吐气,直身时吸气。弯腰到位后略作停顿,再 慢慢直起上身。行礼的速度宜与他人保持一致,以免出现不 谐调感。"真礼"要求行九十度礼,"行礼"与"草礼"弯腰程度 较低。 在参加茶会时会用到跪式鞠躬礼。"真礼"以跪坐姿 势为预备,背颈部保持平直,上半身向前倾斜,同时双手从 膝上渐渐滑下,全手掌着地,两手指尖斜对,身体倾至胸部 与膝盖间只留一拳空当(切忌低头不弯腰或弯腰不低头)。稍 作停顿慢慢直起上身,弯腰时吐气,直身时吸气。"行礼"两 手仅前半掌着地,"草礼"仅手指第二指节以上着地即可。
  53. 53 (二)伸掌礼:这是品茗过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礼节, 表示"请"与"谢谢",主客双方都可采用。两人面对面时,均 伸右掌行礼对答。两人并坐时,右侧一方伸右掌行礼,左侧 方伸左掌行礼。 伸掌姿势为: 将手斜伸在所敬奉的物品旁边, 四指自然并拢,虎口稍分开,手掌略向内凹,手心中要有含 着一个小气团的感觉,手腕要含蓄用力,不至显得轻浮。行 伸掌礼同时应欠身点头微笑,讲究一气呵成。

    (三)叩指礼:此礼是从古时中国的叩头礼演化而来 的,叩指即代表叩头。早先的叩指礼是比较讲究的,必须屈 腕握空拳,叩指关节。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化为将手弯 曲,用几个指头轻叩桌面,以示谢忱。 (四)寓意礼:这是寓意美好祝福的礼仪动作,最常 见的有: 凤凰三点头。用手提壶把,高冲低斟反复三次,寓 意向来宾鞠躬三次,以示欢迎。高冲低斟是指右手提壶靠近 茶杯口注水,再提腕使开水壶提升,此时水流如"酿泉泄出 于两峰之间",接着仍压腕将开水壶靠近茶杯口继续注水。 如此反复三次,恰好注入所需水量,即提腕断流收水。 双手回旋。在进行回转注水、斟茶、温杯、烫壶等 动作时用双手回旋。若用右手则必须按逆时针方向,若用左 手则必须按顺时针方向,类似于招呼手势,寓意"来、来、 来"表示欢迎。反之则变成暗示挥斥"去,去、去"了。
  54. 54 放置茶壶时壶嘴不能正对他人,否则表示请人赶快 离开。 斟茶时只斟七分即可,暗寓"七分茶三分情"之意。 俗话说:"茶满欺客",茶满不便于握杯啜饮。 ◎品茗注意事项 (一)品茗活动前,冲泡者应落落大方又不失礼貌地 自报家门,最常用的开场白是"大家好!我叫某某,很高兴 能为大家泡茶。有什么需要我服务的,请尽管吩咐。"冲泡 开始前,应简要地介绍一下所冲泡的茶叶名称,以及这种茶

    的文化背景、产地、品质特征、冲泡要点等。但介绍内容不 能过多,要语言精练,语意正确,语调亲切,使饮者感到茶 道是一种高雅的享受。在冲泡过程中,对每一道程序,要用 一两句话加以说明,特别是对一些富有寓意的操作程序,更 应及时指明,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当冲泡完毕,客人还需 要继续品茶,而冲泡者不得不离开时,应征求客人的意见, 如"请大家慢用,随时恭候您的吩咐,现在我可以离开吗"? 这样显示出对客人的尊重。 (二)主人在泡茶款客前,先拿出一些名优茶放在茶 盘中,供客人挑选,以表达主人对客人的尊重,同时让客人 仔细欣赏茶的外形、色泽和干香。 (三)将茶筒中的茶叶放入壶或杯中,应使用竹或木 制的茶匙摄取,不要用手抓。若没有茶匙,可将茶筒倾斜对
  55. 55 准壶或杯轻轻抖动,使适量的茶叶落入壶或杯中,这是讲卫 生、讲文明的表现。 (四)将泡好的茶端给客人时,最好使用托盘,若不 用托盘,注意不要用手指接触杯沿。端至客人面前,应略躬 身,说"请用茶"。也可伸手示意,同时说"请"。 (五)客人在主人请自己选茶、赏茶或主人敬茶时, 应在座位上略欠身,并说"谢谢"。如人多、环境嘈杂时,也 可行叩指礼表示感谢。品茗后,应对主人的茶叶、泡茶技艺 和精美的茶具表示赞赏。告辞时要再一次对主人的热情款待

    表示感谢。 茶的本性是恬淡平和的,因此,品茗礼仪要求着装 整洁大方,女性切忌浓妆艳抹,大胆暴露;男性也应避免乖 张怪诞,如留长发、穿乞丐装等。除了仪表整洁外,还要求 举止庄重得体,落落大方。 (一)站姿:双脚并拢身体挺直,头上顶,下颌微收, 双眼平视,双肩放松。女性右手在上,双手虎口交握,置于 胸前;男性双脚微呈八字分开,左手在上,双手虎口交握置 于小腹部。 (二)走姿:以站姿为基础,切忌上身扭动摇摆,行 走应尽量成一条直线,到达来宾面前若为侧身状态,需转成 正向面对;离开客人时应先退后两步再侧身转弯,切忌当着
  56. 56 对方掉头就走,这样显得非常不礼貌。女性可以双手同"站 姿"交握胸前,男性双臂下垂于身体两侧,随走动步伐自然 摆动。 (三)坐姿:端坐椅子中央,双腿并拢,上身挺直, 双肩放松,头正,下颌微敛,舌头抵上颚,眼乎视或略垂视, 面部表情自然。女性右手在上,双手虎口交握,置放胸前或 面前桌沿;男性双手分开如肩宽,半握拳轻搭于前方桌沿。 全身放松,调匀呼吸、集中思想。如果作为来宾被让于沙发 就座,则女性可正坐,或双腿并拢偏向一侧斜坐,双脚可以

    交叉,双手如前交握轻搭腿根;男性可双手搭于扶手上,两 腿可架成二郎腿,但双脚必须下垂且不可抖动。 (四)跪姿:日本、韩国的茶人习惯跪坐,故国际间 茶文化交流或席地而坐举行的茶会多用到这一姿势。跪姿分 为跪坐、盘腿坐、单腿跪蹲。跪坐即日本的"正坐",两腿并 拢双膝跪在坐垫上,双足背相搭着地,臀部坐在双足上,挺 腰放松双肩,头正下颌略敛,舌尖抵上颚,双手交叉搭放于 大腿上(女性右手在上, 男性左手在上)。 盘腿坐只限于男性, 双腿向内屈伸相盘,双手分搭于两膝,其他姿势同跪坐。单 腿跪蹲常用于奉茶,左膝与着地的左脚呈直角相屈,右膝与 右足尖同时点地;也可左脚前跨膝微屈,右膝顶在左腿小腿 肚处。其他姿势同跪坐。 ◎品茗中的礼仪
  57. 57 (一)鞠躬礼:分为站式、坐式和跪式三种。根据行礼 的对象分成"真礼"(用于主客之间)、"行礼"(用于客人之间) 与"草礼'(用于说话前后)。站立式鞠躬与坐式鞠躬比较常 用,其动作要领是:两手平贴大腿徐徐下滑,上半身平直弯 腰,弯腰时吐气,直身时吸气。弯腰到位后略作停顿,再慢 慢直起上身。行礼的速度宜与他人保持一致,以免出现不谐 调感。"真礼"要求行九十度礼,"行礼"与"草礼"弯腰程度较 低。 在参加茶会时会用到跪式鞠躬礼。"真礼"以跪坐姿

    势为预备,背颈部保持平直,上半身向前倾斜,同时双手从 膝上渐渐滑下,全手掌着地,两手指尖斜对,身体倾至胸部 与膝盖间只留一拳空当(切忌低头不弯腰或弯腰不低头)。稍 作停顿慢慢直起上身,弯腰时吐气,直身时吸气。"行礼"两 手仅前半掌着地,"草礼"仅手指第二指节以上着地即可。 (二)伸掌礼:这是品茗过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礼节, 表示"请"与"谢谢",主客双方都可采用。两人面对面时,均 伸右掌行礼对答。两人并坐时,右侧一方伸右掌行礼,左侧 方伸左掌行礼。 伸掌姿势为: 将手斜伸在所敬奉的物品旁边, 四指自然并拢,虎口稍分开,手掌略向内凹,手心中要有含 着一个小气团的感觉,手腕要含蓄用力,不至显得轻浮。行 伸掌礼同时应欠身点头微笑,讲究一气呵成。
  58. 58 (三)叩指礼:此礼是从古时中国的叩头礼演化而来 的,叩指即代表叩头。早先的叩指礼是比较讲究的,必须屈 腕握空拳,叩指关节。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化为将手弯 曲,用几个指头轻叩桌面,以示谢忱。 (四)寓意礼:这是寓意美好祝福的礼仪动作,最常 见的有: 凤凰三点头。用手提壶把,高冲低斟反复三次,寓 意向来宾鞠躬三次,以示欢迎。高冲低斟是指右手提壶靠近 茶杯口注水,再提腕使开水壶提升,此时水流如"酿泉泄出

    于两峰之间",接着仍压腕将开水壶靠近茶杯口继续注水。 如此反复三次,恰好注入所需水量,即提腕断流收水。 双手回旋。在进行回转注水、斟茶、温杯、烫壶等 动作时用双手回旋。若用右手则必须按逆时针方向,若用左 手则必须按顺时针方向,类似于招呼手势,寓意"来、来、 来"表示欢迎。反之则变成暗示挥斥"去,去、去"了。 放置茶壶时壶嘴不能正对他人,否则表示请人赶快 离开。 斟茶时只斟七分即可,暗寓"七分茶三分情"之意。俗 话说:"茶满欺客",茶满不便于握杯啜饮。
  59. 59 (七)温杯。泡茶的间隙,在茶船中利用原来温壶、润茶的 水,浸洗一下小茶盅。 (八)运壶。第一泡茶泡好后,提壶在条船边沿巡行数周, 以免壶底的水滴滴入茶盅串味。 (九)倒茶。将小茶盅一字儿排开,提起茶壶来回冲注,俗 称“巡河”。切忌一杯倒满后再倒第二杯,以免浓淡不均。 (十)敬茶。双手捧上第一杯茶,敬奉在座的客人;如客人 不止一位时,第一杯茶应奉给德高望重的长者。 (十一)品茶。客人捏着小茶盅,观茶色,嗅茶味,闻茶香,

    然后腾挪于鼻唇之间,或嗅或啜,如醉如痴,物我两忘。 茶道 中国人视道为体系完整的思想学说,是宇宙、人生 的法则、规律,所以中国人不轻易言道,不像日本茶有茶道, 花有花道,香有香道,剑有剑道,连摔跤搏击也有柔道、跆 拳道。在中国饮食、玩乐诸活动中能升华为“道”的只有茶 道。 茶道属于东方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 在于东方文化往往没有一个科学的、准确的定义,而要靠个
  60. 60 人凭借自己的悟性去贴近它、理解它。早在我国唐代就有了 “茶道”这个词。我国学者对茶道的解释受老子“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思想影响,“茶道”一词从使 用以来,历代茶人都没有下过一个准确的定义。直到近年对 茶道见仁见智的解释才热闹起来。 吴觉农先生认为:茶道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 料,因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 养性的手段。 庄晚芳先生认为:茶道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

    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庄晚芳先生还归 纳出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为:“廉、美、和、敬”他解释说: “廉俭育德、美真廉乐、合诚处世、敬爱为人。” 陈香白先生认为:中国茶道包含茶艺、茶德、茶礼、 茶理、茶情、茶学说、茶道引导七种义理,中国茶道精神的 核心是和。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是过程,引导个体在美的享 受过程中走向完成品格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陈 香白先生德茶道理论可简称为:“七艺一心”。 周作人先生则说得比较随意, 他对茶道的理解为 “茶 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为忙里偷闲,苦中作 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 久。” 台湾学者刘汉介先生提出所谓茶道是指品茗的方法
  61. 61 与意境。 其实,给茶道下定义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茶道文 化的本身特点正是老子所说的: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同时,佛教也认为:“道由心悟”如果一定要给茶 道下一个定义,把茶道作为一个固定的、僵化的概念,反倒 失去了茶道的神秘感,同时也限制了茶人的想象力,淡化了 通过用心灵去悟道时产生的玄妙感觉。用心灵去悟茶道的玄 妙感受,好比是“月印千江水,千江月不同。”有的“浮光

    耀金”有的“静影沉壁”有的“江清月近人”,有的“水浅 鱼读月”,有的“月穿江底水无痕”,有的“江云有影月含 羞”,有的“冷月无声蛙自语”,有的“清江明水露禅心”。 有的“疏枝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有的则“雨暗 苍江晚来清,白云明月露全真。”月之一轮,映像各异。 “茶 道”如月,人心如江,在各个茶人的心中对茶道自有不同的 美妙感受。 中国的茶道 茶源于中国,中国历史最久,因此,也最 懂得情趣。尽管,在中国历史上,富贵之家,过的是“茶来 伸手, 饭来开口” 的生活; 贫困之户, 过的虽是 “粗茶淡饭” , 但都离不开一个“茶”字。总之,“有清茶一杯,便可随遇 而安”。所以,中国人在生活中习惯于“一日三餐茶饭”。
  62. 62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地域的差别、民族的不同,使得国人的 可谓千姿百态。 这就是通常所说 “千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 ” 茶艺出自茶道,始于唐代,因此,又有称其为茶道、茶 礼的。首见于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茶道大行,王 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出现“茶道”一词,

    表明中国是茶道的发祥地。从中可知,唐时茶道已在王公贵 族中广为流行,并形成了一定的茶道程式。而唐代贡茶的发 展,又对推动宫的形成与完善,提供了条件。据《新唐书• 地理志》载,唐时的贡茶地区已发展到十六个郡,可见规模 之大。唐代李肇《国史补》载,当时各地为了使进贡的茶能 赶上宫廷清明宴,还出现了日夜兼程将茶送往京城的“急程 茶”。1987 年,陕西扶地宫出土的唐代宫廷使用的金银茶具 以及琉璃茶具等,是迄今世界上发现最早、最完整,而史料 又未曾作过记载的茶类珍贵历史文物,它更帮助人们了解了 唐代皇宫饮茶的豪华与饮茶的具体方式。所以,道乃是中国 历史文化名人,从长期的饮茶实践过程中,根据茶的特性, 以及与饮茶紧密相关的饮茶环境、茶具配置、冲沏技能、品 饮艺术入手,再结合地方风俗、文化特点,总结出来的一套 饮茶礼法。它代表了主人对茶基本精神的理解或者是主人、 客人的一种亲和与敬重。自唐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慢慢 走向社会,为人类交往和经济发展服务。
  63. 63 在中国古代, 如唐朝宫廷的 “清明宴” 、 宋代的 “斗茶” 、 明清文人的“茶宴”、寺院的“普茶”。以及现代百姓招待 客人的“客来敬茶”、广东、福建的“客家功夫茶”,还有

    少数民族形形色色的饮茶习俗,里面都蕴含着茶的“道”和 “艺”,但与生活紧切结合,所以比较接近实际,不像日本 茶道那样过于程式化。 中国现代,发展成为规范化操作程度的要算是台湾。台 湾陆羽中心,致力于普及的泡茶技艺,通过多年的教学与实 践已经形成了百姓积极参与,并与众多馆紧密结合的一种大 众饮茶消费的形式。应用的器具包括、茶萼、茶船、茶巾、 茶汤、茶档、茶盘、茶盂、水壶等。 中国更多的是以表演形式出现的,如陕西仿唐宫廷、上 海仿清文人、云南三道茶、福建乌龙、浙江龙井茶、湖南擂 茶、江西禅茶、山西五台山佛茶等等。 和谐与茶道 有人说,中国人性格象茶,总是清醒、理智的看待世 界,不卑不亢,执着持久,强调人与人相助相依,在友好、 和睦的气氛中共同进步。这话颇有些道理。 表面看,中国儒、道、佛各家都有自己的茶道流派,其 形式与价值取向不尽相同。佛教在茶宴中伴以青灯孤寂,要 在明心见性;道家茗饮寻求空灵虚静,避世超尘;儒家以茶
  64. 64 励志,沟通人际关系,积极入世。无论意境和价值取向不都 是很不相同吗?其实不然。这种表面的区别确实存在,但各 家茶文化精神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即:和谐、平静,实际 上是以儒家的中庸为提携。 在社会生活中,中国人主张有秩序,相携相依,多些友 谊与理解。在与自然的关系中,主张天人合一,五行协调, 向大自然索取,但不能无休无尽,破坏平衡。水火本来是对 立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却可相容相济。儒家把这种思想引入 中国茶道,主张在饮茶中沟通思想,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彼

    此的友情。饮茶可以更多的审已、自省,清清醒醒地看自己, 也清清醒醒地看别人。各自内省的结果,是加强理解,过年 过节,各单位举行“茶话会”,表示团结;有客来敬上一杯 香茶,表示友好与尊重。常见酗酒斗欧的,却不见茶人喝茶 打架,那怕品饮终日也不会抡起茶杯翻脸。这种和谐、友谊 精神来源于茶道中的中庸思想。 在中国茶文化中,处处贯彻着和谐精神。宋人苏汉臣有 《百子图》,一大群娃娃,一边调琴、赏花、欢笑嬉戏,一 边拿了小茶壶、茶杯品茶,宛如中华民族大家庭,大孩子虽 多并不去打架,而能和谐共处。至于直接以《同胞一气》命 名的俗饮图,或把茶壶、茶杯称为“茶娘”、 “茶子”, 更直接表达了这种亲和态度。清代茶人陈鸣远,造了一把别 致的茶壶,三个老树虬根,用一束腰结为一体,左分枝出壶
  65. 65 嘴,右出枝为把手,三根与共,同含一壶水,同用一支盖, 不仅立意鲜明, 取 “众人捧柴火焰高” 、 “十支筷子折不断” 、 “共饮一江水”等古意,而且造型自然、高雅、朴拙中透着 美韵。此壶命名为“束柴三友壶”,主题一下子被点明。

    中国历史上, 无论煮茶法、 点茶法、 泡茶法, 都讲究 “精 华均分”。好的东西,共同创造,也共同享受。从自然观念 讲,饮茶环境要协和自然,程式、技巧等茶艺手段既要与自 然环境协调,也要与人事、茶人个性相符。青灯古刹中,体 会茶的苦寂;琴台书房里体会茶的雅韵;花间月下宜用点花 茶之法;民间俗饮要有欢乐与亲情。 好好喝一杯茶 电视里正在播放关于牧民生活的节目,当地是逐水草而 居的游牧聚落,自然地,他们的生活便与草原发生密不可分 的关系,那是一种和谐互重的对待。从摄影镜头所转呈的画 面中,不难感受到藏人对大地自然的虔敬,以及奔驰于草原 的潇洒旷达,这两种特质相互交融所展放的生命情怀。隐约 间,心灵原乡的呼唤撞击着我。 节目就如流水般地陈述藏人一天的生活作息。在驻地为 家的营棚内, 藏族妇女在天色将曙、 家人都尚在被暖梦甜时, 便起身开始打理一天之大小事。先是加炉火煮茶,在每张睡
  66. 66 铺前盛好一杯奶茶,好让家人醒来时即能享用,然后到帐外 拣拾可当燃料的牲畜粪便,挤牦牛奶……。等一切都处理就 绪, 再回到那终日不熄的炉边, 为自己斟上一杯温热的奶茶, 静静地喝着。一切都平常而理所当然。当镜头停驻在妇女端 碗喝茶那安详平常的容颜时,我心中顿如一记棒喝!感动与 震憾回荡胸中,生活中的迷思宛如开出一道光线。 是啊!好好喝一杯茶是生命中多么踏实与真实的时刻,

    是多么宁静与安住的体验,是多么美妙的当下。 生活中,自己是茶不离手的,手边如果少那一杯茶,心 便会不定。但此刻细细想来,却发觉好像不知茶味已久矣! 常常是在忙乱的工作堆中喝下了手中的一杯茶;常常是在无 聊、发闷、等待的时候喝下了手中的一杯茶;常常是在阅读、 听音乐的时候喝下了手中的一杯茶;常常是在与别人交谈, 甚至论辩的时候喝下手中的一杯茶;就这样如此漫不经心地 喝下了一杯又一杯的茶,就是好久没有好好地、专注地、安 静地喝那手中的一杯茶。 生命也在向外不停追索的进程中跌跌撞撞,如林树间游 荡的猕猴般,处处刻刻攀捉枝条,取一放一没有停时,而忘 了去欣赏生命中生灭、灭生相续不断的因缘风光;总在匆忙 地赶路,以为有个目的地可以抵达,而不知生命的目的地就 在每个因缘生灭的当下。啊!何处是归程呢? 不知在哪里看到这样一则故事: 有个武士被国王以 “日落前,
  67. 67 凡经过的土地都属于你的领土”为赏赐,拼命为自己的拥有 而奔跑,最后却在日落前身心耗虚倒地而死。有时会想,自 己是不是也在扮演相同的戏呢?其实简单知足过日子便是 幸福的,实实在在活在眼前的瞬间才是真正的拥有。 好好喝一杯茶吧! 一杯由生命枝叶冲泡的茶。 在这茶中, 我们将会品尝出苦涩中蕴发的甘美;并透悟出混乱生起的地 方,就是宁静生起的地方。

    喝茶的心境 一个人平日里散淡恬静,与世无争,轻声细语,拈花 微笑,就可以说是有“吃茶的心境”了。茶在中国的流传, 差不多是与佛教的流传同步的。尽管我不信佛,但我爱茶, 以至见了带 “茶” 字的东西, 我也喜欢。 南京有个地名叫 “大 仕茶亭”,“大仕”是不是这样的写法,我已记不清了,但 “茶亭”两字,肯定是没错的。我去过不下十回,在莫愁湖 附近。但我每次去“大仕茶亭”的路上,还总会情不自禁地 想到一座大茶亭,茅草萧萧,等待在路旁。我仿佛看见了, 尽管这一带已是高楼大厦。因为“茶”字,连日本俳人小林 一茶的俳句,我也极喜欢,曾经用写经体抄过一通。 1980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波兰诗人米沃什有关小林 一茶,写过一首诗,其中有这样的句子: 白雾巨大的静默 在山丛中醒来
  68. 68 屋檐上凝聚着微滴 也许还有那另一座房屋 这是一个多好的吃茶地方。在我看来,还很有吃茶的心 境。杯茶在手,当然是要好茶,即使身处闹市,内心里的确 “还有那另一座房屋”。那房屋就是宁静的所在。 夜里睡得好,早晨起来就神清气爽,这时候,泡一杯“碧螺 春”是最适宜的。我总觉得早晨是喝“碧螺春”的最佳时间 段,其茶清淡,但清而丰,淡而腴,更主要是色鲜味新,能 除一夜宿旧气。泡茶的器具,紫砂为上,但我泡“碧螺春”

    却爱用玻璃杯,为了欣赏它的茶色。我曾有一只法国造的玻 璃杯,品质晶莹剔透,造型又峭拔,用它来泡“碧螺春”, 像是一次中西文化的最好交流。泡“碧螺春”时,要在杯内 先注上水,再加茶叶,因为它绝嫩,一如二八妙龄,太炽热 了会伤了它。我在注水时,是不使杯满的,留两截手指节的 余地,“碧螺春”放下后,忙把杯口凑近鼻子,香会蓬蓬地 在鼻端弥漫。因为早为它留下了空间,这香就显得饱满,停 伫的时间也就长些。 “碧螺春”之嫩,一个最好的证明就是隔夜开水也能泡 开它,杯内注上水后,茶叶一放,照样是沉鱼落雁,是不会 浮在面上的。但开水一隔夜,就老了,就死了。我们现在已 无条件吃上“天下第一泉”或“天下第二泉”的水,吃得上 的只是龙头一开,哗哗流来的自来水,只得把自来水在七石
  69. 69 缸里存放上一夜,第二天现烧现吃。刚烧开的水是活水,沸 腾得时间一长,虽然没有隔夜开水那么老,但也是风烛残年 了。泡茶的水,自然很重要,尤其是“碧螺春”这二八妙龄, 不配个翩翩少年是如何了得。 写到这里, 我想起苏帮菜中有一款名肴, 叫 “碧螺虾仁” ,

    每到“碧螺春”新茶上市之际,一些饭店就纷纷推出,作为 时令菜。我在苏州生活多年,实在没吃到过一回有茶味的, 就自己动手做给自己吃,并革新了一下:虾仁上好浆后,放 在冰箱里冰上半小时左右,是为了使浆挂住,临下锅时,要 用纱布把虾仁的水分吸干。这些都是基本法,我的革新之处 是在油锅半热时,抄一撮“碧螺春”放入油锅,“碧螺春” 受热后,会菊花般舒展开来,色泽金黄。这时的油锅是茶香 四溢,袅袅上升,邻居都闻得到。火候很重要,把“菊瓣” 捞出,此时,它是脆的,碾碎后拌进虾仁,让它们和光同尘。 我的 “碧螺虾仁”真正是有“碧螺春”茶味的。烹饪界的 某权威到我家小酌,尝了此菜,也大大夸奖了一番。 据说“碧螺春”过去叫“香煞人茶”,采茶的时候,只让处 女去采,采之前上下沐浴,采下的茶叶贴放在胸口,处女的 肌肤体温能增加茶的香度。后来,乾隆下江南,吃到“香煞 人茶” , 龙心大悦, 只是觉得此茶名太俗, 遂改为 “碧螺春” 。 这只是个传说,以前人喜好皇帝,故什么都想附会到龙头老 大上去。“碧螺春”的 “碧”,是指茶色,“碧螺春”的
  70. 70 “螺”,是指茶形,它的每一片茶叶的形状,都是蜷曲如螺 的;而“春“的解释,就说法不一了,其中有一种,说得风 流蕴藉,说 “碧螺春”的“春”,是指茶味温暖如春。 吃“碧螺春”茶时,读读杜牧的清词丽句,最是相得。 茶水淡下来之际,一个早晨一个上午就过去了。 茶在生活中的妙用 (1)煮牛肉时除了放入各种调味品,还可以再加一小布袋 普通叶,同牛肉一起烧,牛肉熟得快,味道清香。

    (2)吃特别辣的辣椒后,若口辣难忍,可先用清水漱一下 口,再咀嚼一点茶叶,口中辣味即可消除。 (3)将废茶叶用来煮茶鸡蛋,味道清香可口。 (4)吃了生葱、大蒜以后,弄一些残茶叶在口里嚼一些时 间,能消除葱、蒜的异味。 (5)将肉放入浓度 5%好茶水中浸泡片刻后再冷藏。肉类的 保鲜效果不仅更好,而且不易腐烂变质。 (6)饮茶戒烟:须借助吸烟来提神的人,不妨以茶代烟, 以乌龙茶戒烟效果最好。 (7)看电视时,饮上一杯茶可以有效地抵御电视机显像管 发出的有害射线。茶水还可中止胃癌诱发物—亚硝酸盐在口 腔内的形成。
  71. 71 (8)器皿中用鱼腥味,用废茶叶放在其中煮数分钟,便可 去腥。 (9)菜锅上有腥味,可先用泡过的茶叶擦洗,再用清水冲 净,即可除掉腥。 (10)取少量茶叶放在暖水瓶中,再灌进滚开的水,盖好 盖, 20 分钟后可饮。 壶里的水垢在茶碱的作用下也逐渐脱落,

    连泡几次,即可除净。 (11)将鲜鸡蛋埋入干净的干茶渣中,放阴凉干燥处,鸡 蛋可保存 2-3 个月左右不会变质。 (12)把晒干的废茶叶,装在尼龙袜子内,然后塞进有臭 味的鞋子内。茶叶能吸收鞋内水气,去除臭味。成人的鞋子 所须的茶叶份量,约为一杯左右。 (13)用 50 克花茶装入纱布中放入冰箱,可除去异味。 一个月后,将茶叶取出放在阳光下爆晒,再装入纱布袋放入 冰箱,可反复用多次,除异味效果好。 (14)炊具沾了油垢,用新鲜的湿茶渣在炊具上擦几遍, 即可将油垢洗去。如无新鲜的湿茶渣,用干茶渣加开水浸泡 湿后亦可擦去油垢。 (15)涂有油漆的门窗、家具,或者是玻璃窗门若染有尘 埃,可用冷茶擦洗会显得特别明亮洁白。
  72. 72 (16)用茶渣擦洗镜子、玻璃、门窗、家具、胶纸板及皮 鞋上的泥污,去污效果好。 (17)深色衣服上的油渍,用残茶叶搓洗能去污。 (18)新买的木质家具,往往有刺鼻的油漆味,用茶水擦 洗几遍,其异味自会消退,比清洁剂效果好。 (19)新衣服或新布料,通常都有一般刺鼻难闻的味道, 这是染料所造成的,若不去除,穿在身上令人十难受。抓取 一把茶叶燃烧,利用燃烧的烟可将味道熏除。 (20)颜色鲜艳的衣服褪色后,如果用茶汁来漂洗,可恢

    复它们原来的色泽。 (21)将茶叶一小把,泡成茶水后用来洗绒线衣,同样能 够去掉污垢,而且保持颜色鲜亮。 (22)泡过茶叶晾干聚集起来,用袋装好,是很好的枕头 芯子,睡起来柔硬清香,又去头火。 (23)废茶叶放在厕所或空气不好的地方燃烧,可以消除 恶臭味。 (24)冲泡过的茶叶晒干,在夏季的黄昏,用火点燃可以 驱蚊虫,不仅对人体无害,而且会有清香扑鼻。 (25)把茶渣倒在花盆里,能保持土质的水分,与泥混合 放入花盆内,又可作花卉的肥料。 喝茶虽好也要因人而异
  73. 73 茶叶不但能提神,其中所含的维生素 C、维生素 E,特 别是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体内的氧自 由基。但茶叶经过不同的制作工艺,也有凉性及温性之分。 因此,喝茶也要因人而异。 乌龙茶分解脂肪的作用较强,有助于解除油腻,帮 助消化。因此,体型肥胖、想要减肥的人可以适当多喝。乌 龙茶还能够预防身体虚冷,减少酒精和胆固醇在体内的沉

    积。 红茶是一种发酵茶,性质较为平缓温和,特别适合 肠胃功能较弱的人。 绿茶性味苦寒,具有清热、消暑、解毒的作用,但 绿茶属于不发酵茶,茶多酚含量较高,对肠胃有一定的刺激 性。 肠胃功能较弱的不宜多喝, 在冲泡时应注意 “茶少水多” , 以减少刺激性。 花茶具有疏肝解郁、理气调经的功效。更年期女性 或女性在经期前后喝花茶,有助于缓解性情烦躁。 苦丁茶、普洱茶都具有降血脂的作用。苦丁茶凉性 偏重,适合于血压偏高、体形发胖或燥热体质者。普洱茶性 质温和,则适合体质虚寒者。 日常饮茶中的误区 饮茶有那么多人的喜爱,但是在日常的饮茶生活中也有
  74. 74 一些饮茶方面的失误和不妥之处。这在报刊上时有文章提 醒。从茶道的角度来讲,这些失误是完全与茶道原则不合拍 的,我们应该注意力戒之。 1.用保温杯泡茶。保温杯虽能保温,但茶叶中多种维 生素和芳香油易在高温或长时间的恒温水中损失,茶的效用 和口味也降低了。 好的茶具应首推陶器类, 具有一定透气性, 冬天保温,夏天不馊,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所以紫砂茶壶

    享有盛名。 2.用沸水冲泡。有些人喜欢用刚开的水冲泡茶叶,其 实这是非常有害的。刚烧开的水温度高,可使茶叶中不耐高 温的营养素(如维生素 C 等)大量破坏,并且使茶的香味很 快消失。泡茶的水温宜按茶叶老、嫩来分,老茶可用 95℃的 开水直接冲入;嫩茶则应低些,80℃左右比较适合。 3.爱饮头遍茶。有些人认为头遍茶浓,提神醒脑,所 以爱喝头遍茶。殊不知,茶叶在栽培与加工过程中受到农药 等污染,茶叶表面总残留一些农药,相应的头遍茶农药等有 害物质浓度也高。所以应让头遍茶水发挥 “洗茶”的作用, 弃之不饮。 4.过量饮茶。有的人对茶过于偏爱,过于相信茶的提 神作用,所以喝茶没有限度。其实茶中的一些物质过量了对 人体是不利的,如大量饮茶可增加铝元素的吸收量,损害大 脑,诱发痴呆症。
  75. 75 5.饭后即饮茶。许多人都喜欢饭后立即饮茶,认为可 以帮助消化。其实这是不好的习惯。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 鞣酸可与食物中的铁质发生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物质,使 胃肠黏膜无法吸收,时间一长可导致体内缺铁,甚至诱发缺 铁性贫血病。另外,鞣酸与荤食中蛋白质合成具有收敛性鞣 酸蛋白质,使得肠蠕动减慢,从而延长食物的消化和粪便在 肠道内潴留的时间,不但容易造成便秘,而且还增加了有毒 物质和致癌物被人体吸收的可能性,有害人体健康。纠正的 方法是进餐后一个半小时再饮茶。

    中国古代茶具的发展演变 明代许次纾《茶疏》有言:“茶滋于水,水藉于器, 汤成于火,四者相页,缺一则废。”这强调了茶、水、器、 火四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因此,要谈论宜兴紫砂壶,就不能 不说到整个茶文化,尤其是其中茶具的演变历史。事实上, 紫砂壶的出现是与饮茶风俗的不断改变和推进分不开的。 茶在最初发现的时候,是被作为草药来使用的。在 神农尝百草之后,茶多被人们将其鲜叶直接放入口中咀嚼, 根本谈不上使用茶具。至于夏、商时期,由于缺少史料记载,
  76. 76 不能确定是否存在茶具。 到了西周初年, 根据有关史料可知, 生活中用茶已较为常见,此时的用茶方式主要是烹煮后食 用,所用的“茶具”与餐具、酒具等是通用的,即当时青铜 质的鼎、陶质的钵等容器。进入春秋战国后,茶除了被用作 羹饮之外,也被当作菜蔬食用,茶具也仍然与餐具、酒具通 用。 到了秦汉时期,出现了专门的茶具。西汉王褒在《僮

