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grade to Pro — share decks privately, control downloads, hide ads and more …

sco

wses100501
November 29, 2012

 sco

socrates

wses100501

November 29, 2012
Tweet

Other Decks in Education

Transcript

  1. 蘇格拉底的生平與故事 蘇格拉底(Socrates 西元前 469 年—西元前 399 年)是希臘著名、偉大的哲學家以及教育學 家。他與釋迦牟尼、耶穌基督、孔子並列為「世界四聖」 。他不但是西方哲學之祖,並有「西 方孔子」

    之稱。與他的學生之一柏拉圖(有人稱他為西方的孟子)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並 稱「希臘三賢」 。 蘇格拉底出生平民,父親是個雕刻師,母親是助產士(產婆),少年的他本該繼承父業,但他喜 好哲學、天文學和幾何學等。他喜歡講學論道,他熱衷於和青年人溝通心靈的世界。他是西 洋哲學史上第一位認真研究人類必須如何生活這個議題的人,所以他有句名言為: 「未經檢討 反省的生命,是沒有生存價值的生命。」 蘇格拉底本身沒有留下著作,而是他的學生柏拉圖,寫下他和蘇氏的對談記錄--”對話 錄”。 【蘇格拉底的智慧故事】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凱勒豐是與蘇格拉底相知的朋友。 有一天,他特意跑到特爾斐神廟,向神請教一個問題:世上到底還有誰比蘇格拉底更聰明? 神諭:沒有誰比蘇格拉底更聰明。 凱勒豐高興的向蘇格拉底展示神諭,可是他從蘇格拉底臉上看到的卻是茫然和不安。蘇格拉 底顯然不認為他是最聰明、最有智慧的人。於是,蘇格拉底要尋找一位智慧聲望超過他的人, 以反證神諭的不成立。 他首先找到一位政治家。政治家以知識淵博自居,和蘇格拉底侃侃而談。蘇格拉底從中看清 了政治家自以為是、其實卻是無知的真面孔。他想,這個人雖然不知道善與美,卻自以為無 所不知,我卻認識到自己的無知,看來我似乎比他聰明一點。 蘇格拉底還不滿足,依然繼續著他的求證。他找到了一位詩人,發現詩人吟詩做賦全是出於 天賦,而詩人自以為能謅幾句酸詩,便可以目空一切。 接下來,蘇格拉底又向一位工匠討教,想不到工匠竟重蹈詩人的覆轍。因一技在手,便以為 無所不能,這種狂妄反而消弭了他所固有的智慧之光。最終,蘇格拉底悟出了神諭:神說蘇 格拉底最有智慧,其實是以此警醒世人——你們之中,惟有蘇格拉底這樣的人最有智慧,因 為他自知其之無知。 ※愛情與婚姻※ 有一天,柏拉圖問老師-蘇格拉底: 「什麼是愛情?」 蘇格拉底叫他到麥田走一次,要不回頭地走,在途中要摘一株最大、最好的麥穗,但只可以 摘一次。 柏拉圖覺得很容易,充滿信心地出去,誰知過了半天,他仍沒有回去。最後,他垂頭喪氣地 出現在老師跟前,訴說空手而回的原因: 「原本看見一株看似不錯的,卻不知是不是最好。不 得已,因為只可以摘一株,只好放棄,再看看有沒有更好的。到發現已經走到盡頭時,才驚 覺手上一棵麥穗也沒有......」
  2. 這時,蘇格拉底告訴他:這就是<愛情> 愛情是美麗的東西,但常令人留下遺憾。 ================================== 又有一天,柏拉圖問老師-蘇格拉底: 「什麼是婚姻?」 蘇格拉底叫他到杉樹林走一次,要不回頭地走,在途中要選取一棵最好、最適合用來當聖誕 樹用的樹材,但只可以取一次。柏拉圖有了上回的教訓,充滿信心得出去。半天之後,他一 身疲憊地拖了一棵看起來直挺、翠綠,卻有點稀疏的杉樹。蘇格拉底問他: 「這就是最好的樹 材嗎?」

