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grade to Pro — share decks privately, control downloads, hide ads and more …

The History of 20 Centry Music

wf6206
October 20, 2011

The History of 20 Centry Music

From Late-Romanticism to Now

wf6206

October 20, 2011
Tweet

More Decks by wf6206

Other Decks in Education

Transcript

  1. 壹、後浪漫主義 一、時間:19 世紀末期,20 世紀初期 *浪漫後期:指 19 世紀後半 二、代表作曲家 1、Gustav Mahler(1860~1911)

    、 ① 生平 A. 生於波西米亞,為猶太人 B. 以指揮為主業,閒暇時作曲,稱為「夏季作曲家(Sommerkomponist)」 C. 辭指揮後赴美工作 、 ② 代表作品 A. 1880~1901 a. 交響曲 1~4 號 b. 旅人之歌(Lieder eines fahrenden Gesellen, 亦稱「流浪者之歌」) c. 聯篇歌曲:少年魔號(Des Knaben Wunderhorn) B. 1901~1908 a. 交響曲 5~8 號 b. 悼亡兒之歌(Kindertotenlieder) C. 1908~1911 a. 大地之歌(Das Lied von der Erde):為第九號交響曲 b. 第十號交響曲:未完成 *交響曲整理 交響曲編號 樂章數 人聲 Sym. 1 4 Sym. 2 5 V Sym. 3 6 V Sym. 4 4 V Sym. 5 5 Sym. 6 4 Sym. 7 5 Sym. 8 4 V (合唱+管風琴) Sym. 9 (大地之歌) 6 V Sym. 10 4 (未完成) 、 ③ 音樂特性 A. 大編制作品 a. 承繼德奧傳統 *Bach→Mozart→Beethoven→Schubert→Brahms→Bruckner→Mahler b. 管弦樂加入人聲,聯篇歌曲加入管絃樂 B. 調性極不安定 a. 第七號交響曲第一樂章為 e 小調,第五樂章卻為 C 大調 b. 大地之歌第一樂章為 D 大調,第六樂章卻為降 D 大調 C. 循環結構:最後一樂章會使用之前樂章所出現過的素材 D. 多層次的織度,類似音色旋律 2、Richard Strauss(1864~1949)
  2. 、 ① 生平 A. 生於慕尼黑,家庭優渥 B. 早年受 Brahms 影響,21 歲後受

    Wagner 影響 C. 首創音詩(Tone Poem) *音詩與交響詩在形式、內容大致相同,但「音詩」此名詞是專屬於 R. Strauss 的,並且較偏向文學性質 D. 1905 年上演莎樂美(Salome)相當成功 、 ② 代表作品 A. 音詩 a. 義大利(Aus Italien, 1886) b. 馬克白(Macbeth, 1887) c. 唐璜(Don Juan, 1888) d. 死與澄淨(Tod und Verklärung, 1889) e. 提爾的玩笑(Till Eulenspiegel lustige Streiche, 1895) f.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Also sprach Zarathustra, 1895) g. 唐吉軻德(Don Quixote, 1897) h. 英雄的生涯(Ein Heldenleben, 1898) B. 歌劇 a. 莎樂美(Salome, 1905) b. 伊蕾克特拉(Elektra, 1909) c. 玫瑰騎士(Der Rosenkavalier, 1911) 、 ③ 音樂特性 A. 不協和音沒有預備、沒有解決,常無法解釋 B. 調性比 Mahler 安定些 C. 亦使用傳統曲式 D. 喜用標題音樂 a. 受 Wagner 影響 b. 認為歌劇是以視覺為伴奏的音詩 E. 使用主導動機(Leitmotiv) a. 用音樂呈現故事情節 b. 段落織度隨故事進行而改變 c. 常使用特殊音效來模仿事物 F. 為表現主義的先驅 a. 特別是其歌劇「莎樂美」 貳、印象主義(Impressionism) 一、時間:19 世紀末~21 世紀前期 二、地點:法國 三、起源 1、來自繪畫上的印象派 、 ① 以莫內(Monet)的「印象:日出(Impression: Sunrise, 1873)」為開端 2、亦受到文學上的象徵主義(Symbolism)影響 、 ① 使用朦朧、神秘的色彩、文字 、 ② 題材偏內心、多纖細,少社會題材 、 ③ 使用烘托、對比的手法 、 ④ 重視文字的音樂性和韻律感 、 ⑤ 語法精美
  3. 3、印象與象徵的共通性 、 ① 脫離浪漫的社會理想與束縛 、 ② 少使用故事性的題材 四、歷史定位 1、對浪漫音樂的反動 2、使歐洲音樂中心由德國漸漸轉移至法國