    约》中提到“烹茶尽具”,可为佐证。马王堆汉墓所出土的 装茶用的茶箱,也证实了这一时期的茶具已经从餐饮器皿中 独立出来。茶具种类既有贮存茶的箱、罐,也有烹茶所用的 鼎、釜、壶、瓶,饮茶所用的盂、杯、碗,盛茶的勺等。到 了东汉,陶瓷器皿逐渐成为主要茶具。而到了魏晋时期,由 于茶饼的广泛使用,又出现了研磨、炙茶的工具,茶具的种 类逐渐丰富起来。 隋唐时期,茶具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茶圣陆羽出现之后, 饮茶基本上发展成了—种“艺术”。 陆羽在《茶经·四 之器》中,介绍了风炉、笛、纸囊、碾、拂末、箩、合、则、 水方、漉水囊、瓢、竹夹、具列、都篮等材质不同、功能各 异的 24 种饮茶用具,使茶具成为饮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77. 78 湖州生长城县(今长兴县)顾渚山谷,……常州次,常州生 义兴县(今宜兴)君山悬脚岭北峰下”。唐萧宗(756-761 年)时,产于宜兴与长兴交界处的“顾渚紫笋”茶被列为贡 品,并设立了贡茶院,专事贡茶的生产。每年采制的第一批 贡茶,需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地赶在朝廷兴办“清明宴”前 送到,称作“急程茶”。故诗人卢仝烩灸人口的《七碗茶歌》 中有句:“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宋代,虽然福建建州的北苑龙凤团茶独盛,但是阳 羡茶仍为仕人和庶民所喜爱。“雪芽为我求阳羡,乳水君应

    饷惠山。”大文豪苏轼的诗句,就是很好的证明。 明清两朝,宜兴产茶仍为贡品。明代产于宜兴、长 兴的罗界茶,更是驰名海内。《秩园杂佩》的《庙后茶》这 样评价界茶:“阳羡茶数种,齐为最;齐数种,庙后为最。” 各朝各代制茶技术和饮茶方式的不同,制约和决定 了茶具的流变。 唐代通行饼茶,将茶叶采下,入锅蒸后,于臼中捣 烂,在茶模中拍实,中间穿洞,放到茶焙上烤干,封装即成。 饮茶则采用“煎茶法”,因不得不煮,其味乃发。从茶饼上
  78. 79 取下一块,经烤炙,碾成粉末,入水加盐煮烧,然后以注子 将茶汤倾入茶碗饮用。茶汤呈现绿色, 因而“千峰翠色” 的越窑青瓷碗,特别是秘色瓷碗,以其更能衬托茶色而成为 茶具首选。 宋朝虽仍流行饼团茶,但饮茶与斗茶却均取“点茶 法”。即将团茶碾碎,置盏中,注少量沸水调成糊状,待滚 水烧到不老不嫩时,以长弯流之汤瓶注入盏内,同时用茶筅 充分击打,使之成为乳状茶液。宋人尚白茶,所以建窑烧造

    的紫胎黑釉盏最受欢迎。如茶学家蔡襄在《茶录》中记述: “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 焴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 到了元代,豪放粗犷的蒙古人入主中原,不好宋人 饮茶的繁礼缛节,于是散茶大行其道,大多直接饮用青茗或 毛茶。明初,洪武帝朱元璋更下诏废除进贡团茶。从此饮茶 进入了散茶泡饮的新时期。 “自泡茶之法兴,阳羡砂壶始名于天下。” (奥 玄宝《茗茶图录》)
  79. 80 社会的需要,成为紫砂陶,尤其是紫砂茗壶的“催 生婆”。 茶具的材质与常见茶具的区别 中国古代茶具主要有哪些材质? 从现存的和出土的古代茶具来看,陶。瓷是最主要 的材质,其数量远远多于其他材质的茶具。 我国的陶瓷历史源远流长,早在 8000 多年前的新石

    器时代,原始先民们就开始制作、使用陶器了。到了东汉时 期,成熟的瓷器开始出现。陶瓷制器具有洁净、耐高温、易 制作、成本低等特点,因此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理所当然 地被选择为茶具的主要材质。 除陶瓷外,金、银、铜、铁、铅、锡等金属,以及 竹、木、牙、角等,也有不少古代茶具由此取材。它们与陶 瓷茶具一起,共同构成了我国古代茶具的丰富多样性。
  80. 81 人们经常使用的各种常见茶具有什么区别? 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各种常见茶。具,有紫砂、 瓷器、玻璃、塑料等各种材质,它们之间的区别是非常明显 的。 紫砂茶具质地致密,既不渗漏,又有肉眼看不见的 气孔,能吸附茶汁,蕴蓄茶味,且传热缓慢不致烫手,即使 冷热骤变,也不致破裂;用紫砂壶泡茶,香味醇和、保性好、 无熟汤味,能保茶真髓,一—般认为用来泡乌龙茶、铁观音 等半发酵茶最能展现茶味特色。

    瓷器茶具无吸水性,音清而韵长,以白为贵,能反 映出茶汤色泽,传热、保温性适中,与茶不会发生化学反应, 泡茶能获得较好的色香味,且造型美观精巧,适合用来冲泡 轻发酵、重香气的茶 玻璃茶具质地透明、传热快、不透气,以玻璃杯泡 茶,茶叶在整个冲泡过程中的上下穿动、叶片逐渐舒展的情 形以及茶汤颜色,均可一览无遗。缺点是容易破碎、较烫手, 但价廉物美。
  81. 82 其他质料茶具,如塑料茶具,往往带有异味,以热 水泡茶对茶味有影响,纸杯也是如此,除临时急用外,不宜 用来泡茶。用保温杯泡茶,因长时间保温,香气低闷并有熟 味,也不适宜。 每天喝茶的方法 早上: 起床后空腹一杯(大约 500ml)这一杯要注 意茶一定要喝淡茶,不然空腹饮用容易晕茶,茶水温温的就

    好。 功效为:润肠,通便,促进新陈代谢。 中午: 午饭后半小时 (大约 500ml) 茶水浓度适中, 一定要喝热茶,最好可以一口一口边品边把这杯茶水喝下 去。 功效:刮油 晚上: 晚饭后半小时(大约 500ml)同中午那杯茶 一样,浓度适中,也要喝热的 功效:刮油
  82. 83 其余时间,想喝就喝,不要喝太浓就好。 但是注意千万不要饭前喝,不然会增加你的饥饿感,使你吃 得更多。 茶具基础知识 一.历代茶具的变化 我国最早谈及饮茶使用器具的是 2000 年前西汉王褒 的《僮约》,“烹荼尽具,已而盖藏”。考古学家认为,茶

    具的出现,最迟是始于汉代。唐代陆羽在总结唐及唐以前饮 茶器具后,开列出 28 种茶具名称,并指明用途。这是中国 茶具发展史上,对差距最明确、最系统、最完整的记录。唐 代民间茶具,唐代宫廷茶具,法门寺出土的按质地分,可分 为金银茶具、秘色瓷茶具、琉璃茶具、其他茶具四类。 唐代饮茶推崇越窑青瓷茶碗,宋人崇尚建盏黑窑。 唐代煮水用的是敞口的,宋人则改为较小的汤瓶。唐代炙茶 用的是小青竹制的夹,宋人则用金属制作的茶钤。 元代,则是上承唐、宋,下启明、清的一个过度时 期。 明代茶具,由宋时的黑釉茶盏,变为白瓷或青花瓷 花盏。由于人们饮茶前时兴洗茶,因而增加了新的茶具,茶
  83. 84 洗。 清代,六大茶类基本形成。虽然在茶具的品种和形 式上,基本没有突破明人的规范,但茶具制作工艺技术,却 有了长足的发展。此外,自清代开始,福州的脱胎漆茶具, 四川的竹编茶具,海南的生物(如椰子、贝壳等)茶具也开 始出现,自成一格,讨人喜欢。 如今,茶具更是异彩纷呈,达到因茶制宜,各得其所。 二.金属茶具 金属茶具是指用金、银、铜、铁、锡等金属制作的

    茶具。1987 年,陕西法门寺出土的一套由唐僖宗供奉的鎏金 茶具,是金属茶具中的稀世珍宝。宋代起,人们开始对金属 茶具褒贬不一。元明两代,陶瓷茶具开始兴起,金属茶具逐 渐消失,尤其是用锡、铁等金属制作的茶具,被认为会使茶 汤变色,茶味走样,更少有人使用。唯有用金属锡制成的贮 茶器,如锡罐、锡瓶等,因为密封性能、防潮性能都较好, 有利于茶叶的保存与贮藏,因而屡见不鲜,至今仍被广为采 用。 三.紫砂茶具 紫砂茶具,由陶器发展而成,始于宋,盛于明、清, 流传至今。最著名的紫砂茶具是用江苏宜兴南部和毗邻的浙 江长兴北部蕴藏的一种特殊陶土,即紫金泥烧制而成的。这 种陶土,含铁量高,可塑性大,烧制温度在 1150℃左右。紫
  84. 85 砂茶具的色泽,是利用紫金泥色泽和质地差别,如天青泥呈 暗肝色,蜜泥呈淡赭石色,石黄泥呈朱砂色,梨皮泥呈冻梨 色等,经过澄、洗,再进行调配,使之呈现古铜、淡墨等色 泽。后人称紫砂茶具有三大特点:即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 色,盛暑不易馊。明代时大彬壶,明末清初惠孟臣制的孟臣 壶,清代陈鸣远制的鸣远壶,以及陈曼生铭,杨彭年制的曼 生壶,还有当代顾景舟制的紫砂壶,堪称紫砂壶中的瑰宝, 成为不可多得的珍品。 紫砂茶壶的保养,俗称养壶,目的在于使壶能更好

    地蕴香育味,进而使紫砂壶能焕发浑朴的光泽和油润的手 感。养壶的方法有很多,首要的一条,就是要小心使用,保 持壶的完整。除此之外,需要做到以下事项: 1.新壶的保养:新壶使用前,用洁净无异味的锅盛 上清水,再抓一把茶叶,连同紫砂壶放入锅中煮,沸后,继 续用文火煮上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要注意锅中茶汤容量不 得低于壶面,以防茶壶烧裂。或者等茶汤煮沸后,将新壶放 在茶汤中浸泡 2 个小时,然后取出茶壶,让其在干燥,通风, 而又无异味的地方自然阴干。用这种方法养壶,不仅可除去 壶中的土味,而且有利于壶的滋养。 2.旧壶的保养:旧壶在泡茶前,先用沸水烫一下; 饮完茶后,将茶渣倒掉,并用热水涤去残汤,保持壶的清洁。 另外,对新壶或旧壶来说,都应经常清洁壶面,并
  85. 86 常用手或柔软的不料擦拭,这样有利于焕发紫砂泥质的滋润 光滑,使手感变得更好。而且长此以往,会使品茶者和壶之 间,产生一种自然的情感,平添品茗的无限情趣。 四.瓷器茶具 瓷器茶具的品种很多,主要可分为青瓷茶具,白瓷 茶具,黑瓷茶具,彩色茶具等。 1.青瓷茶具:质地坚实,釉层饱满,造型优美, “类 冰”,“类玉”,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瓷器品种。早在汉代,

    浙江上虞就开始烧制青瓷器具。 唐时, 认为青瓷茶具质量好, 最能显现茶的汤色。自南宋至元代,浙江龙泉生产的茶具, 既继承了越窑青瓷的特色,又有新的发展。现今,世界上许 多著名博物馆藏有的龙泉青瓷茶具,多是明、清时期传到海 外去的。 2.白瓷茶具:采用瓷土烧制而成,坯体洁白,呈半 透明,施釉彩绘后,光滑如镜,色彩缤纷,被誉为:“白如 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特别适宜冲泡名优绿茶。 目前,生产白瓷茶具的,除了景德镇外,还有湖南醴陵、山 东淄博、河北唐山、广东潮洲、安徽祁门登地,而且各有特 色。 3.黑瓷茶具:始于晚唐,盛于宋。宋人喜好斗茶, 以茶汤面色“鲜白”为佳。白色的茶汤,倾入黑色的茶盏中, 黑白分明,容易辨别出谁的茶汤最白。历史上福建建窑生产
  86. 87 的黑瓷茶盏,由于配方独特,在烧制过程中,会使釉面呈现 兔豪条纹,鹧鸪斑点,或油滴斑点,一旦茶汤入盏,能入射 出五彩缤纷的点点光辉,使饮茶富有情趣。如今,仍有用黑 瓷泡茶的,特别是产生窑变的黑瓷茶盏(碗)常被茶人选用。 4.彩色茶具:品种很多,最多见的是青花瓷茶具, 是彩色茶具的主流。青花瓷茶具,是以氧化钴为呈色剂,在 瓷胎上直接描绘图案纹饰,再涂上一层透明的釉,然后在窑 内经 1300

    摄氏度左右高温还原烧制而成,色泽鲜艳,纹饰 图案多样,富有立体感。主产地是江西景德镇。 五.琉璃茶具和搪瓷茶具 1.琉璃茶具:近代,又称玻璃茶具。是有一种有色 半透明的矿物质制作而成,色泽鲜艳,光彩照人。琉璃茶具 在中国起步较早,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素面圈足淡黄色琉 璃茶盏和茶托,就是证明。宋时,中国独特的高铅琉璃器具 问世。元、明时,规模较大的琉璃作坊在山东、新疆等地出 现。清康熙时,在北京还开设了宫廷琉璃厂。随着生产的发 展,如今琉璃茶具已成为大宗茶具之一。它的性能特别适合 冲泡细嫩名优绿茶,以及高档黄茶、白茶,极富观赏性。但 也有所不足,如传热快,易烫手;质地脆,易破裂;不透气, 会损茶味。 2.搪瓷茶具:是一种在金属表面附上珐琅层的茶具 制品,多以钢铁,铝为坯胎,涂上一层或数层珐琅浆,经干
  87. 88 燥、烘烧而成。搪瓷茶具最早为古埃及所发明,约在元代传 入中国。80 年代以来,新生产的仿瓷茶具面洁白、细腻、光 亮,不但形状各异,而且图案清新,有较强的艺术感。搪瓷 茶具是一种大众化的茶具,具有质轻、牢固、易洗涤、耐高 温、耐酸碱腐蚀等优点,但是具有传热快,易烫手等缺点。 六.漆器茶具和竹木茶具 漆器茶具和竹木茶具中的竹编茶具,除了功能性外,更是 艺术珍品,因此,常被人收藏。至于大宗竹木茶具,目前多

    为边陲兄弟民族所使用。 1.漆器茶具:它是采用天然漆树汁液,经掺色后, 再制成绚丽夺目的器件。在浙江余姚的河母渡文化中,已有 木胎漆碗。脱胎漆茶具,制作繁复,先要按茶具设计要求, 做成木胎或泥胎模子;再以夏布或绸料和漆裱上;再连上几 道漆灰料;然后脱去模子;再经填灰、上漆、打磨和装饰多 道工序。脱胎漆茶具通常成套生产,盘、壶、杯常呈为一色, 以黑色为多,也有棕色、黄棕、深绿等色,并融书画与一体, 包含文化意蕴;且轻巧光亮,明鉴照人;又不怕水浸,耐温、 耐酸碱,所以,既可用来泡茶;又富含艺术,适合收藏。 2.竹木茶具:是人们利用天然竹木砍削而成的器皿, 历史极其悠久。清代出现的竹编茶具,是我国所特有的,常 由内胎和外套组成。 内胎多为陶瓷类茶器, 外套用慈竹经劈、 启、揉、匀等多道工序,制成粗细如发的柔软竹丝,经烤色、
  88. 89 染色,再按茶具内胎形状、大小编织嵌合,使之成为整体如 一的茶具。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竹编茶具已由木色、黑色 或淡褐色的简单花纹,发展到运用五彩缤纷的竹丝,编织成 精致繁复的图案花纹,创造出雕花、漏花、别花、贴花等多 种技法。这种茶具,美观大方,色调和谐,不少人都将它作 为艺术品收藏。

    这些茶具你都知道吗? 1、竹木茶具 在历史上,广大农村,包括茶区,很多人使用竹或木碗 泡茶,它价廉物美,经济实惠,但现代已很少采用了。在我 国的南方,如海南等地有用椰壳制作的壶、碗用来泡茶的, 经济而实用,又是艺术欣赏品。用木罐、竹罐装茶,则仍然 随处可见,特别是福建省武夷山等地的乌龙茶木盒,在盒上 绘以山水图案,制作精良,别具一格。作为艺术品的黄阳木 罐、二黄竹片茶罐,也是一种赠送亲友的珍品,并具实用价 值。 2、瓷器茶具 我国的瓷器茶具产生于陶器之后,按产品又分为白瓷茶 具、青瓷茶具和黑瓷茶具等几个类别。 (1)黑瓷茶具
  89. 90 黑瓷茶具产于浙江、四川、福建等地。在宋代斗茶之风 盛行, 斗茶者们根据经验, 认为黑瓷茶盏用来斗茶最为适宜, 因而驰名。据北宋蔡襄《茶录》记载:“茶色白(茶汤色), 宜黑盏,建安(今福建)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 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 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四川的广元窑烧制的黑瓷 茶盏,其造型、瓷质、釉色和兔毫纹与建瓷也不相上下。浙

    江余姚、德清一带也生产过漆黑光亮、美观实用的黑釉瓷茶 具,其中最流行的是一种鸡头壶,即茶壶的嘴呈鸡头状,日 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至今还珍藏着一件“天鸡壶”,视作珍宝。 在古代,由于黑瓷兔毫茶盏古朴雅致,风格独特,而且磁质 厚重,保温性较好,因此常为斗茶行家所珍爱 . (2)青瓷茶具 青瓷茶具主要产于浙江、四川等地。浙江龙泉青瓷,以 造型古朴挺健,釉色翠青如玉著称于世,是瓷器百花园中的 一支奇葩,被人们誉为“瓷器之花”。龙泉青瓷产于浙江西 南部龙泉县境内, 是我国历史上瓷器重要产地之一。 南宋时, 龙泉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窑业中心。其优良产品不但在民间广 为流传,也是当时皇朝对外贸易交换的主要物品。特别是艺 人章生一、章生二兄弟俩的“哥窑”、“弟窑”产品,无论 釉色或造型,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因此,哥窑被列为“五 大名窑”之一,弟窑被誉为“名窑之巨擘”。
  90. 91 哥窑瓷,以“胎薄质坚,釉层饱满,色泽静穆”著称, 有粉青、翠青、灰青、蟹壳青等,其中以粉青最为名贵。釉 面显现纹片,纹片形状多样,纹片大小相间的称“文武片”, 有细眼似的叫“鱼子纹”,类似冰裂状的称“北极碎”,还 有“蟹爪纹”、“鳝血纹”、“牛毛纹”等。这些别具风格 的纹样图饰, 是釉原料的收缩系数不同而产生的, 给人以 “碎

    纹”之美感。 弟窑瓷,以“造型优美,胎骨厚实,釉色青翠,光润纯 洁”著称,有梅子青、粉青、豆青、蟹壳青等,其中以粉青、 梅子青为最佳。滋润的粉青酷似美玉,晶莹的梅子青宛如翡 翠。其釉色之美,至今世上无类。 (3)白瓷茶具 具有坯质致密透明,上釉、成陶火度高,无吸水性,音 清而韵长等特点。因色泽洁白,能反映出茶汤色泽,传热、 保温性能适中,加之色彩缤纷,造型各异,堪称饮茶器皿中 之珍品。早在唐时,河北邢窑生产的白瓷器具已“天下无贵 *通用之”。唐朝白居易还作诗盛赞四川大邑生产的白瓷茶 碗。如今,白瓷茶具更是面目一新。这种白釉茶具,适合冲 泡各类茶叶。 说到白瓷, 不得不提起广东的百年老号陶圣居, 其所产的白瓷茶具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造型精 巧,装饰典雅,其外壁多绘有山川河流,四季花草,飞禽走
  91. 92 兽,人物故事,或缀以名人书法,具有非常高艺术欣赏价值, 同时,白瓷价钱还适合大庭广众,所以,使用最为普遍。 3、玻璃茶具 玻璃茶具素以它的质地透明, 光泽夺目, 外形可塑性大, 形态各异,品茶饮酒兼用而受人青睐。玻璃茶杯(或玻璃茶 壶)泡茶,尤其是冲泡各类名优茶,茶汤的色泽鲜艳,叶芽 朵朵在

    冲泡过程中上下浮动,叶片逐渐舒展亭亭玉立等,一目 了然,可以说是一种动态的艺术欣赏,别有风趣。玻璃茶具 价廉物美,最受消费者的欢迎。其缺点是玻璃易碎,比陶瓷 烫手。不过也有一种经特殊加工称为钢化玻璃的制品,其牢 固度较好,通常在火车上和餐饮业中使用。 4、漆器茶具 漆器茶具较著名的有北京雕漆茶具,福州脱胎茶具,江 西波阳、宜春等地生产的脱胎漆器等,均别具艺术魅力。其 中尤以福州漆器茶具为最佳, 形状多姿多彩, 有 “宝砂闪光” 、 “金丝玛瑙”、“釉变金丝”、“仿古瓷”、“雕填”、“高 雕”和“嵌白银”等多个品种,特别是在创造了红如宝石的 “赤金砂”和“暗花”等新工艺后,更加绚丽夺目,逗人喜 爱。 5、金属茶具
  92. 93 金属茶具是用金、银、铜、锡制作的茶具,古已有之。 尤其是用锡做的贮茶的茶器,具有很大的优越性。锡罐贮茶 器多制成小口长颈,盖为圆筒状,比较密封,因此防潮、防 氧化、避光、防异味性能都好。至于金属作为饮茶用具,一 般评价都不高。在唐代宫廷中曾采用。1987 年 5 月,我国陕 西省扶风县皇家佛教寺院法门寺的地宫中,发掘出大批唐代

    宫廷文物,其中有一套晚唐僖宗皇帝李儇少年时使用的银质 鎏金烹茶用具,计 11 种 12 件。这是迄今见到的最高级的古 茶具实物, 堪称国宝, 它反映了唐代皇室饮茶器具十分豪华。 到了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金属茶具基本上已销声匿 迹。 6、陶土茶具 陶土茶具是指宜兴制作的紫砂陶茶具。宜兴的陶土,黏 力强而抗烧。用紫砂茶具泡茶,既不夺茶真香,又无熟汤气, 能较长时间保持茶叶的色、香、味。 宜兴紫砂壶始于北宋,兴盛于明、清。它的造型古朴, 色泽典雅,光洁无暇,精美之作贵如鼎彝,有“土与黄金争 价”之说。明代紫砂壶大师时大彬制作的小壶,典雅精巧, 作为点缀于案几的艺术品,更增添品茗的雅趣。他制作的调 砂提梁大壶呈紫黑色,杂硇砂土,泛出星星白点,婉如夜空 中的点点繁星,壶身上小下大,重心稳定,是一种古朴雄浑 的精品。紫砂壶是陶瓷家族中的骄子,它表里不施釉。据传
  93. 94 苏东坡设计的一件树提壶,取以自然的古青树枝作为壶的把 手,配以赭色瓜形壶身,刻上古朴的瓦当和精妙的书法,清 雅古朴,色彩对比也相得益彰,被历代文人雅士视为有实用 价值的珍品。 紫砂壶的造型有;仿古,光素货(无花无字),花货(拟 松、竹、梅的自然形象),筋囊(几何图案)。艺人们以刀 作笔,所创作的书、画和印融为一体,构成一种古朴清雅的 风格。 新中国成立后,紫砂壶艺术家有了用武之地。今天,不

    论是紫砂壶的造型还是质感,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被国 际友人赞誉为“世间茶具称为首”。大师顾景洲的“提璧壶” 和“汉云壶”被列为国际交往的礼品。此外,我国还专门为 日本消费者设计了一种艺术茶具--横把壶,按照日本人的爱 好在壶面上雕刻以佛经为内容的精美书法,成为日本消费者 的品茗佳具。目前紫砂茶具品种已由原来的四五十种增加到 六百多种。例如,紫砂双层保温杯,就是深受群众欢迎的新 产品。由于紫砂泥质地细腻柔韧,可塑性强,渗透性好,所 以用它烧成的茶具泡茶,色香味皆蕴,夏天不易变馊,冬季 放在炉上煮茶不易炸裂。 7、搪瓷茶具
  94. 95 由于搪瓷茶具经久耐用,携带方便,实用性强,在 50 年代~60 年代我国各地较为流行,以后又为其他茶具所替 代。 8、用玉石、水晶、玛瑙为材料制作的茶具,历史上曾有过, 因器材制作困难,价格昂贵,少实用价值,主要是作为摆设, 以显示主人的富有,因此并不多见。 古代茶器具趣名集释

    古人在饮茶时使用的许多茶器茶具,在古代有着十 分别致的雅名或浑号,饶有意趣。下面我们就介绍其中的一 部分并作简要注释,以供茶友们欣赏。 1、苦节君---香竹风炉,盛行于宋代。以精细毛竹搭配制成 的方形煎茶风炉,以耐高温的泥土搪其内,用以防其炙燃。 苦节君者,谓 其虽每日受火焰炼炙,仍以其素有贞 心雅操而能自守也。 2、云屯----泉缶•淘制容器,以盛煎茶用之泉水。 3、乌府----盛木炭竹篮,为煎茶之资。 4、水曹----即瓷缸或瓦缶,以其贮存清水,供泛涤器具之 用。 5、鸣泉----煮茶罐。宋代以后改用点茶法,所以用罐或铜 瓶煮茶或点茶。
  95. 96 6、滤尘(也叫沉垢)----古茶洗,为煎茶前用以洗茶器之 用具。 7、分盈----水杓,即《茶经》上所说之水则,则以量水之 斤两。 8、执权----准茶秤。每煎茶一两,用水二斤(或二升)。 9、归洁----竹筅帚,用以涤壶。 10、递火----铜火斗,用以搬火。 11、降红----铜火筷子。 12、国风(或名团风)----湘竹扇,用以发火。

    13、注春----茶壶。 14、撩云----竹茶匙。 15、啜香----茶碗。 16、甘钝----木砧墩,用以将木炭砸碎之工具。 17、受污----抹布,用以洁碗。 18、器局----竹编方形箱笼,用以收存茶器具者。 茶室四宝 所谓的“茶室四宝”,缺一不可。即玉书(石畏)、 潮汕炉、孟臣罐、若琛瓯。 玉书(石畏)即烧开水的壶。为赭色薄瓷扁形壶, 容水量约为 250 毫升。水沸时,盖子“卜卜”作声,如唤人
  96. 97 泡茶。现代已经很少再用此壶,一般的茶艺馆,多用宜兴出 的稍大一些的紫砂壶,多作南瓜形或东坡提梁壶形。也有用 不锈钢壶的,用电,可保温。我在万般无奈的状况下,用大 的玻璃烧杯,盛水置微波炉内使之沸腾。此法需注意两点, 一是微波炉的时间和火力要调好,防止水未开或水老,需多 次试验过方能掌握;二是要清除微波炉内的异味。 潮汕炉是烧开水用的火炉。小巧玲珑,可以调节风 量,掌握火力大小,以木炭作燃料。此炉在现代亦使用较少。 茶艺馆里,我所见到的有三种烧水用具。一种也是紫砂的小

    炉子, 炉内可放置小小的固体酒精灯, 配合大的紫砂壶烧水。 仿佛也有烧蜡的。但是,无论是固体酒精还是蜡,需注意不 能有味道和烟; 一种是可保温电热器, 不锈钢壶置电热板上; 另一种则是磁感应烧水器,玻璃壶(底部是不锈钢?)放在 感应盘上。这三种用具,以紫砂炉配紫砂壶最有意境,合乎 品茶之道,只是较重而易损坏,不方便携带至远处。 孟臣罐即泡茶的茶壶。为宜兴紫砂壶,以小为贵。孟臣即明 末清初时的制壶大师惠孟臣,其制作的小壶非常闻名。壶的 大小,因人数多少而异,一般是 300 毫升以下容量的小壶。 若琛瓯即品茶杯。为白瓷翻口小杯,杯小而浅,容 水量约 10-20 毫升。现在常用的饮杯(区别于闻香杯),有 两种。一种是白瓷杯,另一种是紫砂杯,内壁贴白瓷。也有 纯紫砂的饮杯,我个人认为不可取,因不利于茶的色泽。
  97. 98 茶具的组合 广义的茶具是指在冲泡茶饮的过程中所用的所有器 具,包括主茶具和辅助茶具。主茶具有: 1、茶壶;2、茶碗;3、小茶杯;4、大茶杯;5、盖碗:由 杯盖、茶碗和托盘三件组成;6、盖置:用于托盖壶、盅盖 与杯盖,以保持其清洁的器具;7、杯托:又称茶托,用于 托放茶杯所使用的器具;8、茶盅:又名茶海。是分茶器具、 将泡好的茶汤全部倒入,因有均匀茶汤浓度的作用,又叫公 平杯;9、冲泡盅:用于冲泡茶叶的专用杯状器具,杯口有

    “嘴”;10、冲泡器:是杯盖连接有一滤网使茶渣与茶汤分 离。中轴可上下提压如活塞,可使茶汤均匀的器具;11、水 注:壶嘴细长,壶身较长的水壶。主要用于盛放冷水,注入 点水器加热或盛放开水,温具是用来注水或者等水温稍降冲 泡茶叶;12、茶船:放置茶壶的垫底茶具。既增加美观,又 防止烫坏桌面;13、备水器:用于贮存开水或冷水、弃水及 茶渣的保温瓶、煮水器、水敞口较小容器、水敞口大容器等; 14、备茶器:主要有大量储存茶叶的茶瓮和茶样罐。 饮茶时, 除了泡茶盛茶的用具之外, 还要备有一些辅助用具。 必要的辅助用具有: 1、茶盘:用来承接盛茶的杯或盏,向客人奉茶时使用,常 用竹、木制成,也有用陶瓷制作而成的;
  98. 99 2、茶匙:取干茶时的用具,也可作为茶汤的搅拌用具,常 用无异味的竹、木制作; 3、茶荷:又叫茶则,是控制用茶量的容器,常用无异味的 竹、木制作而成; 4、茶盂:用来贮放茶渣、废水,以及尝点时废弃的果壳等 物,多用陶瓷制作而成; 5、茶洗:用来承接泡茶和盛茶用具,其上层为有孔的盘, 下层为贮水的容器,主要用来盛接漏出或溢出的水滴,多用 竹木、金属、陶瓷等制作;

    6、茶斗:又称茶漏,常在用小壶冲泡乌龙茶时,置于壶口, 使干茶能顺利地进入茶壶。 茶具知识 所谓“烹茶四宝”是指:潮汕炉、玉书碾、孟臣罐、 若琛瓯。“潮汕炉”为烧开水的小火炉;“玉书碾”是烧水 的水壶;“孟臣罐”则指泡茶用的小花壶;“若琛瓯”是喝 茶用的小茶杯。“烹茶四宝”演变至今,使得茶艺泡茶多彩 纷呈,茶具的使用也增加了许多技法,泡茶成为了一项外行 人觉得有趣、内行人觉得能提高修养的茶艺生活。茶艺泡茶
  99. 100 的工具种类繁多,大概可分为置茶器、理茶器、分茶器、品 茗器、涤洁器等,现分别说明如下: 1.置茶器 茶则:从茶叶罐中取茶用的器具,一般多为竹制品。 茶匙:将茶叶从茶则中拨入壶中。 茶漏、茶斗:置于壶口上便于将茶导入壶中,防止因壶口过 小而使茶叶落在壶外。 茶荷:茶荷与茶匙、茶漏的作用相似,但它的功能比较多。 用茶荷盛茶时,可根据茶叶的多少来决定置茶量:其次,将

    茶叶倒入茶荷中,便于观察茶的特点以决定泡茶的方法,而 客人则可欣赏茶叶、闻茶香。 茶擂:将茶叶倒入茶荷后,用茶擂适当压碎茶叶,以便在冲 泡时得到较浓的茶汤。 茶仓:即分茶罐,泡茶前先将欲冲泡的茶叶倒入茶仓,能节 省空间且较为美观。 2.理茶器 茶夹:将茶渣从茶壶中夹出。 茶匙:茶匙可用来置茶,也可用来掏出茶渣,而尖细的一端 则可用来疏通壶嘴。 茶针:茶针是用来疏通茶壶的内网,保持水流畅通。 茶桨、茶簪:茶叶冲泡第一次时,表面会浮起一层泡沫,此 时可用茶桨拨去泡沫。
  100. 101 3.分茶器 茶海、茶盅、公道杯、母杯:茶壶中的茶汤冲泡完成,便可 将之倒入茶海。有些人会在茶海上放置一个滤网,以过滤倒 茶时随之流出的茶渣。茶汤倒入茶海后,可依喝茶人数多寡 分茶,人数多时,可利用较大的茶海冲两次泡茶,再平均分 茶;而人数少时,将茶汤置于茶海中,也可避免茶叶泡水太 久而生成苦涩味。 4、品茗器 茶杯:品茗所用的杯子。

    闻香杯:此杯的高度较茶杯高,借以保留茶香。 杯碟:放茶杯的小托盘,杯碟有装点、美化的作用。有时茶 汤烫手,用杯碟端茶杯较为方便。 5.涤洁器 茶盘:用以盛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盘子。 茶船、茶池、壶承:盛放茶壶的器具,当壶中的水注满溢出 时,茶船可将水接住,避免弄湿桌面。茶船多为陶制品,更 有古朴造型的茶船,增添喝茶的乐趣。茶船也是养壶的必需 器具,以盛装淋壶的茶汤。 渣方:盛装茶渣的器皿。 水方、茶盂、水盂:盛接弃置茶水的器皿。 涤方:放置使用过而待清洁杯盘之器皿。 茶巾:茶巾主要的作用是为了擦干茶壶,将茶壶或茶海底部
  101. 102 残留的水擦干,也可用来擦拭清洁桌面的水滴。 容则:摆放茶则、茶匙、茶夹等器具的容器。 6.其他 煮水器:煮水器的种类很多,风炉与水壶、酒精灯与水壶、 电茶壶等都可使用,只要在加热煮水过程中不会使水变质, 即可作为泡茶之用。 壶垫:纺织制品的垫子,用以隔开茶壶与茶船,避免因摩擦 碰撞发出声音。 盖置:放置茶壶盖、茶盅盖的小盘子,多用杯碟替代。

