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自由行動Jimmy Huang @ 2014.05.22 清華大學我與我的社會實踐歷程
View Slide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三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關於自由的故事
1982 年有一位 Richard Stallman發起了自由軟體基金會資料來源 :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Richard_Stallman_at_Pittsburgh_University.jpg
自由軟體是什麼,能吃嗎
簡單說,如果沒有自由軟體這些事情可能都很難發生社運轉播利器 iPad 社運糾團利器智慧型手機 社運訊息串連網站照片來自 民報 3/22 報導http://goo.gl/qTlPCO照片來自 Josh Millerhttps://www.flickr.com/photos/lameazoid/8511951452/
話說回來,自由軟體到底讓我們有什麼自由?
就是一切都是自由的而且你也要給別人同等的自由●以任何目的執行此程式的自由●再發行複製的自由●改進此程式,並公開發布改進的自由資料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wiki/GNU 通用公共授權條款
30 年前如果你是一個前景非常好的資訊工程師人人都搶著要你幫他工作你會為一個自由軟體理念做事嗎?
沒想到 10 年後, Linux 系統出現一舉威脅到 Windows 的系統
以 Linux 為主的應用相繼出現而以 Linux 為主的公司甚至在 1999 年於美國上市
自由軟體基金會成立 30 年後Open Source 的系統為雲端產業重要的基礎資料來源 : http://en.wikipedia.org/wiki/Usage_share_of_operating_systems#Servers_on_the_Internet
Revolution OS 紀錄片
你也要給別人同等的自由●以任何目的執行此程式的自由●再發行複製的自由●改進此程式,並公開發布改進的自由創用 CC 授權給別人同樣的分享、創作自由
內容產業因為創用 CC 授權在 2001 年的成立也讓 10 年後的今天無數內容可以自由的運用
我們身在開放的超展開年代– 1982 自由軟體基金會(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 1998 開放軟體協會( Open Source Initiative )– 2001 創用 CC ( Create Commons )– 2002 開放課程( Open Education Resource )– 2005 台灣政府資訊公開法通過– 2009 開放資料 for 開放政府( Open Data )– 2012 零時政府第零次黑客松
Open Source Software vs Free Software開放(源碼)是一種(開發軟體的)方法論自由(軟體)則是社會運動From GNU https://www.gnu.org/philosophy/free-software-for-freedom.html
第二個故事,關於開源的故事
到底畢業後要做什麼?我猜很多人都有一些想像
看著 9 成同學努力考資工系的研究所我卻迷惘了
到底未來工作的基礎是碩士的練功升等學歷,還是自己的興趣?
當年我選擇了去念了完全與資工系搭不上未來的領域
更重要的是,碩士這個階段的人生讓我有機會接觸了一些不願面對的一些真相
譬如,其中一個學期末作業,在聊大陸「貴嶼鎮」
回顧當年做報告的資料文字 ...
直到 7 年後的今天我每次在換手機時還是有種罪惡感
譬如,飢荒與我何干?迷思概念一:糧食不足才會導致飢荒,因此讓該國多生產點糧食,便可解決飢荒真相:因此全世界的糧食根本就足夠,基因改造來增進產量、技術轉移讓第三世界國家糧食增加 ...等,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因為問題不在缺糧。
迷思概念二:飢荒的國家都是因為人口過多,才造成普遍的貧窮問題,因此許多人買不起食物真相:原本以為人口問題是原因,造成普遍的貧窮和飢荒,沒想到人口過多是貧富不均下的結果。所以要解決人口過多的問題,得先解決貧富不均的問題。
到現在我看到桌上有剩下食物還是有衝動想要掃光 ..
不過影響我最深的是 2006-07 年的一個國科會計畫研究
每 2 週,計畫得跑到高雄美濃和貢寮福隆訪談反水庫 / 反核成員前後一共 12 次
雖非親身經歷他們所經歷的但他們的故事讓每次訪談過後,都是深深惆悵一同前去的同學都有紙巾伴隨 ...
因為不公義的事情不在非洲,不在大陸貴嶼而是在我們現在生活的台灣發生
那個時候面對排山倒海的不公義覺得自己的力量很微薄無力感深深襲來
這到底跟 Open Source 有什麼關係?相信我,我還是有辦法凹回來
我可以直接做一些事情,看能否有所幫助與其憤怒的面對社會,不如試試看建設
我開始明白,以前學會的技能如今有了意義可以著力在真正有所助益處I Love Drupal
開源的方式,隨時可以動手參與自由的授權,可以沒有後顧之憂I Love Drupal
參加 / 開始了 Drupal 台灣社群朋友讓我認識一些志同道合的夥伴投入中文社群、翻譯、寫手冊、教學、小聚在那還沒有 Facebook 的年代,一切是這麼美好I Love Drupal
用 Drupal 協助幾個重要的社會媒體改善他們的網站NPO 也因為網站的演替能夠有長期發聲的機會(from HTML to CMS)I Love Drupal
經歷了 8 年,有的單位還在使用 Drupal升級到最新版,繼續應用 ~~( Open Source 的永續性可以見得,不過這是後話)I Love Drupal
Open Source 讓菜鳥有進入的管道Open Source 讓組織能夠有機會自我 UpgradeOpen Source 社群成長,讓整個群體都有機會成長
Open Source 很神奇的既是問題也是解答唯有親身參與其中,解決問題,才能得到答案
第三個故事,關於行動的故事
從 2009 年我們團隊的夥伴,協助了不少 NPO 計畫 ( 客戶 )http://netivism.com.tw
我們希望, NPO 的網站能夠使用 Open Source●不被程式碼綁架●還是聽到很多要換廠商,不給程式碼●給了程式碼卻很慘,又是另一個問題●國內外的各式廠商都有機會可以接手●不再消耗重複性的經費和人手做已成熟的功能●專注在 Know How 的想法規劃和經營上
運動的媒體 / 環境的媒體
廢死發聲 / 群眾募資報導
反核遊說 / 立委監督
公民新聞 / 農作履歷
每一個案例都得靠不斷的理解和溝通的過程一起「生」出來
http://www.flickr.com/photos/jonny2love/4731793764/雖然有時跟我們想像的不大一樣,但依舊是可愛動人
但這幾年做下來深深覺得彈藥不夠充足 : (
你能參與這些維持社會基礎的中堅力量嗎?身心障礙、醫療、健康照護弱勢關懷團體、性別團體、婦女團體環保團體、工會、獨立媒體各類興趣團體、政府團體
用手機軟體 Motech 改善貧窮的 Grameen Foundation
或是用簡訊和 GIS 協物災害資訊傳遞的 Ushahidi
給障礙者「聽」網頁的 NVDA Open Source Project
讓視障者可以在手機上「讀」電子書 (DAISY-Reader)
嘗試把政府網站改造的 OpenPublic
只有黑手參與,也只能修機車有了領域的專業,才能造衛星
譬如說 ProPublica 就可以做到 Reverse Email Tracking
或是 SOPA ( Stop Online Piracy Act ) 國會劇院!
用 OSM 的資料重塑成服務後,方便輪椅族生活
墨西哥灣漏油事件,提供 App 回報漏油點和污染的 App
是像 g0v 的預算視覺化
g0v 的政治獻金圖表
除了第一人,你也可以當第二人、第三人
重點是,現在就開始你你你,就是你,還在發呆
謝謝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