    五、特色 1、內容優雅,充滿纖細的情感,反對浪漫時期英雄式的厚重情感(例如 Wagner) 2、排斥古典曲式(例如奏鳴曲式),多為小品(例如前奏曲、夜曲) 3、喜用標題音樂 4、喜愛自然題材 5、多幻想性質,彷彿繪畫上的光影變化 六、代表作曲家 1、Claude Debussy(1862~1918) 、 ① 生平 A. 法國巴黎人 B. 與梅克夫人熟識 、 ② 代表作品 A. 音樂劇 a. 浪子(L'Enfant prodigué, 1884):獲羅馬大獎 B. 管絃樂 a. 神聖的少女(La Demoiselle élue, 1887):開始帶有印象色彩 b. 牧神的午後(Prélude à “L'après-midi d'un faune”, 1894) C. 歌劇 a. 貝利亞與梅莉桑(Pelléas et Mélisande, 1902) I. 劇本來自象徵主義劇作家 Maurice Maeterlinck 、 ③ 音樂特性 A. 分期 a. 早期:調性音樂 b. 中期:偏離調性 c. 晚期:更成熟,段落融合性強,曲式較模糊,節奏多變、流暢 B. 強調中心音(或和絃) a. 整體上會有暗示調性音樂骨架的作法 C. 受中古時期音樂影響 a. 教會調式 b. 平行五、八度 c. 平行和絃,強調和弦本質,特別是大三和絃 D. 受印度甘美朗影響 a. 因為 1889 年的萬國博覽會 b. 甘美朗為打擊音樂,多為金屬製樂器 c. 使用五聲(Slendro)與七聲音階(Pelog) d. 使用全音音階,此為受到七聲音階影響 e. 使用循環模式,外聲部為長音或頑固音型,內聲部為旋律 f. 最著名為其鋼琴曲集「版畫(Estampes)」 E. 受阿拉伯風格影響 a. 以藤蔓的視覺造型轉化為旋律
  4. 2、Maurice Ravel(1875~1937) 、 ① 生平 A. 生於南法,後搬至巴黎 B. 年輕時研究東方藝術、象徵主義 C.

    曾參與一次世界大戰 、 ② 代表作品 A. 鋼琴作品 a. 庫普蘭之墓(Tombeau de Couperin, 1914~1917) I. 原為六首鋼琴組曲,1919 年將其中四首改編為管絃樂 II. 並非紀念庫普蘭,而是想重現 17 世紀時的音樂風格 III.Tombeau 為路易 14 的音樂形式,用於頌讚 IV.六首皆為巴洛克法國舞曲組曲 V. 帶有新古典主義的色彩 、 ③ 音樂特性 A. 結構清晰,使用巴洛克、古典曲式 a. 受印象畫派晚期改革所影響 b. 避免印象樂派流於散漫 c. 1920 年開始多使用傳統曲式 B. 使用印象主義的標題 C. 題材多為中古時期故事或西班牙、爵士題材 D. 調性穩定 a. 具功能和聲 b. 不喜用全音音階 c. 參雜調式音響 E. 音色明亮、尖銳 a. 因在三和絃上自由的加入和聲外音 F. 節奏穩定、樂句正規 G. 旋律線較短 H. 織度簡單 a. 因受 Stravinsky 的影響 b. 1913 年後才趨於簡單 I. 受到許多新古典主義的影響 參、薩替與法國六人組 一、代表作曲家 1、Erik Satie(1866~1925) 、 ① 生平 A. 雖就讀音樂學院,但因叛逆而被退學 B. 與 Debussy 為好友 C. 引導法國六人組,並為新古典主義鋪路 D. 為音樂上的達達主義 、 ② 代表作品 A. 鋼琴作品 a. 三首吉諾佩第(Tros Gymnopédies, 1888) b. 三首梨型小品(Trois morceaux en forme de poire, 1903) c. 皮卡迪里廣場(Le Piccadilly, 1904) d. 乾枯的胚胎(Embryons des séchés, 1913)
  5. I. 有諷刺貝多芬、舒伯特與蕭邦的意味 e. 一個木頭人的素描與煩惱(Croquis et agaceries d'un gros bonhomme de