    奉茶盘:奉茶用的托盘。 茶拂:置茶后,用以拂去茶荷上的茶末。 温度计:用来判断水温的辅助器具。 茶巾盘:可将茶巾、茶拂、温度计等皆放于茶巾盘上,使桌 面更加整齐。 香炉:喝茶时焚点香,可增加品茗乐趣。 如何选一把好壶 对收藏家而言,在选壶的时候,除了壶本身的条件 外,还得考虑以名为贵,以稀为重。但对一般人来说,选壶 只要达到以下几个基本条件,就基本可以了。 1.美感:总的来说,只要造型与外观自己看得舒服
  102. 103 满意就行,不必强求时尚。 2.质地:一般来说,茶壶的质地,主要看茶壶的胎 骨,以及与茶的汤色相协调的茶壶色泽。胎骨坚、色泽润者 为上品。对胎骨坚与否,通常以轻拨壶盖,听其壶声,以有 铿锵轻扬声者为佳; 至于色泽, 得与所泡之茶结合起来考虑。 3.精度:茶壶的精度,主要是指壶盖与壶身的紧密 程度。总的说来,精密程度越高越好,起检验方法和简单,

    将茶壶注满水,正面用手指压住壶盖钮上的气孔,轻轻倒转 茶壶,壶嘴不出水;或者将盛满水的茶壶,用手掀住壶嘴, 再倒转茶壶,使壶身呈水平状,手慢慢脱离壶盖,若壶盖不 落者,则表示该壶的精密度高。 4.出水:茶壶的出水效果好坏,与壶嘴的设计有关。 通常要求倾壶倒水,壶里滴水不留为上。至于壶嘴出水是曲 是直,是刚是柔,这固然与品茶者的爱好有关,还要与茶的 冲泡要求相结合。 此外,选茶壶时,还应注意茶壶的重心是否稳定,提壶是否 顺手,壶是否有异杂味等。 四季择茶法:红茶温性,绿茶凉性,乌龙茶处于两者之间, 性平。那么,我们在为顾客推荐茶时,可以将茶的药性与季 节结合起来。春季,适合饮花茶,可祛寒驱邪,有助于理郁, 去除胸中浊气。夏季,适合饮绿茶,给人以清凉之感,消暑
  103. 104 降温之效。秋季,适合饮乌龙茶,可以清除盛夏浊热,恢复 神气。冬季,适合饮红茶,有生热暖胃之效。 明前茶、雨前茶: 中国农历每隔 15 天为一个节气, 古老的农业生产一向来以 节气为农事安排的指导。茶叶生产也是一样,早发品种往往 在“惊蛰”(3

    月 5 日左右)和“春分”(3 月 20 日左右) 时开始萌芽。“清明”(4 月 4 日左右)前就可采茶。明前 茶由于茶叶细嫩,香气物质和滋味物质含量丰富,因此品质 非常好。但由于清明前后气温普遍较低,发芽数量有限,生 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物以稀为贵,明 前茶就更显珍贵了。 古时贡茶求早求珍,于是把春茶划分为社前茶、火前茶和雨 前茶三种。 社前,是指春社前,古代在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祭祀土神, 称之为社日。一般在“立春”后的 41 天至 50 天之间,大约 在“春分”时节(3 月 20 日左右)。 火前, 即明前, 因为古人在寒食节有禁火三日的习俗, 即 “寒 食节”。寒食节是在清明节前一天,因此火前茶实际上就是 明前茶。乾隆下江南时就曾作《观采茶作歌》,曰:“火前 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 雨前,即谷雨前,即 4 月 5 日以后至 4 月 20 日左右采制的 茶叶。雨前茶虽不及明前茶那么细嫩,但由于这时气温高,
  104. 105 芽叶生长相对较快,积累的内含物也较丰富,因此雨前茶往 往滋味鲜浓而耐泡,明代许次纾就在《茶疏》中谈到:“清 明太早,立夏太中,谷雨前后,其时适中。” 喝茶虽好也要因人而异 茶叶不但能提神,其中所含的维生素 C、维生素 E, 特别是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体内的氧 自由基。

    但茶叶经过不同的制作工艺, 也有凉性及温性之分。 因此,喝茶也要因人而异。 乌龙茶分解脂肪的作用较强,有助于解除油腻,帮 助消化。因此,体型肥胖、想要减肥的人可以适当多喝。乌 龙茶还能够预防身体虚冷,减少酒精和胆固醇在体内的沉 积。 红茶是一种发酵茶,性质较为平缓温和,特别适合 肠胃功能较弱的人。 绿茶性味苦寒,具有清热、消暑、解毒的作用,但 绿茶属于不发酵茶,茶多酚含量较高,对肠胃有一定的刺激 性。 肠胃功能较弱的不宜多喝, 在冲泡时应注意 “茶少水多” , 以减少刺激性。 花茶具有疏肝解郁、理气调经的功效。更年期女性 或女性在经期前后喝花茶,有助于缓解性情烦躁。
  105. 106 苦丁茶、普洱茶都具有降血脂的作用。苦丁茶凉性 偏重,适合于血压偏高、体形发胖或燥热体质者。普洱茶性 质温和,则适合体质虚寒者。 名优绿茶的冲泡 细嫩绿茶的冲泡,要求茶具(茶杯或茶碗)洁净,通常 用透明度好的玻璃杯(壶)、瓷杯或茶碗冲泡。杯、碗内瓷 质洁白,便于衬托碧绿的茶汤和茶叶。泡茶的水质要好。通 常选用洁净的优质矿泉水,也可用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 水的酸碱度为中性或微酸性,

    切勿用碱性水, 以免茶汤深暗。 煮水初沸即可,这样泡出的茶水鲜爽度较好。沏茶的水温, 要求在 80℃左右最为适宜, 因为优质绿茶的叶绿素在过高的 温度下易被破坏变黄,同时茶叶中的茶多酚类物质也会在高 温下氧化使茶汤很快变黄,很多芳香物质在高温下也很快挥 发散失,使茶汤失去香味。茶与水的比例要恰当,通常茶与 水之比为 1:50~1:60(即 1 克茶叶用水 50 毫升~60 毫升) 为宜,这样冲泡出来的茶汤浓淡适中,口感鲜醇。冲泡的手 法很有讲究,要求手持水壶往茶杯中注水,采用“凤凰三点 头”的手势,使注入的热水冲动茶叶,上下浮动,茶汁也易 泡出。另外,在冲泡时常先注入少量热水,使茶叶浸润一下, 稍后再注水至离杯沿 1 厘米~2 厘米处即可。若待客,可将
  106. 107 泡好茶的茶杯或茶碗,放入茶盘中,捧至客人面前,以手示 意,请客人品饮。 绿茶的泡法 1. 洗净茶具。(无色透明玻璃杯即可,这种杯子便于充分欣 赏和感受名贵绿茶的外形和内质。) 2.品茶前,先观茶的色泽和形状,从观赏中可以充分领略 各种名茶的地域性的天然风韵和工艺特色, 称为

    “赏茶” 。 3.冲泡的具体操作有上、中两种投法。上投法适用龙井、 碧螺春等外形紧结重实的名茶。时先将 85~90°C 开水冲 入洗净茶杯,然后投入茶叶,稍许,便可观赏到茶叶在水 中缓慢舒展、游动的姿态。中投法适用黄山毛峰等茶条松 展的名茶。先将茶入杯,冲入开水至杯容量 1/3 时,稍待 2 分钟,待茶吸水舒展后再冲至满杯。 4.细品。茶汤凉至适口后,品尝茶汤滋味,宜小口品啜, 缓慢吞咽,让茶汤与舌头味蕾充分接触,同时舌鼻并用, 品出茶香,细细领略名茶风韵,此为一开茶。 5.饮至杯中茶汤尚余 1/3 时,继续加开水,谓之二开茶、 三开茶…… 提示:绿茶冲泡,一般以 2~3 次为宜。若需再饮,那么, 要重新放入茶叶冲泡。
  107. 108 绿茶茶艺 用具 玻璃茶杯香一支白瓷茶壶一把香炉一个 脱胎漆器茶盘一个开水壶两个锡茶叶罐一个 茶巾一条茶道器一套绿茶每人 2—3 克 绿茶程序解说: 第一道:点香焚香除妄念

    俗话说:“泡茶可修身养性,品茶如品味 人生。”古今品茶都讲究要平心静气。“焚香除妄念”就是 通过点燃这支香,来营 造一个祥和肃穆的气氛。 第二道:洗杯冰心去凡尘 茶,致清致洁,是天涵地育的灵物,泡茶 要求所用的器皿也必须至清至洁。“冰心去凡尘”就是用开 水再烫一遍本来就干净 的玻璃杯,做到茶杯冰清玉 洁,一尘不染。 第三道:凉汤玉壶养太和 绿茶属于芽茶类,因为茶叶细嫩,若用滚烫 的开水直接冲泡,会破坏茶芽中的维生素并造成熟汤失味。 只宜用 80 摄氏度的开水。“玉壶养太和”是把开水壶中的 水预先倒入瓷壶中养一会儿,使水温降至 80 度左右。 第四道:投茶清宫迎佳人
  108. 109 苏东坡有诗云:“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 茗似佳人”。“清宫迎佳人”就是用茶匙把茶叶投放到冰清 玉洁的玻璃杯中。 第五道:润茶甘露润莲心 好的绿茶外观如莲心,乾隆皇帝把茶叶称为“润心莲”。 “甘露润莲心”就是在开泡前先向杯中注入少许热水,起到 润茶的作用。 第六道:冲水凤凰三点头 冲破绿茶时也讲究高冲水,在冲水时水壶有节奏地

    三起三落,好比是凤凰向客人点头致意。 第七道:泡茶碧玉沉清江 冲入热水后,茶先是浮在水面上,而后慢慢沉 入杯底,我们称之为“碧玉沉清江”。 第八道:奉茶观音捧玉瓶 佛教传说中观音菩萨场捧着一个白玉净瓶, 净瓶中的甘露可消灾祛病,救苦救难。茶艺小姐把泡好的茶 敬奉给客人,我们称 之为“观音捧玉品”,意在祝福 好人们一生平安。 第九道:赏茶春波展旗枪 这道程序是绿茶茶艺的特色程序。杯中的热 水如春波荡漾,在热水的浸泡下,茶芽慢慢地舒展开来,尖 尖的叶芽如枪,展开 的叶片如旗。一芽一叶的称为旗
  109. 110 枪,一芽两叶的称为“雀舌”。在品绿茶之前先观赏在清碧 澄净的茶水中,千姿百态的茶芽在玻 璃杯中随波晃动, 好像生命的绿精灵在舞蹈十分生动有趣。 第十道:闻茶慧心悟茶香 品绿茶要一看、二闻、三品味,在欣赏“春 波展旗枪”之后,要闻一闻茶香。绿茶与花茶、乌龙茶不同, 它的茶香更加清幽 淡雅,必须用心灵去感悟,才能够闻

    到那春天的气息,以及清醇悠远、难以言传的生命之香。 第十一道:品茶淡中品致味 绿茶的茶汤清纯甘鲜,淡而有味,它虽然不像 红茶那样浓艳醇厚,也不像乌龙茶那样岩韵醉人,但是只要 你用心去品,就一定 能从淡淡的绿茶香中品出天地间至 清、至醇、至真、至美的韵味来。 第十二道:谢茶自斟乐无穷 品茶有三乐,一曰:独品得神,一个人面对 青山绿水或高雅的茶室,通过品茗,心驰宏宇,神交自然, 物我两忘,此一乐也 ;二曰:对品得趣。两个知心朋 友相对品茗,或无须多言即心有灵犀一点通,或推心置腹述 衷肠,此亦一乐也;三曰:众品得慧 。孔子曰:“三 人行有我师”众人相聚品茶,互相沟通,相互启迪,可以学 到许多书本上学不道德知识, 这同样是一大乐事。 在 品
  110. 111 了头道茶后,请嘉宾自己泡茶,以便通过实践,从茶事活动 中去感受修身养性、品味人生的无穷乐趣。 泡茶的学问 茶的冲泡关系到:一、泡茶用水;二、器皿;三、泡茶 三要素。 喝茶人人都會,但要冲泡得好喝,茶叶冲泡大有学问, 同样质量的茶叶,如用水不同或技术不一,泡出来的茶汤會 有不同的效果。要泡好一壶茶或一杯茶,要讲究实用性、科 学性及艺术性。

    (1)所谓“实用性”:就是依实际需求而言,可以是冲 泡一杯“大碗茶”,也可是冲泡一壶高贵的名茶。 (2)科学性:就是瞭解各类茶叶的特性,以科学冲泡方 式,使茶叶的品质能充分的表现出来。 (3)艺术性:选择合适的器皿以及优美的冲泡程序。 一、泡茶用水 水质的好坏能直接影响茶汤之色、香、味,尤其对茶汤 滋味影响更大。古人十分注重泡茶用水之选择。 (1)水要甘而洁; (2)活而清鲜古书{茶录}中记载”山顶泉清而轻,山下 泉清而重”
  111. 112 (3)储水要得法;容器要洁净,忌曬阳光。 现代科技发达,卫生饮用水质标准也科学化 (1)感官指标:色度不能超过 15 度、浑浊度不能超过 5 度,不得有异味、异色及肉眼可见物。 (2)化学指标:正常 PH

    值为 6.5~8.5,总硬度不能高於 25 度。 (3)氟化物不能超过 1.0 毫克/升, 氰化物不能超过 0.05 毫克/升。 (4)细菌总数在 1 毫升水中不得超过 100 个, 大肠菌在 1 升水中不得超过 3 个。 泡茶用水,一般多用天然水。其来源以山泉水、溪水、 井水等最佳! 泡茶用水的选择 陆羽曾在 <<茶经>>中明确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 水中,井水下。" 一般说来,天然水中,泉水是比较清净的,杂质少,透明度 高,污染少,水质最好。但是,由於水源和流经途径不同, 所以其溶解物、含盐量与硬度等均有很大差异,所以并不是 所有泉水都是优质的。中国号称五大名泉;镇江中冷泉、无 锡惠山泉、苏州观音泉、杭州虎跑泉和济南趵突泉。 选择泡茶用水,必须瞭解水的硬度和茶汤品质的关系。 天然水可分硬水和软水;含有较多量的钙﹑镁离子的水称为
  112. 113 硬水;不容或只含少量的钙﹑镁离子的水称为软水。如果水 的硬性是由碳酸氢钙或碳酸氢镁引起,称为暂时硬水。暂时 硬水经过煮沸,所含碳酸氢盐,就分解成不容性碳酸盐,这 样硬水变成软水。平时用铝壶烧水,壶底之白色沉淀物,就 是碳酸盐。 (A)水的硬度會影响水的 PH 值(酸硷度),而 PH

    值又影 响茶汤色泽。当 PH 大於 5 时,茶汤色泽加深,PH 值达到 7 时茶黄素就會自动氧化而损失。 (B)水的硬度會影响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软水中含 其他溶质少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高,故茶味浓;而硬水含 有较多量的钙、镁离子,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低,故茶味 淡。如水中铁离子含量高,茶汤會变成黑褐色这是茶叶多酚 类物质与铁作用的结果。所以泡茶用水以软水、暂时硬水为 佳。 在天然水中,雨水和雪水属软水,泉水﹑溪水﹑江河水 属暂时硬水,部份地下水属硬水,蒸馏水为人工加工而成之 软水。 二、泡茶器皿之选择 冲泡茶叶,除了好茶、好水、还要有好的器皿。冲泡花 茶,一般常用较大的瓷壶泡茶,然後斟入瓷杯饮用。炒青或 烘青绿茶,多用有盖瓷杯泡茶。乌龙茶宜紫砂茶具。西湖龙 井、君山银针、洞庭碧螺春则宜选用无色透明玻璃杯最为理
  113. 114 想。品茗绿茶类,不论用何种茶杯,均宜小不宜大。用大杯 则水量多,热量大,容易使茶叶烫熟,影响茶汤的色香味。 上班族常用保温杯泡茶,这种杯只适合泡乌龙茶或红茶不宜 泡绿茶。 茶具之配套如下: 茶船:供放茶壶之用,有盘型与碗型,其功能一保护茶 壶,二盛热水保温并供烫杯。 茶盅:又叫茶海,盛放茶汤之用。 茶荷:赏茶时盛茶用具。

    茶巾:用来吸乾茶壶与茶杯﹑茶海外之茶水。 茶匙:舀茶叶。 杯托:放置茶杯。 评审茶叶用之器具: 评审盘:又名样茶盘,专供评审茶叶外型。 评审杯:用来泡茶与评审茶叶香气,评审茶汤与滋味之 用 样茶秤:天枰。 计时器:计量茶叶冲泡使时间。 三、泡茶三要素 要泡出好喝的茶,除了要有好茶、好水、好的茶具,还 要有好的泡茶技术。 泡茶技术包括三要素:
  114. 115 (1)茶叶用量: 要泡出好喝的茶,要掌握茶叶用量。每次用量多少,并 无统一标准,主要根據茶叶种类、茶具大小、消费者饮用习 惯而定。 泡茶用量之多寡,关键掌握,茶与水的比率,茶多水少, 味浓;茶少水多,味淡。 (2)水温: 泡茶烧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刚煮沸起泡 为宜,用软水煮沸泡茶,茶汤香味更佳!如水沸腾过久,即

    古人所称之"水老"。此时,溶於水中的二氧化碳挥发殆尽, 茶叶之鲜活味,即丧失。 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依泡何种茶而定。绿茶,一般不 能用 100℃的沸水冲泡,应用 80℃~90℃为宜(水要沸点後, 再冷却至所要的温度)。茶叶愈嫩绿,冲泡水温愈低,这样 茶汤才會,鲜活明亮,滋味爽口,维生素 C 也较少破坏。在 高温下,茶汤颜色较深,维生素 C 大量破坏,滋味较苦(茶 中咖啡硷容易浸出)也就是说把茶叶"烫熟"了。 (3)时间 : 茶叶冲泡时间和次数,差异很大,与茶叶种类、水温、 茶叶用量、饮茶习惯等都有关系。據测试,冲泡第一次时, 可溶性物质能浸出 50%~55%;第二次能浸出 30%左右;第三 次能浸出 10%;第四次则所剩无几。所以,就如我们常讲的;
  115. 116 "品茶 ! 三个口,谓之品,一泡茶,冲三次即可。" 水温之高低和茶用量的多寡,也连带影响冲泡时间之长 短。水温高,用茶多,冲泡时间要短;反之则冲泡时间要长。 但是,最重要的是,以适合饮用者之口味为主。 名优绿茶的冲泡 细嫩绿茶的冲泡,要求茶具(茶杯或茶碗)洁净,通常 用透明度好的玻璃杯(壶)、瓷杯或茶碗冲泡。杯、碗内瓷

    质洁白,便于衬托碧绿的茶汤和茶叶。泡茶的水质要好。通 常选用洁净的优质矿泉水,也可用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 水的酸碱度为中性或微酸性, 切勿用碱性水, 以免茶汤深暗。 煮水初沸即可,这样泡出的茶水鲜爽度较好。沏茶的水温, 要求在 80℃左右最为适宜, 因为优质绿茶的叶绿素在过高的 温度下易被破坏变黄,同时茶叶中的茶多酚类物质也会在高 温下氧化使茶汤很快变黄,很多芳香物质在高温下也很快挥 发散失,使茶汤失去香味。茶与水的比例要恰当,通常茶与 水之比为 1:50~1:60(即 1 克茶叶用水 50 毫升~60 毫升) 为宜,这样冲泡出来的茶汤浓淡适中,口感鲜醇。冲泡的手 法很有讲究,要求手持水壶往茶杯中注水,采用“凤凰三点 头”的手势,使注入的热水冲动茶叶,上下浮动,茶汁也易 泡出。另外,在冲泡时常先注入少量热水,使茶叶浸润一下,
  116. 117 稍后再注水至离杯沿 1 厘米~2 厘米处即可。若待客,可将 泡好茶的茶杯或茶碗,放入茶盘中,捧至客人面前,以手示 意,请客人品饮。 红茶的历史与加工 红茶的历史 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茶树最早出现于我国

    西南部的云贵高原、西双版纳地区。但是有部分学者认为茶 树的原产地在印度,理由是印度有野生茶树,而中国没有。 但他们不知中国在公元前 200 年左右的《尔雅》中就提到有 野生大茶树,而且还有“茶树王”。 《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药学专著, 自战国时代写起,成书于西汉年间。这部书以传说的形式, 搜集自远古以来,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药物知识,其中有这 样的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亲而解之”。 据考证: 这里的荼是指古代的茶, 大意是说, 远在上古时代,传说中的神农氏、亲口尝过百草,以便从中 发现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植物,竟然一天之内多次中毒。但由
  117. 118 于服用茶叶而得救。这虽然是传说,带有明显的夸张成份, 但也可从中得知,人类利用茶叶,可能是从药用开始的。 据考察, “茶”字最早出现在《百声大师碑》 和《怀晖碑》中,时间大约在唐朝中期,公元 806 年到公元 820 年前后,在此之前,“茶”是用多义字“荼”表示的。

    “茶”字的基本意义是“苦菜”,上古时期 人们对茶还缺乏认识,仅仅根据它的味道,把它归于苦菜一 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当人们认识到它与一般苦菜的区别 及其特殊功能时,单独表示它的新字也就产生了。 茶与粮食, 占有同等重要的位置。 可是, “由 于气候等原因,当地并不产茶,官府为了增强控制少数民族 的力量,对茶叶的供给采取限量,直接分配的办法,以求达 到“以茶治边”的目的。与此同时,官府不仅控制茶叶的供 应,俞且,以少量的茶,交换多数的战马,给兄弟民族带来 沉重的负担,这就是历史上的“茶马互市”。 茶叶作为一种饮料,从唐朝开始,流传到我 国西北各个少数民族地区, 成为当地人民生活的必需品, “一 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茶叶从发明到利用,经历了
  118. 119 一段漫长的历史,它之所以深受人们的欢迎,除了可作为饮 料被人们饮用外,还因为它对人体能起到一定的保健和治疗 的作用。三国时代,诸葛亮带兵南征北战。一次,兵至云南 励海,士兵因水土不服,多害眼病,诸诸亮命令士兵采茶煮 水喝,不久,把眼病治好了。直到现在,当地人民还把茶树 称作“孔明树”,把诸葛亮尊为“茶祖”。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然而,中国在茶业上 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了茶这种植物,最先利用 了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形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

    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 如我国史籍所载, 在未知饮茶前, “古人夏则饮水,冬则饮汤”,恒以温汤生水解渴。以茶为 饮则改变了人们喝生水的陋习,较大地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 平。至于茶在欧美一带,被认为“无疑是东方赐予西方的最 好礼物” , “欧洲若无茶与咖啡之传入, 饮酒必定更加无度” , “茶给人类的好处无法估计”,“我确信茶是人类的救主之 一”,“是伟大的慰藉品”等等。世界各国饮茶及茶的生产 和贸易,除朝鲜、日本以及中亚、西亚一带是唐朝前后就从 中国传入者外,其他多是 16 世纪以后,特别是近 200 年以 来才传入发展起来的。
  119. 120 红茶栽培和加工 红茶栽培 适合茶树栽培的地域需要满足的条件:(1) 热带或亚热带;(2)气温高的季节有足够的降水;(3)弱 酸性土壤;(4)土壤的排水性良好。 在收获季节,在干燥的日子一日内温差较大 能够够厚或具有芳香的优质茶叶。此外,需要廉价的,高质 量的劳动力也是很重要的,这样,从茶树的栽培到茶叶的采 摘都有足够的人手照料。

    红茶加工 采摘后,新鲜的叶片首先要放到空气中萎凋。 然后,红茶将被按照两种方法之一进行加工:CTC 方法 (碾 碎(Crush)、撕裂(Tear)、卷起(Curl))或者传统方法。 CTC 方法一般用于生产袋茶的低质茶叶并且使用机器加工。 在使用中低质茶叶生产更好一些的成品方面这种方法非常
  120. 121 有效。传统方法是通过机器或手工文成的。手工处理用于高 质量的茶叶。传统方法会根据不同的茶叶采用不同的手法, 这种加工的风格最终产生许多鉴赏家所追求的高质量散茶。 然后, 叶片在控制的温度和湿度下进行氧化。这一过程也称 为发酵,虽然没有发酵发生。氧化的水平决定着茶的质量。 由于氧化在揉捻阶段就开始了,因此两个阶段之间的时间长 短对于茶叶的质量来说也是至关紧要的因素。然后叶片将被 干燥,以阻止氧化过程。最后,叶片将按照大小(整叶,碎

    叶,茶末,茶粉)分成不同的“等级”,这种分类通常是使 用筛子进行的。茶叶将进一步根据标准进行子等级分类。 现在,茶叶可以包装了。 红茶营养与功效 红茶营养分析 茶叶是富含维生素 K 的饮品,而且还含维生 素 C 等成分,具有抗血小板凝集、促进膳食纤维溶解、降血 压、降血脂的作用,对防治心血管疾病十分有利。 茶中含有氟、茶多酚等成分,饮茶能防 龋固齿。 茶中维生素 A、维生素 E 含量丰富,并含有 多种抗癌防衰的微量元素。它是天然的健美饮料,有助于保
  121. 122 持皮肤光洁白嫩,减少皱纹,还能抗氧化、防辐射、提高免 疫力、预防肿瘤。 茶叶还具有提神醒脑、振奋精神、增强 免疫、消除疲劳等作用。 红茶有暖胃祛寒的作用 。 武夷红茶的的功效 提神益思 利尿通便

    固齿防龋 消炎灭菌 解毒醒酒 降 脂降压 祛腻消食 保肝明目 防辐射抗癌变 抗衰老延年益 寿。 武夷红茶 一、 红茶的历史沿革红茶是世界上消费量最大的一种 茶类, 最早创制于福建省崇安(今武夷山市)。 清光绪元年(公 元 1875 年)安徽人余干臣从福建罢官回原籍经商,把红茶的 加工工艺带到了安徽至德(今东至县),在尧渡街设立茶庄, 依照”闽红”试制红茶并取得了成功,1876 年在祁门扩大生 产,随后江西、湖南、台湾等地也都大力发展红茶的生产。 到 19 世纪 80 年代,我国的红茶成为出口的拳头产品,在国 际市场上曾占统治地位。后来红茶传到了印度和斯里兰卡等 国。
  122. 123 二、 红茶的制作工艺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类。初制基本 工艺是鲜叶经萎凋、揉捻(揉切)、发酵、干燥四道工序。萎 凋是红茶初制的重要工序。萎凋方法有自然萎凋和加温萎凋 两种。萎凋时间、萎凋程度的掌握因萎凋方法、季节、鲜叶 老嫩度因素而异。发酵是决定红茶品质的关键工序。通过发 酵促使多酚类物质发生酶性氨化,产生茶红素、茶黄素等氨 氧化产物,形成红茶特有的色、香、味。 三、

    红茶的特点红茶总的品质特点是红汤、红叶。 四、 红茶的分类红茶分为 (一) 小种红茶 1、 正山小 种 2、外山小种 (二) 工夫红茶 1、 祈门工夫 2、滇红工夫 3、宁红工夫 4、 川红工夫。 (三) 红碎茶红茶经过切碎加工,呈颗粒型碎片,用沸水冲 泡时茶汁浸出量大,适于加工成”袋泡茶”,适宜一次性冲 泡。 红茶的泡法
  123. 124 1.清洗茶具、烧一壶好水; 2.投茶入杯。每杯放入 3~5 克的红茶,或 1~2 包袋泡茶; 3.冲入沸水,水八分满; 4.经 3

    分钟后,即可闻香观色。 5.稍待,可饮。 提示:条形茶,一般可冲泡 2~3 次,红碎茶如立顿茶包, 通常只冲泡一次。 花茶的饮用法 花茶融茶叶之美、鲜花之香于一体,所以花茶泡饮,以能维 护香气不致无效散失和显示茶胚特质之美为原则。 品花茶有三个阶段: 1.用玻璃杯法冲泡,便于“目品”茶叶舒展、沉浮时的“茶 舞”。 2.用 90°C 左右冲泡,加盖后 3 分钟,揭开杯盖一侧,用鼻 快闻其香气,凑着香气做深呼吸,这叫做“鼻品”。 3.茶汤稍凉适口时,小口喝入,在口中稍停留,以口吸气。 鼻呼气的动作相配合,使茶汤在舌面上往返流动一、二次, 充分与味蕾接触,品到茶味香气后再咽下,如是一、二次, 才能真正尝到名贵花茶的茶味、香韵。 乌龙茶的冲泡
  124. 125 乌龙茶的品饮特点是重品香,不重品形,先闻其香后尝 其味,因此十分讲究冲泡方法。从茶叶的用量、泡茶的水温、 泡茶的时间,到泡饮次数和斟茶方法都有一定的要求。 (1)茶叶的用量 冲泡乌龙茶,茶叶的用量比名优茶和大宗花茶、红茶、 绿茶要多,以装满紫砂壶容积的 1/2 为宜,约重 10

    克。 (2)泡茶水温 乌龙茶采摘的原料是成熟的茶枝新梢,对水温要求与细 嫩的名优茶有所不同。要求水沸立即冲泡,水温为 100 度。 水温高,茶汁浸出率高,茶味浓、香气高,更能品饮出乌龙 茶特有的韵味。 (3)冲泡的时间和次数 乌龙茶较耐泡,一般泡饮 5 次~6 次,仍然余香犹存。 泡的时间要由短到长,第一次冲泡,时间短些,约 2 分钟, 随冲泡次数增加,泡的时间相对延长。使每次茶汤浓度基本 一致,便于品饮欣赏。 (4)、冲泡和斟饮 冲泡乌龙茶有专门的茶具。广东、福建人喜爱用“烹茶 四宝”------潮汕烘炉、玉书、孟臣罐、若深瓯、潮汕烘炉 是烧开水用的炭火炉;玉书为烧开水的水壶,一般是扁形的 薄瓷壶,约能容水 2O 克;孟臣罐为紫砂壶;若深瓯是微型
  125. 126 精制的白色小瓷杯。冲泡前先用开水将茶具(茶壶、茶杯、 茶盘)淋洗一遍,以保持茶具洁净,又利于提高茶具本身的 温度。当壶中置茶以后,沸水沿壶内壁缓缓冲入,在水漫过 茶叶时,便立即将水倒出,称之为“洗茶”,洗去茶叶中的 浮尘和泡沫,便于品其真味。洗茶后即第二次冲入沸水,水 量以溢出壶盖沿为宜,盖上壶盖。冲水的方法应由高到低, 且在整个泡饮过程中需经常用沸水淋洗壶身,以保持壶内水 温,充分泡出茶叶的香味。 斟茶方法也与泡茶一样讲究,传统的方法是用拇、食、

    中指夹着壶的把手。斟茶时应低行,以防失香散味。茶汤按 顺序注入几个小茶杯内,注量不宜过满,以每杯容积的 1/2 为宜,逐渐加至八成满,使每杯茶汤香味均匀。 什么是普洱 茶,作为世界三大主要饮料其修身养性的功效已经 越来越受到各国专家的注意。而普洱更是以茶中之王而著 称。 普洱茶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因自古以来即在普洱集散, 因而得名。(见普洱茶的典故)又由于云南常年适宜的气温 及高地土壤养分富裕,故使得普洱的营养价值颇高。 普洱茶是采用绿茶或黑茶经蒸压而成的各种云南紧 压茶的总称,包括沱茶、饼茶、方茶、紧茶等。普洱茶的品
  126. 127 质优良不仅表现它的香气、滋味等饮用价值上,还在于它有 可贵的药效及保健功能。<<梵天庐丛录>>(柴萼,箸于公元 1925 年)云:"普洱茶,性温味香,治百病,蒸制以竹苈成团裹, 价等兼金。因此,普洱茶作为传统饮料,除能止渴生津和提 神外,还被国内及海外侨泡,港澳同胞当作养生妙品。 普洱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距今已达两千 年之久.民间有"武侯遗种"(武侯是指三国时期的丞相诸葛 亮)的说法,故普洱茶的种植利用,至少已有

    1700 多年的历 史。 千百年来,普洱茶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皆因茶质优 良。 普洱茶有其独特的加工工序,一般都要经过杀青、揉 捻、干燥、堆捂等几道工序。鲜采的茶叶,经杀青、揉捻、 干燥之后,成为普洱毛青。这时的毛青,韵味浓峻、锐烈而欠 章理。毛茶制作后,因其后续工序的不同分为"熟茶"和"生茶 "。经过渥堆转熟的,就成为"熟茶"。再经过一段相当长时间 贮放,待其味质稳净,便可货卖。贮放时间一般需要 2-3 年。 干仓陈放 5-8 年的熟茶已被誉为上品。"生茶"是指毛茶不经 过渥堆工序而完全靠自然转化而成为熟茶。自然转熟的进程 相当缓慢,至少需要 5-8 年才适合食用。但是完全稳熟后的 生茶,其陈香中仍然存留活泼生动的韵致,且时间越长,其内 香及活力亦发显露和稳健,由此形成普洱茶越陈越香,也养
  127. 128 成了普洱爱好者爱收藏普洱茶的传统。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产条件的变化,现在的普洱茶 与过去相比,制作工序上有所改变,产品也有所不同,但其风 格和品质依照。 历史上普洱茶,是指以"六大茶山"为主的西双版纳生产的大 叶种茶为原料制成的青毛茶,以及由青毛茶压制成各种规格 的紧压茶。如普洱方茶、普洱沱茶、七子饼茶、藏销紧压茶、 圆茶、竹筒茶、拼装散茶等。在长期的生产制作和销售过程 中,普洱茶的花色品种不断更新,形成自己特有的产品系列。

    第一次泡普洱怎么办? 您是第一次泡普洱茶?但是想泡一杯非常好的普洱 茶?没关系,不用担心,普洱茶是所有茶叶种类中冲泡方法 最多,也是最容易操作的一种。 那么,今天我们就从这许多中冲泡方法中选一种最 容易掌握的教给大家。 首先,要知道泡好一杯茶只有两个基本要素:水温 和茶叶浸泡时间 水温?普洱茶的水温是最好掌握的:1000C;是不是 很容易?不象龙井要 850C,碧螺春要 750C,很难控制,而 普洱茶只要水完全煮沸即可。 茶叶浸泡时间?第一道茶水可以弃去,第二道起作 饮用,但第二道的茶叶浸泡时间可以短些如 10-20 秒,第三
  128. 129 道浸泡时间略为第二道长些如 30-40 秒,以此类推,越泡茶 水浓度越淡,则浸泡时间也就可以越长。看以下图列示范: 1.将普洱茶叶置入滤杯中,约 10 克(铺满杯底,略高)。 2.将才煮开的沸水注入滤杯中,盖末茶叶。 3.片刻,拿出滤杯,弃去第一道茶水。

