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grade to Pro — share decks privately, control downloads, hide ads and more …

舊山線鐵道的消失與重生

 舊山線鐵道的消失與重生

More Decks by 國家文化記憶庫 2.0 專案推動中心

Other Decks in Education

Transcript

  1. 舊山線鐵道的消失與重生
    國家文化記憶庫2.0專案推動中心
    #多元文化 !
    國家文化記憶庫議題包
    日治時期興建從臺中到苗栗的山線鐵路,因地理、氣候等環境因素造就特殊的
    鐵道景緻,但也成為鐵道廢棄的原因之一。隨著經濟發展,該如何妥善利用既
    有交通建設,重新開發或轉型為新型態據點,再現在地文化風華成為重要課題。

    View Slide

  2. 國家文化記憶 – 跨領域教學課程設計議題包 #多元文化 !
    舊山線鐵道的消失與重生 1
    舊山線鐵道的消失與重生
    預計民國113年完成修復工程的「舊山線多元運具活化再利用計畫」,
    帶動南苗栗及北臺中舊山線觀光發展。從舊山線的興築與發展之中,
    思考在產業轉型與時代變遷下,從認識在地到發揚台灣特色之議題探
    究。
    舊山線軌道的發展 產業沒落與軌道停駛 舊山線轉型
    日本殖民的軍事與經濟目的
    舊山線停駛
    60年代香茅產業沒落
    軌道興築的挑戰
    觀光產業發展
    香茅產業興盛改善居民生活

    View Slide

  3. 國家文化記憶 – 跨領域教學課程設計議題包 #多元文化 !
    舊山線鐵道的消失與重生 2
    舊山線軌道的發展(1/3)
    日本殖民的軍事與經濟目的
    日本領臺之初,為了解決全島交通運輸之迫切需求,即積極展開臺灣西部縱貫鐵路興築計畫
    之佈署。然當時全臺各地抗日事件頻傳,為能快速調派兵力與補給軍需,總督府遂於明治28
    (1895)年至明治31(1898)年,先後完成基隆到鳳山間「軍用輕便鐵道」的鋪設,其中
    苗栗到葫蘆墩間是全線最晚完成的區段。
    圖 臺灣縱貫鐵路興築歷程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
    https://reurl.cc/Qj49j2
    圖 舊山線的運搬線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
    CC BY
    https://reurl.cc/Qj47oq

    View Slide

  4. 國家文化記憶 – 跨領域教學課程設計議題包 #多元文化 !
    舊山線鐵道的消失與重生 3
    舊山線軌道的發展(2/3)
    軌道興築的挑戰
    當日本政府規劃興築舊山線後,這份工程隨即遇上生態上的重重阻礙,無論是
    工程建體、技術,還是相關的工程人員,因三義當地的氣候、土壤、材料與環
    境經歷了各種「水土不服」:缺乏橋樑與隧道建材、一遇開發破壞即多次崩塌
    的黏板岩地質、當地環境易使人染上瘟疫疾病等,歷經重重困難才在明治41
    (1908)年完工,成就巍峨的舊山線景緻。
    圖 「水土不服」的舊山線工程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洪伊君@國家文化記憶庫,
    CC BY https://reurl.cc/ak15y3
    圖 軍用輕便鐵道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
    CC BY https://reurl.cc/qOkm2E

    View Slide

  5. 國家文化記憶 – 跨領域教學課程設計議題包 #多元文化 !
    舊山線鐵道的消失與重生 4
    舊山線軌道的發展(3/3)
    香茅產業興盛改善居民生活
    苗栗的香茅種植始於日治時期,原是印尼的主要產業,然殖民國荷蘭嚴格管控,
    直到臺北農業試驗場工作的日本技師月岡一強偷偷將香茅草帶回臺灣,才有了
    苗栗香茅產業芬芳的一頁。
    圖 日治時期香茅登場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
    CC BY
    https://reurl.cc/vekmZA
    圖 1950年代臺灣香茅油的交易景觀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
    https://reurl.cc/AKddlK
    圖 香茅油萃取過程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
    CC BY
    https://reurl.cc/KpMMYg