    bois, 1913) 、 ③ 音樂特性 A. 使用教會調式、平行和絃、九和絃不解決 B. 常有革新的舉動 a. 不使用大小調 b. 省略拍號、調號、小節線 C. 使用流行素材 D. 簡單樸實的音樂 a. 多作於 1905~1914 年間 b. 是一種對印象樂派的反抗 c. 主張「Music of Everyday」 E. 喜好批判、諷刺的音樂以及怪異的標題
  6. 壹、新維也納樂派(第二維也納樂派) 一、Arnold Schönberg(1874~1951) 1、生平 、 ① 生於維也納 、 ② 猶太人

    、 ③ 青少年時期生活困苦,曾四處打工 、 ④ 作曲多自修,曾受 Zemlinsky 指點,並曾受 Mahler 支持 、 ⑤ Webern 與 Berg 為其學生 、 ⑥ 第一次大戰曾入伍 、 ⑦ 組織一作品發表協會,發表許多當代作曲家的作品 、 ⑧ 1917~1922 年無任何寫作,1923 年發表十二音理論 、 ⑨ 1933 受納粹壓迫逃亡至美國,任教於 UCLA,最後死於美國 2、分期 、 ① 早期(1897~1908) A. 特色 a. 調性作品 b. 後浪漫風格 B. 代表作品 a. 夜之昇華(Ver klärt Nacht, 1899) 、 ② 中期(1908~1923) A. 特色 a. 沒有中心音 b. 解放不協和音(Emancipation of dissonance),造成無調性 c. 使用音組(set / cell) I. 定義:音組為一最小單位,類似動機(motive),但只考慮音程, 不考慮節奏,並發展出節奏與和聲 II. 優點 i. 全曲聲響一致,因有限定的音程 ii. 具有獨特性,因不同的曲子使用不同的音程 d. 具表現主義(Expressionism) I. 定義:以某種文學或藝術作品表達作者的內心世界 II. 繪畫:以扭曲、變化為主要手法 III. 音樂:特指 Schönberg(深受康丁斯基的影響)與 Berg 的作品 B. 代表作品 a. 五首管弦樂曲(Five Orchestral Pieces. Op.16, 1909) I. 具有音色旋律(Klangfarbenmelodie) i. 將一個旋律分給不同樂器演奏 II. 發展變奏(Developing Variation) i. 樂曲不斷變奏之前出現的樂句,以作為樂曲發展的手段 III.音樂的散文(Musical Prose) i. 因為 Developing Variation 的關係,導致音樂中無完全相同的 樂句,似文學上的散文 b. 期待(Erwartung, 1909) I. 為一 monodrama,即一個人演出的戲劇 II. 表現主義的典型 c. 月光小丑(Pierrot Lunaire, 1912)
  7. I. 三部,七首一部,共二十一首 II. 使用 Albert Giraude 的詩作為歌詞 III. 表現主義的典型 IV.

    使用道白體(Sprechstimme) V. Pierrot Ensemble i. 長笛(兼短笛) ii. 豎笛(兼低音豎笛) iii. 小提琴(兼中提琴) iv. 大提琴 v. 鋼琴 d. 悍婦之歌(Gurrelieder, 1913) I. 開始獲得好評 、 ③ 晚期(1923~1951) A. 特色 a. 使用十二音列(Twelve-tone) I. 定義:以十二個音為一音組,嚴守規則作發展 II. 限制與規則 i. 一個音列中,十二個音順序不可更動 ii. 兩音間的音程不可彈性更改 iii. 可在原型(Prime)上作移位、逆行(Retrograde)、倒影 (Inversion)、逆行倒影(Retrograde inversion)的變化 iv. 原則上,一個音列出現後始可進入下一組音列 III. 優點 i. 避免中心音,因每個音出現的次數一樣 ii. 音列同時提供旋律與和聲 二、Anton Webern(1883~1945) 1、生平 、 ① 生於維也納,德奧體系作曲家 、 ② 起初就讀於維也納大學學習音樂學,1904 年遇 Schönberg 學習作曲 、 ③ 二戰期間,作品被納粹禁演 、 ④ 因戰亂逃至薩爾茲堡,後被美軍誤殺 2、特色 、 ① 追隨 Schönberg 的路線 、 ② 常把卡農手法融於作品中 、 ③ 格言式音樂 A. 把樂句濃縮成一個音、樂段濃縮成一句 B. 作品非常濃縮、非常短 、 ④ 點描式音樂(Pointillism) A. 大量的音程大跳,使音樂每一兩個音成為一個片段 B. 並非印象畫派的點描手法 、 ⑤ 十二音列的使用較嚴格,絕不重複音 、 ⑥ 不用三、七、九和絃 、 ⑦ 音樂的力度大多偏小聲 、 ⑧ 一個音列即一個樂句(Schönberg 不是) 3、分期 、 ① 早期
  8. A. 無調性 B. 使用卡農手法 、 ② 中期 A. 十二音列 、