    4.再次注入沸水,盖末茶叶,盖上杯盖,静置 20 秒左右。 5.打开杯盖倒置,取出滤杯,稍稍滴去茶汁,至于杯盖内。 6.好了,一杯香浓醇和的普洱茶就泡好了。 7.在享用之余可别忘了滤杯中的茶叶,千万别将他弃了,普 洱是非常耐泡的,在将喝完第一道时,您可以将滤杯放回茶 杯中,同样再次注水,盖上,静置小会儿,第二杯普洱又泡 好了。 是不是很方便?赶快动手吧,自己制作一杯香浓醇 和的普洱茶。 普洱茶有什么功效 普洱茶自以来,除了解渴、品茗之外,更有 消食减肥及去病的功效。普洱茶在日本、法国、德国、意大 利、港澳、韩国、台湾、南洋等地,皆有美容茶、减肥茶、 益寿茶、瘦身茶之良饮神品美称。 一、普洱茶解油腻牛羊毒,括肠通泄。
  129. 130 二、长期饮用云南普洱茶的人士,40%以上人体重减轻,脂 肪新陈代谢明显。 三、云南普洱茶医治高脂血症疗效还高於安妥明,它降低胆 固醇的效果则与安妥明相似,且长期饮用无副作用。 四、饮用云南普洱茶对降低人体所含三酸甘油脂、胆固醇、 血尿酸等有不同程度作用。 五、 普洱茶确有助於降低血浆胆固醇、 三酸甘油及游脂肪酸,

    还有减少胆固醇性脂肪肝现象。 六、普洱茶中的麴菌,含有微量脂肪分解酵的脂肪鋂,这对 脂肪分解具有效用。普洱茶可以降低血液中的中性脂肪和胆 固醇值。 七、普洱茶有杀死癌细胞、抗突变、防癌功能及减肥降血脂 作用。 普洱茶传统泡法 一、叶茶高温、芽茶降温 想要冲泡出茶叶应有的风味,温度就应尽量提高。 如果是芽茶类(例如嫩沱)高温很可能产生涩味,所以,冲 沸水时,细水高冲,温度自然能下降一点。其它采开面叶或 嫩芽较少的潽洱,请在一般环境之中尽量提高温度,然后将
  130. 131 该有的香醇泡出来。泡出以后就该固定在一定温度范围之下 冲泡。(注:这是第一泡或第二泡,将香醇逼出来的增温动 作) 二、选壶 壶的选用最好是续温力强的、稍大(比喝乌龙时大约两三 倍),会比较好些。原因是在第一、二冲之后的冲泡,应尽 量在泡与泡之间进行,所以茶壶续温力不佳容易使温度造成 很大差异。所以茶壶选择壁厚、壶盖口比例不要太大的。另 外一提的,茶壶的出水最好流畅一点,有时置茶量太多,沸

    水冲入壶中需要马上倒出,所以出水不够快的壶会影响执壶 者的操控能力。有人说「泥壶」比较好,我也用过一支泥壶, 确实不错,可列为参考范围。 三、壶的表现 前项中既然谈到了壶,就顺便说说壶的好处。泡潽洱一 般使用壶、盖杯或茶娘(或瓷壶)三种,只有壶不是瓷器。香 气细嫩、韵味柔韧、涩度不高、酸度不高、苦味不重者,建 议使用瓷器(例如嫩沱、或称为云尖之类的),但是因为续 温力问题, 所以与壶冲泡出来的口感有差异。 一般的老潽洱, 如果用壶泡,通常会减少一些让人不愉悦的感觉,例如涩、 苦、火气、单宁、酸…等等。如果一支常泡的新壶,大约半 年就可以养成了。养成的壶冲泡起来会比较好喝。当然,四、 五年以上的潽洱壶(部分物质会减少)与盖杯(茶叶的东西
  131. 132 全部跑出来)的差异更大。这是我的经验,然而以前听过是 因为茶壶的孔隙问题,欲知详情,可以问问壶界人士。 四、壶内留汤的特效 一般来说,第一泡水倒干,第二泡壶中的水留一些, 大约十分之一(这是在第二泡将香味冲出来的状况,如果第 三泡才能将香味冲出来,就在第三泡才开始在壶中留一点 水,不要倒干)。如果真的够老的潽洱,不需开盖,严格说 应该是不能开盖;会有些许涩味、酸味等的潽洱,在第二泡 倒出并在壶中留点水之后,开盖大约半分钟到一分钟再把盖

    子盖上;比较重的涩味、苦味、酸味等的潽洱,开盖,壶口 没有蒸汽时,用手指压壶身,若温度不会太烫手指可以摸五 秒以上,再将壶盖盖上。壶中留点水,主要让冲泡出的东西 溶解在水中;温度要控制,因为这是主要的冲泡。停壶时间 就是冲泡(浸泡、浸茶)的时间,所以,这段时间要控制好 (如果将温度设定的比较高就需要战战兢兢),茶汤才会显 现出该有的风味。所以,除非置茶量太多、温度太高,否则 不应立即冲下一泡。 五、适时出汤 以第二泡冲出香味为例,第三泡冲沸水,随便就好, 除非一定需要很高的温度。浸泡时间,可以用白瓷汤匙身进 壶中看看汤色,颜色差不多就可以倒出,一般在倒出时就可 以看出颜色,颜色不够时,再等一会儿,不过倒出时,壶要
  132. 133 稍微摇一摇(浓度可能不均匀)。之后的状况大约与第三泡 相同。 六、置茶量 至于置茶量,因茶叶的不同,置茶量也有差异。这 得要试泡几次才会抓到该放多少茶叶。 一般的七子饼、 茶砖, 置茶量约为壶容量的四分之一即可。沱茶,少一点。散茶, 很极端的,要自己试试看。如果一两人喝,置茶量可以更少。

    这样想好象有点「无耻」,所以我讲一下基本原则:置茶量 足够,风味呈现较为容易,但是一些瑕疵容易泡出,这时就 需要很专心的泡;置茶量少些,泡茶时不需放太多的精神, 甚至温度、浸泡时间不要相差太大都可以勉强接受;置茶量 不足,风味呈现不易,但是朋友聊天时,最好将置茶量降低 一倍左右,聊天聊得忘了倒茶时间也没关系。 七、紧结茶特性 在紧结茶中(沱、饼、砖),冲泡到某一泡后,会 整个散开(一般,紧结茶将他抖散容易出现一些该浓稠的不 够浓稠、刺激性的味道反而容易跑出)。如果置茶量多,水 一冲,就该倒出了,否则浓度会太高。一般置茶量,浸泡时 间也不应太久、泡与泡之间的停顿也不应太久,这主要是为 了浓度不让它太高的处理方式。当然,可以摇一下壶,将水 倒出看看浓度如何。紧结茶一散开,溶解速度很快。在控制 茶汤浓度上,紧结茶散开必须注意。 ·茶汤风味问题在风
  133. 134 味问题,一定要提一下。依上述的说法,风味,好象是控制 浓度的问题,事实上,要将那种浓稠的底泡出,需要“浸泡 时间”。所以除了温度要控制得当之外,浸泡时间不能过短。 所以,置茶量可以少一些,泡与泡之间的时间长一点(但是 壶温降得太低就没有用了) 。 如果泡与泡之间的浸泡时间够, 茶叶量也够,后一泡冲沸水,只是把壶中溶解出来的东西带 出来而已。

    八、最后一泡了吗? 茶叶越陈年、烘焙越重,能冲泡的次数会缩短,但 是溶解速度快。所以陈年潽洱通常熬不过七泡(一般泡法), 当你一冲茶,等个 20~40 秒出茶时,浓度如果不够,注定 就是最后一泡了。 九、真的是最后一泡了吗? 您相信前述的最后一泡后,还能再泡出一泡精华茶 汤来吗?在这里顺便谈一下陈年潽洱真正的最后一泡茶:当 前一泡正常冲泡下的所谓最后一泡茶汤倒出以后,别急着倒 掉茶渣,请您再来一泡试试;用沸水粗水低冲,放着,聊天, 让茶汤在壶中降到约略为室温时再倒出,至少半小时以上。 或许能熬出该有的质地,如果浓度控制得当,夏天,就是最 后一泡最好喝,我称它“精华茶汤”。 十、再谈降温
  134. 135 年份 20 以下或 15 年以下的干仓熟茶体潽洱,温度 太高不佳。酸味太过的潽洱,细水高冲的降温会减免酸味, 但是如果风味没了,降温也失去本来需要的风味。若是生茶 体,年份 5

    年以下,沸水倒入茶海,即刻再倒入另一茶海, 再倒入茶海,再倒入壶中或盖杯中(这是三次降温)。生茶 体 20~40 年,一次降温。反正原则就是,涩味、单宁、酸 要降低,降温可以得到效果。温度太低,风味不出。但话说 回来了,如果青潽洱用沸水而不用降温来冲泡,要我喝!惧 怕! 十一、还是谈降温 青潽洱或生茶体,建议用盖杯泡,因为开口大,降 温快。青潽洱,置茶量,一点点,大约是陈年茶的五分之一。 除了温度要降以外,倒茶时,全干倒出,倒出后,开盖,吹 一下气让温度降快一点。如果品不到青潽洱该有的气味,大 概就是温度降得太低。生茶体,也一样要倒干,只不过降温 不要降得太过。 十二、来杯好茶汤 下雨天,空气湿度大的时候,可别忘了泡壶老潽洱。浓得有 如巧克力的茶汤上,会浮一层泛金色的晕,吹之不散,茶汤 不苦涩,入口轻甜而浓郁,享受啊! 普洱茶飘逸杯泡法
  135. 136 用飘逸杯泡茶虽然和盖碗或者壶相比总是少了那么 一点感觉,可比起手忙脚乱地找杯子,找接水盘,找公道杯 要好多了。然而用飘逸杯泡茶多少也需要一些讲究,毕竟它 的出水方式和我们以往习惯用的紫砂壶和盖碗都不一样。 烫杯——这个过程和其他所有泡茶程序一样。只是要注意把 飘逸杯的内胆、大外杯还有盖子都好好烫一遍。如果有一段 时间没有使用了,在泡茶之前就一定要烫洗干净,保证没有 异味,以及各个部件都灵活好用——主要是控制出水杆的下 压键。然后将烫杯之水倒掉。

    置茶——飘逸杯的置茶量相对可以随意些。如果着 急喝,可以采取多置茶,快速出汤的方式来达到目的。 洗茶——喝生茶时洗茶步骤很简单,冲入热水,让 茶叶吃饱水,然后放水就可以了。如果冲泡老茶或是熟茶, 洗茶的过程要稍微麻烦一些。因为老茶和熟茶受到灰尘和异 味污染的可能性要大。洗茶时,注水的力度相对要大、要猛, 出水要快——一注满沸水,要立即按开出水杆。因为飘逸杯 出水的过程是由上而下,如果速度慢了的话,原来被激起的 一些杂质会再次附着在茶叶上,达不到洗茶的目的。倒掉洗 茶水之后不要忘记涮一下杯子。 冲泡——洗茶后嗅一下内胆里的茶叶,感觉茶已洗 净了,就进行正常的冲泡。这时和前面洗茶相反,注水要轻
  136. 137 柔,保证茶汤的匀净。 出汤——用飘逸杯泡茶需要出汤较快,而且要出尽。 按下出水杆的按钮,等待茶汤悉数漏入杯中即可。 品饮——出汤之后,直接饮用;如果多人喝茶,可 以分入小杯中。 历史上的普洱茶名品 位于当今西双版纳境内的古“六大茶山”在昔日繁 荣鼎盛时期,经营茶叶的商人开设制茶的商号、茶庄遍及各 个茶山,创造出的普洱茶传统制作手工艺达到了顶峰,制作

    的普洱茶及其品牌留芳古今。由于品质超群,倍受欢迎,还 获得了清朝皇宫赐扁嘉奖。 金瓜贡茶 普洱金瓜贡茶,是现存的陈年普洱茶中的 绝品。港、澳、台茶界称其为“普洱茶太 上皇”。该茶生 产始于清正七年(1729 年),选取西双版纳最好的女儿茶,以 制成团茶, 散茶和茶膏敬贡朝延。 金瓜贡茶或金瓜人头贡茶, 据传均由未婚少女采摘的一级芽茶。采摘的芽茶一般先放之 于少女怀中,积到一定数量,才取出放到竹 篓里。这种芽 茶,经过长期存放,会转变成金黄色,故人头贡茶亦称金瓜 贡茶或金瓜人头贡茶。其制作时间已有 200 多年历史,此品 加工者为普洱贡茶厂,原料及 初制出自西双版纳倚邦茶山。 福元昌圆茶
  137. 138 倚邦和易武两大茶山,曾演绎了清代普洱茶最 为辉 煌的篇章。创于光绪初年的“宋云号”、“元昌号”两个茶 庄均在倚邦、易武两个茶山。其中“元昌号”设在易武 的 茶厂名为“福元昌号”,专门采用有别于倚邦小叶茶种的易 武山大叶种茶精制而成。现最古老的“福元昌圆茶”,产于 光绪年间,已历时 100

    多年左右。《普洱 茶记》云:“百 年福元昌圆茶,享‘普洱茶王’之誉。 同庆号老圆茶 清代中、后期,倚邦茶山没落,易武茶区崛起,云 集了云南当时众多茶商, 他们设厂制茶, 引进先进制茶工艺, 以大叶茶种的阳春细嫩白尖制茶,使易武从产茶量和 茶质 两个方面都一跃为古代西双版纳版纳六大茶山之冠。同庆号 茶庄于 1736 年在易武设厂制茶,在易武的制茶历史就达百 余年。 同庆号圆茶分为内票和内飞两种, 1920 年以前是 “龙 马商标”,之后则是“双狮旗图”,两者以 1920 年以前的 茶品为绝品。采用最好的竹箬包装,表面是浅 金黄色,捆 绑所用的竹篾及竹皮,颜色与竹箬相若。同庆号老圆茶的特 点为幽雅内敛,绝冠群伦,是极柔和性的优美茶品,被视为 国家级绝品,享有“普洱茶后”的 美誉。 敬昌圆茶
  138. 139 清光绪年间,个体茶商纷纷介入普洱茶出 口业务。 制茶工艺与同庆号茶庄不相上下的敬昌号(后改为信昌号) 茶庄,取曼洒最好优质的茶菁,以制“七子饼茶”为 主, 然后用牛帮或马帮运往老挝,再装船运往越南、傣国和香港 等地销售。敬昌圆茶之所以价值连城,可遇而不可求。究其 原因,除品质优异外,其制作工艺和包装 也令人迷醉。敬

    昌圆茶,压制技术一流,饼体丰满而富有韵致,饼沿不求原 子薄一致,但带有强烈的节奏感,手触之养手,目测之美目。 其外形,茶菁凸凹,叶叶清 晰排列,优美之致。天下普洱 茶无— 能与其较量形式之美。其现存者大都为 40 年代的产 品,每饼直径为 20.5 公分,重 330 公克,且系野樟香型, 水性极度细柔,入口即化,为普洱茶品中水最为 细滑者。 杨聘圆茶 在清朝初期及之前的漫长岁月中,在茶文化史 上扮 演着重要角色的却是倚邦茶山,以种植小叶茶而著称。杨聘 号茶庄建于民国初年,以倚邦小叶种茶为原料,其所制 “杨 聘圆茶”现存较少,其饼身较小,直径约 19 公分,每饼重 约 280 公克,每饼有一张 5 X 6.8 公分立式内飞,白底红字 内文有“本号开设倚邦大街炼提透心净细尖发客贵商光顾者 请认明内票为记”及“杨聘号”等字。据专家考证及品评、 “杨聘圆茶” 现存最陈者为 60 年左右,其茶汤清香,水薄 微酸,是典型的倚邦小叶种的普洱茶品。
  139. 140 同心圆茶 同心圆茶有“早期”和“后期”之分。是同心号茶 庄所制,同心号茶庄创办于 1733 年,原名为顺祥号,亦称 中信行,设厂于易武镇。清朝时所产茶品目前已绝 迹,现 存均属 1921—1949

    年间的圆饼茶。1921~]934 年间所产的 同心兴圆茶称之为“同兴早圆茶”。1935~1949 年间的则称 之为“同兴后 期圆茶”,这一时间所产的同兴圆茶都各有 少量,且又均为绝品。 无论早期还是后期,同兴圆茶的内正都有这样的文 字“本号未办易武倚邦山松顶上白尖嫩茶”(曼松顶上茶园, 在旧时就是高品质茶叶的代名词)。 192l 年前后,同兴号茶庄产茶 500 担,是当时的茶 叶豪门之一。设厂于易武,用倚邦之茶菁为源料。现有同兴 圆茶,早期者陈期 70 多年,后期者亦有 60 余载。两者之间 茶性相袭,是倚帮普洱茶的代表,又可显示出同兴号茶庄制 茶技艺非凡。 同昌圆茶 同昌号茶庄始创于同治七年(1869 年),该茶庄几度 易主,茶品名有三种。最早原昌号圆茶已不复得,至今所存 者皆为 30 年代后的标明“主人黄文兴”或“同 昌黄记主人” 之茶品。“同昌圆茶”品质最好,饼身厚实并呈深栗色,条 索扁长,白毫粗硕,可明显看出梗叶一体的茶菁,自然美观,
  140. 141 油面光泽极佳。同昌圆茶和同 昌黄记圆茶使用的是易武茶 菁,但据品茗大师们品鉴,应都为倚邦茶品。 鼎兴圆茶 产于 1940 年勐海茶厂。鼎兴号茶庄专生产高级普洱 茶品著称。现行世有鼎兴圆茶,有红圆茶、蓝圆茶和紫圆茶 三种,其区别因内飞颜色的不同。红圆和蓝圆,品

    质相似, 陈期都在 60 年左右,是普洱茶精品,而紫圆则品质欠之。 红与蓝,茶饼颜色较深,成暗红色,条索卷实,油面光泽, 且饼身较薄,紫圆饼身颜色较淡,茶 叶多为单叶老茶菁, 油性少,条索揉卷较松,还参杂了许多黄薄之叶,且是普洱 茶中饼身最厚者。鼎兴红、蓝圆茶内票的注册商标为“星月” 图案,暑“本号选办正 山细嫩雨前春尖芽茗加工揉造发行 有防假冒特印为记”等字样。(“正山”本意是易武山,旧 时易武茶山以产“阳春细嫩白尖”而出名。) 可以兴砖茶 可以兴砖茶庄 1925 年由周文卿创办。 30 年代中后期 是其黄金时代,每年产茶约 1200 担左右。可以兴砖茶是用 细黑条索,上好的勐海普洱茶菁制造的,它堪 称黑色普洱 茶的标本。在台湾、香港等地尚有极少的产于 40 年代末期 的可以兴砖茶,它用事实告诉人们,在更远的时间段上,勐 海民间己开始书写砖茶史了。 鸿泰昌圆茶
  141. 142 鸿昌号茶庄初创于倚邦,是生产经营普洱茶的又一 老字号,又是普洱茶外销的急先锋。在 30 年代,鸿泰号茶 庄即在泰国设立了分公司,名为“鸿泰昌号”,后又在 香 港及南洋各地设立了代理公司,堪称普洱茶历史上的第一个 宠大的“普洱帝国”。现存的绝品存期有 70

    年之久,且品 格直逼任何一种大叶茶种的普洱茶极品。鸿 昌茶庄的总部 一直设在倚邦。消失于人民公社成立之后。设在泰国的鸿昌 号至今仍然存在着,以越南、泰国、缅甸等国的茶菁制鸿泰 昌普洱茶品,故“鸿泰昌圆茶” 是“边境普洱”,即最为 普通的普洱茶的代表,是一个孤悬海外的普洱茶王国。在海 外,仍存在着一个中国人开设的普洱茶王国,这的确是一件 有意味的普洱精神。 红印圆茶 红印圆茶又称现代普洱贡茶,始制于 1940 年范和钧 创办佛海茶厂之时。其饼茶内正均为红色印记,且茶饼的外 纸正面都印着“八中茶”中茶公司标志。在八个“ 中”字 组成的圆圈内,有一红色“茶”字。在中茶公司所产的普洱 茶品中,而冠以“八中茶”标志者且又“茶”字为红色者, 只有红印普洱圆茶和红印云南沱茶,是 空前绝后。 红印普洱圆茶除了其身世价值外,茶品品质亦属现 代普洱茶中 的上乘之品。除了茶菁肥硕,条索饱满,颜色 粟红,茶面油光、茶汤透红及叶底柔软新鲜等品质外,其 中
  142. 143 茶内正完全埋在茶饼中央,是旧式压模制造,使用古老制作 工艺,无不是脐臼圆型饼茶,茶汤厚酽、有兰香或野生樟香 味,红印圆茶,是勐海茶厂得以在现代普洱 茶史上笑傲群 雄的依据之一。 绿印圆茶 绿印圆茶系勐海茶厂 40~50 年代制作的茶品,

    是 “红 印”的姊妹产品。勐海绿印圆茶有早期和后期之分,早期绿 印圆茶也叫“绿印甲乙圆茶”或“蓝印甲乙圆茶 ”,早期 绿印无论在陈香、樟香、滋味、茶气等方面都是一流的。后 期绿印其指是 50~60 年代勐海茶厂所产的大批量普洱茶。 有一部分茶品,是用新树茶菁制 造,但仍以生茶方式制造, 被称之为“绿印尾”,在普洱茶极品中,有极高的典藏价值。 无纸绿印圆茶 勐海无纸绿印圆茶,是勐海茶厂在 50~60 年代生产 的普洱茶等系例产品。“无纸绿印圆茶”属后期绿印之一, 是当今普洱茶界的收藏家们眼中的珍宝。该产品采 用勐海 的乔木茶树的茶菁为原料,以生茶方式制成,因此又被称之 为“绿印头”与“绿印尾”相对,品质各异,优者可与红印 圆茶媲美。 红莲圆茶 “勐海红莲圆茶”是勐海茶厂所制的无纸绿印中的 极品,以易武茶菁为原料,是三至五等较嫩者。该茶品水性
  143. 144 厚滑,味道微甜,喉韵甘润,有兰香已至舌面生津之境,逐 特将其命名为“红莲圆茶”。 红莲圆茶是以传统压模制造,茶身比一般茶饼宽大, 但较薄,茶饼呈不规整圆形,有的甚至是椭圆,饼身有压模 痕迹,茶叶条索细长,金色芽头掺夹其中,茶面呈灰绿色, 但有油光。典型的无纸绿印茶面颜色,台湾品茗大师们视其 为“绿印头”中最好的普洱茶品。 黄印圆茶与七子饼茶 “云南七子饼”,其实就是现代绿印普洱茶茶品,

    是由勐海茶厂 50 年代未所产的,被称之为“现代拼配茶菁 的普洱茶品始祖”的“黄印圆茶”。黄印圆茶,由于毫 头 多,陈化后都转变为金黄色,是以茶饼呈黄色,故其外包纸 标记八个红色中字组成的圆圈中“茶”字为黄色,而内正标 记为绿色“茶”字。 60 年代以“黄印圆茶”之拼配工艺。勐海茶厂推出 了中茶牌圆茶的替代品,“云南七子饼”。在“七子饼”中, 以勐海茶厂生产的“红带七子饼”和“黄印七子饼 ”最具 代表性。“红带七子饼”产于 70 年代,以生茶制成,“蓝 印七子饼”产于 80 年代,是轻度熟茶拼配。 “红带七子饼”,在港台及南洋的华人世界中,往 往被视为“中秋团圆”的象惩,故国家园梦,一饼以系之,
  144. 145 茶情、乡情、家园情,普洱茶是寄托。该产品品牌却是无价 之宝,畅销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是外销出口免检产品。 勐海女儿茶 勐海现代女儿茶,香港茶商称之为“白针金莲”。 该产品是勐海茶厂 70 年代所产。 白针极品,茶菁颜色为青栗色带金色芽子,有薄薄 的白霜,闻有淡淡的荷香,以二三分轻微熟茶或生茶制成,

    是最高级的现代普洱茶品之一。茶汤砂滑,回甘生津、茶气 强、茶韵新,是很值得收藏而让其继续陈化的普洱茶极品。 “现代女儿茶”是普洱散茶在当今的杰出代表。 普洱茶的功效 茶能补气和提神,是品茗者经常所提到的。可是中国常规 医学多着重在养血、 补气, 几乎不去提到提神这方面的重要。 因为精神不振,神情恍忽,应该从养血、补气着手治疗。血 气健壮时,自然的就会益知添神,是为治本之道。如果只为 了振奋精神,而抓药直接提神,只是精神一时,如抽烟吸毒 一样,将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违反了人体健康之道理。 茶所以能提神,是因为越是新鲜而绿色茶叶中,含有较多 的咖啡碱刺激性成份。这些成份如在人体内刺激了脑神经, 就形成精神兴奋,达到提神作用。新鲜青绿的普洱茶,和陈 期短的青生普洱茶,所含的剌激性成份比其它茶种都来得
  145. 146 多,饮后对提神功效特别强。普洱茶品茗的艺境本是追求宁 静自然、淡雅清新,同时也是内敛深邃,且仙扬的心灵世界. 那些属于剌激精神亢进的茶品,多少会造成品茗者心情炽 热,情绪浮泛。一向以道家思想为主流的普洱茶艺,「道」 为其筋骨天柱,「静」为其肤运化。心绪尚平和,精神则以 宁静泰然为贵。所以普洱茶艺对品茗者的精神处理,正如中 医养生一样,绝对避免因提神而后伤神,造成精神和心绪上 病变后遗症。所以陈年而无剌激性老普洱茶,是懂得品茗普 洱茶者的最爱。

    茶气,对普洱茶品茗具有极重要地位,也是普洱茶最主 要特色之一。云南大茶山中所生产的,乔木大叶种老茶树普 洱茶,茶叶内所含成份浓酽而丰富,制造为成茶后,经过长 期储藏陈化,茶中多糖类和有机锗生成一定的化学作用,于 冲泡时即能溶于水。品饮陈年普洱茶茶汤后,有机锗进入品 茗者体内,而运行全身经络之中,促进真气的运行,进而增 强真气的质量,达到补气功效。 古往今来饮茶品茗者千千万万,有几人真正体会到茶气 美妙的境界?一来真懂得品尝茶气者不多,二来有茶气的好 茶却得来不易。大部分的茶叶都含有剌激性的成份,提神醒 脑功特强。也有些确实同时具备茶气和提神,因为提神会给 品茗者较强烈感应,而也往往提神在先,茶气的表现在后且 缓慢,都被提神所掩盖过去了。
  146. 147 普洱茶知识 历史记载普洱茶原指以云南普洱县为中心生产、集 散的茶叶。以前是销往西蕃之地换取牛羊马匹。时至今日, 丝茶之路、茶马古道还静静地留在历史的长河中。近几年, 茶业消费市场在悄悄地变化,喝普洱茶的人多了,批发市场 内占多数份额的铁观音、单枞、绿茶的商家也向普洱茶转营 了,经营云南普洱茶的铺子越开越多,规模越来越大,茶友 们一支、二支甚至上吨的普洱茶往家里收藏。据调查显示, 这一势头正在全国各地蔓延,普洱茶的热潮在国内掀起,个

    中原因:一是相中它的保健功效,降血脂、降胆固醇、消脂 去油腻、醒酒解渴、促进新陈代谢、美容美颜、排毒减肥、 养胃消炎……二是相中它的升值潜力,距今八十多年保存完 整的一片约 357 克茶饼市值三万八千多元。在市场上还未必 能出钱就随便买到呢!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市场上五花八 门讲述普洱茶的书籍也多了, 从书中不难看到这样的话: “普 洱茶越陈越好”。茶友口中经常也挂着“普洱茶越陈越好”。 到底何为“越陈越好”?众说纷纭。以下是本人对普洱茶的 一些理解,希望与茶友交流,共同探讨。 普洱茶属后发酵茶类。本人认为“越陈越好”是个 误区。没错,一般说来,普洱茶确实越陈越好,但要有一定 前提条件。即:决定于储存的环境、茶的本质真性、陈放的
  147. 148 年限。这里提出判断普洱茶的五个基本要素,供茶友参考: 一、生茶、熟茶决定品质优劣 生茶、熟茶也称作青饼、熟饼。七十年代以前的老 茶基本以青饼、生茶为主。未经过发酵工序,把采来的茶青 萎凋、 晒干、 蒸压成型后干燥而成的饼茶、 散茶称为生茶 (青

    饼普洱);让其与空气接触,自然变化而产生后发酵,储存 时间越长,茶质变化越醇。一九七三年昆明茶厂成功研究了 加温渥堆技术,加速茶叶陈化,大大缩短发酵时间,这种在 一定温度、一定湿度下把茶叶做熟的制作方法称为熟茶(熟 饼普洱)。熟茶的发酵已经定性,储存时间长短不会对茶质 本身有改变。近几年来有一些不法茶商只看重眼前利益,利 用环境恶劣,潮湿的工厂仓库大搞做旧普洱茶,从各地低价 收回散茶,加高温、高湿做起发水普洱茶。这样的发水做旧 茶,基本上把茶过份地全发酵死了,温暖、潮湿、卫生条件 差的环境,助长昆虫、细菌的孽生,如此茶品还有价值可言 吗? 区分生茶、熟茶可从冲泡后的茶底、茶汤分辨。生茶冲泡后, 叶底柔软、新鲜、有伸张性、生命力,那怕是存放时间很长 的古董茶,也能让你感觉到他的活力和“真韵”,茶汤清澈 明亮透底,茶气清爽回甘,入口醇滑;熟茶冲泡后叶底干瘦 乌黑像柴枝,没有生命力、棘手。发水厉害的做旧茶,叶底
  148. 149 发霉像布渣,茶汤色暗混浊甚至黑色,有浓烈的熟味、异味。 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熟味有望逐渐消退,但是口感干燥, 没有明显回甘生津效果。 二、干仓、湿仓探究储存条件 有了好的茶底,还要细辨普洱茶的储存地理位置。 干仓指茶叶在温度、湿度适中、通风透气、清爽无杂味的环 境后发酵陈放,属于自然的陈化过程,保存了普洱茶的本质 真性,也增加了品茗的价值。湿仓是一些茶商为了使新鲜的 普洱生茶能提早饮用、马上见利润,把普洱生茶存放在通风

    不畅、湿度较高的地窖、防空洞、土房等环境,由于空气中 相对湿度的提高,容易造成茶叶麴菌的孽生,加速陈化,这 种麴菌氧化称为湿仓后发酵。湿仓普洱茶完全破坏了茶叶纤 维,改变了茶叶原有的本质,违反茶叶内质自然氧化发酵的 规律。 如何分辨干仓、湿仓普洱茶?干仓普洱茶条索紧结、 发酵均匀,油光润泽,用手轻敲茶饼,声音清脆利索;茶汤 清澈明亮、回甘生津、清新无杂味。湿仓普洱茶条索松散、 颜色暗淡无光泽,若水份过多则看见茶叶表面披白霜或茶叶 由内而外孽生出霉菌,有浓烈的刺激性味道和碱味、霉味, 茶汤混浊像熟茶, 口感有如针刺不舒服的感觉。 有人说: “普 洱茶越霉越好”。其实,霉变的茶本质已变坏,水份过多助
  149. 150 长白色、黑色、绿色、黄色的细菌生长。(“金花”黄金菌 则应以科学、正确的态度去评价)喝茶原想有助健康,但饮 用这类茶,效果则与愿望相反。在市场上有一部分是生茶在 湿仓发酵,短时间内移进干仓,减退刺激性碱味、湿仓味, 茶底既保留了生命力,茶汤又纯滑了。这种情形,除非移进 干仓时间超过十年,碱味可逐渐退去,但冲泡后茶汤杂味还 很重,细品回味还是可以分辨。 业内人士认为南方比北方更适宜储存普洱茶。同等 条件下,南方存放一年相当于北方陈放二年。因为北方空气

    干燥,气温偏低,南方雨水多、湿度较大、气候暖和,为普 洱茶的后发酵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要随时注意防止湿度过 高产生霉变。 三、年份溯源历史寻根 普洱茶的年份是决定普洱茶深远内涵的重要条件, 是衡量普洱茶品质最难掌握的一部分,是茶叶的历史见证, 也是普洱茶价值所在。 年份只能对生茶普洱而言,但湿仓生茶、干仓生茶、 熟茶干仓存放都影响着普洱茶的真实年份。熟茶普洱在制作 上发酵已经停止了,毫无年份可言。发水做旧茶一次十五天 的加水渥堆相当于生茶自然发酵二年,年份只能退减熟茶的 碱味、熟味,茶汤也可随之由混浊灰黑转至暗红熟褐色。 生茶普洱制作选用晒青或烘青绿茶,不同年份的茶
  150. 151 给你不同的感觉。新茶像脱缰的野马,野性难驯、苦涩、茶 味十足,回甘强劲,还带有幽幽的花香、豆香。茶汤如新鲜 的绿茶黄绿带红,清澈明亮,茶底栗青色,柔软饱满,活力 无限,前途光明。陈期五年后的茶有陈味,野性开始减退, 茶汤如半发酵的乌龙茶, 汤色浅栗红亮。 随着陈放时间延长, 在不同时期自然发酵出荷香、樟香、兰香等不同香气。正如 宋•王禹偁所说:“香于九畹芳兰气,圆似三秋皓月轮”。

    汤色从栗红色转为深栗色,茶底从栗色陈化至深褐色。茶味 随时间而慢慢醇滑、厚重、野性驯服了,像一个阅历丰富、 饱经苍桑的老人,以至达到“无味之味”的最高境界。始终 不变的是:茶底的生命力、茶质的真韵、茶气的灵活。这样 的普洱茶才是越陈越好。 如何挑选普洱茶 1、看外形 好的普洱茶外形色泽褐红(俗称猪肝色), 条素肥嫩、紧结,闻其味有淡淡的桂圆、玫瑰、樟、枣、藕 等香味并伴有特殊的陈香。普洱紧压茶(茶饼、茶砖、沱茶 等)外形要求松紧适度,色泽以青褐、棕褐、褐红色为正常。 以青饼为例,一般 3—5 年,茶饼紧结,圆边完整,茶梗泛 淡紫色;5—7 年,茶饼完整,茶梗全紫;7—10 年,茶饼边
  151. 152 轻,边缘掉粒,茶梗深紫;10 年以上,茶饼边松,叶际边缘 模糊。 2、看汤色 俗话说:乌龙闻香,普洱赏色。取 3—5 克 普洱茶放到壶中,用沸水冲泡,把泡好的茶汤倒入水晶玻璃 杯内观赏汤色,普洱茶的汤色红浓通透明亮,茶红素是汤是