    View Slide

  6. 國家文化記憶 – 跨領域教學課程設計議題包 #多元文化 !
    舊山線鐵道的消失與重生 5
    產業沒落與軌道停駛(1/2)
    香茅產業沒落
    至民國56(1967)年東南亞新產區大量生產香茅草、人工合成香料問世,香茅
    油價格大跌,聚落居民放棄種植香茅草。
    圖 戰後臺灣香茅的國際市場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NC
    https://reurl.cc/9OV4rO
    圖 苗栗香茅草的引入和經營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
    https://reurl.cc/LpNAde

    View Slide

  7. 國家文化記憶 – 跨領域教學課程設計議題包 #多元文化 !
    舊山線鐵道的消失與重生 6
    產業沒落與軌道停駛(2/2)
    舊山線停駛
    舊山線鐵道走過90幾年的歲月,經歷關刀山大地震使得諸多設施嚴重毀損,費
    時3年再度通車,最終於1998年功成身退。舊山線曾陪伴好幾代苗栗人上下學、
    跳火車、運糧的時光,故將舊山線的停駛及後來的復駛,列為苗栗大事件之一。
    圖 舊山線鐵道停駛與復駛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
    CC BY https://reurl.cc/RjvOK6
    圖 1998年舊山線停駛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
    CC BY https://reurl.cc/12eGxp

    View Slide

  8. 國家文化記憶 – 跨領域教學課程設計議題包 #多元文化 !
    舊山線鐵道的消失與重生 7
    舊山線轉型
    觀光產業發展
    發達的交通成為三義發展觀光的基礎。當休閒概念興起,影視文化取景當地,加
    上地方開始重視文化特色,桐花、香茅、樟腦等產業等三義的山林地景,不再僅
    是被開採加工的資源,而重新被打造為特殊的遊客體驗。三義的農業地景至此大
    幅改變,朝向工業與觀光發展。
    圖 1970年代後三義工業城市與觀光城
    市發展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
    記憶庫,CC BY https://reurl.cc/jklD7m
    圖 取景舊山線的影視作品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
    https://reurl.cc/yQk7ol
    圖 舊山線鐵道自行車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
    https://reurl.cc/AKdAYj

    View Slide

  9. 國家文化記憶 – 跨領域教學課程設計議題包 #多元文化 !
    舊山線鐵道的消失與重生
    議題關注點
    8
    舊山線的建造緣起:
    1. 全島交通運輸需求:「軍用輕
    便鐵道」
    2. 日俄戰爭爆發,考量臺灣縱貫
    線屆時若無法如期完成通車,
    則軍需品的運送勢必無法迅速
    補充,那麼對臺灣防衛事務將
    帶來甚大的影響,於是「軍用
    速成線」的相關應急措施應運
    而生
    圖 日治時期香茅登場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
    CC BY
    https://reurl.cc/vekmZA
    舊山線的產業發展:香茅
    發現錫蘭香茅適合當地的土壤與氣候,
    發展出油量倍增的曬後蒸餾技術,可
    以沿用煉腦場製造,至此以大湖為中
    心開始逐漸擴散。
    圖 舊山線鐵道自行車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
    https://reurl.cc/AKdAYj
    舊山線的產業轉型:觀光
    1970年代之後的三義,原先依靠山
    林資源發展的經濟產業已相繼沒落,
    面臨諸多產業式微的困境。時值國
    家推動十大建設,加工工業成為新
    的出路。三義先是轉型為工業城市,
    而後在交通推動下更進一步朝觀光
    產業發展。
    圖 軍用輕便鐵道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
    CC BY
    https://reurl.cc/qOkm2E

    View Slide

  10. 延伸討論問題
    9
    1. 舊山線是台灣縱貫鐵路興築最難的工區,線上有9個隧道,為何日
    人堅持興建?又形成了怎麼樣的聚落生活?
    2. 火車與車站除役後,除了保存成為觀光景點外,如何肩負教育目的,
    讓後代對歷史與環境更有感?
    3. 若發揮更多觀光價值,在鐵道自行車的周邊,能夠透過何種行動更
    加彰顯在地特色?
    4. 如何在文化保存與觀光發展中間取得平衡?
    國家文化記憶 – 跨領域教學課程設計議題包 #多元文化 !
    舊山線鐵道的消失與重生