    ③ 晚期 A. 十二音列 B. 加入卡農手法 4、代表作品 、 ① Symphony, Op.21(1928) A. 同時使用多組音列 、 ② String Quartet, Op.28(1929) A. 使用倒影卡農 三、Alban Berg(1885~1935) 1、生平 、 ① 生於維也納,家庭富裕 、 ② 1904 隨 Schönberg 學習作曲 、 ③ 第一次大戰曾入伍 、 ④ 二戰時被納粹打壓 、 ⑤ 在創作 Lulu 時被蜜蜂螫死 2、特色 、 ① 作品風格較保守,帶有調性音樂的色彩 、 ② 將三和絃融於無調性中,類似傳統聲響 、 ③ 使用大量三度堆疊 、 ④ 藉由十二音列提供和聲,而非旋律、主題 、 ⑤ 最貼近表現主義 3、分期 、 ① 早期 A. 無調性 、 ② 中期 A. 十二音列 4、代表作品 、 ① 歌劇「伍采克(Wozzeck, 1921)」 A. 1921 年完成,1925 年首演 B. 開始被重視 C. 表現主義作品 、 ② Lyric Suite(1926) A. 強調動機發展 B. 許多五度堆疊 、 ③ Violin Concerto(1935) 、 ④ 歌劇「露露(Lulu)」 A. 僅寫至第三幕第一景 B. 未完成部分僅有手稿、大綱,由後人完成 C. 1979 年首演 貳、法國六人組(Les Six) 一、精神 1、接續 Satie
  9. 2、推行客觀、簡單的藝術 3、主張「Music of everyday」 4、樂團編制較小 二、成員 1、Louis Durey(1888~1979) 、 ①

    為六人中最年長的一位 、 ② 代表作品 A. Sonatine, Nonchalant a. 長笛+鋼琴 B. Trés Animé a. 雙簧管+豎笛+低音管 2、Arthur Honegger(1892~1955) 、 ① 喜愛 Bach 與複音音樂,常使用對位手法 、 ② 代表作品 A. Pacific 231 a. 模仿蒸氣火車 3、Darius Milhaud(1892~1974) 、 ① 喜歡使用複調手法 、 ② 代表作品 A. Suite, Op.8 – Lent (Francoise Choveaux) a. 使用五聲音階,帶有 Debussy 的色彩 4、Germaine Tailleferre(1892~1983) 、 ① 代表作品 A. Concertino Pour Harpe et Piano: I. Allegretto a. 為調式音樂 b. 豎琴似曼陀林 B. La Rue Chagrin a. 加入聲樂 b. 帶有 Jazz 的風味 5、Francis Poulenc(1899~1963) 、 ① 喜用傳統曲式與三和絃 、 ② 加入流行元素 、 ③ 代表作品 A. Sextuor for Piano, Flute, Oboe, Clarinet, Bassoon & Horn: I, Allegro Vivace a. 規模較大 6、Georges Auric(1899~1983) 、 ① 有創作電影配樂 A. Beauty and Beast(1946) B. Passport to Pimlico(1948) C. Goodbye Again(1961) 、 ② 代表作品 A. Anime B. Tres vif 三、共同創作 1、The Wedding on the Eiffel Tower 參、新古典主義(Neo-Classicism) 一、來源 1、Stravinsky 在法國時,受 Les Six 影響而創
  10. 二、特色 1、織度簡單 2、編制較小 3、對巴洛克、古典時期作風格模仿 三、代表作曲家 1、Igor Stravinsky(1882~1971) 、 ① 生平