    呈红的主要成分, 随着普洱茶的陈期延长, 发酵时间的增加, 普洱茶中不溶性茶红素复合物逐渐增多,茶的汤色也就变得 越来越红。茶汤泛青、泛黄为陈期不足,茶汤褐黑、浑浊不 清、有悬浮物的则是变质的普洱茶。 3、观叶底 开汤后看冲泡后的叶底(茶渣),主要看 柔软度、色泽、匀度。叶质柔软、肥嫩、有弹性、色泽褐红 均匀一致的好。若叶底无弹性、花杂不匀、发黑或腐烂如泥、 叶张不开展属品质不好。 3、品滋味 主要是品尝普洱茶汤,闻其香气,尝其滋 味。要求回甘、润滑、厚重、陈香。在这里,厚重是浓茶浓 稠而不淡薄,入口味觉香浓而不寡淡。陈香是指普洱茶特有 的醇香味,特别要区别于霉杂味,有霉杂味的茶是发酵失败 的茶, 是不能喝的普洱茶。 普洱茶的香气特点就是陈香显著。
  152. 153 冲泡普洱茶的水温应如何掌握 确定泡茶用水后,茶叶“真味”的释放, 全赖水温的高低,故有“水为茶之母”之说。普洱茶的冲泡, 较一般茶叶,水温要求较高,有的书籍和文章里,甚至主张 用 100 摄氏度的水来冲泡普洱茶。其实冲泡普洱茶的水温, 并非越高越好。我们主张普洱茶高温洗茶、高温冲泡,是从 “高温杀菌”的卫生角度提出来的主张。普洱茶的冲泡应讲

    究“嫩叶温泡、老叶热泡”的冲泡原则。本人认为水温在 80 —90 摄氏度,才是最合适的。 普洱茶年代鉴别 普洱茶是一种神奇的茶品。自从其随着岁 月流逝口感会“越陈越香”的特质被发现后,就被人们誉为 “可以喝的古董” 。 从此, 茶的陈期也就成为茶人心目中 “好 茶”的标准之一。 但是长久以来,无论消费者还是商家,对于普洱茶年代 认定的方法,一直是模糊含混。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 在于历史文献不充足和资讯不流通。2000年之前,茶人 们对于茶的年代辨识,主要是靠观汤色、看叶底、品口感。 这就造成了年代认定的主观性、随意性,无客观标准可言。
  153. 154 因为茶品的汤色和口感很容易受到入仓的影响,在潮湿环境 下存储一年,茶的外观转化可达到自然条件下三至五年的效 果,伴随而来的,却是容易引起的茶品霉变等情况。市场上 许多所谓老茶都是经过“入仓”处理后,将年份夸大几年甚 至几十年后高价出售。少数真正长期从事茶叶贸易而知情的 上层业者,由于经济利益,更将辨识年代的经验当作秘密隐 而不宣。而坊间流传的各类普洱茶书籍,由于不具备正确的 历史观和严谨的考据精神,甚或根本是为了商业利益生拼硬 凑,更加速了错误观念的传播。

    近年来,由于茶人们不懈的努力探索,许多关于普洱 茶的历史文献、产销纪录等都得到公开。从此,关于普洱茶 的年代认定,也逐渐形成了一套严谨的断代系统。那么,究 竟辨别茶品年代的方法是怎样的呢? 普洱茶年代辨识的方法,同古陶瓷、书画等古玩的鉴定 方法有很多相似之处。一方面,各种类型的文献记录都可以 作为重要的断代依据。比如,厂方的加工记录、销售记录、 仓库的存储记录、商家的定制记录以及会议文件等等。但这 些资料,通常是普通商家和消费者难以接触到的,只有对普 洱茶钻研较深的茶人们才能得到。 另一方面,就是茶品自身的时代特征。这是依附于茶品 本身,在现实中最为直接、触手可及的断代依据。各个历史 年代的茶叶生产过程中,任何一个技术环节的改变,都会在
  154. 155 茶品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烙印。茶品陈化的历史,温度、湿度、 地理位置,也会深深铭刻其中。由于对茶品制程、储藏情况 的了解不断加深,过去使用的汤色、口感、叶底等感官鉴定 方法现在已经仅仅作为辅助方法使用。最简单可靠的辨识依 据,以饼茶为例,目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茶品的茶材、饼型、拼配手法等方面。自古以 来,人们一直在进行茶种改良的实践与研究。关于茶材,新 老茶种的更替以及栽培技术的变化,都会直接体现在茶饼的 原料中。大体说来,古董茶、印级茶多使用大叶原始种的野

    放茶菁(是否部分古董茶有使用栽培型野生原料,至今尚未 定论,但即使有,数量也不会太多)。这类茶材的口感较改 良种茶园茶醇和而厚重,叶底柔软肥大。直到上世纪七八十 年代,这样的原料还使用得很多。文革以后,云南省加快了 茶种改良和台地茶园的推广,许多老茶园被淘汰,由改良种 灌木新茶园取代。因此,自八十年代中后期,国营厂制茶的 原料就发生了很大变化。 第二是饼型的鉴别。早期的茶饼,都是石质模具手工压 制而成,生产效率很低。古董、印级茶和部分早期“云南七 子饼”,都是使用这种模具成型。建国以后,为适合产量需 要,机械模具的研发和改良一直没有间断。此外,配合模具 所使用的揉茶、成型的布口袋,也因损耗而在不断更新。因 此,不同时期模具、布口袋的形质,都会直接影响茶饼的形
  155. 156 状。好比早期的石模饼型大都比较宽大古朴,手工压制多会 导致形状不匀整;机械模具使用后,茶型就逐渐规整、紧结, 直径、厚度多有定数;80年代以前的茶,常见大饼;而9 0年代的茶则以小饼型居多……各个年代茶饼的直径、厚 度、转折处的弧度、正面背面的曲度、背面窝孔的形状、茶 体不同部位的紧压程度等等,都是鉴别年代的要点。 拼配手法。国营时代,茶厂的常规产品都有相对固定的 拼配手法,并在七十年代中期形成了唛号制度。如勐海厂的 7542、8582,下关厂的8653、7663,昆明

    厂的7581,等等。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制式化的拼配方 法,保证大宗产品各批次间品质相对稳定,性质类似于其它 茶品的合堆(拼堆)工艺。但是,相同唛号的产品,并不是 几十年来配方固定不变的。拼配原料等级、方法的变更,同 样是辨识茶品年代的重要依据。例如,勐海茶厂的大宗青饼 7542,在1992年前后配方的等级就有很大变化;由 于使用了轧细工艺,下关厂后期的沱茶外观和早期产品差异 也很大。以上三者,是辨识茶品年代的要素中最难以伪作、 最具参考意义的。 再次,是茶饼内飞的鉴别。因内飞是制茶同时压在茶体 内部的,不可能抽换,因此也是难以伪造的一个重要辨识依 据。内飞鉴别的方法,主要在于纸张质地、油墨颜料、印刷 版式三个方面。由于制纸技术、机械、原料等方面的变化,
  156. 157 早期纸张的材质今日很难仿造,油墨和印刷版模也一样。三 者综合分析,就可以大致判断茶的年代。有些纸张和印刷版 式使用的时间很长,但前后期的颜料差异很大。例如,看到 油光薄纸、细字印刷,就可初步判断茶的生产年代不晚于九 十年代中期,若对印色和版式变化熟悉,参考饼型、配方等 方面, 就可更进一步精确地判断究竟是80年代中期、 后期, 还是90年代。

    最后,是茶的外包装纸、内票、大票、筒装形式等。包装纸、 大票的鉴别和内飞类似,主要要素也是纸张质地、印刷颜料 和版式。大票是茶品出厂时每件茶附带的简要说明,包括唛 号、厂方、批次等信息。1985年以前,云南的茶叶生产、 销售由进出口公司统一管理,包装物并非茶厂自己订制,而 是省公司统一调拨。 当时的大票形制为立式印刷, 不写厂名; 而1985年以后,产品的生产、经销权下放到厂方,勐、 关两厂都印刷了自己的横式表格型大票。并且,1985年 以后勐海厂的大票,多带有3位延展码,记录了生产年代和 批次的信息。筒装形式,主要分竹壳装、纸筒装两种,不同 年代的材质、印刷等方面同样存在差异。但需要注意的是, 这些包装物由于和茶体是分离的,容易拆换,故只能当作辅 助依据。 另外值得指出的是,传统的汤色、叶底、口感等辨识方法并 非在年代断定中完全没有实际意义。总体来讲,随着时间的
  157. 158 流逝,普洱生茶在陈化过程中的变化是汤色越来越红,口感 越来越醇和,苦涩度降低;熟茶在陈化中渥堆熟味会逐渐消 失。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茶品年代辨识的辅助手 段。但是,并非汤色红的生茶都是老茶。以香港、肇庆等地 的作仓经验,通常生茶入仓三四年,汤色即变为橙红;六至 八年即可转栗红色,生成“樟香”。而关于熟茶茶品的陈化, 坊间标榜的“枣香”、“参香”、“樟香”,实际上往往也 都是在湿仓条件下形成的;正常条件下存储的熟茶,不易出 现各类特殊香气。

    铁观音的泡饮方法 铁观音茶的泡饮方法别具一格,自成一家。首先, 必须严把用水,茶具,冲泡三道关。“水以石泉为佳,炉以 炭火为妙,茶具以小为上”。冲泡按其程序可分为八道: 白鹤沐浴(洗杯):用开水洗净茶具 观音入宫(落茶):把铁观音茶放入茶具,放茶量约占茶具 容量的五分; 悬壶高冲(冲茶):把滚开的水提高冲入茶壶或盖瓯,使茶 叶转动; 春风拂面(刮泡沫):用壶盖或瓯盖轻轻刮去漂浮的白泡沫, 使其清新洁净; 关公巡城(倒茶):把泡一,二分钟后的茶水依次巡回注入
  158. 159 并列的茶杯里; 韩信点兵(点茶):茶水倒到少许时要一点一点均匀地滴到 各茶杯里; 鉴尝汤色(看茶):观尝杯中茶水的颜色 品啜甘霖(喝茶):乘热细缀,先闻其香,后尝其味,边啜 边闻,浅斟细饮。饮量虽不多,但能齿颊留香,喉底回甘, 心旷神怡,别有情趣。 怎样泡茶茶更香? 绿茶花茶宜用三头盖碗,(绿茶也可用玻璃杯)90℃

    左右的沸水,投茶 3 克左右,先冲入少许水作温润泡,后注 适量水,三分钟左右即可饮用。 乌龙茶宜用宜兴紫砂等小壶小杯,投茶量占壶内腔 1/3 体积,100℃沸水,先注水作温润泡,在 10 秒左右时将 水倒掉,俗称洗茶,最好始终保持沸水温度,正式泡茶在 1 分钟左右将茶汤倒出,对火味儿(北京人说糊味儿)重的乌龙 茶,要少投茶,水在 10 秒左右出壶。 绿茶, 花茶宜在杯中余 1/3 水量时再续水, 一般只冲泡三次。 红茶:用沸水冲泡,可清饮,也可调饮。加糖,加牛奶,加 果汁,也可制成泡沫红茶作冷饮。 茶和与之配套的茶具、方法之外,要用好水,水的标准除了 卫生标准外,应无异味,这样泡茶,才能喝出香味儿来。3. 什么叫粗茶细喝, 细茶粗喝?以北京人喝花茶为例: 粗花茶,
  159. 160 梗大叶粗,投茶量要少,水要开,此为细喝。精制花茶,叶 嫩芽鲜,味薄汁少,要多投茶,用落开水,或热水机中的开 水,此为粗喝。 细喝粗喝要根据茶的特点,你自己认为不好喝的茶 不妨少投茶,喝淡茶兴许能喝出点什么别的味道来 铁观音的功效及泡饮方法 铁观音茶的泡饮方法别具一格,自成一家。首先, 必顺严把用水、茶具、冲泡三道关。“水以石泉为佳,炉以 炭火为妙,茶具以小为上。”

    冲泡按其程序可分为八道: 1.百鹤沐浴(洗杯):用开水洗净茶具; 2.观音入宫(落茶):把铁观音放入茶具,放茶量约占茶具 容量的五分; 3.悬壶高冲(冲茶):把滚开的水提高冲入茶壶或盖瓯,使 茶叶转动。 4.春风拂面(乱泡沫):用壶盖或瓯盖轻轻刮去漂浮的白泡 沫,使其清新洁净; 5.关公巡城(倒茶):把泡一、二分钟后的茶水依次巡回注 入并列的茶杯里; 6 韩信点兵(点茶):茶水倒到少许时要一点一点均匀地滴
  160. 161 到各茶杯里; 7.鉴赏汤色(看茶):观尝杯中茶水的颜色; 8.吕啜甘霖(喝茶):乘热细啜,先嗅其香,后尝其味,边 啜边嗅,浅斟细饮。饮量虽不多,但能齿颊留香,唯底回甘, 心旷神怡,别有情趣; 铁观音属于乌龙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乌龙茶 类的代表。它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是我 国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 茶类之一。其创制年代,据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制

    茶学》载:“青茶(即乌龙茶)起源:福建安溪劳动人民在 清雍正三年至十三年(1725-1735 年)创制发明了青茶,首 先传入闽北后传入台湾省。”铁观音因品质优异,香味独特, 各地相互仿制,先后传遍闽南、闽北、广东、台湾等乌龙茶 区。20 世纪 70 年代,日本刮起“乌龙茶热”,乌龙茶风靡 全球。江西、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广西等部分绿茶区 纷纷引进乌龙茶制作技术,进行“绿改乌”(即绿茶改制乌 龙茶)。目前我国乌龙茶有闽南、闽北、广东、台湾等四大 产区,以福建产制历史最长,产量最多,品质最好,尤以安 溪铁观音和武夷岩茶闻名于海内外。近年来,与安溪茶山一 山之隔、全国第二大铁观音生产基地的华安铁观音,也开始 崭露头角。 铁观音不仅香高味醇,是天然可口佳饮,而且养生
  161. 162 保健功能在茶叶中也属佼佼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铁观音 除具有一般茶叶的保健功能外,还具有抗衰老、抗癌症、抗 动脉硬化、防治糖尿病、减肥健美、防治龋齿、清热降火, 敌烟醒酒等功效。铁观音于民国八年自福建安溪引进木栅区 试种,分「红心铁观音」及「青心铁观音」两种,主要产区 在文山期树属横张型,枝干粗硬,叶较稀松,芽少叶厚,产 量不高,但制包种茶品质高,产期较青心乌龙晚。其树性稍, 叶呈椭圆形,叶厚肉多。叶片平坦展开,适宜制种铁观音茶。 铁观音功效:

    一 铁观音的抗衰老作用 中外一些科学研究表明,人的衰老与体内不饱和脂 肪酸的过度氧化作用有关,而不饱和脂肪酸的过度氧化是与 自由基的作用有关。化学活性高的自由基可使不饱和脂肪酸 过度氧化,使细胞功能突变或衰退,引起组织增殖和坏死而 产生置人于死地的疾病。脂质过度氧化是人体健康的恶魔, 但罪魁祸首却是自由基,只要把自由基清除掉,就可以使细 胞获得正常的生长发育而健康长寿。 通常,常用的抗氧化 剂有维生素 C、维生素 E,它们均能有效地防止不饱和脂肪 酸的过度氧化。而最近日本研究人员表明,铁观音中的多酚 类化合物能防止过度氧化;嘌呤生物碱,可间接起到清除自 由基的作用,从而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162. 163 二 铁观音的抗癌症作用 癌症是当今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不治之症”。因 此,近年来研究茶叶抗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和关注。数 年前, 曾有一篇报道称, 上海市民因饮茶使食道癌逐年减少, 由此饮茶可以预防癌症的发生这一事实在全世界引起很大 反响。如今饮茶可以防癌抗癌已被世人所公认,而在茶叶中

    防癌抗癌效果最好的是铁观音。 三 铁观音的抗动脉硬化作用 1999 年 5 月 31 日, 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四次乌龙茶 与健康研讨会上,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陈玲副院长报告了他 们曾以 25 名高血脂症肥胖者为临床观察对象,探讨饮用乌 龙茶铁观音对抑制血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及改善血中脂 质代谢的作用。研究证明,铁观音中的茶多酚类化合物和维 生素类可以抑制血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在多年的研究中 确认,茶多酚类化合物不仅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而且 可以明显改善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的比值。 咖啡碱能舒张血管,加快呼吸,降低血脂,对防治冠心病、 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作用。 据福建 医科大学冠心病防治研究小组 1974 年在福建安溪茶乡对 1080 个农民进行调查时发现不喝铁观音茶的发病率为 3.1%; 偶尔喝的为 2.3%;常年喝的(3 年以上)为 1.4%。由此可见, 常喝铁观音的人比不喝铁观音的冠心病发病率低。
  163. 164 四 铁观音的防治糖尿病作用 糖尿病是一种世界性疾病。目前,全世界约有 2 亿 人患糖尿病,中国有三千多万人患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以 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全身慢性进行性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 “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全身软弱无力。 此病中医称“消渴症”,属下焦湿热范畴。得病的主要原因

    是体内缺乏多酚类物质,如维生素 B1、泛酸、磷酸、水杨酸 甲酯等成分,使糖代谢发生障碍,体内血糖量剧增,代谢作 用减弱。 五 铁观音的减肥健美作用 肥胖症是一种伴随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出现的 营养失调性病症,它是由于营养摄取过多或是体内贮存的能 量利用不够而引起的。肥胖症不仅给人们日常生活中带来诸 多不便,而且也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一个原因。 1996 年, 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对 102 个患有单纯性肥胖的成 年男女,进行了饮用铁观音减肥作用的研究。研究表明,铁 观音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物质,不仅可提高脂肪分解酶的作 用,而且可促进组织的中性脂肪酶的代谢活动。因而饮用铁 观音能改善肥胖者的体型,有效减少肥胖者的皮下脂肪和腰 围,从而减轻其体重。 福建省泉州市人民医院采用铁观音 减肥茶对 164 个患肥胖病的人进行治疗, 每天服减肥茶 12~
  164. 165 14 克,15 天为一个疗程。经过两个疗程的观察,患者的血 脂、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都有明显下降,体重也随之减少! 六 铁观音的防治龋齿作用 人们一般认为危害人的牙齿有两大疾病,一是龋齿, 二是牙周炎。龋齿俗称蛀牙,是牙科常见的多发病。龋齿发 生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牙齿钙化较差,质

    地不够坚硬,容易受到破坏。饮茶可以保护牙齿,在我国古 代早已应用。宋代的苏东坡在《茶说》中云:“浓茶漱口, 既去烦腻,且能坚齿、消蠹。”现代科学分析,铁观音中含 有较丰富的氟,而一般食物中含氟量很少。铁观音中的氟化 物约有 40%~80%溶解于开水,极易与牙齿中的钙质相结合, 在牙齿表面形成一层氟化钙,起到防酸抗龋的作用。 日本 曾在两个相邻的村庄对入学儿童的龋齿率做过调查,结果表 明,饮用铁观音对防治龋齿有良好的效果。每个入学儿童每 天喝一杯铁观音,按含氟量 0.4 毫克计算,持续一年,原患 龋齿的儿童中就有一半痊愈。 七 铁观音的杀菌止痢作用 在安溪民间早有采用铁观音治疗痢疾和肚子痛的做 法。我国古代医学书籍中也有不少利用茶叶来治疗细菌性痢 疾、赤痢、白痢、急性肠炎、急性胃炎的记载。铁观音为什 么能起到杀菌止痢作用呢?主要是茶多酚化合物。由于茶多 酚进入胃肠道后, 能使肠道的紧张功能松弛, 缓和肠道运动;
  165. 166 同时,又能使肠道蛋白质凝固,因为细菌的本身是由蛋白质 构成的,茶多酚与细菌蛋白质相遇后,细菌即行死亡,起到 了保护肠胃黏膜的作用,所以有治疗肠炎的功效。 八 铁观音的清热降火作用 茶叶是防暑降温的好饮料。李时珍《本草纲目》载: “茶苦味寒, ……最能降火, 火为百病,

    火降则上清矣。 …… 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借火气而升散。”在盛夏三 伏天,酷日当空,暑气逼人的时候,饮上一杯清凉铁观音或 是一杯热铁观音,都会感到身心凉爽,生津解暑。这是因为 茶汤中含有茶多酚类、糖类、氨基酸、果胶、维生素等与口 腔中的唾液起了化学反应,滋润口腔,所以能起到生津止渴 的作用。同时,由于铁观音中的咖啡碱作用,促使大量的能 量从人体的皮肤毛孔里散出。据报道,喝一杯热茶,通过人 体的皮肤毛孔出汗散发的热量,相当于这杯茶的 50 倍,故 能使人感到凉爽解暑。 九 铁观音的提神益思作用 饮茶可以提神益思几乎人人皆知。我国历代医书记 载颇多,历代文人墨客、高僧也无不挥动生花妙笔,颂茶之 提神益思之功。白居易《赠东邻王十三》诗曰:“携手池边 月,开襟竹下风。驱愁知酒力,破睡见茶功。”诗中明白地 提到了茶叶提神破睡之功。苏东坡诗曰:“建茶三十片,不 审味如何,奉赠包居士,僧房战睡魔。”他说把建茶送给包
  166. 167 居士,让其饮了在参禅时可免打瞌睡。饮茶可以益思,故受 到人们的喜爱,尤其为一些作家、诗人及其他脑力劳动者所 深爱。如法国的大文豪巴尔扎克、美籍华人女作家韩素音和 我国著名作家姚雪垠等都酷爱饮茶,以助文思。 铁观音可 提神益思,其功能主要在于茶叶中的咖啡碱。咖啡碱具有兴 奋中枢神经、增进思维、提高效率的功能。因此,饮茶后能 破睡、提神、去烦、解除疲倦、清醒头脑、增进思维,能显 著地提高口头答辩能力及数学思维的反应。同时,由于铁观

    音中含有多酚类等化合物,抵消了纯咖啡碱对人体产生的不 良影响。这也是饮茶历史源远流长、长盛不衰、不断发展的 重要原因之一。 十 铁观音的醒酒敌烟作用 茶能醒酒敌烟,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明代理学 家王阳明的“正如酣醉后,醒酒却须茶”之名句,说明我国 人民早就认识到饮茶解酒的功效。古人常常“以酒浇愁”, “以茶醒酒”。唐朝诗人刘禹锡,有一天喝醉了酒,想起了 白居易有“六班茶”可以解酒,便差人送物换茶醒酒,被后 人传为茶事佳话。 酒的成分主要是酒精, 一杯酒中含有 10%~ 70%的酒精。而铁观音茶多酚能和乙醇(酒中主要成分)相 互抵消,故饮茶能解酒。 铁观音不仅能醒酒,而且能敌烟。 由于铁观音中含有一种酚酸类物质,能使烟草中的尼古丁沉 淀,排出体外。同时,铁观音中的咖啡碱能提高肝脏对药物
  167. 168 的代谢能力,促进血液循环,把人体血液中的尼古丁从小便 排泄出去,减轻和消除尼古丁带来的副作用。当然,这种作 用不仅仅是咖啡碱的单一功效,而是与茶多酚、维生素 C 等 多种成分协同配合的结果。 喝铁观音必顺严把用水、茶具、冲泡三道关。水以 石泉为佳,炉以炭火为妙,茶具以小为上。 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说:“能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的许多有益

    成分,茶叶中多数具备。对于茶抗癌、防衰老以及提高人体 生理活性的机理也都基本研究清楚。所以,茶是大自然赐予 人类的最佳饮料。”鲁迅先生说过: “有好茶喝,会喝好茶, 是一种清福。” 铁观音不仅香高味醇,是天然可口佳饮,而且养生保健功能 在茶叶中也属佼佼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铁观音除具有一 般茶叶的保健功能外,还具有抗衰老、抗癌症、抗动脉硬化、 防翁莗 iss 病、减肥健美、防治龋齿、清热降火,敌烟醒酒 等功效。 茶叶中的化学成分 饮茶有许多益处,这是众所周知的。但饮茶为什么 会有许多好处呢?这对一般人来说,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 然。随着科学的发展,到了 19 世纪初,茶业的成分才逐渐 明确起来。经过现代科学的分离和鉴定,茶叶中含有机化学 成分达四百五十多种,无机矿物元素达四十多种。茶叶中的
  168. 169 有机化学成分和无机矿物元素含有许多营养成分和药效成 分。有机化学成分主要有:茶多酚类、植物碱、蛋白质、氨 基酸、维生素、果胶素、有机酸、脂多糖、糖类、酶类、色 素等。而铁观音所含的有机化学成分,如茶多酚、儿茶素、 多种氨基酸等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茶类。无机矿物元素主要 有:钾、钙、镁、钴、铁、锰、铝、钠、锌、铜、氮、磷、 氟、碘、硒等。铁观音所含的无机矿物元素,如锰、铁、氟、 钾、钠等均高于其他茶类。 紧压茶的冲泡

    紧压茶冲泡至今仍沿用古老的传统方法。我国生产的紧 压茶大多为砖茶,较为坚实,加之原料较粗老,所以用开水 冲泡难以浸出条计。饮用时必须先将砖茶捣碎,在铁锅或铝 壶中烹煮,而且有时在烹煮过程中,还要不断搅拌,以使茶 汁充分浸出。饮用紧压茶的,多半是西藏、内蒙、新疆等地 的兄弟民族,那里多属高原地区,气压低、水不到 100℃就 沸腾,如果用冲泡法冲泡砖茶,茶汁便不易浸出,所以紧压 茶需用烹煮法才能饮用。由于地区不同,民族不同,风俗不 同,紧压茶的调制方法也有所不同。
  169. 170 从各地区少数民族饮茶习俗可以看出,紧压茶的调制方 法与众多其他茶的冲泡法至少有三点不同:一是饮用时先要 将紧压茶打碎;二是不宜冲泡,要用烹煮方法才能使茶汁浸 出;三是烹煮时,大多加上佐料,采用调饮方式饮茶。 概说凤凰茶 凤凰茶冲泡方法: 1、取滚汤,揭罐盖,沿壶口内缘冲入沸水,叫做冲点。冲 点时水柱切忌从壶口直接冲而入,那样会“冲破茶胆”,破 坏纳茶时细心经营的茶层结构,无法形成完美的

    “茶山”。 冲点要一气呵成,不要迫促、断续,即不要冲出宋人所说的 “断脉汤”。冲点时砂铫与冲罐的距离要略大,叫“高冲”, 使热力直透罐底,茶沫上扬。 2. 刮沫:冲点必使满罐而忌溢出,这时茶叶的白色泡沫浮 出壶面,即用拇、食两指捏住壶盖,沿壶口水平方向轻轻一 刮,沫即坠散入茶垫中,旋将盖盖定。 3. 若琛出浴也叫洗茶 洗茶的水也可以洗杯。 4. 烫杯:淋罐后,将铫中余汤淋杯。砂铫添水后放回炉上 烧第二铫水。再回到茶几前“滚杯”:用食、中、拇指捏住 茶杯的杯口和底沿,使杯子侧立浸入另一个装满热汤的茶杯 中,轻巧快速地转动,务使面面俱到,里外均匀地受洗受热。 每个茶杯都要如此处理,这是二次“(空一字)盏”。因为
  170. 171 只有“烧(热)盅烫罐”即杯罐皆热,方能起香。 5. 第一泡茶迅速洗茶,用滚烫的茶水洗涤茶具,意在消毒, 所用器件要求不能沾手,以免手上汗水玷污茶具。 6. 关公巡城、可以通过过滤网倒入公道杯,进入喝茶程序。 7. 倒入个人杯中,可以喝了…… 凤凰工夫茶功效

    : ·消滞去腻·提神益思·生津止渴·减肥健美·醒酒敌烟 ·防癌症抗衰老·降血脂 凤凰茶属乌龙茶,产于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区。凤 凰山是中国乌龙名茶之乡,位于潮州市区北部,主峰海拔 1497 米,终日云 雾缭绕,特别适宜种茶。目前山内有茶园 面积 4.5 万亩,生产名品高山云雾茶, 品种有凤凰水仙、 石古坪乌龙、名花、奇兰、黄旦、肉桂等,其中以凤凰单枞 最 为出名,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茶叶边缘呈银米色, 叶片绿色带黄,茶汤澄黄,既有绿茶的清香,又有红茶的甘 醇,具有色翠、形美、味甘、香郁的特点。凤凰茶中以凤凰 单丛为最佳。凤凰茶曾在首届中国(国际)名茶博览会上“露 脸”,夺得两枚金杯奖。凤凰单枞茶运用传统的工艺制作而 成,具有天然的黄栀花香、芝兰香、玉兰香、等香型的单枞 茶。 凤凰茶和铁观音以及水仙、色种都是属于“乌龙”类的茶种。 半发酵,绿底金边,可借产量少!
  171. 172 茶史追溯 潮州凤凰山的产茶历史十分悠久,当代学者已将潮 州的产茶史追溯至唐代。民间盛传宋帝南逃时路经凤凰山, 口渴难忍,侍从们从山上采下一种叶尖似鹪嘴的树叶,烹制 成茶,饮后既止渴又生津,故后人广为栽种,并称此树为" 宋种"或叫鹪嘴茶。明朝嘉靖年间的《广东通志初稿》记载: "茶,潮之出桑浦者佳",当时潮安已成为广东产茶区之一。 清代,凤凰茶渐被人们所认识,并列入全国名茶。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潮安茶区茶园面积不断增长, 茶叶品质也有很大提高。1982 年起,凤凰茶多次被评为全国 名茶。 名茶鉴赏 凤凰茶品质极佳,素有"形美、色翠、香郁、味甘" 四绝之特点。依品质档次分为单丛--浪菜--水仙三档,凤凰 单丛茶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挺直肥硕,色泽黄褐,有天然花 香,滋味浓郁、甘醇、爽口,汤色清澈,叶底青绿镶红,耐 冲泡。凤凰单丛多次被评为全国名茶。 茶诗为证: 潮州春思 清丘逢甲 曲院春风啜茗天,竹炉揽炭手亲煎。
  172. 173 小砂壶瀹新鹪咀,来试湖山处女泉。 注:处女泉位于潮州西湖公园) 小贴士 独特的潮州"工夫茶",是"潮人习尚风雅,举措高超 "的象征,形成很有特色的潮州茶文化。潮州堪称为中国最 讲究茶道的地方,这与当地的凤凰山盛产名茶有很大关系。 潮州人饮茶在茶具、茶叶、用水和冲泡方法上都很讲究。在 潮州,不论嘉会盛宴,或是闲处逸居,乃到豆棚瓜下、担侧 摊前,人们随处都可以看到一幅幅提壶擎杯长斟短酌、充满

    安逸情趣的风俗图画。潮州工夫茶讲究茶具器皿配备之精良 和烹制之功夫。茶壶、茶杯、茶盘、茶垫、水瓶、泥炉、砂 铫、榄核碳等是必备的茶具。而严格的烹制又需按泡器、纳 茶、侯汤、冲点、刮沫、淋罐、洒茶等程序进行,方能得到 工夫茶之"三味"。正是这些特别的器皿和烹法,使工夫茶独 具韵味,扬名天下。真可谓一茶入口,甘芳润喉,通神彻窍, 其乐无穷。 中国茶文化 1. 绿茶:茶是不经过发酵的茶,即将鲜叶经过摊晾 后直接下到一二百度的热锅里炒制,以保持其绿色的特点。 主要花色有:西湖龙井茶、日照绿茶、雪青茶、碧 l 螺春茶、黄山毛峰茶、庐山云雾、六安瓜片、蒙顶茶、太平 猴魁茶、顾渚紫笋茶、信阳毛尖茶、竹叶青、都匀毛尖、平
  173. 174 水珠茶、 西山茶、雁荡毛峰茶、华顶云雾茶、涌溪火青茶、 敬亭绿雪茶、峨眉峨蕊茶、都匀毛尖茶、恩施玉露茶、婺源 茗眉茶、雨花茶、莫干黄芽茶、五山盖米茶、普陀佛茶、西 农毛尖。 2. 红茶 :红茶与绿茶恰恰相反,是一种全发酵茶(发 酵程度大于

    80%)。红茶的名字得自其汤色红。 主要花色有:祁门红茶、滇红、英德红茶、正山小种红 茶等。 3. 黑茶:黑茶原来主要销往边区,像云南的普洱茶就 是其中一种。普洱茶又分两种《一是传统普洱茶 也就是生 茶》,是以云南特有的大叶种晒青毛茶,经蒸压自然干燥一 定时间贮放形成的特色茶。另一种也《就是现代普洱茶 也 就是熟茶》是经过潮水微生物固态发酵形成的。普洱茶具有 降脂、减肥和降血压的功效,在东南亚和日本很普及。不过 真要说减肥,效果最显著的还是乌龙茶。 4. 乌龙茶 :乌龙茶也就是青茶,是一类介于红绿茶之 间的半发酵茶。乌龙茶在六大类茶中工艺最复杂费时,泡法 也最讲究,所以喝乌龙茶也被人称为喝工夫茶。 主要花色有: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凤凰单丛、冻顶 乌龙茶等。 5. 黄茶 :著名的君山银针茶就属于黄茶,黄茶的制法 有点像绿茶,不过中间需要闷黄工序。
  174. 175 主要花色有:君山银针、沩山毛尖、霍山黄芽、霍山黄 大茶等。 6. 白茶:白茶则主要是通过萎凋、干燥制成的。白茶 外形、香气和滋味都是非常好的。 主要花色有:白毫银针、白牡丹 。 将上述几种常见的分类方法综合起来,中国茶叶则可分 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两大部分: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饮用茶并 创立独具中华民族典雅的饮茶文化的国家。茶文化作为中国 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兴于唐中期“茶圣”陆羽《茶经》 的问世。 《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是陆羽对唐中 期以前中国茶叶的历史、产地、以及茶的功效、栽培、采制、 煎煮、饮用等知识作了全面仔细的阐述,是中国古代最完备 的一部茶学专著。《茶经》的问世,是中国茶文化正式形成 的标志。 我国是茶的故乡,世界上最早的茶树发源地就在我 国云南——思茅。茶,在我国最早是作为“祭品”出现在宫 廷的祭祀活动中。其次,以“食用”的形式出现在方士的日 常生活中。后来,又以“药用”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到了隋唐,茶开绐作为饮料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现 在,茶早已风靡世界 ,占据全球三大饮料之首。
  175. 176 茶文化的发展史,是我国社会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通过对茶文化历史的了解,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我国社会的 发展历史。从而,使我们更加深爱祖国的传统茶学文化。 浙江茶文化 原作者--钱胜昔 浙江地区名茶迭出,许多名茶有着优美的传说、典 故和趣谈,如龙井茶、鸠坑毛锋、九曲红梅等都有着优美传 说,寄托了人们对亲情、爱情等美好情感的向往,而与茶有 关的泉、井也纷纷被抹上了神秘色彩,如龙井和老虎刨出的