    View Slide

  11. 參考資料(1/2)
    10
    圖片/影片來源
    題名 資料來源
    臺灣縱貫鐵路興築歷程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https://reurl.cc/Qj49j2
    舊山線的運搬線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https://reurl.cc/Qj47oq
    「水土不服」的舊山線工程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洪伊君@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https://reurl.cc/ak15y3
    軍用輕便鐵道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https://reurl.cc/qOkm2E
    日治時期香茅登場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https://reurl.cc/vekmZA
    1950年代臺灣香茅油的交易景觀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https://reurl.cc/AKddlK
    香茅油萃取過程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https://reurl.cc/KpMMYg
    戰後臺灣香茅的國際市場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NC,https://reurl.cc/9OV4rO
    苗栗香茅草的引入和經營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https://reurl.cc/LpNAde
    舊山線鐵道停駛與復駛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https://reurl.cc/RjvOK6
    1998年舊山線停駛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https://reurl.cc/12eGxp
    國家文化記憶 – 跨領域教學課程設計議題包 #多元文化 !
    舊山線鐵道的消失與重生

    View Slide

  12. 國家文化記憶 – 跨領域教學課程設計議題包 #多元文化 !
    舊山線鐵道的消失與重生
    參考資料(2/2)
    11
    圖片/影片來源
    題名 資料來源
    1970年代後三義工業城市與觀光城市發展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https://reurl.cc/jklD7m
    舊山線鐵道自行車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https://reurl.cc/AKdAYj
    取景舊山線的影視作品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https://reurl.cc/yQk7ol
    第二號隧道 其他貢獻者:賴德湘@國家文化記憶庫,限公開瀏覽,https://reurl.cc/xOl6aV
    二號隧道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https://reurl.cc/EpG1W1
    二號隧道的生活記憶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https://reurl.cc/pWL5Vd
    魚藤坪舊橋建築工藝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 ,https://reurl.cc/e6XLZx
    魚藤坪舊橋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https://reurl.cc/EpG4jk
    融合日本與西方技術的舊魚藤坪橋工程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洪伊君@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
    https://reurl.cc/pWL5Vd
    1970年代後三義工業城市與觀光城市發展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https://reurl.cc/jklD7m
    舊山線鐵道自行車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https://reurl.cc/AKdAYj

    View Slide

  13. 12
    國家文化記憶 – 跨領域教學課程設計議題包 #多元文化 !
    舊山線鐵道的消失與重生
    國家文化記憶庫-跨領域教學課程設計議題包系列
    《舊山線鐵道的消失與重生》
    著 作 人 | 國家文化記憶庫2.0專案推動中心
    指 導 單 位 | 文化部
    執 行 單 位 |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發 行 人 | 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出 版 年 月 | 中華民國 111 年 2月初版
    除另有標示及註記者外,本議題包之內容採 CC BY-NC 3.0 TW+
    (CC授權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臺灣及其後版本)授權釋出。
    ※ 本 內 容 同 時 登 載 於 文 化 部 國 家 文 化 記 憶 庫 網 站 ※
    國 家 文 化 記 憶 庫 入 口 網 站 | https://memory.culture.tw/
    國家文化記憶庫 FB粉絲團 |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CulturalMemoryBank

    View Slide

  14. V
    R腳本

    View Slide

  15. GOOGLE MAP 二號隧道360度環景:https://reurl.cc/dXWbW8

    View Slide

  16. 1
    舊山線二號隧道
    二號隧道緊鄰勝興站南端,
    明治38(1905)年完工,
    隧道全長726.45公尺,是
    全臺鐵路海拔最高的隧道。
    圖 第二號隧道
    其他貢獻者:賴德湘
    @國家文化記憶庫,限公開瀏覽
    https://reurl.cc/xOl6aV
    圖 二號隧道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
    https://reurl.cc/EpG1W1
    圖 二號隧道的生活記憶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
    https://reurl.cc/pWL5Vd
    進階圖片1
    進階圖片2

    View Slide

  17. GOOGLE MAP 龍騰斷橋 360度環景:https://reurl.cc/Ddm4XN

    View Slide

  18. 2 龍騰斷橋
    魚藤坪橋的工程從人才、
    鐵桁建材到磚砌技術,處
    處顯現日本與西方技術的
    融合。
    圖 魚藤坪舊橋建築工藝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
    https://reurl.cc/e6XLZx
    圖 魚藤坪舊橋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
    https://reurl.cc/EpG4jk
    圖 融合日本與西方技術的舊魚
    撰寫者:唐菓創意有限公司;洪
    文化記憶庫,CC BY
    進階圖片1
    進階圖片2

    View Slide