    A. 俄國人 B. 大學時期學習法律,20 歲向 Rimsky-Korsakov 學習作曲 C. 時常與芭蕾舞家 Diahiliev 合作 D. 曾搬至瑞士、巴黎,1939 年定居美國 、 ② 特色 A. 以頑固音型(Ostinato)保持和聲色彩 B. 以小片段動機構成旋律 C. 音樂由多個小片段構成,彼此併置、拼貼 D. 使用八音音階 E. 使用三和絃,但是以複調(Bitonal)的方式處理 、 ③ 分期 A. 早期 a. 特色 I. 使用俄國民謠曲調,並以傳統調性為主 b. 代表作品(皆受 Diahiliev 委託所寫的芭蕾舞) I. 火鳥(The Firebird, 1910) II. 彼得羅西卡(Petrushka, 1911) i. 有著名的彼得羅西卡和絃(A#-C#-F#-C-E-G) III.春之祭(The Rite of Spring, 1913) B. 中期(1923~1951) a. 新古典風格 I. 對巴洛克、古典時期的風格模仿 II. 少用俄國民謠 III. 將西方音樂當成外國音樂 b. 代表作品 I. Pulcinella(1920) i. 受 Diahiliev 委託 ii. 紀念 Pergolesi iii. 開始研究 18 世紀音樂 II. Octet: Sonata, Theme & Variation, Rondo(1923) i. 為管樂而寫 ii. 模仿巴洛克時期的風格、曲式 III.Concerto for Piano and Winds(1924) i. 仿法國序曲與巴哈的鋼琴複音作品 ii. 仿巴洛克時期的管風琴色彩 C. 晚期(1951~1971) a. 十二音列 b. 新古典主義消失 2、Béla Bartók(1881~1945) 、 ① 生平
  11. A. 生於匈牙利 B. 與 Kodaly 一起採集民族音樂 C. 因反對納粹而於 1940 年定居紐約

    、 ② 特色 A. 受 Debussy 影響,重視音色變化 a. 代表作品:Music for Strings, Percussion and Celesta(1936) B. 新的弦樂技巧 a. 近琴橋奏(sul ponticello) b. 近指板奏(sul tasto) c. 弓背奏(col legno) d. 巴爾托克撥奏(Bartok pizz. / snap pizz.) 、 ③ 分期 A. 早期 a. 多使用東歐民族音樂(匈牙利、斯拉夫、土耳其、北非) b. 早期使用三和絃,之後改從曲調中取出主要音來組成和絃 B. 中期(1917~1926) a. 受 Schönberg 影響 I. 織度複雜 II. 使用對位,多層次 III. 中心音模糊 b. 代表作品 I. Sonata for Violin and Piano(1921) i. 對位 ii. 多層次 iii. 受十二音列影響 C. 晚期(1926~2945) a. 受 Stravinsky 影響 I. 新古典主義 i. 使用傳統曲式 ii. 結合五聲音階、全音音階、八音音階、自然音階(Diatonic) iii. 持續使用東歐民族音樂 iv. 1927 年開始使用拱門曲式(Arch form / Bridge form) 甲. 為對稱的曲式 乙. 可應用於單樂章或跨樂章 丙. 代表作品 子. Sting Quartet No.3(1927) 丑. Sting Quartet No.4(1928) b. 代表作品 I. Piano Sonata(1926) i. 仿 Bach 對位 II. Out of Door Suite(1926) III.Piano Concerto No.1(1926)
  12. 壹. 美國新音樂 一. 時間:19 世紀末~二戰 二. 背景 1. 19 世紀末