    “虎跑泉”等等,与乾隆皇帝有着密切关系的“十八棵御茶” 和“胡公庙”等现在都已成为游览观光的好去处。“杭州双 绝”之 “龙井茶叶虎跑水”,现已成为杭州一句著名民谚。 人以育茶,茶亦育人。古往今来,在浙江这片奇川 秀水里涌现出一大批爱茶、学茶、事茶之人,陆羽著世界第 一部茶叶专著《茶经》期间,因安史之乱一度隐居余杭将军 山麓之泉畔 (今属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所辖) , 明嘉靖 (1528 年)《余杭县志》、《双溪十景诗》等中对此均有述及,现 当地确有俗称陆家井的陆羽泉,然陆羽在余杭著书一事缺少 唐宋期间的重要材料作为佐证,仍需作进一步研究。唐以后
  176. 177 至清代的 1200 年间,共有茶书 120 余种,其中编撰者为杭 州籍的有 8 人,茶书有 10

    种。如宋代钱塘人沈括撰有《本 朝茶法》和《茶论》,明清时吴旦编《水辨》、 《茶经外集》, 孙大绶编《茶谱外集》,程用宾撰《茶录》,都是新安(今 淳安)人,撰《煮泉小品》的田艺蘅、 《茶考》的陈师, 《茶 疏》的许次纾和《续茶经》的潘思齐,都是钱塘或仁和(今 杭州)人。另有宋代蔡襄、吕惠卿和清代程淯,都曾在杭州 为官或寓居,分别编撰有《茶录》、《建安茶记》、《龙井 访茶记》。此外,古代在杭州任职的文化人中,嗜茶吟诗好 泼墨的就更多了,最著名的当属白居易、苏轼、陆游、吴昌 硕等。 茶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已形成相当严谨的完整 体系,既亲和内省,又显质朴平和。且与绘画、雕塑、歌舞 戏曲等文化艺术渐渐融合,如 1980 年临安县水邱氏墓出土 的晚唐白瓷连托把杯上一侧置有模印的卷曲形龙云纹把手, 刻纹精细流畅。明清时杭州富阳一带流传的《贡茶鲰鱼歌》 就是经文人的改编配曲再返回民间的茶歌。 20 世纪七十年代 由周大风作词作曲的《采茶舞曲》,展现了一副清新的江南 茶园的茶事风光画卷。而以名茶为题材的楹联更是我国楹联 宝库中的一枝夺目奇葩。杭州九溪烟霞有座林海亭,亭上有 副古楹联,上联是“小住为佳,且吃了赵州茶去”,下联是 “日归可缓,试吟陌上花来”,禅味隽永。发生在杭州天竺
  177. 178 寺的 “坐、请坐、请上座,茶、泡茶、泡好茶”等等茶联 趣事,都与茶有着密切关系。 茶文化的发展与宗教尤其是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如唐西湖群山产茶就与天竺、灵隐寺有莫大关系,两宋临安 所产的白云茶、香林茶、宝云茶、垂云茶、於潜茶等也都是 僧道创制或宣传出来的,据南宋淳佑《临安志》记载和苏轼、 林和靖等传世佳作来看,后世的龙井茶其前身应为白云茶、 香林茶,⑦白居易与韬光禅师烹茗煮茶、苏轼寻访辩才法师

    等有关文人、茶与禅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南宋杭州径山茶 及径山茶宴得以传到日本也是与学佛有着莫大关联。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漫长的茶叶发展 历史中浙江与茶相关的民俗也逐渐被固定了下来。 西湖茶乡有“女采茶、男炒茶”的习俗。开采日, 全家要吃青团子。炒茶之夜,要吃红糖鸡蛋,采茶则讲究时 间,茶谚说:“前三日早,正三日宝,后三日草。” 七家茶相传起源于南宋,至今尚流传西湖茶乡。每 逢立夏之日,新茶上市,茶乡家家烹煮新茶,并配以各色细 果、糕点,馈送亲友比邻,以增进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 春节民间用茶、酒祀神名曰拜土地,另外还有敬 元宝茶习俗。从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五,至亲好友,相互往来, 恭贺新喜。讲究的人家,首先敬一杯元宝茶,在茶中加两颗 青橄榄,或金桔,以取新春吉利的意思。饮茶而佐以橄榄、
  178. 179 金桔,清脆可口,茶味更香。 青豆茶也是在浙江地区普遍用于招待客人的“吉 祥茶”。 茶在民间旧式婚礼中占有重要地位。民间订婚时, 男方要到女方 “下茶礼” (茶叶、饰物、糖果包),有预 祝生男育女的含意。新娘陪嫁中有八角式的锡制茶瓶。结婚 行礼后,新郎新娘还要献上香茗,作为一种尊敬的象征;长

    辈要摸出红纸包的拜见钱,放在茶盘上,仪式才算结束。婚 后第三天,新娘还要在喜娘的陪伴下,挨户向四邻敬茶。 杭州茶肴饮喻中外,“龙井虾仁”的发源地,是 辛亥革命后在灵隐开设的“天外天”菜馆。是由祖居天竺山 间的名厨吴立昌发明的。11 街头巷口的“茶叶蛋”更是价廉 物美的寻常茶点。以临安天目山云雾茶为基料,与甘草、槟 榔、莲子等研制而成的戒烟茶一度也成为戒烟茶药。 浙江之所以成为令人向往的茶文化旅游胜地,还由于山水之 胜、林壑之美总与丰富的茶文化历史文化结合在一起,现如 今,茶文化旅游已成为西湖、千岛湖、天目山、富春江、径 山等景区休闲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历来有“名山名寺出名茶”之说,杭州天竺、 灵隐、大慈山、狮峰山、南屏山等自佛教盛行以来,陆续建 有天竺寺、灵隐寺、韬光寺、广福院和净慈寺等,狮峰山胡 公庙前还植有乾隆钦点的“十八棵御茶”。而余杭径山,历
  179. 180 史上以佛教圣地和茶道祖庭而闻名中外。 唐大历三年(768 年) 建径山禅寺,香火延及宋元。径山茶和径山茶宴经由日本学 佛僧人传至日本。 在余杭、临安两县交界处之径山,由凌霄、堆珠、 鹏搏、宴座、御爱五大峰组成。清《余杭县志》:“地峙五 峰,中辟高原,境地清幽,岩壑深邃。”山上现存古迹有龙 井、东坡洗砚池、望江亭、佛圣水、棋盘山、罗汉石,并盛

    产径山茶。 临安天目山古称浮玉山、天眼山、天池山。为江 南宗教名山, 东汉道教大宗张道陵在此修道, 乾隆帝刺封 “大 树王”,自五代后晋天福元年(936 年)始,改称天目山,一 直沿用至今。天目青顶产于此。明代袁宏道《天目山记》明 代文震亨《长物志》均有“产茶”记载。 桐庐桐君山,历史上便是名茶产地。有诗为证: “桐 君云山采雀舌(茶),富春江水煮龙团。”诗情画意,令人 向往不已。宋代范仲淹亦云:“潇洒桐庐郡,春山半是茶。 轻雷何好事,惊起雨前茶。” 淳安佛教名山蜜山岛,距淳安县城 15 公里。清乾隆 《淳安县志》载:“有蜜水出空罅中,故名。”山中原有古 庙,名蜜山堂,香火旺盛。庙旁有泉,名蜜山泉,久旱不涸, 清凉甘美,今庙毁泉存。淳安千岛湖湖中岛屿森林覆盖率达 82.5%,大森林和大面积水域,形成千岛湖的小气候,年平
  180. 181 均气温为 17℃。盛产千岛玉叶、千岛银珍等名茶。 建德严陵八景之一的双塔凌云,位在梅城对岸巽 峰顶和城东碧溪坞卯峰顶上, 前者称南峰塔, 后者名北峰塔, 隔江相望,凌云突兀。现在的双塔均重修于明嘉靖二十七年 (1548 年)。清周善长有《登南峰古塔》诗:“曲径盘旋上,

    游山屐印泥。昂头一天逼,俯瞰万山低。破寺供春茗,荒村 报午鸡。读碑怀胜迹,今昔感增凄。” 自古又有好茶当须好水配一说,而杭州历代较为 出名的当属虎跑泉和龙井泉。虎跑泉位于杭州西湖西南大慈 山白鹤峰麓。明代万历《杭州志》也载,唐元和十四年(公 元 819 年)高僧寰中居此,苦于无水,一日,梦见“二虎刨 地作穴”,泉水从穴中涌出,故名虎刨泉,后又改名为虎跑 泉,此之由来。如今,刻于石壁上的“虎跑泉”三个大字, 出自西蜀书法家谭道一之手。明代高濂《四时幽赏录》载: “西湖之泉,以虎跑为最。西山之茶,以龙井为佳。”清代 乾隆皇帝(公元 1736-1795 年)品评天下佳茗,敕封虎跑 泉为“天下第三泉”。杭州龙井泉,一名龙泓,又名龙湫, 位于杭州西湖西南的凤篁岭上。传说,龙井与江海相通,龙 居其中,故名。元代虞集《咏龙井茶》、明孙一元《饮龙井 诗》和田艺蘅的《煮泉小品》中都对龙井泉备为推崇。龙井 泉周围还有神运石、涤心沼、一片云等胜迹。同时,与龙井 寺、龙井村、龙井茶,“四龙合一”,相得益彰。现今,距
  181. 182 离龙井泉几百米外的凤篁岭落晖坞还有一口老龙井,紧挨它 的山岩,岩壁上有“老龙井”三个字,据分析,它出自苏轼 之手。杭州历史上的名泉另外还有玉泉、杭州韬光泉、冲泉 等。 余杭双溪陆家井,又称 “苎翁泉”、“陆羽泉”, 据地方志记载,陆羽隐居余杭双溪撰写《茶经》,初隐桑苎 山,后寓双溪吴山,再隐居在将军山清泉附近,并在此汲泉 烹茶。《新唐书.隐逸传》和《余杭县志》均有提及。

    桐庐县严子陵滩水钓台近旁有“天下十九泉”遗 址,传说唐代陆羽曾以此泉煮茶水,品定为天下十九泉,民 国期间临近江边处,建有“天下十九泉”亭,后毁。根据唐 代张又新的《煎茶水记》说这里“溪水至清,水味甚冷”。 还说当地用此水煎茶, 即使所煎的茶是 “陈罴坏茶” , 也 “皆 至芳香。又以煎佳茶,不可名其鲜馥也”。张又新最终认为, 严子陵滩水超出刘伯刍品位第一的扬子江南零水。差不多同 时代的陆羽,亦曾来到严光垂钓的严子陵滩水,通过比较, 认为天下二十个最宜茶水品中,名列第十九,于是又有“天 下第十九泉”之称。 茶文化遗迹,既是宝贵的中华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也是不可再生和逆转的茶历史资源,更是不可低估的一 份文化遗产。进一步挖掘浙江地区的茶文化遗迹对健全浙江 茶叶历史有着莫大意义
  182. 183 茶中良药螃蟹脚 螃蟹脚——在上百年的古茶树才能找得到的一种寄 生植物,目前由于过量采摘,野生数量已极为稀少,而且因 其在野生状态下生长极为缓慢,市场价格也是居高不 下。 以前经常是在景迈出产茶品的茶面上压入一枝半截的,作为 景迈古树茶的标志,现在已经不多见了。“螃蟹脚”为多生 年草本,形状像小珊瑚,因寄生枝杆节状 带毫,故此被当

    地人称为“螃蟹脚”。 据医学专家考证“螃蟹脚”其性寒 凉,味微酸,饮之后回甘爽甜,具有清热解毒,健胃消食, 清胆利尿,降低血脂,血压,对治疗宿食内小便赤热等有明 显疗效。常 饮可防止血管硬化,消除疲劳,延年益寿,孕 妇慎饮。 螃蟹脚,味道清香,入口爽滑,回甘强烈,生津止 渴。即可单独饮用,也可加入普洱茶中一起冲泡,可以大大 提升普洱茶的口感;另外还可以用来褒汤,是极佳的食疗佐 料! 据医学专家考证,“螃蟹脚”性寒凉,味微酸,饮之 后回甘爽甜,具有清热解毒,健胃消食,清胆利尿,降血脂、 血压,对治疗宿食内小便赤热等有明显疗效。常饮 可防止 血管硬化,消除疲劳,延年益寿,孕妇慎饮。正宗古茶树上 的野生螃蟹脚,味道清香,入口爽滑,回甘强烈,生津止渴。
  183. 184 螃蟹脚加普洱茶,其具有较好的医疗 作用,可治肚子疼, 清凉,有防癌保健作用。 敬茶的礼仪 茶叶的原产地在中国。我国的茶叶产量,堪称世界 之最。饮茶在我国,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也是一种源远流 长的文化传统。中国人习惯以茶待客,并形成了相应的饮茶 礼仪。比如,请客人喝茶,要将茶杯放在托盘上端出,并用 双手奉上。茶杯应放在客人右手的前方。在边谈边饮时,要

    及时给客人添水。客人则需善“品”,小口啜饮,满口生香, 而不是作牛饮。 日本有茶道,其实它起源于中国。茶艺已经成为中 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比如中国的“功夫茶”,便是茶道 的一种,有严格的操作程序。 嗅茶。主客坐定以后,主人取出茶叶,主动介绍该 品种的特点、风味,客人则依次传递嗅赏。 温壶。先将开水冲入空壶,使壶体温热。然后将水 倒入“茶船”一种紫砂茶盘。 装茶。用茶匙向空壶中装入茶叶,通常装大半壶。 切忌用手抓茶叶,以免手气或杂味混肴。倒水、续水粗看似 乎是比较简单的,但却是体现对宾客文明礼貌服务的一项重 要内容,因而对倒水、续水有其具体的要求和操作规范。
  184. 185 服务员为宾客倒水、续水时,须先敲门,经同意后 才能进入客房、会客室或会议室。右手拿暖瓶,暖瓶提手归 向把手一边,左手带小毛巾。往高杯中倒水、续水,应用左 手的小指和无名指夹住高杯盖上的小圆球,用大拇指、食指 和中指握住杯把,从桌上端下茶杯,腿一前一后,侧身把水 倒入杯中。 饮茶礼仪拾零 不论是主人还是客人,都不应大口吞咽茶 水,或喝得咕咚咕咚直响。应当慢慢地一小口一小口地仔细

    品尝。遇到漂浮在水面上的茶叶,可用茶杯盖拂去,或轻轻 吹开。切不可以手从杯里捞出来扔在地上,也不要吃茶叶。 西方常以茶会作为招待宾客的一种形式,茶会通常在下 午 4 时左右开始, 设在客厅之内。 准备好座椅和茶几就行了, 不必安排座次。茶会上除饮茶之外,还可以上一些点心或风 味小吃,国内现在有时也以茶会招待外宾。 我国旧时有以再三请茶作为提醒客人,应当告辞了的做 法,因此在招待老年人或海外华人时要注意,不要一而再、 再而三地劝其饮茶。 尽管不少国家有饮茶的习惯,但饮茶的讲究却是干奇百 怪的。日本人崇尚茶道,作为陶冶人的性灵的一种艺术。以 茶道招待客人,重在渲染一种气氛。至于茶则每人小小的一
  185. 186 碗,或全体参加者轮流饮用一碗,不能喝了一碗又一碗的。 到中国茶馆里去寻访民俗的外宾,越来越多了。在茶馆 里遇上外宾同桌饮茶,应以礼相待。既不要过份冷淡,也不 要过于热情,作到不亢不卑就行了。 饮茶的四个禁忌 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具有解除油腻、 兴奋神经、消食利尿、生津止渴等作用。 专家提醒,适当饮茶对身体确实有好处,但如果饮 茶有四点需要特别引起注意:

    一、喝浓茶要小心“茶醉”。 平时以素食为主、脂肪量摄入少的人不宜大量饮茶, 或平时没有饮茶习惯,偶尔大量饮浓茶,容易引起“茶醉”。 其症状是:心慌、头晕、四肢无力或站立不稳,同时伴有饥 饿感。如发生“茶醉”应马上吃些饭菜或糖果,可以起到解 “醉”作用。 二、饮茶以每日 1 次——2 次、每次 2 克——3 克为宜。 忌空腹、服药时或睡前饮浓茶。 三、有 6 类人群不宜饮茶。
  186. 187 养不良的人和婴幼儿;患神经衰弱、失眠、甲亢、 结核等慢性病的人;发热病人;患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人; 心脏病患者;怀孕及哺乳期妇女。 四、少饮新茶。 如何品茶 品茶艺术的主要内容: 尝茶:从干茶的色泽、老嫩、 形状,观察茶叶的品质。 闻香:鉴赏茶叶冲泡后散发出清

    香(包括留在研究会盖上的“盖面香”) 观汤:欣赏茶叶 在冲泡时上下翻腾、舒展之过程,茶叶溶解情况及茶叶冲泡 沉静后的姿态。 品味:品赏茶汤的色泽和滋味。 唐宋时品 茶工于煎,重在品茶汤的汤花。对茶汤的色、香、味,则以 色为主。进入瀹茶的明清时代,品茶则工于“沦”,重在品 茶的味和香了。 品茶如参禅。而饮茶因能清心寡欲、养气 颐神,故向有“茶中带禅、茶禅一味”之说。 故中华历来 以茶香与书香、墨香齐名(号称“三香”),是高雅、安祥、 和谐之社会精神的体现。 文人墨客,清茶一杯,淡风论雅; 芸芸众生,一茗在手,照样海阔天空。 平易近人,宁静淡 泊,雅俗共赏,这就是茶之性,茶之品。 品茶艺术之延伸 ——欣赏茶叶的外形美: 品茶时欣赏茶叶的“外形美”, 是品茶艺术的延伸,是品茶者的赏心乐事之一。茶叶的外形 可谓千姿百态,五彩缤纷。在茶叶大家庭中,形形色色的茶 叶,似珠、似花、似针、似矛、似眉、似碗、似螺、似片 品
  187. 188 茶与其他饮茶方式的不同。 品常饮茶按饮茶方式不同,可 分为:品茶、喝茶、饮茶、灌茶四种,其中品茶,或称品茗, 为饮茶之最高方式。 一般习惯,江浙沪爱饮绿茶,广东、香港爱饮红 茶,福建、台湾爱饮乌龙茶,云南爱饮普洱茶,而我国北方 则大多爱饮“香片”(即花茶)。 在国外一般来说,欧美 喜欢饮红茶,非洲爱饮绿茶,东南亚也偏爱乌龙,日本则嗜

    好蒸青绿茶。 乌龙茶的品饮,乌龙茶的品饮,和一般茶叶 不同,自有它的独特之处。品饮前,先用“高冲、低斟、括 沫、淋盖”等传统方法冲泡。品饮时,用右手食指、拇指按 住杯边沿,中指顶住杯底,戏称“三龙护鼎”。 各种茶的功效 乌龙茶: 减肥美容,降低胆固醇 绿茶: 皮肤美白,改善贫血,防癌,减少药物副作用 红茶: 消脂 菊花茶: 降火,利尿 玫瑰花茶: 美化皮肤,舒解神经,玫瑰花:滋润养颜,护肤美 容,活血,保护肝脏,消除疲劳,促进血液循环之功能。可 治慢性胃炎及肝炎。适女性,小孩饮用。 桂桂香:滋阴补肾,调整机能,调节内分泌,保肝养胃,排 毒养颜。
  188. 189 薰衣草茶: 去疤美容,舒解神经,适女性,小孩饮用. 铃典 : 减肥,健身,适女性,小孩饮用. 卡蒙米罗: 预防感冒,适女性,小孩饮用. 洛神花茶: 降血压

    莎波力: 味道重,调整消化系统,醒酒醒脑,适男性饮用 波芦媚那: 味道重,调整消化系统,醒酒醒脑,适男性饮用 泰姆茶: 抑制气喘,适小孩饮用 姜母茶: 去风发汗,开脾胃 决明茶: 明目,清血,味淡. 鱼腥草茶: 利尿 杨桃茶: 退火,止咳,化痰 葡萄乾茶: 强精,补血,补脑 枸杞茶: 退肝火,养肾气,明目 绿豆茶: 退火,润燥,解毒,利尿 黑豆茶: 解肾毒火,提神,化痰,止咳 大麦茶: 去湿止痒 莲心茶: 降肝火 印度红茶: 降血压 云南沱茶: 减肥美容,降低胆固醇 蜂蜜茶: 滋养,润燥,解毒,止痛 勿忘我: 清热解毒,清心明目,滋阴补肾,养颜美容,补 血羊血,并能促经机体新陈代谢,延缓细胞衰老,提高免疫
  189. 190 能力。 康乃馨:养容养颜,安神止渴,清心明目,消炎除烦,生津 润喉,健胃消积。对治疗头痛牙痛有明显疗效。 千日红:内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维生素 C、E 及多种微量 元素,具有清肝明目、止咳定喘、降压排毒、美容养颜等功 效。 百合花:富含蛋白质、淀粉、糖、磷、铁以及多种微量元素。

    有安心、定胆、益智、润肺止咳 茉莉花:改善昏睡及焦虑现象,对慢性胃病、经期失调也有 功效。 雪丽花:清肝降火、理气健胃、解热排毒、强肾壮骨。 藏红花:养血补血、生津益气、排毒养颜、理气健胃,特别 是治疗妇科疾病有明显疗效。 灯笼花:对肾亏、肾虚引起的腰腿酸痛、四肢痉挛、肾重不 举有良好疗效。 辛夷花:排毒养颜、消暑止渴、降压减肥。 野菊花:性寒,味甘苦,抗病毒,去风湿,止头痛,明目。 金莲花:清热解毒、养肝明目、提神健胃,对治疗口腔炎、 咽炎、扁桃体炎均有明显疗效。 玉蝴蝶:美白肌肤、将压减肥,并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延 缓细胞衰老,提高免疫力。 红巧梅:降火消炎、排毒养颜、延缓衰老、对治疗内分泌紊
  190. 191 乱引起的黄褐斑、雀斑、色斑、暗疮等有明显疗效。 紫罗兰:淡紫色的紫罗兰,具有解除酗酒、头痛,消除焦虑 的作用,尤其对呼吸道疾病有疗效。 玫瑰茄:止咳,消暑,抗衰老,降脂减肥。 金银花:清热凉血、解毒散痛、治疗面部座疮。 薰衣草:有抗菌功能,可预防感冒、咳嗽,可舒解压力、解 除焦虑、驱风、排气。 人参花:安神醒脑、清热解毒、润肺清火。 桂花:具有止咳化痰、养生润肺之功效,解除口干舌燥、胀

    气、肠胃不适。 薄荷叶:有增强体力、镇静作用,帮助消化,适合混合在各 种花草茶里。可预防口臭。建胃助消化,驱风邪,治头痛。 胶股蓝:清热解毒、能降血脂、降胆固醇。 芙蓉花:滋润养颜,护肤美容,富含维生素 C 。 向日葵花:止咳、去痰,可治支气管炎及气喘。 牡丹花:可镇痛、止咳、止泄、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高血压 等。 杜鹃花:能降血脂、降胆固醇、滋润养颜。 银杏叶:清热解毒、能降血脂、降胆固醇。 紫罗兰:排毒养颜、降脂减肥。 辛夷花:健胃保肝、清肝降火。 菩提花:防止皮肤老化、消除黑斑、对于流行性感 冒、神
  191. 192 经衰弱、慢性失眠具有疗效。 迷迭香:有祛痰、抗感染、杀菌之功效,可增强活力、提神。 增强记忆力,降低胆固醇。 甘菊:明目、退肝火,治疗失眠,降低血压,可增强活力、 提神。增强记忆力、降低胆固醇。 百里香:止咳,祛痰,可支气管炎及气喘。 马鞭草:有效治疗便头痛及强化神经系统,亦能调节经期不 适,达到养生防老之效,和玫瑰花搭配有瘦身之效。解毒、 消炎、退热、利尿。

    金盏花:消炎、杀菌、促进血液循环,解经痛,在重感冒时 饮用可利尿、退烧。 柑橙花:富含维生素 C,治失眠,降低焦虑和神经衰弱。 柠檬草:健胃、利尿、滋润肌肤。 洛神花:清热解渴,清心降火、止咳、降血压、消除疲劳。 富含维生素 C,可改善体质。 蓝葵锦:具有逸肝脏,使经络通畅,消除眼睛疲劳,对呼吸 道有温和保养的效果。可治疗感冒、喉痛、咳嗽。 矢车菊:可帮助消化,舒缓风湿疼痛,有助于治疗胃痛、支 气管炎 饮茶礼仪拾零 不论是主人还是客人,都不应大口吞咽茶 水,或喝得咕咚咕咚直响。应当慢慢地一小口一小口地仔细
  192. 193 品尝。遇到漂浮在水面上的茶叶,可用茶杯盖拂去,或轻轻 吹开。切不可以手从杯里捞出来扔在地上,也不要吃茶叶。 西方常以茶会作为招待宾客的一种形式,茶会通常在下 午 4 时左右开始, 设在客厅之内。 准备好座椅和茶几就行了, 不必安排座次。茶会上除饮茶之外,还可以上一些点心或风

    味小吃,国内现在有时也以茶会招待外宾。 我国旧时有以再三请茶作为提醒客人,应当告辞了的做 法,因此在招待老年人或海外华人时要注意,不要一而再、 再而三地劝其饮茶。 尽管不少国家有饮茶的习惯,但饮茶的讲究却是干奇百 怪的。日本人崇尚茶道,作为陶冶人的性灵的一种艺术。以 茶道招待客人,重在渲染一种气氛。至于茶则每人小小的一 碗,或全体参加者轮流饮用一碗,不能喝了一碗又一碗的。 到中国茶馆里去寻访民俗的外宾,越来越多了。在茶馆 里遇上外宾同桌饮茶,应以礼相待。既不要过份冷淡,也不 要过于热情,作到不亢不卑就行了。 冬天喝什么茶好? 冬季宜饮红茶,红茶味甘性温,善蓄阳气,生热暖腹, 可以增强人体对寒冷的抗御能力。此外,冬季人们的食欲增 强,进食油腻食品增多,饮用红茶还可去油腻,开胃口,助 养生。
  193. 194 喝茶的时候最好是单纯品饮,体会茶的香气和滋味。 但和友人一起喝茶,聊天,再吃点小零食,也是一种娱乐休 闲的方式。 喝茶的时候吃什么,首先看各人的爱好,其次看搭 配在一起的口感。浇卤的小豆干,瓜子,蜜饯,干果都是不 错的搭配,这几年流行全国的鸭脖子,麻辣香鲜,喝茶时吃 也很不错。上海人习惯吃鸭肫肝,四川人喜欢的麻辣鸡爪也 不错的茶搭档。有些人的脾胃比较虚弱,喝茶的时候有“胃 潮”的感觉,吃几片小桃酥或是其他甜甜的小西点也是不错

    的,可以缓解这种感觉。喝红茶时,吃起司蛋糕和栗子蛋糕, 口感相得益彰。还有一种搭配的方法就是喝茶吃咸菜。有一 年在周庄喝阿婆茶,吃腌茶,窗外下雨,感觉特别清爽。 建议喝茶的时候应适量吃一点水果,不要过量,以免给肠胃 带来负担,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够错开时间。 中国茶文化 1. 绿茶:茶是不经过发酵的茶,即将鲜叶经过摊晾 后直接下到一二百度的热锅里炒制,以保持其绿色的特点。 主要花色有:西湖龙井茶、日照绿茶、雪青茶、碧 l 螺春茶、黄山毛峰茶、庐山云雾、六安瓜片、蒙顶茶、太平 猴魁茶、顾渚紫笋茶、信阳毛尖茶、竹叶青、都匀毛尖、平 水珠茶、 西山茶、雁荡毛峰茶、华顶云雾茶、涌溪火青茶、 敬亭绿雪茶、峨眉峨蕊茶、都匀毛尖茶、恩施玉露茶、婺源
  194. 195 茗眉茶、雨花茶、莫干黄芽茶、五山盖米茶、普陀佛茶、西 农毛尖。 2. 红茶 :红茶与绿茶恰恰相反,是一种全发酵茶(发 酵程度大于 80%)。红茶的名字得自其汤色红。 主要花色有:祁门红茶、滇红、英德红茶、正山小种红 茶等。

    3. 黑茶:黑茶原来主要销往边区,像云南的普洱茶就 是其中一种。普洱茶又分两种《一是传统普洱茶 也就是生 茶》,是以云南特有的大叶种晒青毛茶,经蒸压自然干燥一 定时间贮放形成的特色茶。另一种也《就是现代普洱茶 也 就是熟茶》是经过潮水微生物固态发酵形成的。普洱茶具有 降脂、减肥和降血压的功效,在东南亚和日本很普及。不过 真要说减肥,效果最显著的还是乌龙茶。 4. 乌龙茶 :乌龙茶也就是青茶,是一类介于红绿茶之 间的半发酵茶。乌龙茶在六大类茶中工艺最复杂费时,泡法 也最讲究,所以喝乌龙茶也被人称为喝工夫茶。 主要花色有: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凤凰单丛、冻顶 乌龙茶等。 5. 黄茶 :著名的君山银针茶就属于黄茶,黄茶的制法 有点像绿茶,不过中间需要闷黄工序。 主要花色有:君山银针、沩山毛尖、霍山黄芽、霍山黄 大茶等。
  195. 196 6. 白茶:白茶则主要是通过萎凋、干燥制成的。白茶 外形、香气和滋味都是非常好的。 主要花色有:白毫银针、白牡丹 。 将上述几种常见的分类方法综合起来,中国茶叶则可分 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两大部分: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饮用茶并 创立独具中华民族典雅的饮茶文化的国家。茶文化作为中国

    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兴于唐中期“茶圣”陆羽《茶经》 的问世。 《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是陆羽对唐中 期以前中国茶叶的历史、产地、以及茶的功效、栽培、采制、 煎煮、饮用等知识作了全面仔细的阐述,是中国古代最完备 的一部茶学专著。《茶经》的问世,是中国茶文化正式形成 的标志。 我国是茶的故乡,世界上最早的茶树发源地就在我 国云南——思茅。茶,在我国最早是作为“祭品”出现在宫 廷的祭祀活动中。其次,以“食用”的形式出现在方士的日 常生活中。后来,又以“药用”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到了隋唐,茶开绐作为饮料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现 在,茶早已风靡世界 ,占据全球三大饮料之首。
  196. 197 茶文化的发展史,是我国社会发展史的一个缩影。通过对 茶文化历史的了解,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我国社会的发展历 史。从而,使我们更加深爱祖国的传统茶学文化。 好茶,好水,好茶具 俗话说:“水乃茶之母,器乃茶之父”,有了好茶 叶,更需好水好茶具,才能将其神韵表现淋漓尽致。 1、泡茶用水,一般都用天然水,天然水按来源可分 为泉水(山水)、溪水、江水(河水)、湖水、井水、雨水、 雪水等。自来水是通过净化后的天然水。自来水有时用过量

    氯化物消毒,气味很重,可先将水贮存在罐中,放置 24 小 时后再用火煮沸泡茶。水的硬度和茶品质关系密切。水的 PH 值大于 5 时,汤色很深,PH 值达到 7 时,茶黄素倾向于自动 氧化而消失。软水易溶解茶叶有效成份,故茶味较浓。另外, 水中的含铅量达到 0.2mg/kg 时,茶叶变苦;镁含量大于 2mg/kg 时,茶味变淡;钙含量大于 2mg/kg 时,茶味变涩; 若达到 4 mg/kg 时,茶味变苦。因此泡茶宜选软水或暂时硬 水为好。在天然水中,雨水和雪水属软水,溪水、泉水、江 水(河水)属暂时硬水,部分地下水为硬水,蒸馏水为人工 软水。
  197. 198 2、茶具则“宜陶景瓷”(宜兴的陶器,景德镇的瓷 器)为佳。紫砂壶:产于江苏的宜兴,它具有吸香性和透气 性,茶叶在里面溶出的营养物质达 95%以上,所以用得越久 的紫砂壶泡制出的茶汤就越香,此壶专用于冲泡乌龙茶。蒸 茶四宝:孟臣罐、玉书 (提梁壶)、潮汕炉、若琛瓯 (白瓷品茗杯)。 3、优质乌龙茶的特征——外形:铁观音茶条索壮结

    重实,略呈圆曲;水仙茶条索肥壮、紧结,带扭曲条形;乌 龙茶条索结实肥重、卷曲。色泽:乌龙茶色泽沙绿乌润或青 绿油润。香气:乌龙茶有花香。 汤色:乌龙茶汤色橙黄或 金黄、清澈明亮。滋味:茶汤醇厚、鲜爽、灵活。叶底:绿 叶红镶边,即叶脉和叶缘部分呈红色,其余部分呈绿色,绿 处翠绿稍带黄,红处明亮。检视干茶的同时还要注意手感, 球型茶手握柔软是干燥不足;拿在手上抖动要觉得有分量, 太轻者滋味淡薄,太重者易苦涩;条型包种茶,如叶尖有刺 手感,是茶青太嫩或退青不足造成“积水”的现象,喝起来 会苦涩。 洞庭碧螺春的传说 相传很早以前,西洞庭山上住着一位名叫碧螺的姑 娘,东洞庭山上住着的一个名叫阿祥小伙子。两人心里深深
  198. 199 相爱着。有一年,太湖中出现一条凶恶残暴的恶龙,扬言要 碧螺姑娘,阿祥决心与恶龙决一死战, 一天晚上,阿祥操 起渔叉,潜到西洞庭山同恶龙博斗,直到斗了七天七夜,双 方都筋疲力尽了,阿祥昏倒在血泊中。 碧螺姑娘为了报答阿祥救命恩,她亲自照料阿祥。 可是阿祥的伤势一天天恶化。一天,姑娘找草药来到了阿祥 与恶龙博斗的地方, 忽然看到一棵小茶树长得特别好,