    柏拉圖回答老師: 「因為只可以取一棵,好不容易看見一棵看似不錯的,又發現時間、 體力已經快不夠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所以就拿回來了...」 這時,蘇格拉底告訴他:這就是<婚姻> ※蘇格拉底的修養※ (很值得愛吵架的小朋友參考) 蘇格拉底是古時候希臘一位很有學問的人,因為他的意見跟當時的人的意見不一樣,所以有 很多人不喜歡他。 有一天,他正和他的老朋友沙梯亞在雅典城裡散步,忽然有一個無名的青年偷偷的在背後用 棍子打了他一下。當時打得並不太重,沙梯亞看見了,立刻回頭要找那個青年算帳,但是蘇 格拉底一把拉住沙梯亞,像沒發生什麼事情似的從容的走了。 沙梯亞覺得有點兒奇怪,就問蘇格拉底: 「難道你怕事嗎?」 「不,我一點也不。」 「那麼為什麼人家打你,你不還手呢?」 蘇格拉底笑了笑說: 「老朋友,你也糊塗了。難道說一匹驢踢了你一腳,你也一定要還牠一腳 嗎?」 ※蘇格拉底的凶老婆和婚姻妙論※ 蘇氏的妻子名叫贊西佩,頗有悍名,夫妻的感情並不和睦。 因為他終日坐在雅典的大街上,或在神廟前,和一般青年講學論道,既不要束脩,也沒有其 他謀生的職業,從不關心自己的妻小。所以在妻子的眼光中,蘇格拉底是一個游手好閒,無 所事事的人,是一個只帶回麻煩而不帶回麵包的懶蟲。 有一次,她大發脾氣,把蘇格拉底大罵一頓後,還餘怒未息,於是就提了一大桶水,澆在蘇 格拉底頭上。蘇格拉底究竟不愧是大哲學家,涵養功夫特別到家,他非但不生氣,反而搔了 搔淋濕的頭髮,笑道: 「雷聲以後必有大雨,這是自然法則,也證明這是真理。」 蘇格拉底從自己的婚姻生活中取得一個幽默的結論: 「不管怎麼樣,還是要結婚。如果娶到一 位好太太,那麼你很幸福;如果你娶到一位壞太太,你會變成一個哲學家。」 其實,他們夫妻的感情並不如想像的那樣壞,平時雖不免常有勃谿吵架,但一到緊要關頭, 夫妻的真情便會自然的流露出來。當蘇格拉底被判死刑的消息傳到他妻子的耳朵裏,贊西佩 便痛哭不已,淚流滿面。 到這個時候,這位哲人仍然很輕鬆的對他的弟子們說: 「你們勸她回家吧!我一生最怕見女人 流眼淚了。」她的妻子哭著說: 「蘇格拉底,你是冤枉的呀!你不能無罪而死啊!」卻想不到 他回答說: 「我無罪而死,死得很光明磊落啊!難道要我有罪而死嗎?」
  3. ※加倍辛勞※ 有個青年到蘇格拉底門下學演講術。他說明自己來意以後,就滔滔不絕地講了許多話。蘇格 拉底答應收他做學生,但是要他付兩倍的學費。 青年問: 「為什麼要收雙倍學費?」 蘇格拉底說: 「因為我一面要教你如何演講,一面還要教你如何保持緘默。」 ※光明磊落※ 蘇格拉底既仁慈又聰明,可是他卻敢於冒犯掌權者,所以當時的權要把他拘禁起來,判他死 刑。蘇格拉底接到了這死刑宣告,只是一笑置之。人們說:

    「你該準備接受死刑。」 他搖搖頭,還是笑著,說: 「我一生都準備有一天會死。」 人們問: 「你怎麼準備的?」 蘇格拉底大義凜然地說: 「無論是大眾面前或是私底下,我從未做過一件對不起人的事。」 ※知己難求※ 蘇格拉底在雅典蓋了一間住屋。有一位朋友去參觀時,覺得屋子很小,就問:以蘇格拉底這 樣有名望的人,為什麼不建一間適合他身分的屋子?」 這位哲學家回答: 「如果這樣狹小的屋子能夠擠滿真正的朋友,我就滿意了。」 ※快樂是什麼?※ 一群年輕人到處尋找快樂,但是,卻遇到許多煩惱、憂愁和痛苦。 他們向老師蘇格拉底詢問,快樂到底在哪裡? 蘇格拉底說: 「你們還是先幫我造一條船吧!」 年輕人們暫時把尋找快樂的事放到一邊,找來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鋸倒了一棵 又高又大的樹;挖空樹心,造成了一條獨木船。 獨木船下水了,年輕人們把老師請上船,一邊合力搖槳,一邊齊聲唱起歌來。蘇格拉底問: 「孩 子們,你們快樂嗎?」 學生齊聲回答: 「快樂極了!」 蘇格拉底道: 「快樂就是這樣,它往往在你忙於做別的事情時突然來訪。」 ※蘇格拉底的產婆術學問法※ 蘇格拉底的母親是一位產婆。蘇格拉底也常說他的談話藝術就像為人接生一樣, 「產婆術」就 強調在“一問一答”。他認為他的工作就是幫助人們「生出」正確的思想,因為真正的智慧 來自內心,而不是得自別人的傳授。他藉著假裝無知的方式,強迫他所遇見的人運用本身的 常識,這使他能夠不斷揭露人們思想上的弱點。這樣的方式,我們稱為 「蘇格拉底式的反諷」 。 據說,蘇格拉底曾說: 「雅典就像一匹鈍馬,而我就是那一隻不斷叮它,讓它具有活力的牛蠅。」 下面這一篇故事就可以體會蘇格拉底怎麼透過辯論、質疑的方法去「生出」學問、真理來。 ※道德?不道德?※ 一天,蘇格拉底像往常一樣,赤腳敞衫,來到市場上。突然,他一把拉住一個過路人問道: 「我
  4. 有一個問題不明白,向您請教,人人都說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但道德究竟是什麼?」 那人回答道: 「忠誠老實,不欺騙人,這就是公認的道德行為。」 蘇格拉底問: 「您說道德是不能欺騙人的,但在和敵人交戰的時候,我軍將士千方百計地去欺 騙敵人,這能說不道德嗎?」 那人答: 「欺騙敵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騙自己人就不道德了。」 蘇格拉底問: 「和敵人作戰時,我軍被包圍了,處境險惡。為了鼓舞士氣,將領欺騙士兵說:

    我們的援軍就要到了,大家奮力突圍!結果成功了。這種欺騙能說不道德嗎?」 那人答: 「那是出於無奈,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不能這樣。」 蘇格拉底又問: 「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兒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藥,父親騙兒子說: 『這 不是藥,是一種十分好吃的東西。﹄請問這也是不道德嗎?」 那人只好承認: 「這種善意的欺騙行為是道德的。」 蘇格拉底再問: 「不騙人是道德的,騙人也可以是道德的,也就是說,道德不能用騙不騙人來 說明。究竟用什麼來說明呢?你告訴我吧。」 那人只好說: 「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就是道德。」 蘇格拉底高興地說: 「您真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您告訴了我道德就是關於道德的知識,使我 明白了一個長期以來的困惑問題,我衷心地謝謝您。」 古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的故事已經告訴我們:道德檢驗的只是各人運用計謀的動機和目 的,計謀無罪,計謀有理。 【蘇格拉底之死】 蘇格拉底為了挽救墮落的人心,慨然以教導青年為己任,不怕危險,不顧譏辱,每天照慣例 走到十字街頭和青年人對論真理,終於招來當時貴族士紳與強豪的白眼和小人的仇視。於是 那些人以(1)侮慢本國的神(2)信奉異端的神(3)假藉教育手段以蠱惑青年等罪名來控告蘇格拉 底。按雅典的法律規定,對於侮蔑本國的神,而信奉異端的神,應處死刑。 當時,在雅典被判死刑的人,如果有機會逃出國外,就不予追究;也可以出錢贖罪。於是, 有的弟子勸他藉機逃走;有的弟子和朋友願意代他贖罪,都被他拒絕了。為了維護真理和正 義,他表示不能這樣做,潛逃和贖罪等於向邪惡屈服。 臨刑前說:服從國法,是市民的義務。 於是這位七十高齡的大哲學家,在弟子與妻兒的哭泣聲中,喝下毒酒,為真理而殉難,與世 長辭。 蘇格拉底認為自己靈魂不死,相信自己死後要去的地方一定比現世好,而且應有正義的存在。 *說說你對蘇格拉底的觀感,或讀完他故事後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