    . ① 以歐洲音樂為典範 . ② 視美國本土音樂(印地安、黑奴音樂)為外來元素 . ③ 受 Dvorak 影響甚深 2. 1920 年 . ① 法國作曲家 Nadia Boulanger (1887~1979)至美國教學,強調音樂歷史與地 方性,影響許多當地作曲家 . ② 重視美國本土風格,即不規則的重音(受 Jazz、流行樂影響),如 A. Copland (1900~1990)的「Piano Concerto (1926)」、G. Gershwin (1898~1937)的作品 . ③ 新古典主義盛行 3. 1930 年 . ① 多愛國歌、民歌,簡單易懂,如 V. Thomson (1896~1989)的「Variation and Fugue on Sunday School Tunes」、「Symphony on a Hymn Tune」、「Four Saints in Three Acts (1928)」 . ② 新古典主義仍然持續 4. 二戰前後 . ① 戰前、戰時:簡單易懂 . ② 戰後:受 Schönberg 影響,較為複雜 三. 代表作曲家 1. Charles Ives (1874~1954) . ① 生平 A. 13 歲開始作曲,從未去過歐洲 B. 收入穩定,創作自由 C. 1920 開始受重視,1960 被推廣 D. 音樂受本土文化(讚美詩、流行樂、愛國歌、行進樂、舞曲)影響甚多 E. 受父親的前衛風格影響 . ② 重要性 A. 開啟美國作曲風氣 B. 脫離歐洲音樂影響 . ③ 特色 A. 創作自由 a. 創作過程不連貫,時間自由
  13. b. 元素重複出現,曲子錯雜 B. 新音響嘗試 a. 複調、全音階、序列主義的使用 b. 多層次的節奏、速度,造成重拍錯置的效果 c. 樂團分組演奏,形成複織度

    d. 使用機遇的手法,以 Indeterminacy(由演奏者決定某些片段的演奏方 式)為主 e. 使用音塊 C. 對調性音樂的處理 a. 視調性音樂為一種「風格」,而非必需 b. 加入錯音試圖破壞調性 D. 引用樂曲片段的拼貼(Collage)手法 a. 引用舞曲、流行樂、愛國歌曲、詩歌 b. 利用扭曲、變形的方式將引用素材與本身音樂結合 . ④ 代表作品 A. The Unanswered Question (1906):複織度 2. Henry Cowell (1897~1965) . ① 特色 A. 鋼琴上的新音響 a. 1912 年開始使用 Tone Cluster b. 1923 年開始使用滑弦、撥奏 B. 偏好傳統音樂、三和弦 C. 熟悉東方音樂,有作相當深入的研究 D. 音高與節奏(在「New Musical Resources」中探討) a. 泛音列並置(Polyharmony) b. 不協和音的對位 c. 微分音的使用 d. 四度和聲的使用 e. 特殊節奏:將泛音列的比例套用在節奏上,類似整體序列,因為演 奏困難,特別發明了 Rhythmicon 來演奏 E. Indeterminacy a. 第一個把演奏次數交由演奏者決定的 b. 使用圖像式的記譜 c. Elastic Form (Variable Form):由演奏者決定各樂段的先後順序 . ② 代表作品 A. The Banshee (1925) B. Aeolian Harp (1923):鋼琴的特殊技巧 C. Quartet Euphometric (1919):特殊節奏 D. Ongaku “Gagaku” (1957):日本風 貳. 整體序列主義(Integral Serialism) 一. 時間:1945 年後的歐洲 二. 背景 1. 二戰後,舊的制度被摧毀 2. 新古典、新維也納作曲家的失敗 三. 特色 1. 結合音高、力度、時值、表情等做排列的手法,把所有的素材同等對待
  14. 2. 為一相當嚴謹的創作技術,非常重視邏輯性 四. 代表作曲家 1. Olivier Messiaen (1908~1992) . ①