    心想: 这可是阿祥与恶龙博斗的见证,应该把它培育好,至清明前 后,小茶树长出了嫩绿的芽叶,碧螺采摘了一把嫩梢,回家 泡给阿祥喝。说也奇怪,阿祥喝了这茶,病居然一天天好起 来了。阿祥得救了,姑娘心上沉重的石头也落了地。就在两 人陶醉在爱情的幸福之中时,碧螺的身体再也支撑不住,她 倒在阿祥怀里,再也睁不开双眼了。阿祥悲痛欲绝,就把姑 娘埋在洞庭山的茶树旁。从此,他努力培育茶树,采制名茶。 “从来佳茗似佳人”,为了纪念碧螺姑娘。人们就把这种名 贵茶叶取名为“碧螺春”。 茉莉花茶的传说 很早以前北京茶商陈古秋同一位品茶大师研究北方 人喜欢喝什么茶,陈古秋忽想起有位南方姑娘曾送给他一包 茶叶未品尝过,便寻出请大师品尝。 冲泡时,碗盖一打开,先是异香扑鼻,接着在冉冉
  199. 200 升起的热气中, 看见有一位美貌姑娘, 两手捧着一束茉莉花, 一会功夫又变成了一团热气。 陈古秋不解就问大师, 大师说: “这茶乃茶中绝品‘报恩茶’”。陈古秋想起三年前去南方 购茶住客店遇见一位孤苦伶仃少女的经历,那少女诉说家中 停放着父亲尸身,无钱殡葬,陈古秋深秋深为同情,便取了

    一些银子给她。三年过去,今春又去南方时,客店老板转交 给他这一小包茶叶,说是三年前那位少女交送的。当时未冲 泡,谁料是珍品。“为什么她独独捧着茉莉花呢?”两人又 重复冲泡了一遍,那手捧茉莉花的姑娘又再次出现。陈古来 一边品茶一边悟道:“依我之见,这是茶仙提示,茉莉花可 以入茶。”次年便茉莉花加到茶中,从此便有了一种新茶类 茉莉花茶(十大名茶之一)。 福鼎白牡丹的传说 福建省福鼎县盛产白牡丹茶(十大名茶之一),传 说在西汉时期,有位名叫毛义的太守,因看不惯贪官当道, 于是弃官随母去深山老林归隐。母子俩来到一座青山前,只 觉得异香扑鼻,经探问一位老者得知香味来自莲花池畔的十 八棵白牡丹,母子俩见此处似仙境一般,便留了下来。一天, 母亲因年老加之劳累,病倒了。毛义四处寻药。一天毛义梦 见了白发银须的仙翁,仙翁告诉他“治你母亲的病须用鲤鱼
  200. 201 配新茶,缺一不可。”毛义认为定是仙人的指点。这时正值 寒冬季节,毛义到池塘里踊冰捉到了鲤鱼,但冬天到哪里去 采新茶呢?正在为难之时,那十八棵牡丹竟变成了十八仙 茶,树上长满嫩绿的新芽叶。毛义立即采下晒干,白毛茸茸 的茶叶竟像是朵朵白牡丹花。毛义立即用新茶煮鲤鱼给母亲 吃,母亲的病果然好了。后来就把这一带产的名茶叫做“白 牡丹茶”。 白毫银针的传说 福建省东北部的政和县盛产一种名茶,色白如银形

    如针,据说此茶有明目降火的奇效,可治“大火症”,这种 茶就叫“白毫银针”(十大名茶之一)。 传说很早以前有一年,政和一带久旱不雨,瘟疫四 起,在洞宫山上的一口龙井旁有几株仙草,草汁能治百病。 很多勇敢的小伙子纷纷去寻找仙草,但都有去无回。有一户 人家,家中兄妹三人志刚、志诚和志玉。三人商定轮流去找 仙草。这一天,大哥来到洞宫山下,这时路旁走出一位老爷 爷告诉他说仙草就在山上龙井旁,上山时只能向前不能回 头,否则采不到仙草。志刚一口气爬到半山腰,只见满山乱 石,阴森恐怖,但忽听一声大喊“你敢往上闯!”,志刚大 惊,一回头,立刻变成了这乱石岗上的一块新石头。志诚接 着去找仙草。在爬到半山腰时由于回头也变成了一块巨石。
  201. 202 找仙草的重任终于落到了志玉的头上。她出发后,途中也遇 见白发爷爷,同样告诉她千万不能回头等话,且送她一块烤 糍粑,志玉谢后继续往前走,来到乱石岗,奇怪声音四起, 她用糍粑塞住耳朵, 坚决不回头, 终于爬上山顶来到龙井旁, 采下仙草上的芽叶,并用井水浇灌仙草,仙草开花结子,志 玉采下种子,立即下山。回乡后将种子种满山坡。这种仙草 便是茶树,这便是白毫银针名茶的来历。

    君山银针的传说 君山银针是绿茶精品。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 山。其成品茶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茶芽内面呈金黄色, 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而且包裹坚实,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银 针,故得其名。君山茶历史悠久,唐代就已生产、出名。文 成公主出嫁西藏时就曾选带了君山茶。后梁时已列为贡茶, 以后历代相袭。它的特点是:全由芽头制成,茶身满布毫毛, 色泽鲜亮;香气高爽,汤色橙黄,滋味甘醇。虽久置而其味 不变。冲泡时可从明亮的杏黄色茶汤中看到根根银针直立向 上,几番飞舞之后,团聚一起立于杯底。其采制要求很高, 比如采摘茶叶的时间只能在清明节前后 7-10 天内,还规定 了 9 种情况下不能采摘,即雨天、风霜天、虫伤、细瘦、弯 曲、空心、茶芽开口、茶芽发紫、不合尺寸等。
  202. 203 湖南省洞庭湖的君山出产银针名茶,据说君山茶的 第一颗种子还是四千多年前娥皇、女英播下的。后唐的第二 个皇帝明宗李嗣源, 第一回上朝的时候, 侍臣为他捧杯沏茶, 开水向杯里一倒,马上看到一团白雾腾空而起,慢慢地出现 了一只白鹤。这只白鹤对明宗点了三下头,便朝蓝天翩翩飞 去了。 再往杯子里看,

    杯中的茶叶都齐崭崭地悬空竖了起来, 就像一群破土而出的春笋。过了一会,又慢慢下沉,就像是 雪花坠落一般。明宗感到很奇怪,就问侍臣是什么原因。侍 臣回答说 “这是君山的白鹤泉 (即柳毅井) 水, 泡黄翎毛 (即 银针茶)缘故。”明宗心里十分高兴,立即下旨把君山银针 定为“贡茶”。君山银针冲泡时,棵棵茶芽立悬于杯中,极 为美观的。 武夷大红袍的传说 大红袍(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福建省武夷岩茶(乌 龙茶)中的名丛珍品。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产于福 建崇安东南部的武夷山。 武夷山栽种的茶树,品种繁多,有大红袍、铁罗汉、 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枞”。此外还有以茶生长环境命名 的不见天、金锁匙;以茶树形状命名的醉海棠、醉洞宾、钓 金龟、凤尾草等;以茶树叶形命名的瓜子金、金钱、竹丝、
  203. 204 金柳条、倒叶柳等。 大红袍的来历传说很好,传说古时,有一穷秀才上京赶考, 路过武夷山时,病倒在路上,幸被天心庙老方丈看见,泡了 一碗茶给他喝,果然病就好了,后来秀才金榜题名,中了状 元,还被招为东床驸马。一个春日,状元来到武夷山谢恩, 在老方丈的陪同下,前呼后拥,到了九龙窠,但见峭壁上长 着三株高大的茶树,枝叶繁茂,吐着一簇簇嫩芽,在阳光下 闪着紫红色的光泽,煞是可爱。老方丈说,去年你犯鼓胀病, 就是用这种茶叶泡茶治好。

    很早以前, 每逢春日茶树发芽时, 就鸣鼓召集群猴,穿上红衣裤,爬上绝壁采下茶叶,炒制后 收藏,可以治百病。状元听了要求采制一盒进贡皇上。第二 天,庙内烧香点烛、击鼓鸣钟,召来大小和尚,向九龙窠进 发。众人来到茶树下焚香礼拜,齐声高喊“茶发芽!”然后 采下芽叶,精工制作,装入锡盒。状元带了茶进京后,正遇 皇后肚疼鼓胀,卧床不起。状元立即献茶让皇后服下,果然 茶到病除。皇上大喜,将一件大红袍交给状元,让他代表自 己去武夷山封赏。一路上礼炮轰响,火烛通明,到了九龙窠, 状元命一樵夫爬上半山腰,将皇上赐的大红袍披在茶树上, 以示皇恩。说也奇怪,等掀开大红袍时,三株茶树的芽叶在 阳光下闪出红光,众人说这是大红袍染红的。后来,人们就 把这三株茶树叫做“大红袍”了。有人还在石壁上刻了“大 红袍”三个大字。从此大红袍就成了年年岁岁的贡茶。
  204. 205 又说康熙年间,皇帝下江南,不服水土,重病染身, 卧床不起。御医良医,献策献方,不计其数,就是不愈,一 干人等,束手无策。这时,有人献上一包茶叶,请康熙皇帝 饮用。嗬,一喝,病就痊愈!康熙皇帝大喜,得知是九龙窠 峡谷壁上之神茶,忙赐大红御袍,派人送到武夷山,披挂于 这丛茶上,以示谢意。钦定“大红袍”名,指为贡茶。“大 红袍”名扬天下。 其实,大红袍,历代都是贡茶,至今沿袭着。现六 棵茶树,年产茶

    7、8 两,定额半斤送中央,余下二、三两 交省上。一说专供用于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一说专供用于接 待外国总统。 武夷大红袍的传说 大红袍(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福建省武夷岩茶(乌 龙茶)中的名丛珍品。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产于福 建崇安东南部的武夷山。 武夷山栽种的茶树,品种繁多,有大红袍、铁罗汉、 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枞”。此外还有以茶生长环境命名 的不见天、金锁匙;以茶树形状命名的醉海棠、醉洞宾、钓 金龟、凤尾草等;以茶树叶形命名的瓜子金、金钱、竹丝、 金柳条、倒叶柳等。 大红袍的来历传说很好,传说古时,有一穷秀才上京赶考,
  205. 206 路过武夷山时,病倒在路上,幸被天心庙老方丈看见,泡了 一碗茶给他喝,果然病就好了,后来秀才金榜题名,中了状 元,还被招为东床驸马。一个春日,状元来到武夷山谢恩, 在老方丈的陪同下,前呼后拥,到了九龙窠,但见峭壁上长 着三株高大的茶树,枝叶繁茂,吐着一簇簇嫩芽,在阳光下 闪着紫红色的光泽,煞是可爱。老方丈说,去年你犯鼓胀病, 就是用这种茶叶泡茶治好。 很早以前, 每逢春日茶树发芽时,

    就鸣鼓召集群猴,穿上红衣裤,爬上绝壁采下茶叶,炒制后 收藏,可以治百病。状元听了要求采制一盒进贡皇上。第二 天,庙内烧香点烛、击鼓鸣钟,召来大小和尚,向九龙窠进 发。众人来到茶树下焚香礼拜,齐声高喊“茶发芽!”然后 采下芽叶,精工制作,装入锡盒。状元带了茶进京后,正遇 皇后肚疼鼓胀,卧床不起。状元立即献茶让皇后服下,果然 茶到病除。皇上大喜,将一件大红袍交给状元,让他代表自 己去武夷山封赏。一路上礼炮轰响,火烛通明,到了九龙窠, 状元命一樵夫爬上半山腰,将皇上赐的大红袍披在茶树上, 以示皇恩。说也奇怪,等掀开大红袍时,三株茶树的芽叶在 阳光下闪出红光,众人说这是大红袍染红的。后来,人们就 把这三株茶树叫做“大红袍”了。有人还在石壁上刻了“大 红袍”三个大字。从此大红袍就成了年年岁岁的贡茶。 又说康熙年间,皇帝下江南,不服水土,重病染身, 卧床不起。御医良医,献策献方,不计其数,就是不愈,一
  206. 207 干人等,束手无策。这时,有人献上一包茶叶,请康熙皇帝 饮用。嗬,一喝,病就痊愈!康熙皇帝大喜,得知是九龙窠 峡谷壁上之神茶,忙赐大红御袍,派人送到武夷山,披挂于 这丛茶上,以示谢意。钦定“大红袍”名,指为贡茶。“大 红袍”名扬天下。 其实,大红袍,历代都是贡茶,至今沿袭着。现六 棵茶树,年产茶 7、8 两,定额半斤送中央,余下二、三两

    交省上。一说专供用于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一说专供用于接 待外国总统。 安溪铁观音的传说 安溪是福建省东南部靠近厦门的一个县,是闽南乌 龙茶的主产区,种茶历史悠久,唐代已有茶叶出产。安溪境 内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适宜于茶树的生长,而且经历代茶 人的辛勤劳动,选育繁殖了一系列茶树良种,目前境内保存 的良种有 60 多个,铁观音、黄旦、本山、毛蟹、大叶乌龙、 梅占等都属于全国知名良种。 因此安溪有“茶树良种宝库”之称。在众多的茶树 良种中,品质最优秀、知名度最高的要数“铁观音”了。 铁观音原产安溪县西坪镇,已有 200 多年的历史, 关于铁观音品种的由来,在安溪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
  207. 208 传,清乾隆年间。安溪西坪上尧茶农魏饮制得一手好茶,他 每日晨昏泡茶三杯供奉观音菩萨,十年从不间断,可见礼佛 之诚。 一夜, 魏饮梦见在山崖上有一株透发兰花香味的茶树, 正想采摘时,一阵狗吠把好梦惊醒。第二天果然在崖石上发 现了一株与梦中一模一样的茶树。于是采下一些芽叶,带回 家中,精心制作。制成之后茶味甘醇鲜爽,精神为之一振。 魏认为这是茶之王,

    就把这株茶挖回家进行繁殖。 几年之后, 茶树长得枝叶茂盛。因为此茶美如观音重如铁,又是观音托 梦所获,就叫它“铁观音”。从此铁观音就名扬天下。铁观 音是乌龙茶的极品,其品质特征是:茶条郑曲,肥壮圆结, 沉重匀整,色泽砂绿,整体形状似晴蜓头、螺旋体、青蛙腿。 冲泡后汤色多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 厚甘鲜,回甘悠久,俗称有“音韵”。茶音高而持久,可谓 “七泡有余香”。 品饮铁观音茶,必备小巧精细的茶具, 茶壶、茶杯均以小为好。将茶叶放入茶壶中达五分满,沸水 冲泡洗茶后,再续水正式冲泡 2—3 分钟,倒入小杯品饮, 以后可连续续水冲泡。品饮铁观音先闻其香再品其味,每次 饮量虽不多,但满口生香,回味无穷。 杭州西湖龙井的传说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杭州龙井狮峰山下, 看乡女采茶,以示体察民情。这天,乾隆皇帝看见几个乡女
  208. 209 正在十多棵绿荫荫的茶蓬前采茶,心中一乐,也学着采了起 来。 刚采了一把,忽然太监来报:“太后有病,请皇上 急速回京。”乾隆皇帝听说太后娘娘有病,随手将一把茶叶 向袋内一放,日夜兼程赶回京城。其实太后只因山珍海味吃 多了,一时肝火上升,双眼红肿,胃里不适,并没有大病。 此时见皇儿来到, 只觉一股清香传来, 便问带来什么好东西。

    皇帝也觉得奇怪,哪来的清香呢?他随手一摸,啊,原来是 杭州狮峰山的一把茶叶,几天过后已经干了,浓郁的香气就 是它散出来了。太后便想尝尝茶叶的味道,宫女将茶泡好, 茶送到太后面前,果然清香扑鼻,太后喝了一口,双眼顿时 舒适多了,喝完了茶,红肿消了,胃不胀了。太后高兴地说: “杭州龙井的茶叶,真是灵丹妙药。”乾隆皇帝见太后这么 高兴,立即传令下去,将杭州龙井狮峰山下胡公庙前那十八 棵茶树封为御茶,每年采摘新茶,专门进贡太后。至今,杭 州龙井村胡公庙前还保存着这十八棵御茶,到杭州的旅游者 中有不少还专程去察访一番,拍照留念。 龙井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虎跑泉素称“杭州 双绝”。虎跑泉是怎样来的呢?据说很早以前有兄弟二人, 哥弟名大虎和二虎。二人力大过人,有一年二人来到杭州, 想安家住在现在虎跑的小寺院里。和尚告诉他俩,这里吃水 困难,要翻几道岭去挑水,兄弟俩说,只要能住,挑水的事
  209. 210 我们包了,于是和尚收留了兄弟俩。有一年夏天,天旱无雨, 小溪也干涸了,吃水更困难了。一天,兄弟俩想起流浪过南 岳衡山的“童子泉”,如能将童子泉移来杭州就好了。兄弟 俩决定要去衡山移来童子泉,一路奔波,到衡山脚下时就昏 倒了,狂风暴雨发作,风停雨住过后,他俩醒来,只见眼前 站着一位手拿柳枝的小童,这就是管“童子泉”的小仙人。 小仙人听了他俩的诉说后用柳枝一指,水洒在他俩身上,霎 时,兄弟二人变成两只斑斓老虎,小孩跃上虎背。老虎仰天 长啸一声,带着“童子泉”直奔杭州而去。老和尚和村民们

    夜里作了一个梦,梦见大虎、二虎变成两只猛虎,把“童子 泉”移到了杭州,天亮就有泉水了。第二天,天空霞光万朵, 两只老虎从天而降,猛虎在寺院旁的竹园里,前爪刨地,不 一会就刨了一个深坑,突然狂风暴雨大作,雨停后,只见深 坑里涌出一股清泉,大家明白了,肯定是大虎和二虎给他们 带来的泉水。为了纪念大虎和二虎,他们给泉水起名叫“虎 刨泉”。后来为了顺口就叫“虎跑泉”。用虎跑泉泡龙井茶, 色香味绝佳,现今的虎跑茶室,就可品尝到这“双绝”佳饮。 龙井,本是一个地名,也是一个泉名,而现在主要是茶名。 龙井茶产于浙江杭州的龙井村,历史上曾分为“狮、龙、云、 虎” 四个品类, 其中多认为以产于狮峰的老井的品质为最佳。 龙井属炒青绿茶,向以“色绿、香郁、味醇 、形美” 四绝著称于世。好茶还需好水泡。“龙井茶、虎跑水”被并
  210. 211 称为杭州双绝。虎跑水中有机的氮 化物含量较多,而可溶 性矿物质较少,因而更利于龙井茶香气、滋味的发挥。 冲泡龙井茶可选用玻璃杯, 因其透明, 茶叶在杯中逐渐伸展, 一旗一枪,,上下沉浮,汤明色绿,历历在目,仔细观赏, 真可说是一种艺术享爱。 有专家说,正宗龙井可能绝迹。

    井,本是一个地名,也是一个泉名,而现在主要是 茶名。龙井茶产于浙江杭州的龙井村,历史上曾分为“狮、 龙、云、虎”四个品类,其中多认为以产于狮峰的老井的品 质为最佳。 龙井属炒青绿茶,向以“色绿、香郁、味醇 、 形美”四绝著称于世。好茶还需好水泡。 “龙井茶、虎跑水” 被并称为杭州双绝。虎跑水中有机的氮 化物含量较多,而 可溶性矿物质较少,因而更利于龙井茶香气、滋味的发挥。 冲泡龙井茶可选用玻璃杯, 因其透明, 茶叶在杯中逐渐伸展, 一旗一枪,,上下沉浮,汤明色绿,历历在目,仔细观赏, 真可说是一种艺术享爱。 虎跑泉龙井茶与的传说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杭州龙井狮峰山下, 看乡女采茶,以示体察民情。这天,乾隆皇帝看见几个乡女 正在十多棵绿荫荫的茶蓬前采茶,心中一乐,也学着采了起 来。刚采了一把,忽然太监来报:“太后有病,请皇上急速 回京。”乾隆皇帝听说太后娘娘有病,随手将一把茶叶向袋
  211. 212 内一放, 日夜兼程赶回京城。 其实太后只因山珍海味吃多了, 一时肝火上升,双眼红肿,胃里不适,并没有大病。此时见 皇儿来到,只觉一股清香传来,便问带来什么好东西。皇帝 也觉得奇怪,哪来的清香呢?他随手一摸,啊,原来是杭州 狮峰山的一把茶叶,几天过后已经干了,浓郁的香气就是它 散出来了。太后便想尝尝茶叶的味道,宫女将茶泡好,茶送 到太后面前,果然清香扑鼻,太后喝了一口,双眼顿时舒适

    多了,喝完了茶,红肿消了,胃不胀了。太后高兴地说: “杭 州龙井的茶叶,真是灵丹妙药。”乾隆皇帝见太后这么高兴, 立即传令下去,将杭州龙井狮峰山下胡公庙前那十八棵茶树 封为御茶,每年采摘新茶,专门进贡太后。至今,杭州龙井 村胡公庙前还保存着这十八棵御茶,到杭州的旅游者中有不 少还专程去察访一番,拍照留念。 龙井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虎跑泉素称“杭州 双绝”。虎跑泉是怎样来的呢?据说很早以前有兄弟二人, 哥弟名大虎和二虎。二人力大过人,有一年二人来到杭州, 想安家住在现在虎跑的小寺院里。和尚告诉他俩,这里吃水 困难,要翻几道岭去挑水,兄弟俩说,只要能住,挑水的事 我们包了,于是和尚收留了兄弟俩。有一年夏天,天旱无雨, 小溪也干涸了,吃水更困难了。一天,兄弟俩想起流浪过南 岳衡山的“童子泉”,如能将童子泉移来杭州就好了。兄弟 俩决定要去衡山移来童子泉,一路奔波,到衡山脚下时就昏
  212. 213 倒了,狂风暴雨发作,风停雨住过后,他俩醒来,只见眼前 站着一位手拿柳枝的小童,这就是管“童子泉”的小仙人。 小仙人听了他俩的诉说后用柳枝一指,水洒在他俩身上,霎 时,兄弟二人变成两只斑斓老虎,小孩跃上虎背。老虎仰天 长啸一声,带着“童子泉”直奔杭州而去。老和尚和村民们 夜里作了一个梦,梦见大虎、二虎变成两只猛虎,把“童子 泉”移到了杭州,天亮就有泉水了。第二天,天空霞光万朵, 两只老虎从天而降,猛虎在寺院旁的竹园里,前爪刨地,不 一会就刨了一个深坑,突然狂风暴雨大作,雨停后,只见深

    坑里涌出一股清泉,大家明白了,肯定是大虎和二虎给他们 带来的泉水。为了纪念大虎和二虎,他们给泉水起名叫“虎 刨泉”。后来为了顺口就叫“虎跑泉”。用虎跑泉泡龙井茶, 色香味绝佳,现今的虎跑茶室,就可品尝到这“双绝”佳饮。 黄山毛峰的传说 黄山毛峰:产于安徽黄山,是中国名茶排名第三, 特级黄山毛峰堪称我国毛峰名茶,特级黄山毛峰白毫显露, 色如象牙,叶金黄,清香高长,汤色清澈,滋味鲜浓醇厚, 甘甜,近年来,烘青绿茶制作工艺有所改变,其制作时,烘
  213. 214 青绿茶和炒青绿茶相结合。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是著名的游览胜地,而且群山之中所 产名茶“黄山毛峰”,品质优异。讲起这种珍贵的茶叶,还 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呢! 明朝天启年间,江南黟县新任县官熊开元带书童来 黄山春游,迷了路,遇到一位腰挎竹篓的老和尚,便借宿于 寺院中。 长老泡茶敬客时,知县细看这茶叶色微黄,形似雀舌,身披 白毫,开水冲泡下去,只见热气绕碗边转了一圈,转到碗中

    心就直线升腾,约有一尺高,然后在空中转一圆圈,化成一 朵白莲花。那白莲花又慢慢上升化成一团云雾,最后散成一 缕缕热气飘荡开来,清香满室。知县问后方知此茶名叫黄山 毛峰,临别时长老赠送此茶一包和黄山泉水一 ⒅鲆欢ㄒ 么 巳 迮莶拍艹鱿职琢 婢啊P苤 鼗叵匮煤笳 鐾 熬捎烟 街 乩捶茫 憬 迮莼粕矫 灞硌萘艘环 L 街 厣跏蔷 玻 罄吹 骄┏琴髯嗷噬希 胂紫刹柩 η肷汀;实鄞 罱 硌荩 欢 患 琢 婢俺鱿郑 噬洗笈 街 刂坏镁菔邓档滥索鹣刂 匦芸 住; 实哿⒓创 钚芸 苌螅 芸 蠓街 从没粕饺 迮葜 剩 裁髟涤 珊笄肭蠡鼗粕饺∷ P苤 乩吹交粕桨菁 だ希 だ辖 饺 桓 队杷 T诨实勖媲霸俅纬迮萦癖 械幕粕矫 澹 怀鱿至税琢 婀郏 实劭吹妹伎 坌Γ 愣孕苤 厮档溃?朕念你献茶有功, 升你为江南巡抚,三日后就上任去吧。”熊知县心中感慨万
  214. 215 千,暗忖道“黄山名茶尚且品质清高,何况为人呢?”于是 脱下官服玉带,来到黄山云谷寺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正志。 如今在苍松入云、修竹夹道的云谷寺下的路旁,有一檗庵大 师墓塔遗址,相传就是正志和尚的坟墓。 “冻顶乌龙”的来历 冻顶乌龙是台湾省出产的乌龙茶珍品,与包种茶合称姐妹 茶。其制法近似青心乌龙,但味更醇厚,喉韵强劲,高香尤 浓。因产于冻顶山上,故名冻顶乌龙。 冻顶山是台湾省凤凰山的一个支脉,海拔

    700 多米,月平均 气温在 20℃左右, 所以冻顶乌龙实不是因为严寒冰冻气候所 致,那么为什么叫“冻顶”呢? 据说因为这山脉迷雾多雨, 山陡路险崎岖难走,上山去的人都要绷紧足趾,台湾俗语称 为“冻脚尖”才能上山,所以此山称之为冻顶山。相传在 100 多年前, 台湾省南投县鹿谷乡中, 住着一位勤奋好学的青年, 名叫林凤池,他学识广博,体健志高,而且非常热爱自己的 祖国。记不得是哪一年,他听说福建省要举行科举考试,就 很想去试试,可是家境贫寒,缺少路费,不能成行。 乡亲们喜欢林凤池为人正直,有学识,有志气,有抱负,得 知他想去福建赴考,就相约跑来对他说:“风池,你想去考
  215. 216 是好事,去吧,有困难,大家帮你,你别发愁,赶快做好准 备吧!”说罢大家就慷慨解囊,给 林凤池凑了足够的路费。 林感激万分,第三天即拜别乡亲上路了。临行时乡亲们到海 边送行,七嘴八舌地再三叮嘱:“祝你一路顺风,路上多加 小心啊!”不管考得怎样,可要回来呀!”别忘了故乡和乡 亲,我们盼你回来呢!”林凤池感动得流下泪来,暗暗下定 决心,一定要为乡亲们争光。 不久,林凤池果然金榜题名,考上了举人并在县衙内就职。

    一天,林风池决定回台湾探亲,在回台湾前邀同僚一起到武 夷山一游。上得山来,只见“武夷山水天下奇,千峰万壑皆 美景,”山上岩间长着很多茶树,又听说树上的嫩叶做成乌 龙茶,香高味醇,久服有明目、提神;利尿、去腻、健胃、 强身等作用,便想能带些回台湾多好啊,于是向当地茶农购 得茶苗 36 棵,精心带土包好,带到了台湾南投县。乡亲们 见风池锦衣还乡,喜出望外,又见他带来福建祖家传种的乌 龙茶苗,格外兴奋,他们推选几位有经验的老农,仔细地把 36 棵茶苗种植在附近最高的冻顶山上,并派专人精心管理。 加之台湾气候温和, 茶苗棵棵成活, 不断吐着绿油油的嫩芽, 可爱极了。接着,人们按照林风池介绍的方法,采摘芽叶, 加工成了乌龙茶。这茶说来也怪,山上采制,山下就闻到了 清香,而且喝起来清香可口,醇和回甘,气味奇异,成为乌
  216. 217 龙茶中风韵独特的佼佼者,这就是现今台湾省“冻顶乌龙” 的来历。 茶叶知识连载(一) 第一节 中国制茶历史 一、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西汉《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 得荼而解之”。 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

    用:“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已出 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 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 二、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初步加工的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 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碎制,饼茶穿孔,贯串 烘干,去其青气。 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即制茶厂, 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 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 记述,有六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 三、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1、宋代在蒸青团茶的生产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 香味不正的缺点, 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 直接烘干的做法,
  217. 218 将蒸青团茶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时还出现了 对散茶的鉴赏方法和品质要求。由宋至元,饼茶、龙凤团茶 和散茶同时并存。 2、明代明太祖朱元璋于 1391 年下诏,废龙团兴散 茶。使得蒸青散茶大为盛行。 四、从蒸青到炒青 1、炒青绿茶自唐代已始而有之。唐刘禹锡《西山兰

    若试茶歌》 中言道: “山僧后檐茶数丛……斯须炒成满室香” 。 这是至今发现的关于炒青绿茶最早的文字记载。 2、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茶录》、 《茶疏》、 《茶解》中均有详细记载。蒸青茶香味不够浓郁,于是出现 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 五、从绿茶发展至其它茶类 使茶叶从鲜叶到原料,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 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 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 茶叶知识连载(二) 第二节 茶叶分类 我国茶类的划分目前尚无统一的方法: ①依据加工方法不同的品质上的差异:绿茶、红茶、乌龙茶 (青茶)、白茶、黄茶和黑茶六大类。
  218. 219 ②依据我国出口茶的类别:绿、红、乌龙茶、白、花、紧压 茶、速溶茶七大类。 我国茶叶可分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两大部分。 以多酚类化合物氧化程度来分:依次是绿茶(不发酵)、黄、 黑茶、白茶、青茶、红茶(全发酵) 茶类起源先后:绿、黄、黑、白、红、青。 一、基本茶类(六大茶类) ⑴绿茶:鲜叶-杀青-揉捻(做形)-干燥 ⑵黄茶:鲜叶-杀青-揉捻-闷黄-干燥

    ⑶黑茶:鲜叶-杀青-揉捻-渥堆-干燥 ⑷白茶:萎凋-干燥(新工艺白茶:萎凋-轻揉-干燥) ⑸青茶(乌龙茶):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做形)-干燥 ⑹红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 (一) 绿茶类 绿茶类属不发酵茶。这类茶的茶叶颜色是翠绿色,泡出来的 茶汤是绿黄色,因此称为“绿茶”。例如,雨花茶、龙井、 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 颜色:碧绿、翠绿或黄绿,久置或与热空气接触易变 色。 原料:嫩芽、嫩叶,不适合久置。 香味:清新的绿豆香,味清淡微苦。 性质:富含叶绿素、维生素 C(一般每 100 克绿茶中含量可
  219. 220 高达 IO0 毫克~250 毫克,高级龙井茶含量可达 360 毫克以 上,比柠檬、柑橘等水果含量还高。茶性较寒凉,咖啡碱、 茶碱含量较多,较易刺激神经。 茶肴:可泡汤、或轻炒入菜。

    (二) 红茶类 红茶类属全发酵茶(发酵度:100%)。红茶通常是碎片状, 但条形的红茶也不少。因为,它的颜色是深红色,泡出来的 茶汤又呈朱红色,所以叫“红茶”。英文却把它称做 Black Tea ,意思是黑茶,确实外国人喝的红茶颜色较深,呈暗红 色。例如,祁门红茶、滇红、宜红等。 颜色:暗红色。 原料:大叶、中叶、小叶都有,一般是切青、碎型和条型。 香味:麦芽糖香;一种焦糖香,滋味浓厚略带涩味。 性质:温和。不含叶绿素、维生素 C。因咖啡碱、茶碱较少, 兴奋神经效能较低。 茶肴:适合爆香、炒、炸,可人菜。 (三)、青茶类 青茶类属半发酵茶(发酵度:10%~70%),俗称乌龙茶。种 类繁多,这种茶呈深绿色或青褐色,泡出来的茶汤则是蜜绿 色或蜜黄色。例如,冻顶乌龙茶、闽北水仙、铁观音茶、武 夷岩茶等。 颜色:青绿、暗绿。
  220. 221 原料:两叶一芽,枝叶连理,大都是对口叶,芽叶已成 熟。 香味:花香果味,从清新的花香、果香到熟果香都有, 滋味醇厚回甘,略带微苦亦能回甘,是最能吸引人的茶叶。 性质:温凉。略具叶绿素、维生素 C,茶碱、咖啡碱约有 3%。 茶肴:煎、炒或研粉,或直接人菜均可,以茶人菜这类 茶应用较广。

    茶叶知识连载(三) (四)、白茶类 白茶类属部分发酵茶(发酵度:10%)。白茶是成条状的白 色茶叶,泡出来的茶汤成象牙色;因白茶是采自茶树的嫩芽 制成,细嫩的芽叶上面盖满了细小的白毫,白茶的名称就因 此而来。例如,银针白毫、白牡丹、寿眉等。 颜色:色白隐绿,干茶外表满披白色茸毛。 原料:福鼎大白茶种的壮芽或嫩芽制造,大多是针形或 长片形。 香味:汤色浅淡,味清鲜爽口、甘醇、香气弱。 性质:寒凉,有退热祛暑作用。 茶肴:可添加在汤或凉拌菜中,以示名贵。 (五)、黄茶类
  221. 222 黄茶类属部分发酵茶(发酵度:10%)。黄茶是一种发 酵不高的茶类,制造工艺似绿茶,过程中加以闷黄。因此, 具有黄汤黄叶的特点。例如,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 芽等。 颜色:黄叶黄汤。 原料:带有茸毛的芽头,芽或芽叶制成。制茶工艺类 似绿茶,在过程中加以闷黄。 香味:香气清纯,滋味甜爽。 性质:凉性,因产量少,是珍贵的茶叶。