    特色 A. 對於天主教音樂的熱愛,因而有大量的管風琴作品 B. 熱愛鳥類,把鳥叫聲的微分音擴大,結合節奏形成作品 C. 音樂結合格雷果聖歌、教會調式、東方哲學、印度音樂 D. 特殊的節奏(在「Techique de mon langage musical」一書中有探討) a. 附加時值(Added Value) b. 增值(Augmentation),非傳統的增值,亦有不同比例的增值 c. 不可逆行節奏(Nonretrogradable Rhythm),即前後對稱的節奏 E. 強調「對稱轉換(Symmetric Permutation)」,即不可能性的吸引力,表 現在有限移調調式(九音音階)與不可逆行節奏的多種組合上 F. 整體序列主義 a. 使用中世紀 Talea 與 Color 的手法,把不等長的節奏型與旋律作組合, 一直循環 b. 1949 年所作的「力度與時值的模組(Quatre Etudes de Rythme)」中的 第三首「Mode de valeurs et d'intensités」為第一首整體序列作品, 並影響到 Boulez、Stockhausen . ② 代表作品 A. Quatuor pour la fin du temps (1940):使用 Talea 與 Color B. Vingt Regardes sur l'enfant Jésus (1945) C. Turangalila-Symphonie (1948):受印度音樂影響 D. Réveil des oiseaux (1953) E. Catalogue d'oiseaux (1959):大量鳥類聲音的描繪 2. Pierre Boulez (1925~) . ① 生平 A. 學數學出身 B. 早期受新維也納樂派影響,喜愛 Webern . ② 特色 A. 重視節奏音高,結構複雜 . ③ 受機遇音樂的影響 A. 整體序列變得較自由 B. 使用 Mobile Form (即 Variable Form) C. 1965 後就少用機遇了 . ④ 代表作品 A. Structure I (1952) 3. Karlheinz Stockhausen (1928~2008) . ① 受機遇音樂的影響 A. 結合機遇與整體序列,開始使用圖像記譜 B. 發展出直覺音樂(Intuitive music) C. 1965 年後,大量使用機遇的手法 . ② 影響織度音樂:在「Gruppen (1957)」中提出 Statistical Music 的概念,開 始注意片段的架構 . ③ 代表作品 A. Piano Piece I B. Zyklus (1959):利用環狀結構演出
  15. C. Sieben Tagen (1968):直覺音樂 參. 機遇音樂 一. 時間 1. 1945

    年後的美國 二. 特色 1. 兩種手法 . ① Indeterminacy:演奏時的機遇(由演奏者決定) . ② Chance music:創作過程的機遇(由作曲者決定) 2. 為一觀念藝術,重視思想、理念的傳達,不重視型式與美感 3. 曲式鬆散 三. 代表作曲家 1. John Cage (1912~1992) . ① 早期 A. 嘗試不同的聲響,受 Varèse 影響 a. 音樂是聲音的組織,同時包含樂音與噪音 b. 過去的技法不足使用,需有新的技巧來使用噪音 B. 聲響效果 a. 打擊樂的多種嘗試 b. 將電子聲響融入音樂 c. 以人聲模仿日常生活─客廳音樂 d. 預置鋼琴(Prepared Piano) C. 代表作品 a. Construction 系列 b. Imaginary Landscape 系列 . ② 中期 A. 受禪學影響,不帶批判來感受事物 B. 重視休止符 C. 結合可控制與不可控制的聲音 D. 音樂沒有方向感,停留在當下 E. 代表作品 a. 4'33'' (1952) . ③ 後期 A. 受易經影響,開始機遇音樂(兩種手法皆有) B. 代表作品 a. Concerto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1958) 2. Morton Feldman (1936~1987) . ① 代表作品 A. Projection 4 (1951) 3. Earle Brown (1926~2002) . ① 代表作品 A. December 1952 (1952) a. 最早全曲使用圖像式記譜 b. 使用 Available Form (即 Variable Form) 四. 歐洲的發展 1. 時間:1949 2. 機遇與整體序列的共通性:給一個規則,但不知道結果 3. 影響
  16. . ① 作曲家 A. Pierre Boulez B. Karlheinz Stockhausen C.

    Luciano Berio (1925~2003) D. Witold Lutoslawski (1913~1994) . ② 記譜法革命 肆. 織度音樂(Textual Music) 一. 時間:1960 年之後 二. 特色 1. 對整體序列、機遇的反動 2. 強調方向性與大體結構 3. 受電子音樂影響,沒有旋律、節奏 4. 大量使用二度音程 5. 以複雜的織度來呈現音色變化、方向 三. 代表作曲家 1. Pole Krzysztof Penderecki (1933~) . ① 波蘭人 . ② 大量使用二度音與 Tone Cluster . ③ 代表作品 A. The Threnody for the Victims of Hiroshima (1960) 2. György Ligeti (1923~) . ① 匈牙利人 . ② 喜用卡農製造片狀的織度 . ③ 強調音色旋律 . ④ 使用微分複音(Micropolyphony),強調整片音響,幾乎皆由二度構成 . ⑤ 代表作品 A. Atmosphères (1961) B. Lontano (1967) 3. Iannis Xenakis (1922~2001) . ① 是位建築師 . ② 除了織度音樂外,尚結合了使用數學計算的隨機音樂(Stochastic Music) . ③ 代表作品 A. Metastasis (1954) 4. Elliot Carter (1908~) . ① 美國人 . ② 帶有新古典色彩,但是較為複雜 . ③ 使用節奏轉調(Metrical Modulation) . ④ 強調橫向旋律 . ⑤ 脫離單一線條,織度複雜 . ⑥ 代表作品 A. Double Concerto for Harpsichord, Piano and Two Chamber Orchestra (1961) B. Sonata for Flute, Oboe, Cello, Harpsichord (1952) 伍. 極簡主義(Minimalism) 一. 時間:1965 年 二. 特色 1. 用很少的素材呈現一個主題 2. 具東方哲思(活在當下)
  17. 三. 來源 1. 視覺藝術 2. 音樂上來自電子音樂的錄音帶剪接技術 四. 代表作曲家 1. La