    茶肴:佐汤、佐菜,提高菜肴的珍贵。 (六)、黑茶类 黑茶类属后发酵茶(随时间的不同,其发酵程度会变化)。 这类茶多半销往俄罗斯或我国边疆地区为主;大部分内销, 少部分销往海外。因此,习惯上把黑茶制成的紧压茶称为边 销茶。例如,普洱茶、湖南黑茶、老青茶、六堡散茶等。 颜色:青褐色,汤色橙黄或褐色,虽是黑茶,但泡出 来的茶汤未必是黑色。 原料:花色、品种丰富,大叶种等茶树的粗老梗叶或 鲜叶经后发酵制成。 香味:具陈香,滋味醇厚回甘。 性质:温和。属后发酵,可存放较久,耐泡耐煮。 茶肴:可焖煮人菜,或做成茶点心,别具风味。
  222. 223 茶叶知识连载(四) 二、再加工茶类 再加工茶类的分类,以毛茶加工(制法)为基础,再加工茶 类的品质形成主要取决于毛茶初制。如再加工后,品质变化 较小,则哪一类毛茶再加工,仍就归哪一类。 如再制绿茶花茶,仍属绿茶类。 云南沱茶、 饼茶和小园饼茶属晒青绿茶加工, 不经堆积和

    “发 花过程”,色香味变化不大,制法和品质靠近绿茶,归入绿 茶类。 1、花茶类 花茶是将茶叶加花窨烘而成(发酵度视茶类而别,大 陆以绿茶窨花多,台湾以青茶窨花, 目前红茶窨花愈来愈 多)。这种茶富有花香,以窨的花种命名,如茉莉花茶、牡 丹绣球、桂花乌龙茶、玫瑰红茶等。花茶又名“窨花茶”、 “香片”等。饮之既有茶味,又有花的芬芳,是一种再加工 茶叶。 颜色:视茶类而别,但都会有少许花瓣存在。 原料:以茶叶加花窨焙而成,茉莉花、玫瑰、桂花、黄 枝花、兰花等,都可加入各类茶中窨成花茶。 香味:浓郁花香和茶味。 性质:凉温都有,因富花的特质,饮用花茶另有花的风
  223. 224 味。 茶肴:清蒸类菜肴或佐汤类菜肴适合加花茶。 2、紧压茶类 紧压茶以红茶、绿茶、青茶、黑茶的毛茶为原料,经加工、 蒸压成型而成。因此,紧压茶属于再加工茶类。中国目前生 产的紧压茶,主要有花砖、普洱方茶、竹筒茶、米砖、沱茶、 黑砖、茯砖、青砖、康砖、金尖塔、方包茶、六堡茶、湘尖、 紧茶、圆茶和饼茶饼茶等。 颜色:大都是暗色,视何种茶类为原料而有所不同。

    泡出来的茶汤颜色也属于深色。 原料:各种茶类的毛茶都可为原料,是属于再加工茶类。 香味:沉稳、厚重。 性质:现代紧压茶与古代的团茶、饼茶在原料上有所不同。 古代是采摘茶树鲜叶经蒸青、磨碎、压模成型后干燥制成。 现代紧压茶是以毛茶再加工,蒸压成型而成。 茶肴: 适用炖补类及卤味的菜肴; 加配料可做成可口的茶点、 食品。 3、粉茶和抹茶类 粉茶以不发酵茶为主,也有青茶粉茶、红茶粉茶、花果茶粉 茶等,是用茶叶磨成粉末而成。抹茶是经覆盖栽培的碾茶, 经磨成极其细微的粉末而成。 颜色:绿抹茶翠绿;青茶粉茶黄绿;红茶粉茶褐色。
  224. 225 原料:抹茶是日本特产,台湾省所产茶粉是将茶叶磨成粉, 是一种茶粉而已,与日本抹茶不同,并非真正的抹茶。抹茶 是一种特殊茶,绿茶为主,制造抹茶的原料是一种专门的日 本碾茶,利用石磨磨成万分之一厘米以下,可悬浮在热水中 而不沉淀。 香味:海苔青味,或菜香味。 性质:营养成分较丰富,叶绿素、维生素 C 较多,性较寒。

    茶肴:添加在菜、饭内,或做沙拉、包子、饺子馅,洒在汤 内 均可。 4、.添加味茶和非茶之茶 因制茶技术的发展以及市场的需要,有以茶叶再加工的茶, 或将茶叶添加其他材料产生新的口味称添加味茶。例如液态 茶,茶叶配上草药的草药茶、八宝茶。有的根本是没有茶叶 的非茶之茶,如杜仲茶、冬瓜茶、绞股蓝茶、刺五加茶、玄 米茶等。 此类茶大都是以有疗效而为人们所饮用。因此,也 有称为“保健茶”,是一种民间传统、具有疗效的代用茶。 茶叶知识连载(五) 第三节 茶叶的鉴别
  225. 226 一、真茶与假茶的鉴别 假茶是指用外形与茶树叶片相似的其他植物的嫩叶 做成茶叶 的样子来冒充茶叶,如柳树叶、冬青树叶等。 真茶与假茶的判别,除专业机构可采用化学方法分析鉴定 外,一般都依靠感官来辨识。 首先可闻香,具有茶类固有的清香的是真茶;如果有青腥气 或其它异味的是假茶。其次,可以观色,真茶的干茶或茶汤 颜色与茶名相符,如绿茶翠绿,汤色淡黄微绿。红茶乌黑,

    汤色红艳明亮。若假茶则颜色杂乱不协调,或与茶叶本色不 一致。另外,还可以从叶底来进行识别,虽然茶树的叶片大 小、厚度、色泽不尽相同,但茶叶具有某些独特的形态特点, 是其他植物所没有的。 如茶树叶片背部叶脉凸起, 主脉明显, 侧脉相连,成闭锁的网状系统;茶树叶片边缘锯齿为 16~3 埘,上密下疏,近叶柄处无锯齿;茶树叶片在茎上的分布, 呈螺旋状互生;茶树叶片背部的绒毛,基部短,多呈 45°~ 90°弯曲。这些特点,都是茶树独有的。 根据以上几个方面,真茶、假茶是可以鉴别出的, 但真假原料混合加工的假茶,鉴别难度就较大。 二、新茶与陈茶的鉴别 俗话说“饮茶要新,饮酒要陈”。大部分品种的茶,
  226. 227 新茶总是比陈茶品质好。因为,茶叶在存放过程中,受环境 中的温度、湿度、光照及其他气味的影响。其中的内含物质 如酸类、醇类及维生素类,容易发生缓慢的氧化或缩合,从 而使茶叶的有效成分含量增加或减少,茶叶的色、香、味、 形失去原有的品质特色。 鉴别新茶与陈茶,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判断: 1、新茶外观新鲜,干硬疏松;陈茶暗软紧缩。 新茶干燥,手一捻便碎;陈茶软而重,不易捻碎。 2、香气。新茶气味清香、浓郁;陈茶香气低浊,甚至有霉

    味或无味。 3、色泽。新茶看起来都较有光泽、清澈,而陈茶均较晦暗。 如绿茶新茶青翠嫩绿,陈茶则黄绿、枯灰;红茶新茶乌润, 而陈茶灰褐。 4、滋味。新茶滋味醇厚、鲜爽,陈茶滋味淡薄、滞沌。 三、春茶、夏茶、秋茶和冬茶的鉴别 我国长江中下游是主要产茶区域。一般来讲,春茶 是指当年 5 月底之前采制的茶叶; 夏茶是指 6 月初至 7 月底采制的茶叶; 而 8 月以后采制的当年茶叶,称为秋茶;10 月以后就是冬茶 了。 以绿茶为例,春茶由于茶树休养生息一个冬天,新 梢芽叶肥壮,而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使春茶色泽翠绿,
  227. 228 叶质柔嫩,毫毛多,叶片中有效物质含量丰富。所以,春茶 滋味鲜爽,香气浓烈,是全年品质最好的时期。而夏季时, 茶树生长迅速,叶片中可溶物质减少,咖啡碱、花青素、茶 多酚等苦涩味物质增加。因此,夏茶滋味较苦涩,香气也不 如春茶浓。秋季的茶树已经过两次以上采摘,叶片内所含物 质相对减少,叶色泛黄,大小不一,滋味、香气都较平淡。 从干茶来看,春茶茶芽肥壮,毫毛多,香气鲜浓,条索紧结。 春茶红茶乌润,绿茶翠绿。夏茶条索松散,叶片宽大,香气 较粗老。夏茶红茶红润,绿茶灰暗。秋茶则叶片轻薄,大小

    不一,香气平和。秋茶红茶暗红,绿茶黄绿。 从湿茶看,春茶冲泡时茶叶下沉快,香气浓烈持久, 滋味鲜醇,叶底为柔软嫩芽。春茶红茶汤色红艳,绿茶汤色 绿中透黄。夏茶冲泡时茶叶下沉慢,香气欠高,滋味苦涩, 叶底较粗硬。夏茶红茶汤色红暗,绿茶汤色青绿。秋茶则汤 色暗淡滋味淡薄,香气平和,叶底大小不等。 华南茶区少部分地区采摘冬茶,制作乌龙茶。 四、窨花茶与拌花茶的鉴别 真正的窨花茶制作完成后,已经失去花香的花干要 充分剔除,越是高级花茶越是不能留下花干,但是窨过的茶 叶留有浓郁的花香,香气鲜纯,冲泡多次仍可闻到。而拌花 茶常常会有意夹杂花干做点缀, 闻起来只有茶味, 没有花香, 冲泡后也只是第一泡时有些低浊的香气。还有一些拌花茶会
  228. 229 喷入化学香精,但这种香气有别于天然花香的清鲜,也只能 维持很短时间。 五、高山茶与平地茶的鉴别 高山出好茶,是由于生态环境适宜茶树生长,如雨 量充沛,光照适中,土壤肥沃,植被繁茂等,这些条件都较 平地优越。因此,高山茶芽叶肥壮,颜色绿,茸毛多,茶叶 条索紧结,白毫显露,香气浓郁,滋味醇厚耐冲泡。而平地 茶芽叶较小,质地轻薄,叶色黄绿,茶叶香气略低,滋味略 淡。

    茶叶知识连载(六) 第四节 茶叶的选购与保存 一、茶叶的选购 根据“新、干、匀、香、净” 和“一看、二闻、三摸、四 品”的原则。 即看外形、色泽,闻香气,摸条索,开汤品尝。具体如下: 色泽----不同茶类有不同的色泽特点。绿茶中的炒青应呈黄 绿色,烘青应呈深绿色蒸青应呈翠绿色,龙井则应在鲜绿色 中略带米黄色;如果绿茶色泽灰暗、深褐,质量必定不佳。 绿茶的气色应呈浅绿或黄绿,清澈明亮;若为暗黄或混浊不 清,肯定也不是好茶。红茶应乌黑油润,汤色红艳明亮,有 些上品工夫红茶,其茶汤可在茶杯四周形成一圈黄色的油
  229. 230 环,俗称“金圈”;若汤色暗淡,混浊不清,必是下等红茶。 乌龙茶则以色泽青褐光润为好。 看外形----从茶叶的外形可以判断茶叶的品质,因为茶叶的 好坏与茶采摘的鲜叶直接相关,也与制茶相关,这都反应在 茶叶的外形上。如好的龙井茶,外形光、扁平、直,形似碗 钉;好的珠茶,颗粒圆紧、均匀;好的工夫红茶条索紧齐, 红碎茶颗粒齐整、划一;好的毛峰,茶芽毫多、芽锋露等等。 如果条索松散,颗粒松泡,叶表粗糙,身骨轻飘,就算不上 是好茶。

    闻香气----各类茶叶本身都有香味,如绿茶具清香,上品绿 茶还有兰花香、板栗香等,红茶具清香及甜香或花香;乌龙 茶具熟桃香等。若香气低沉,定为劣质茶;有陈气的为陈茶; 有霉气等异味的为变质茶。就是苦丁茶,嗅起来也具有自然 的香气。花茶则更以浓香吸引茶客。 尝滋味----或者叫茶叶的滋味,茶叶的本身滋味由苦、涩、 甜、鲜、酸等多种成分构成。其成分比例得当,滋味就鲜醇 可口,同时,不同的茶类,滋味也不一样,上等绿茶初尝有 其苦涩感,但回味浓醇,令口舌生津;粗老劣茶则淡而无味, 甚至涩口、麻舌。上等红茶滋味浓厚、强烈、鲜爽;低级红 茶则平淡无味。苦丁茶入口是很苦的,但饮后口有回甜。 二、储藏茶叶 答:存放茶叶要注意茶叶的含水量和环境因素及包装用品。
  230. 231 ①茶叶含水量:茶叶贮放最适合水量是 3%,一般超过 7%变 质加快。 ②温度:温度高易变质。0——5℃。 ③湿度:若包装不严,当相对湿度 60%以上时,茶叶含水量 在两三天可达到 8%易变质。

    ④光线: 光线直射茶叶, 能加快某些内含物质的氧化和陈化。 ⑤氧气:茶叶内含茶多酚,抗坏血酸等物质,在存放中能单 独或混合自动氧化,不利于品质。 ⑥包装甪品:茶叶具吸附性能,易染异味。 贮藏方法: A 陶罐或铁罐内放或生石灰、木炭贮存,花茶则忌。 B 瓶装 C 低温贮存,将茶叶封入容器放入冰箱 50C,可贮存一年以 上。 D 充氧包装。 茶叶知识连载(七) 第五节 主要名茶介绍与各类茶的品饮 一、主要名茶介绍 1、西湖龙井(细嫩炒青绿茶):西湖龙井产于浙江省杭州 市西湖山区的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故有“狮、 龙、云、虎、梅”五品之称,其中以狮峰龙井的品质最佳,
  231. 232 它香高持久,滋味鲜醇,色泽黄绿,俗称“糙米色”,外形 扁平光滑,形似碗钉,汤色碧绿明亮,具有色翠、香郁、味 醇、形美四大特点。冲泡后,芽芽挺立,汤清色绿,味道醇 美。特别是“明茶”(清明前采制)、“雨前茶”(谷雨前 采)更是不同寻常。龙井茶现在分为 11 级,即特级和 1~10 级,全年中以春茶品质最好。特级和

    1 级多为春茶期采制。 2、洞庭碧螺春(细嫩炒青绿茶):产于江苏省吴县太湖 的东洞庭山和西洞庭山。碧螺春条索纤细,卷曲如螺,香气 浓郁,滋味鲜醇(花香果味),汤色清绿,有“一嫩(芽叶) 三鲜(色、香、味)”的赞誉。 (色、香、味)”的赞誉。 3、太平猴魁(细嫩烘青绿茶 ):产于安徽省太平县猴坑, 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之称。叶脉在绿色的叶 片中微微泛红,俗称“红丝线”。香气独特,滋味甘醇,多 次在国内外荣获金奖和优等奖,1985 年被定为国家优质名 茶。 4、信阳毛尖(细嫩炒青绿茶):以车云山天雾塔峰所产品 质最佳,有“师河中心水,车云顶上茶”之说。信阳毛尖外 形细、圆、紧、直、多白毫;内质清香,汤绿味浓,芽叶嫩 匀,色绿光润。 1995 年被列为我国十大名茶之一 5、君山银针(黄茶)清明前三日开始采摘,要求芽头肥壮
  232. 233 重实,每 500 克成茶约有 2.5 万个芽头,并有“九不采”之 说,1959 年在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冲泡后三 起三落。 6、安溪铁观音(乌龙茶、青茶类)索壮实紧结,得实似

    铁,外形如观音双手合什,便赐名为“铁观音”。 有“青 蒂、绿腹、红镶边、三节色”之称。汤色金黄澄鲜,以小壶 泡饮工夫茶,香高味厚,耐泡,有“七泡有余香”之说。铁 观音在国际国内评比中多次获奖。 7、凤凰水仙(乌龙茶、青茶类)产于广东省潮安县凤凰 山,海拔在 1100 米以上。按成品品质,依次分为凤凰单枞、 凤凰浪菜、凤凰水仙三个品级,其中以凤凰单丛品质最好。 凤凰水仙茶,味醇厚回甘,香芳烈持久,汤澄黄、明澈,叶 呈“绿叶红镶边”,外形壮挺,色泽金褐光润,泛朱砂红点。 以小壶泡饮,浓香扑鼻。 8、祁门红茶(简称祁红)是我国传统工夫红茶中的珍品, 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9、六安瓜片(细嫩烘青绿茶) 10、黄山毛峰(细嫩烘青绿茶) 茶叶知识连载(八) 二、各类茶的品饮 茶类不同,花色不一,其品质特性各不相同,因此,不同的
  233. 234 茶,品的侧重点不一样,由此导致品茶方法上的不同。 1.高级细嫩绿茶的品饮 高级细嫩绿茶,色、香、味、形都别具一格,讨人喜爱,品 茶时,可先透过晶莹清亮的茶汤,观赏茶的沉浮、舒展和姿 态,再察看茶汁的浸出、渗透和汤色的变幻,然后端起茶杯, 先闻其香,再呷上一口,含在口,慢慢在口舌间来回旋动, 如此往复品赏。 2.乌龙茶的品饮 乌龙茶的品饮,重在闻香和尝味,不重品形。在在

    实践过程中,又有闻香重于品味的(如台湾),或品味更重 于闻香的(如东南亚一带),潮汕一带强调热品,即洒茶入 杯,以拇指和食指按杯沿,中指抵杯底,慢慢由远及近,使 杯沿接唇,杯面迎鼻,先闻其香,尔后将茶汤含在口中回旋, 徐徐品饮其味,通常三小口见杯底,再嗅留存于杯中茶香。 台湾采用兵是温品,更侧重于闻香。品饮时先将壶中茶汤趁 热倾入公道杯,尔后分注于闻香杯中,再一一倾入对应的小 杯内,而闻香杯内壁留存的茶香,正是人们品乌龙茶的精髓 所在。品啜时,先将闻香杯置于双手手心间,使闻香杯口对 准鼻孔,再用双手慢慢来回搓动闻香杯,使杯中香气尽可能 得到最大限度的享用。 至于啜茶方式,与潮、汕地区无多 大差异。 3.红茶品饮
  234. 235 红茶,人称迷人之茶,这不仅由于色泽红艳油润滋味 甘甜可口,还因为它品饮红茶,除清饮水思源外,还喜欢调 饮,酸的如柠檬,辛的如肉桂,甜的台砂糖,润的如奶酪。 品饮红茶重在领略它的香气,滋味和汤色,所以,通 常多采用壶泡后再分洒入杯。品饮时,先闻其香,再观其色, 然后尝味。饮红茶须在品字上下功夫,缓缓斟饮,细细品味, 方可获得品饮红茶的真趣。 4.花茶品饮 花茶,融茶之味花之香于一体,茶为茶汤的本味,

    花香为茶汤之精神, 茶香与花香巧妙地融合, 构成茶汤适口、 香气芬芳的特有韵味,故而人称花茶是诗一般的茶叶。 花茶常用有盖的白瓷杯或盖碗冲泡,高级细嫩花茶, 也可以用玻璃杯冲泡,高级花茶一经冲泡后,可立时观赏茶 在水中的飘舞、沉浮、展姿,以及茶汁的渗出和茶泡色泽的 变幻。当冲泡 2~3 分钟后,即可用鼻闻香。茶汤稍凉适口 时,喝少许茶汤在口中停留,以口吸气、鼻呼气相结合的方 法使茶汤在舌面来回流动,口尝茶味和余香。 5.细嫩白茶与黄茶品饮 白茶属轻微发酵茶,制作时,通常将鲜叶经萎凋后, 直接烘干而成,所以,汤色和滋味均较清淡。黄茶的品质特 点是黄汤黄叶,通常制作是示经揉捻,因此,茶汁很难浸出。 由于白茶和黄茶,特别是白茶中的白毫银针,黄茶
  235. 236 中的君山银针,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因此是以观赏为主的 一种茶品。当然悠悠的清雅茶香,淡淡的澄黄茶色,微微的 甘醇滋味,也是品赏的重要内容。所以在品饮前,可先观干 茶,它似银针落盘,如松针铺地,再用直筒无花纹的玻璃杯 以 70℃ 的开水冲泡,观赏茶芽在杯水中上下浮动,最终个 个林立的过程,接着,闻香观色。通常要在冲泡后 10

    分钟 左右才开始尝味。这些茶特重观赏,其品饮的方法带有一定 的特殊性。 茶叶知识连载(九) 第六节 饮茶十忌 首先,我们要了解各种人群适合喝什么茶: 用脑过多:茉莉花茶、绿茶 ; 体力劳动、运动过后:乌龙茶、红茶 常处于空气污染严重环境:绿茶; 缺乏劳动和运动的人:绿茶、花茶 嗜烟酒者:绿茶 肉食主义者:乌龙茶 阴虚体质者:绿茶 阳虚体质、脾胃虚寒者:乌龙茶、花茶 便秘:蜂蜜茶
  236. 237 减肥美容:乌龙茶、普 洱茶、绿茶 抗癌、防癌:绿茶 降血脂、防动脉硬化:乌龙茶、绿茶 延年益寿:乌龙茶、红茶 1、忌空腹饮茶空腹饮茶; 2、忌饮烫茶 3、忌饮冷茶温茶:热茶能使人神思爽畅,耳聪目明; 冷茶对身体则有滞寒,聚痰的副作用。

    4、忌浓茶: 浓茶含咖啡因,茶碱多,刺激强,易 引起头痛,失眠。 5、忌冲泡时间太久:不仅茶汤色暗,味差,香低, 失去品尝价值;而且由于茶叶中的维生素 C,维生素 P ,氨基酸等因氧化而减少,使茶汤营养价值 大大降低;同时由于茶汤搁置时间太久,茶汤中的微生 物 (细菌和直菌)数量较多,很不卫生。 6、忌冲泡次数过多:一般茶叶冲泡 3-4 7、忌饭前饮茶:饭前饮茶会冲淡唾液,使饮食无味, 还能暂时使消化器官吸收蛋白质的功能下降。 8、忌饭后马上饮茶:茶中含有鞣酸,能与食物中的 蛋 白 质 , 铁 质 发 生 凝 固 作 用 , 影 响 人 体 对 蛋 白 质 和 铁 质的消化吸收。 9、忌用茶水服药:茶叶中含有大量鞣质,可分解成
  237. 238 鞣 酸 , 与 许 多 药 物 结

    合 而 产 生 沉 淀 , 阻 碍 吸 收 , 影 响 药效。 10、忌饮隔夜茶:因隔夜茶时间过久,维生素已丧 失 茶叶知识连载(十) 认识主要名茶 (一)、实训目的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六大茶类的主要名品的特征;认识评 茶常规设备,掌握扦样、把盘、开汤、嗅香气、看汤色、尝 滋味和评叶底等程序的要求和基本方法,学会评茶的方法。 (二)知识要点 1.茶叶分类、品种、名称 2.泡茶用水的知识 4.茶叶、茶具和水质鉴定知识 (三)技能要点 1、会辨别茶的质量、区分茶类; 2、认识主要名茶说出其产地和品质特征。 3、初步掌握茶叶的一般审评步骤 (四)实习内容: 1)、认识评茶常规设备 包括茶样盘、审茶杯、审茶碗、 叶底盘、茶匙、网
  238. 239 2)、扦样 取样要有代表性。取茶样时从每堆或每件茶叶 的上、中、下不同部位,各扦取 1 把,拼为大样,然后将大 样充分拼和,混合均匀。采用对角线取样法取样 500g,作为 审评茶样。取审评茶样 250

    g 倒入茶样盘,供外形和内质审 评用。 3)、外形审评 双手握住茶样盘边缘进行筛转收拢, 由于茶叶大小、轻重、粗细和整碎不同,大体分成上、中、 下 3 层,分别称之为面装(上段)、中段和下段(下脚), 然后再将标准样用同样方法筛转,进行外形各因子的比较。 审评外形主要看嫩度、条索、净度、色泽等 4 项因子, 以嫩度和条索为主。 (1)、嫩度 如条索紧结重实、有锋苗、色泽油润, 则嫩度高;反之,嫩度低。嫩度越高,茶叶品质越好。 (2)、条索 如原料嫩度高、制工好,则条索紧结, 上、中、下段茶匀称;反之条索弯曲、松飘、断碎。 (3)、净度 指茶叶梗、朴、片、末及非茶类夹杂 物含量多少。高档茶净度好,低档茶净度差。 (4)、色泽 高档茶色泽调匀一致,鲜活油润;低档 茶色枯杂。 审评方法:对照标准样,先看面装,再将面装茶拨在一边, 看中段,最后看下脚断碎程度,片末含量以及上、中、下三 段茶的比例。
  239. 240 4)、内质审评 将样盘中样茶筛转和匀,用拇指、食 指、中指插入茶堆中间,从上面一直取到底部,一次取够, 宁可手中有余茶,不宜多次抓茶增添。称取 3 g,倒入 150ml 的审评杯中,用刚煮沸水冲泡至杯满,盖上杯盖。冲泡 5min

    后,将茶汤倒入审评碗中。倒茶时杯应卧放在碗口上,待茶 汁流尽后,然后将杯盖盖好,放回原处。如碗中有茶叶混入, 用网匙捞出。再用汤匙在碗里搅动茶汤一圈,使沉淀物沉集 于杯底中心。然后按热嗅香气,看汤色,温嗅香气,尝滋味, 冷嗅香气,评定叶底的顺序,逐项审评并记好评语。 (1)、香气 茶汤倒毕,左手拿茶杯,右手揭开 杯盖, 鼻子靠近茶杯, 嗅杯中茶叶挥发出的香气, 重复嗅 1-2 次。每次嗅时,将杯盖盖好,摇动数次,使叶底翻转透香, 再嗅。辨别香气高低、持久性、香型、有无异味等。采用热 嗅、温嗅和冷嗅 3 步进行,热嗅区别香气高低及特殊香味; 温嗅区别香型,如高级绿茶的嫩香、清香、花香等;冷嗅辨 别香气的持久性。 (2)、汤色 茶汤倒入审评碗后,应注意汤色变 化。在热嗅香气后,应立即评定汤色,主要辨别茶汤色泽类 型、深浅、明暗、清浊。绿茶以碧绿、嫩绿明亮为好。 (3)、滋味 尝滋味以热而不烫口(温度 50℃左 右)为宜。区别滋味浓淡、强弱、甘苦、醇涩等方面。应特 别注意辨别浓与苦味。浓是指茶汤入口,味浓醇,而茶汤过
  240. 241 喉则回味甜鲜;苦指茶汤入口苦,回味也苦或更苦。 评定滋味时,用汤匙盛半匙茶汤入口,并使茶汤在口内 打三、四个转后吐入茶盂,由舌尖、舌根、舌两侧的味觉器 官反映出各种滋味特征。 (4)、叶底 将审茶杯内茶叶全部倒入叶底盘内, 用手指将叶子拨开铺匀,看叶底色泽、匀度、嫩度等 3 个方

    面。如感到不很明显,可加些茶汤或清水。匀度和嫩度对照 标准样评定。 3、实习注意事项: 1)、茶样和标准样的处理应同步、同要求进行,以免影响 结果的正确性。 2)、审评前不能吃辛辣或有刺激性食物,不能使用化妆品。 3)、审评时,茶汤不能吞进肚中。 4)、要始终保持审评室的安静和卫生,保持审评用具的卫 生。 茶的保健作用及误区 茶的八大保健作用 茶叶成分对人体的生理、药理功效是多种多样的,归纳 起来主要有如下八大保健作用:
  241. 242 1、兴奋作用:茶叶的咖啡碱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帮 助人们振奋精神、增进思维、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2、利尿作用:茶叶中的咖啡碱和茶碱具有利尿作用, 用于治疗水肿、水滞瘤。利用红茶糖水的解毒、利尿作用能 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3、强心解痉作用:咖啡碱具有强心、解痉、松弛平滑 肌的功效,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是治疗支气 管哮喘、止咳化痰、心肌梗塞的良好辅助药物。 4、抑制动脉硬化作用:茶叶中的茶多酚和维生素

    C 都 有活血化瘀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所以经常饮茶的人当中, 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较低。 5、抗菌、抑菌作用:茶中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于细菌, 能凝固细菌的蛋白质,将细菌杀死。可用于治疗肠道疾病, 如霍乱、伤寒、痢疾、肠炎等。皮肤生疮、溃烂流脓,外伤 破了皮,用浓茶冲洗患处,有消炎杀菌作用。口腔发炎、溃 烂、咽喉肿痛,用茶叶来治疗,也有一定疗效。 6、减肥作用:茶中的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和芳 香类物质等多种化合物,能调节脂肪代谢,特别是乌龙茶对 蛋白质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茶多酚和维生素 C 能降低 胆固醇和血脂,所以饮茶能减肥。
  242. 243 7、防龋齿作用:茶中含有氟,氟离子与牙齿的钙质有 很大的亲和力,能变成一种较为难溶于酸的“氟磷灰石”, 就像给牙齿加上一个保护层,提高了牙齿防酸抗龋能力。 8、抑制癌细胞作用:据报道,茶叶中的黄酮类物质有 不同程度的体外抗癌作用,作用较强的有牡荆碱、桑色素和 儿茶素。 喝茶有助预防老年痴呆 新加坡科学家 13

    日发布一份报告说,喝茶有益大 脑,可减缓脑细胞衰老,使老年人保持头脑敏锐。 新加坡国立大学精神医学系教授吴泽平 (音译) 说: “所 有茶都有这种功效。茶叶便宜、无毒且普遍饮用。” 这项研究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起。科学家 2003 年 9 月 至 2005 年 12 月两年间,研究 2501 名 55 岁或 55 岁以上中 国人的喝茶习惯,对他们的健康状况、注意广度、语言运用 能力和空间视感能力进行评估,同时监测他们的喝茶量。 研究结果显示,三分之二喝茶者两年间记忆力测试成绩 相当。相比之下,35%不喝茶的人测试成绩两年后平均下降 两分,这意味着认知力下降。 科学家发现,茶叶的天然成分儿茶酚可以阻止有害蛋白 累积,保护脑细胞,维持大脑认知能力。
  243. 244 科学家说,与咖啡中的咖啡因不同,茶叶中的咖啡因含 有天然蛋白质茶氨酸。天然蛋白质茶氨酸可以防止咖啡因普 遍带有的副作用,如血压上升、头痛和乏力等。 但吴教授提醒说:“只喝茶是没用的。要养成好的生活 习惯,合理饮食。” 报告说,脑细胞衰老是由神经细胞死亡、诱病基因、小 中风、有害蛋白累积量增加等多重原因造成,通常会导致痴 呆。 喝什么茶对健康更有利

    喝什么茶对健康更有利,不能用一句话来作简单的回 答,也就是说,各种茶叶的营养、药效成分有一定差异,可 适合不同身体条件的人们饮用。比如身体比较虚弱的人,喝 点红茶, 在茶中添加点糖和奶, 既可增加能量又能补充营养。 青年人正处发育旺盛期,以喝绿茶为好。妇女经期前后以及 更年期,性情烦躁,饮用花茶有疏肝解郁、理气调经的功效。 身体肥胖、希望减肥的人,可以多喝些乌龙茶、沱茶等。常 年食牛羊肉较多的人,可以多喝些砖茶、饼茶等经过后发酵 的紧压茶,有助于脂肪食物的消化。经常接触有毒害物质的 工作人员,可以选择绿茶作为劳动保护饮料。脑力劳动者、 军人、驾驶员、运动员、歌唱家、广播员、演员等,为了提
  244. 245 高脑子的敏捷程度,保持头脑清醒、精神饱满,增强思维能 力,判断能力和记忆力,可以饮用高档绿茶,诸如各种名优 绿茶之类。 如果单从各种茶叶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的含量比较而 言,高级绿茶优于其他茶类。如维生素 C、B1 和 B2,磷、钾、 锌等矿物质,茶多酚等物质,其含量通常都是高级绿茶高于

    其他茶。因此,从营养保健的角度而言,喝高级绿茶更有利 于健康。 喝茶四大误区危害健康 据研究,茶含有 600 余种化学成分,其中 有五大类是对人体非常有益的营养物质。然而,在日常生活 中,人们对茶的认识也存在不少误区,可能会给健康带来隐 患。 误区一:浓茶“醒酒”。有人认为,酒后喝浓茶,有“醒 酒”作用,这是一种误解。 因人们饮酒后,酒中乙醇经过 胃肠道进入血液,在肝脏中先转化为乙醛,再转化为乙酸, 然后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经肾排出体外。而酒后饮浓茶,茶 中咖啡碱等可迅速发挥利尿作用,从而促进尚未分解成乙酸 的乙醛(对肾有较大刺激作用的物质)过早地进入肾脏,使肾 脏受损。
  245. 246 误区二:品新茶“心旷神怡”。新茶是指摘下不足一月 的茶,这种茶形、色、味上乘,品饮起来确实是一种享受。 但因茶叶存放时间太短,多酚类、醇 类、醛类含量较多, 如果长时间饮新茶可出现腹痛、腹胀等现象。同时新茶中还 含有活性较强的鞣酸、咖啡因等,过量饮新茶会使神经系统 高度兴奋,可产生四肢无 力、冷汗淋漓和失眠等“茶醉” 现象。

    误区三:饮茶会使血压升高。茶叶具有抗凝、促溶、抑 制血小板聚集、调节血脂、提高血中高密度脂蛋白及改善血 液中胆固醇与磷脂的比例等作用,可防 止胆固醇等脂类团 块在血管壁上沉积,从而防冠状动脉变窄,特别是茶叶中含 有儿茶素,它可使人体中的胆固醇含量降低,血脂亦随之降 低,从而使血压下降。因 此,饮茶可防治心血管疾病。 误区四:“茶医百病”。有人认为,茶不仅是一种安全 的饮料,也是治疗疾病的 良药。殊不知,对有些病人来说, 是不宜喝茶的,特别是浓茶。浓茶中的咖啡碱能使人兴奋、 失眠、代谢率增高,不利于休息;还可使高血压、冠心病、 肾病等患者 心跳加快,甚至心律失常、尿频,加重心肾负 担。此外,咖啡碱还能刺激胃肠分泌,不利于溃疡病的愈合; 而茶中鞣质有收敛作用,使肠蠕动变慢,加重便秘。
  246.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