    Monte Young (1935~) 2. Terry Riley (1935~) 3. Steve Reich (1936~) . ① 使用 Phasing:兩聲部演奏同音型,但一聲部維持原速,另一聲部漸快或漸 慢,此手法是受到電子音樂的影響而產生 4. Philip Glass (1937~) . ① 結構較簡單 . ② 代表作品 A. Einstein on the Beach (1975) 陸. 多元並立的時代 一. 時間:1960 年之後 二. 手法 1. 現代主義 . ① 特色 A. 大量的特殊演奏技巧 B. 前衛的思想 . ② 代表作曲家 A. Luciano Berio a. Sequenza 系列 B. George Crumb (1929~) a. Black Angel (1970):日本色彩 2. 民族音樂 . ① 特色 A. 相較於西方重視和弦,東方民族更重視旋律 B. 前衛主義(Avant Guard) . ② 代表作曲家 A. 武滿徹 (1930~1996) a. Wave (1976) B. George Crumb a. 使用日本小調,大量的減五度、增二度 b. Ancient Voices of Children (1970) 3. 大眾文化 . ① 特色 A. 受到流行樂、電視、廣告的影響 B. 第三主流(Third Stream):結合古典與爵士 *第一主流:古典、第二主流:爵士 . ② 代表作曲家 A. Gunther Schuller (1925~) a. Concerte for Jazz Quartet and Orchestra (1959) 4. 音樂的引用 . ① 前衛+Jazz . ② 前衛+古典 A. George Crumb 的 Ancient Voices of Children 引用 Bach 的 Bist du bei mir
  18. 5. 微分音樂(Microtonality) . ① 代表作曲家 A. Alois Hába (1893~1973) a.

    捷克人 b. 最早使用 1/4、3/4 微分音 c. 歌劇「Mother (1929)」為最早的微分音作品 B. Harry Partch (1901~1974) a. Just Intonation:利用自然泛音所產生的音差做微分音 b. 代表作品 I. 17 Lyrics of Li Po (1933) C. Ben Johnston (1926~) a. Just Intonation 柒. 電子音樂(Electronic Music) 一. 發展 1. 具象音樂(Musique concrète) . ① 19 世紀末出現唱片,1906 年出現 Telhamonium,1920 年出現收音機,1935 年出現錄音帶 . ② 由廣播電台開始成立實驗室 . ③ 1948 年,Pierre Schaeffer 成立 French National Radio 實驗室,之後 Pierre Henry 跟進,開始利用錄製自然聲音的剪接來創作音樂 . ④ 1951 年,French National Radio 更名為 Groupe de Recherche de Musique Concrète (GRMC),而在紐約,V. Ussachevsky 與 O. Luening 成立 Studio at Columbia University in New York 2. 模擬聲響 . ① 1952 年,西德廣播電台成立 WDR Cologne's Studio . ② 以振盪器來製造音響,許多知名作曲家開始跟進 3. 合成器音樂(Synthesizer) . ① 1957 年美國發明第一部合成器「RCA Mark II」,靠一個鍵盤即可完成所有 的事 4. 計算機音樂(Computer Music) . ① 1957 年,Max V. Matthews 發明 Music V 軟體 . ② 80 年代後,電腦普及,計算機音樂才開始普及 二. 演出型態 1. 純粹的電子作品,偶爾配合影片 2. 事先收音,現場操作 3. 現場樂器演奏配合電子音樂 4. 現場收音再做變化,形成互動式的演出 三. 影響 1. 演奏者的不必要性 2. 記譜法的改變 3. 噪音與樂音的共存 4. 空間素材(Space 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